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肝硬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为20%-30%,其中第一次出血就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70%。如此凶险,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
应该做的八件事
警惕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的诱因是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而肝硬化的诱因又包括慢性肝炎、大量饮酒、药物中毒等。因此对每一个健康人来说,积极治疗慢性肝炎、限制饮酒、避免药物中毒是防止肝硬化的第一步。
及早就医 发现患有肝硬化后应该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疾病发展程度决定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进展 一般早期肝硬化病人,每1—3个月要做一次肝功能检查,严重病人每1—4个星期就应复查一次。
注意饮食平衡 维持正常饮食结构是保证营养摄取平衡的关键,出现黄疽或肝昏迷的晚期病人除外。并非所有肝硬化病人都要忌口,因为不必要的限制脂肪和蛋白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
留神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的表现因人而异,但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手心红润、脾功能亢进(脾大、易感染、流鼻血)等情况时要高度警觉。
控制食管静脉曲张 用手术或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血管破裂出血的机会。
积极治疗并发症 反酸、烧心、胃痛等情况都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症状都说明胃酸正在伤害食管和胃黏膜,只能让曲张静脉变得更加薄弱。
调整食物质地 为了保护食管黏膜,必要时医生会建议吃稀、软、流质食物。
不能做的八件事
不能延误病情 有肝硬化的患者,特别是病情出现进展征象,如便中带血、腹胀、手掌发红、男性乳房增大、黄疸、牙龈出血、脾大、腹壁静脉曲张时,应警惕食管静脉曲张,及时就医。
不能喝酒 对于酒精性肝硬化,绝对禁酒是防止或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前提。对其他原因造成的肝硬化,酒精摄入量也应限制在最低水平。
不能服用刺激性药物 不能服用容易造成胃溃疡、伤害胃黏膜的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激素类、抗组织胺类等药物,也包括刺激肠胃,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
不能过度劳累 无论是精神紧张还是体力消耗,都对已经受伤的肝脏不利,也不利于稳定门脉压力。
避免呕吐 因为呕吐时胃收缩,牵动食管,非常容易撕破曲张静脉引起大出血,必要时应服用止吐药。
避免咳嗽 咳嗽、打喷嚏难免震动整个胸腔和腹腔上部,这可导致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不吃伤害食管黏膜的食物干、硬、热的食物都容易伤害食管黏膜,引起出血。同时,不宜吃得过快、过饱,以免增加黏膜表面张力。药片也要捣碎服用。
不吃刺激性食物 烈酒、辛辣食物等容易引起黏膜充血、平滑肌收缩,这也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
摘自《健康报》[编辑:迟昊]
应该做的八件事
警惕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的诱因是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而肝硬化的诱因又包括慢性肝炎、大量饮酒、药物中毒等。因此对每一个健康人来说,积极治疗慢性肝炎、限制饮酒、避免药物中毒是防止肝硬化的第一步。
及早就医 发现患有肝硬化后应该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疾病发展程度决定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进展 一般早期肝硬化病人,每1—3个月要做一次肝功能检查,严重病人每1—4个星期就应复查一次。
注意饮食平衡 维持正常饮食结构是保证营养摄取平衡的关键,出现黄疽或肝昏迷的晚期病人除外。并非所有肝硬化病人都要忌口,因为不必要的限制脂肪和蛋白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
留神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的表现因人而异,但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手心红润、脾功能亢进(脾大、易感染、流鼻血)等情况时要高度警觉。
控制食管静脉曲张 用手术或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血管破裂出血的机会。
积极治疗并发症 反酸、烧心、胃痛等情况都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症状都说明胃酸正在伤害食管和胃黏膜,只能让曲张静脉变得更加薄弱。
调整食物质地 为了保护食管黏膜,必要时医生会建议吃稀、软、流质食物。
不能做的八件事
不能延误病情 有肝硬化的患者,特别是病情出现进展征象,如便中带血、腹胀、手掌发红、男性乳房增大、黄疸、牙龈出血、脾大、腹壁静脉曲张时,应警惕食管静脉曲张,及时就医。
不能喝酒 对于酒精性肝硬化,绝对禁酒是防止或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前提。对其他原因造成的肝硬化,酒精摄入量也应限制在最低水平。
不能服用刺激性药物 不能服用容易造成胃溃疡、伤害胃黏膜的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激素类、抗组织胺类等药物,也包括刺激肠胃,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
不能过度劳累 无论是精神紧张还是体力消耗,都对已经受伤的肝脏不利,也不利于稳定门脉压力。
避免呕吐 因为呕吐时胃收缩,牵动食管,非常容易撕破曲张静脉引起大出血,必要时应服用止吐药。
避免咳嗽 咳嗽、打喷嚏难免震动整个胸腔和腹腔上部,这可导致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不吃伤害食管黏膜的食物干、硬、热的食物都容易伤害食管黏膜,引起出血。同时,不宜吃得过快、过饱,以免增加黏膜表面张力。药片也要捣碎服用。
不吃刺激性食物 烈酒、辛辣食物等容易引起黏膜充血、平滑肌收缩,这也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
摘自《健康报》[编辑: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