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也是需要基于兴趣的基础上,因此为了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阅读能力加强,就需要通过兴趣来入手。新课程对于教学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能够对自身的思想进行改变,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来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培养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38-01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的阅读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兴趣,建立自主阅读能力为主,让小学生的身心能够通过阅读来升华,因此对于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以此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1 提升教师的自我素质
教育工作者就如同学生的示范,自身的能力高低对于学生是具有模范作用的,自身的素养不仅仅是通过知识储备来体现,更多的是在情感、道德、态度、情绪上进行表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1 革新思想,转变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目标只是识字认字,而没有什么情感要求,这样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现代教育应该从情感出发,追求的是素质教育,知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而不是全部,因此教育思想应该要革新,思维方式要转变,能够建立新的教学思想,这一过程并非瞬间转变的,应该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警醒自己。
1.2 扩充专业知识,创新授课技巧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其教学的基础,知识储备要求教师不断的对其进行丰富和填充,让其变得饱满,基础知识是对课内知识的一种扩展和延续,像是课文的作者相关、文章背景等等都是需要教师自身去了解和学习的,这样才能够让文章的情绪更加饱满,让学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阅读情绪。
1.3 教学热情激昂,职业道德高尚
小学生阅读教育并非简单的事情,初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建立了阅读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可以对学生提供细致的关怀,以激昂的热情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来持续的对学生进行关心和爱护。
2 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这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来寻找恰当的兴趣激发方式。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累,因此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激发兴趣的主要途径。
2.1 提前准备
课堂阅读教学需要在课堂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研究,个性研究来寻找恰当的引导方式,这是教育前期的重要工作。例如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一些逸闻趣事等等,将其作为前期引入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充满兴趣,激发阅读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带着疑问和思考来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提升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若是单纯的对着课文阅读,那么学生很难有代入感,缺乏兴趣。
2.2 引入现代技术,提升阅读趣味性
不少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正是最典型的一种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节约板书的时间,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更加的简便,现代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刺激来加深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就不会那么的枯燥乏味,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2.3 巧妙设置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提问也颇具技巧性,方式恰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往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自信心,对于困难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尝试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对于困难生,可以先提一些比较简单的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并给其以鼓励,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自信心,同时还启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根据其回答问题的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课堂提问的巧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4 建立情景,代入阅读
阅读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进入文章情境中才能够感受到,因此建立情景有助于学生获得阅读情感。情境的建立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故事情节演练,通过表演来加深印象和理解,这样在情境中去阅读,具有代入感,在进行一些课文赏析的时候,可以播放音乐,通过音乐来建立情境,阅读起来身临其境。
3 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动学生脑筋,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学的能力,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3.1 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
3.2 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
4 改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对阅读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标准,往往偏重生字词及段落记忆以及课文熟练,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常常是表现为对那些死知识是学得快、忘得快,即使对一些课文记忆深刻,也常常是死记,考试中照搬照抄,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要鼓励创新、鼓励想象力。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过程,也是其阅读兴趣积累的过程,需要引起注意。学生在课内的阅读兴趣完全需要教师来培养和带动,通过对兴趣的建立来促进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阅读兴趣的建立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耐心,能够持之以恒的不间断的对学生给予培养,不断地对评价标准进行完善,多激励学生,让他们多阅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总结、归纳、分析来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培养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38-01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的阅读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兴趣,建立自主阅读能力为主,让小学生的身心能够通过阅读来升华,因此对于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以此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1 提升教师的自我素质
教育工作者就如同学生的示范,自身的能力高低对于学生是具有模范作用的,自身的素养不仅仅是通过知识储备来体现,更多的是在情感、道德、态度、情绪上进行表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1 革新思想,转变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目标只是识字认字,而没有什么情感要求,这样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现代教育应该从情感出发,追求的是素质教育,知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而不是全部,因此教育思想应该要革新,思维方式要转变,能够建立新的教学思想,这一过程并非瞬间转变的,应该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警醒自己。
1.2 扩充专业知识,创新授课技巧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其教学的基础,知识储备要求教师不断的对其进行丰富和填充,让其变得饱满,基础知识是对课内知识的一种扩展和延续,像是课文的作者相关、文章背景等等都是需要教师自身去了解和学习的,这样才能够让文章的情绪更加饱满,让学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阅读情绪。
1.3 教学热情激昂,职业道德高尚
小学生阅读教育并非简单的事情,初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建立了阅读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可以对学生提供细致的关怀,以激昂的热情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来持续的对学生进行关心和爱护。
2 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这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来寻找恰当的兴趣激发方式。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累,因此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激发兴趣的主要途径。
2.1 提前准备
课堂阅读教学需要在课堂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研究,个性研究来寻找恰当的引导方式,这是教育前期的重要工作。例如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一些逸闻趣事等等,将其作为前期引入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充满兴趣,激发阅读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带着疑问和思考来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提升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若是单纯的对着课文阅读,那么学生很难有代入感,缺乏兴趣。
2.2 引入现代技术,提升阅读趣味性
不少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正是最典型的一种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节约板书的时间,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更加的简便,现代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刺激来加深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就不会那么的枯燥乏味,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2.3 巧妙设置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提问也颇具技巧性,方式恰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往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自信心,对于困难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尝试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对于困难生,可以先提一些比较简单的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并给其以鼓励,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自信心,同时还启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根据其回答问题的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课堂提问的巧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4 建立情景,代入阅读
阅读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进入文章情境中才能够感受到,因此建立情景有助于学生获得阅读情感。情境的建立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故事情节演练,通过表演来加深印象和理解,这样在情境中去阅读,具有代入感,在进行一些课文赏析的时候,可以播放音乐,通过音乐来建立情境,阅读起来身临其境。
3 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动学生脑筋,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学的能力,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3.1 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
3.2 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
4 改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对阅读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标准,往往偏重生字词及段落记忆以及课文熟练,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常常是表现为对那些死知识是学得快、忘得快,即使对一些课文记忆深刻,也常常是死记,考试中照搬照抄,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要鼓励创新、鼓励想象力。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过程,也是其阅读兴趣积累的过程,需要引起注意。学生在课内的阅读兴趣完全需要教师来培养和带动,通过对兴趣的建立来促进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阅读兴趣的建立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耐心,能够持之以恒的不间断的对学生给予培养,不断地对评价标准进行完善,多激励学生,让他们多阅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总结、归纳、分析来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