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粒子植入联合TIPS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ou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25 I粒子植入联合TIPS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门静脉主干癌栓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ICC门静脉主干癌栓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IPS术,试验组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TIPS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压力;比较两组标准缓解率、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流道累积再狭窄率、症状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压力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门静脉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标准缓解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试验组的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的分流道累积再狭窄率、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 I粒子植入联合TIPS术可明显降低ICC门静脉主干癌栓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稳定门静脉主干癌栓,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患者增强C T表现及肿瘤直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有无血管侵犯将其分为侵犯组(n=35)和未侵犯组(n=33).比较两组C T增强扫描表现(边缘强化程度、肿瘤包膜情况、瘤灶分型、瘤内动脉情况、瘤灶数量)及肿瘤直径,Logistic回归分析增强CT表现及肿瘤直径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未侵犯组有肿瘤包膜、单结节型瘤灶、无瘤内动脉、肿瘤直径<5 cm患者比例高于侵犯组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门静脉血栓(PVT)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HCC并发门静脉血栓患者52例.52例患者中恶性PV T 38例(恶性PV T组),良性PVT 14例(良性PV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EUS资料.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恶性、良性PV T组年龄为(58.0±9.2)岁、(63.1±5.2)岁,PV T组A FP为176.4(13.8,2
目的 分析国内儿童非处方药(OTC)–中成药说明书范本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 采用调研法对国内OTC–中成药说明书中具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品种进行梳理,并纳入儿童OTC–中成药目录.对目录中药品的功效及属性进行分类、归纳含毒性成分的药品,并对说明书范本标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OTC–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具体儿童用法用量的品种数共186种,被纳入儿童OTC–中成药药品目录,其中以消导剂(51种,27.42%)、扶正剂(44种,23.66%)、清热剂(25种,13.44%)居多;甲类药品(183种,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鸡血藤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鸡血藤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鸡血藤中的活性成分.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基因注释.采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肝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取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获得鸡血藤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针对鸡血藤抗肝纤维化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 最终筛选出鸡血藤的活性成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四大肿瘤致死病因.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临床指南呼吁对高危人群进行HCC筛查与监测,以期尽早发现,以便实施治愈性治疗,从而减少HCC导致的死亡.但目前HCC监测证据并未得到“金标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的验证.在精准医疗大趋势下,重新审视RCT,结合全球HCC监测做得最好的日本数据显示,对高危人群HCC筛查与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癌症并提高总体生存率.我们需要认识到,与肿瘤切除、肝移植一样,HCC筛查与监测在无需RCT的情况下就应该被纳入实践.致力于改善该疾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BRI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胆汁淤积性疾病,其特征是间歇性胆汁淤积发作,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BRIC 1型与编码毛细胆管转运蛋白A T P8B1的基因突变有关.A T P8B1的缺乏会导致肠道对胆汁酸重吸收和肝脏对胆汁酸分泌失衡,导致胆汁酸聚集,进一步加重肝细胞功能障碍.现有的治疗策略旨在缓解胆汁淤积发作期间的症状,如熊去氧胆酸(UDCA)、利福平、鼻胆管引流术和血浆置换术等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应用.考来烯胺作为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结合肠道中的胆汁酸,防止肠内重吸收,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 A 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病因,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然而,N A FL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巨噬细胞作为调节肝脏稳态的重要角色一直备受关注.肝脏巨噬细胞极化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和进展,“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和“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分别与NASH的发生和改善相关.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比例存在动态平衡,M1/M2比例失衡可能是NAFLD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针对影响NASH肝脏巨噬细胞极化的因素进行阐述,旨
肝移植是治疗急性肝衰竭、终末期肝病、原发性肝癌和某些遗传性肝脏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然而肝脏的供给和需求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缺口.作为器官移植的替代方法,肝细胞移植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然而原代人肝细胞(,PHHs)数量少,且难以进行体外扩增.人多能干细胞(hPSCs)可以无限扩增并分化为包括肝细胞在内的任何类型的细胞.本文讨论了hPSCs向肝细胞分化方案的技术改进,以及迄今为止开发的临床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目的 研究CT技术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血清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9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HCC患者,经过术后检测是否存在MVI分为MVI组(34例)和非MVI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CT扫描,对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判断和分析;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CTCs、AFP检测,对HCC患者发生MVI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MVI组的肿瘤直径≥5 cm、多结节型、CTCs阳性、血清AF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后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收集10例SBRT后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的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疗效,选择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研究的主要终点.结果 10例患者均对治疗有反应,其中7例达到了部分缓解,客观有效率(ORR)为70%,疾病控制率达到100%.没有典型放射性肝损伤发生,CP评分进展6例.结论 SBRT后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