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哲学智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游牧生产方式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积累形成出来的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经典生产方式。现如今,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但是生态危机和资源匮乏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反观游牧生产方式,却始终以尊重自然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以顺应自然为其独特的生态内涵、以保护自然为其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游牧文明;生产方式;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63-03
  游牧生产方式是勤劳智慧的草原游牧民族根据草原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牲畜习性、草场载畜量等条件所创造出来的富有生态哲学意蕴的生产方式。它既保证人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又保障草原植被修养与恢复。他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进而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同时又能巧妙地保护自然。
  一、尊重自然:游牧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
  “从最广泛的、基本的意义上讲,凡主动或被动地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事物都是遵循自然的。”[1]42世间万物均有其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游牧生产方式在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我定位。
  (一)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
  蒙古高原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却大,且多雨热同期,因此只适合耐旱的草本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正好与草原五畜的采食习惯相吻合。草原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日夜温差较大,且大风频繁。草原地区气候条件较为特殊,“自古,蒙古地方冷时较长,冬天特别冷,夏天还过分的热。”[2]152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蒙古高原气候条件尤为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具备农作物生长的地形、水源、日照等条件,不宜长时间居住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生产活动,因此,游牧民族便采取了适合草原自然环境规律的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实行四季轮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草场的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的稳定状态。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牧民逐渐掌握了利用不同季节的草场和气候,调整放牧场地,使牲畜及时抓膘的经验。他们从没有将自己当作是自然界的统治者或者是主宰者去大肆掠夺和破坏其他有生物的生存空间,而是将自己视作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自觉尊重和保护周围的一切有生之物。在游牧生产方式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利用自然的方式、与自然之间的感情等逐渐加深。正所谓“适者生存”,牧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精确把握气候条件的变化,正确应对灾害发生频率与强度,才得以在这个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求得一席生存之地,發展并创造出了游牧生产方式,体现出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智慧。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把握
  “在任何类型的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一种基本的关系,或者说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关系。”[3]286游牧民族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与西方的工商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工商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强调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征服,从大自然中索取大量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物质生活中的需求。工商文化的商品生产过程为:从大自然中获取原材料,再将这些原材料制作成商品获取利润,大量的商品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反之,游牧文明的生产过程是给牛羊提供采食新鲜牧草的场地,再通过牛羊身体加工成对人类有用的肉、乳、皮、毛等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生产过程中并不会产生废弃物或砍伐树木、垦荒辟田等现象。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农耕文明垦荒辟田,种植自己所需的农作物,铲除杂草。对他们而言,草是妨碍农作物生长的障碍,因此,在他们的文化传统中将“草”视为“敌人”,用于表达贬义,例如:“草包”“草根”“草民”“斩草除根”等。如上所述,农耕文化虽主张“天人合一”,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与自然相矛盾的,其生产方式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蒙古族坚信“万物皆有灵”的自然崇拜观,他们祭拜神山、圣水和敖包,一旦进行过祭祀,敖包和圣山周围的一草一木和野生动物便绝对不能损害,违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和牧民的责骂。
  二、顺应自然: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内涵
  在游牧生产方式中,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草场载畜量的有限性,政权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只能采取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在草原地区的牲畜生涯需要时常迁徙,因此,将人们固定在游牧状态之中。”[4]270正是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衍生出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以此,顺应自然环境规律。
  (一)对牲畜采食习惯的精确认识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牧民积累了丰富的放牧经验,对于草的种类、长势、营养状态,哪个草场适合哪种牲畜,何时采食最为佳等都有准确的把握。经验丰富的老人,则可以通过观察牲畜的采食状态、饮水次数、粪便软硬程度等推断出牲畜需要在何时,在哪种地形的草场,吃哪种类型的草才能达到及时抓膘的目的。草原五畜各有各的采食方式,骆驼适宜平坦草场,略起伏的低矮丘陵草场也可放牧。骆驼恋群性差,需让它自由采食。适宜骆驼的牧草品种有:沙葱、蒙古草、沙柳、灌木丛。适宜马群的牧草品种主要有:蒙古草、冰草、苔草。马群每天需要饮两次水。牛的采食方式是卷舌吃草,喜欢有茂密植被的高草草场。牛吃草时,把牧草的茎和叶一起卷进嘴里,很少浪费资源,不破坏草根。适宜绵羊采食的牧草主要有山葱、羊草、青嫩草、野艾等。绵羊移动速度较快,对草场的践踏程度比其他家畜更大,因此需要勤换放牧场地。适宜山羊采食的牧草主要有:针茅、麦穗草、野艾等。山羊爱活动,牧羊人如果不控制羊群走动速度,对羊本身不利,也降低了牧草资源的利用率。俗话说,羊吃过的地方,来年牧草稀疏,牛吃过的地方,来年牧草茂盛,不同牲畜的放牧场地和放牧时段都不尽相同。长期的放牧活动使他们练就了熟悉动物习性、了解自然规律的“绝技”,“事实上,游牧民族的‘绝技’要求他们的性格和行为遵循一种非常严格的标准。”[5]166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自然规律的变换和牲畜的采食习惯对放牧场地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控,以保障游牧业的永续发展。   (二)对四季牧场的合理调控
  俗话说“四季牧场四季草”,这里充分体现了牧民利用四季牧草进行四季轮牧的情形。“在草原民族的游牧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是它的周期性和循环性。”[6]65四季轮牧既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也可以满足不同家畜不同季节的采食需求和休息场所。
  四季营地分别为: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春营地一般选择日照足的低洼草地,春季大风较为频繁,又是接羔的特殊季节,因此,尽量选择背风的草场进行放牧,为牲畜顺利产仔、育仔提供良好的环境。春季草场还需注意选择春草返青早的草场,为牲畜采食新鲜的牧草,及时补充营养需求提供便利。夏营地的选择跟春营地有所不同,一般选择地势较高,通风顺畅的草地,可以减少蚊蝇的骚扰。夏季是牲畜饮水量最大的季节,因此,需在离水源较近处放牧。另外,需注意牧草种类的多样性、营养价值、不同家畜对牧草长度和密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充分考虑以上几点才能确保牲畜及时抓水膘。秋营地一般为平坦的川地。金秋时节,大多数植物开始枯黄结籽,恰好是牲畜抓油膘的黄金时期,选择葱属植物较多、秋草枯黄较晚的多汁植被进行放牧。通过夏季抓水膘,牲畜基本上已经达到膘肥体壮,再经过秋季抓油膘的过程使牲畜更好地保存体力,为严寒而漫长的冬季做足准备。冬营地选择低洼草地,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可以有效为牲畜挡风。蒙古高原冬季风雪大,不宜将牲畜赶至离住所太远的地方放牧,以防突降暴雪给牲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保护自然: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价值
  随着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人类逐渐领悟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7]48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智慧大多是以禁忌、习俗、歌舞、民间故事等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一)民间习俗中的自然保护观念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解读和理解远不如现在这么深刻,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了恐惧和敬畏。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被他们简单解读为是由于人们恶意的实践活动导致自然界的报复。在远古时期,草场生态环境恢复完全依靠草原自我修复,人为干预手段还没有发达的情况下,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实现草场永续利用和有效维护是草原人民的智慧结晶。民间禁忌、习俗中有大量关于自然保护的内容,例如:不得在河水中洗脏衣服;不能在河水中洗澡;不得在草地上随意挖坑;不得任意采摘花草树木;倒场时,一定要掩埋灰烬,以免对草场恢复产生压力或发生火灾,违者将受到长生天的惩罚和灾难,还会受到道德谴责和习惯法的责罚。蒙古族的天葬仪式也是适应草原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海德格尔曾说:“只要此在生存着,它就实际上死着,但首先和通常是以沉沦的方式死着。”[8]302人是向死而生的,人生前一直受大自然的雨露恩惠,死后要将自己的尸体献给从中汲取养分的苍茫大地,以作报答,实行天葬仪式。即用白布将死者的尸体包裹住,将其放在荒野,供野狼、野狗等肉食动物来吞噬。蒙古族传统观念里,人生前受益于大自然的恩惠而得以生存发展,所以,去世之后将自己回归于大自然,为自然界中的其他有生物带去恩泽。它反映出游牧民族取之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
  (二)狩猎活动中的动物保护意识
  狩猎是游牧民族另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他们利用猎物的皮、毛等做成衣服和被子,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暖作用。另外,野生动物的肉、乳等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除此之外,狩猎活动还是蒙古大军的军事训练,锻炼将士们的作战本领和骑射等。虽说狩猎是他们的生产活动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滥杀无辜、任意妄为,而是将狩猎时间、地点、方式、范围、野生动物种类、猎物分配方法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并严格执行。狩猎过程中不能射杀走散的一两只动物,狩猎结束后会对孕兽、幼仔和不同的雌雄动物等进行放生。游牧民族尤为注重野生动物的保护和草原生态平衡,适当地进行狩猎,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还能避免野生动物过度繁殖对草原环境产生生存压力。他们一般将牛羊肉或狩猎所获的肉留到冬天吃,因为冬季奶食品生产量较少,夏季则主要以盛產的奶食品为主,牛羊此时正是抓膘和繁殖的季节,等到冬天宰杀才最合适。牛羊身上几乎没有废弃物,就连血、内脏等都会被牧民巧妙地利用,甚至牛羊马粪也成了他们的燃料,这样既能满足牧民的燃料之需,又能避免粪便堆积影响牧草生长,还可以防止另外砍伐树木对大自然造成破坏。就像法国学者施韦泽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的那样:“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9]16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无论是这些约定俗成的习俗、道德约束还是明文规定的可汗法令都对其游牧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蒙古族游牧生产方式中有丰富的生态保护内容,从实行四季轮牧的游牧生产还是狩猎活动中的精细规定和日常生活中深入贯彻的法律条纹和习俗禁忌等均是游牧文化最宝贵的环保理念,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对我们当代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M].赵景阳译.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3]马桂英.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
  [4](法)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M].龚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M].郭小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额灯套格套.游牧社会形态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
  [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9](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苏日娜,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卢梭的《忏悔录》以自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为解剖对象,名为“忏悔”,实际上不仅仅是“忏悔”,还有控诉和“赞美”。本文从自己、自然和自由这三个维度来解读卢梭的《忏悔录》,力求对卢梭的理解贴近卢梭其人、其思想。  【关键词】 卢梭;《忏悔录》;自然;自由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51-02  卢梭的《忏悔
期刊
【摘要】 话本小说是我国小说体裁名,该分类划分为古典小说,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体系,相比于其他类别小说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叙事视角以及叙述流程方面,通过合理的互动性表达提升其“现场效应”,保证内容更加生动。基于此,本文从现代汉语中话本小说的自身特征入手,深入开展研究,探索叙事语体的实质性内涵,明确其对语法的影响。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话本小说;叙事传统;语法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墨子的节用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笔无形财富,它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具体要求。并与古代圣王作比较,阐明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治国主张。当今社会,各种铺张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反对浪费,崇尚节俭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议题。墨子的节用思想蕴含的厉行节俭无论对修身、持家还是治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墨子;节用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4
期刊
【摘要】 易瑜女士不仅在女子教育事业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在文学作品创作上亦享誉于近代女性文人之中,拥有其独特的历史话语地位。诞生于汉寿易氏文学世家的易瑜女士,家风家学影响深远。自幼聪慧机敏,善于赋诗作对,文学创作热情保持一贯,直至晚年仍笔耕不辍。在易瑜女士笔下,文字淋漓展现纪实、缅怀、抒情等功用,后人透纸背似可视其人。其生命的色彩,亦因有了文字的点缀而愈加熠熠生辉。  【关键词】 易瑜;清末民初;汉
期刊
【摘要】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是以《红楼梦》为蓝本,工笔重彩的红楼画作。此绘本与《红楼梦》之间存在密切的文图关系,可归纳为趋向“零度”复现的展示型文图关系、“物皆着我之色彩”的阐释型文图关系、“互利共赢”的共生型文图关系。现以孙温绘本为研究对象,从叙事性和艺术性方面探讨《红楼梦》的文图关系。  【关键词】 孙温;《红楼梦》;文图关系;《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湘西的区域研究成果丰硕,学术界经常使用“湘西”一词,但对于“湘西”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却并不多。现存史料表明,三国时期,吴国设置湘西县,这是“湘西”最早以行政区划形式出现的开始。唐代起正式有“湖南”一称,宋以后,人们多以“湘”来指代湖南,“湘西”则主要用来代指湖南西部的沅水、澧水流域。现代湘西是古代“湘水以西之湘西”“湖南以西之湘西”的变迁与拓展,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关键
期刊
【摘要】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闯入广西钦州市屯茂村,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了屯茂村民的武装反抗,屯茂成为当地抗日的典范。因文献记载不足,学界较少关注,迄今无学术成果问世。随着当事人不断离世,尽快采录相关口述史料,成为加强抗战史乃至地方民族史研究迫在眉睫的工作。  【关键词】 屯茂村;日军暴行;壮丁团;口述史料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交往越来越密切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全球化问题。在此时代背景下,便更凸显出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当代价值。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对全球化问题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世界交往;全球化;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孟子“和”思想的内涵丰富,既包括人与人的“和”,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对孟子“和”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该思想对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能推动孟子“和”思想当代传承和弘扬,也能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观。本文首先对“和”思想进行简要解读,然后阐述了孟子“和”思想的基本内涵,接着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环境,探讨了孟子“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
期刊
【摘要】 大卫·芬奇的电影一向票房与口碑并存,这与其擅于挑选能将深刻的主题内涵以精巧的叙事手法表现出来的剧本密不可分。本文试从情节结构、对抗原理和人物设置三个方面来分析影片《七宗罪》的编剧技巧,发现该片将好莱坞经典三幕式结构以及对抗原理运用纯熟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物的立体性塑造。尽管创作者用精巧的戏剧性设置掩盖了驽钝的人物设置短板,但在人物塑造维度,创作者确有尚可思索的余地。  【关键词】 《七宗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