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宽幅撒播种植模式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排列的方法对9种不同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影响产量的相关因素进行观测。[结果]结果表明:栽培模式的改变影响了小麦群体冠层温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产量。产量较高模式其播幅与幅间距的比依次为24.0 cm∶20 .0 cm, 30.0 cm∶26.6 cm和40.0 cm∶30.0 cm。[结论]通过改变传统小麦条播形成宽幅撒播种植模式是实现小麦增产、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冬小麦;宽幅撒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S5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080-02
  随着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以机械化行播为主是目前小麦种植的主要方式,随着土壤培肥能力的提高和新品种的不断示范推广,传统种植技术已经不太适应高产稳产的要求。由于农机农艺的限制性,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研究是在已经设定行距的前提下进行的。欧阳西荣通过条播、撒播和密点播试验,总结撒播种植小麦采取免耕直播方式有利于增产。孙全德等进行了稻茬麦旋耕撒播试验,肯定了小麦旋耕撒播是高产、省工高效的耕播配套技术。乔蕊清等研究认为,撒播栽培与条播栽培相比在产量因素的构成上明显地表现出“两增一平”的特点。传统条播行间裸露,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麦行内株间拥挤,麦苗争水、争肥、易造成苗弱根少的弊病。无垄撒播是一种新型的小麦种植方式,在播种时麦种的入土深度深浅不一,由于受墒情和温度的影响,易造成出苗时间不一致、出苗不整齐,甚至不出苗;田间管理不便,不利于其他作物的间、套种植等。
  宽幅撒播是传统条播和无垄撒播优点的有机结合,形成不同播幅和幅间距的新种植模式,小麦单株营养面积大,个体生根增蘖快而壮,冬前群体形成早,提高了小麦对冬前光热、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预留的幅间距便于田间管理,中间可复播玉米等作物,同时也提高了复种指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小麦生产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农作物轻简高效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是农业发展趋势。小麦撒播作为轻简高效的播种方式,是对“行垄种植”方式的根本变革,通过科学撒播,构建合理群体,形成理想冠层的种植模式具有较高的水、肥、地和光能利用率,同时省工、高效,是小麦增产高产的一种全新的生产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撒播进行多元立体种植的不同播幅和幅间距的种植模式,以及相对应的小麦群体生理生态及产量的研究很少报道,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机农艺模式,进行小麦撒播轻简高效机械化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和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0~2011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基肥施肥量为硝酸磷600 kg/hm2、 磷酸二铵375 kg/hm2。供试品种为冬小麦“长 6359”。
  1.2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排列的方法,在200 cm带宽内,设A1~A9共9个处理的播幅与幅间距的比,分别为A1 24.0 cm∶20.0 cm、A2 30.0 cm∶26.6 cm、A3 35.0 cm∶20.0 cm、A4 40.0 cm∶40.0 cm、A5 50.0 cm∶25.0 cm、A6 45.0 cm∶32.5 cm、A7 40.0 cm∶30.0 cm及A8密行条播(16.6 cm)、A9常规条播(20.0 cm),3次重复。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冠层温度利用便携式红外植物冠层测温仪于小麦灌浆期测不同处理模式的冠层温度。叶绿素含量用SPAD502PLUS叶绿素仪在小麦灌浆期测量各处理小麦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各处理是从小麦开花后5、10、15和20 d各测定1次,各处理中选择5株长势均匀的植株,105 ℃杀青30 min,在80 ℃恒温下烘干后称重。
  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等数据在田间或室内考种时测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宽幅撒播种植模式的选择
  在小麦宽幅播种与传统条播的比较试验中,灌浆期测不同处理的小麦群体冠层温度和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群体冠层温度受栽培条件的变化而出现差异,不同的撒播模式均比密行条播、常规条播模式的冠层温度高,其中相对较高的是A1、A2、A7,相应的产量也高。叶绿素含量也呈现相同的变化,但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构成方面:有效穗数最多的是A6,但千粒重较低;穗粒数最多的是A1,有效穗数、千粒重并不是最高;千粒重最大的是A7,穗粒数、有效穗数并不最高。产量较高的模式是播幅与幅间距的比为24.0 cm∶20.0 cm,其次是模式30.0 cm∶266 cm和40.0 cm∶30.0 cm(表1)。
  2.2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
  从小麦开花后5、10、15和20 d各测定1次干物质积累量,各处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现出干物质积累量渐低。但是在各个时间段的积累量不同,尤其是在5~10 d和10~15 d的差异明显,在5~10 d这一阶段积累量变化显著的是依次为A8、A5、A4(图1),也可以从干物质积累速率体现出来(表2)。在5~10 d积累量变化显著的A8、A5、A4的处理,最终产量并不高,说明小麦开花后前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与产量没有正相关性。
  花后干物质积累速率是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一种直观表现。扬花后5 d处理A8 的积累速率最大为2.054 g/d,花后10 d积累速率最大的为A8(0.856 g/d),花后15 d积累速率最大的为A3(0.399 g/d),花后20 d积累速率最大的为A4(0.147 g/d)。而影响干物质积累速率主要因素是冠层温度和主要功能叶—旗叶的叶绿素含量,但通过测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干物质积累速率是品种特性、栽培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2.3在播幅与幅间距的比为24.0 cm∶20.0 cm下不同播量的选择
  在播幅∶幅间距为24.0 cm∶20.0 cm的模式下,设B1~B7的播量分别为B1 187.5 kg/hm2、B2 2250 kg/hm2、B3 3000 kg/hm2、B4 3750 kg/hm2、B5 4500 kg/hm2、B6 5250 kg/hm2、B7 6000 kg/hm2 7个不同的播量处理,采取随机排列、3次重复。随着播量的增加,生长期小麦的株高、苗期穗茎数、成熟期有效穗数增加,而穗粒数、千粒重、单产呈下降趋势,在生育后期处理B4、B5、B6、B7随播量的增加倒伏状况也随之严重,从而影响小麦的千粒重进而影响产量(表3)。
  2.4小麦带状撒播技术示范
  在山西省长子县谷村进行小麦带状撒播技术展示,其中撒播面积占地333.5 m2。根据收获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小麦带状撒播技术抗倒伏效果显著,成熟较早,生理指标均高于其他模式,且增产效果明显。
  3结论与讨论
  (1)在当前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小麦自身杂种优势利用的“瓶颈”致使小麦产量徘徊不前,而改变其种植模式为小麦增产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通过试验,产量较高模式是播幅与幅间距的比为24.0 cm∶20.0 cm,其次是模式30.0 cm∶26.6 cm和40.0 cm∶30.0 cm。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小麦品种、栽培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模式。
  (2)栽培模式的改变也就改变了小麦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小麦生理进程,导致产量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小麦群体冠层温度和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小麦群体冠层温度高的相对产量也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也有差异但不是很明
  显,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说明栽培模式的改变影响了小麦群体冠层温度和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了干物质的积累,其生理学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3)冬小麦宽幅撒播种植模式是对传统种植模式的改变,无疑为冬小麦进行立体多元间(套)粮(菜)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诸多优势。在试验期间,利用冬小麦宽幅撒播种植模式综合考虑间(套)春、夏玉米的株、行距,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工作面的幅宽(2.5 m)以及前后轮距等因素,采用播幅与幅间距的比为40.0 cm∶30.0 cm的模式,形成小麦宽幅撒播间(套)春、夏玉米的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1] 欧阳西荣.播种方式与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1993(1):41-43.
  [2] 孙全德,白有善,韩俊杰.稻茬麦旋耕撤播生育特点、栽培指标和肥水技术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6(3):74-76 .
  [3] 乔蕊清,刘新月,卫云宗.冬小麦撒播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84-86.
  [4] 蔡东明,吉万全,任志龙.小麦撒播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种业,2002(5):29-31.
  [5] 刘松华,付桂明.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浅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2(1):13.
其他文献
摘要 依据衡水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现状,建立了地下水对地质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衡水地区地下水对地质环境支撑能力。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面沉降、咸淡水界面下移严重,大部分区域地下水对地质环境支撑能力为中等到弱,从西北向东南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弱。  关键词 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广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提供参考。[方法] 设置3个密度梯度(Ⅰ号池150万尾/hm2、Ⅱ号池300万尾/hm2、Ⅲ号池450万尾/hm2)进行了培育对比试验,探讨不同培育密度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成活率及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Ⅰ试验池和Ⅱ试验池苗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0.32%/d和10.14%/d,成活率分别为81.8%和82.6%,2个池塘差异不大
期刊
摘要[目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番鸭细小病毒病。[方法]用番鸭细小病毒连续免疫产蛋母鸡3次,收集鸡蛋,并制备出高免卵黄抗体。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用雏番鸭进行中和与治疗试验。[结果]制备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达到1∶32,能有效中和番鸭细小病毒对雏番鸭的致病性,对发病的雏番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品。  关键词番鸭细小病毒;卵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在中国黄牛不同群体中的变异以及CAPN1基因作为影响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牛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对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67个个体CAPN1基因Exon11Exon16与Intron21遗传变异检测,运用GLM模型分析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与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 发现C
期刊
摘要衣原体感染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对我国猪衣原体病血清学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了总结,发现猪衣原体病广泛存在于我国27个省(市),感染率随着时间的增加直线上升。为了预防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和保障人类的健康,建议养殖户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猪衣原体病;流产;血清学;IHA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057-02  衣原体是一种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腐植酸、聚天冬氨酸对西兰花生长的影响,为其施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腐植酸、聚天冬氨酸与复合肥混施及两者复配与复合肥混施对西兰花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0.5%腐植酸+0.3%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复配处理较其他处理最好,可分别使西兰花株高、茎粗及产量增加8.3%、13.3%和10.3%,花球单重达478 g,商品率达89.4%,并且较1.0%腐植酸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对热研二号柱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在干旱条件下的栽培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0、5%、10%、20%、3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干旱胁迫下热研二号柱花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胚芽长、胚根长、幼苗鲜重等指标。[结果]低浓度(5%)PEG溶液对热研二号柱花草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PEG溶液浓度的升高,热研二
期刊
摘要海南深水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为海南省海洋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已成为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对海南深水网箱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海南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海南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海南;深水网箱养殖;发展现状;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S955.9;F326.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0
期刊
摘要自1951年木原均关于三倍体无籽西瓜研究在美国园艺学会年刊发表后宣布三倍体无籽西瓜成功育成,此后各个国家也先后开展了对无籽西瓜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的风味和口感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在国内掀起了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育种和生产的热潮。2014年,我国无籽西瓜的推广面积已超过 26.7 万hm2,占西瓜播种总面积的28%。介绍了无籽西瓜的研育方法,并综述了目前无籽西瓜的品种及研究进展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有效防控红薯地下害虫的方法。[方法]以红薯品种“红姑娘”为试验材料,研究2%吡虫啉、桉树叶、肉桂叶、烟梗肥和茶子饼对地下害虫的防控效果。[结果]2%吡虫啉、茶子饼、烟梗肥、肉桂葉、桉树叶对红薯地下害虫的防控效果分别为81.92%、42.72%、30.45%、26.24%和17.41%。[结论]2%吡虫啉防治红薯地下害虫的效果较好,应进一步试验示范。  关键词红薯;地下害虫;防控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