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兴开封声震汴梁大地,开放通许摧开咸平之门。在市场经济滚滚向前发展的今天,迅速崛起的通许县城,就像一朵奇葩绽放在豫东大地。通许人民靠着务实苦干的精神,在新跨越中,使这里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7年,通许县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开封市第一,2008年上半年,通许县又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财政收入6100万元,同比增长30%,增幅位居开封市第二。20亿元外部资金已注入通许70个项目上,12万劳务大军已为通许带回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4000元。
这就是今日的通许县,这就是通许县60万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勤奋的双手绘就的诗篇。
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近通许大地,去饱览通许县人民勇创伟业的每一瞬间。
工业经济梦惊中原
在年初的通许县工作会议上,针对工业经济发展多年滞后的局面,通许县委书记张胜涛、县长李尕果审时度势,明确指出:只有加快工业经济建设进程,才能加快财政增收的步伐。
于是,通许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工业强县战略思想迅速在全县形成。以县委书记张胜涛为政委、县长李尕果为指挥长的通许县工业改革指挥部的成立,成为振兴通许工业经济的导航。
康力酒业公司这个河南省知名企业,通过改制后,英姿焕发,充满朝气。2008年,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新上的全自动啤酒灌装线,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蓝翔电动车业发展更是梦惊中原,年生产电动车达到100万辆,成为开封市工业发展的新亮点。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开封市委书记刘长春、市长周以忠等领导视察蓝翔车业集团后,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华银纺织有限公司,生产有序,管理有方,不断加大市场竞争空间,2008年上半年实现产值7000万元,上缴利税400多万元。
以华银纺织、豫兴棉业、合昌制衣为龙头,以全县棉花加工企业为基础,纺织业规模不断膨胀,纺纱规模达到30万锭。以宏大化工、威亮国际、明阳化工为龙头,加快技改扩建步伐,不断开发新产品,洗涤剂年生产能力6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以丽星食品、上都粉业、森鑫木业、鑫汇木业为龙头,强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年面粉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全县板材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余家。
如火如荼的民营经济
如果说通许县工业发展如同一轮明月照耀天宇,那么通许县民营经济则是满天繁星,把天空点缀得更加美丽。
为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通许县在县城建立了东工业园和北工业园两个园区,出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和外来投资者。通许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加强优质服务的同时,实行一站式办公,规范收费,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正是有这样的环境和措施,通许县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8年9月份,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单位4130家,其中民营企业1396个,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创经济效益50多亿元。
2008年上半年,通许县新上和技改1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00家,上都粉业、麦仕达啤酒、兴盛制衣、纺织助剂、明阳化工、豫兴棉业等70多家企业投资都在1000万元以上。
洼地效应聚力通许
“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为通许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许县决策者更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要发展、要竞争、要致富,必须吸纳投资,让现代产业资本嫁接传统农业区。
于是,通许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为依托,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很快在全县形成优化环境的强大合力。人人都在发展环境,处处代表通许文明的良好氛围直接影响到河南省内外。
通许县上下营造出公正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诚信的经营环境,营造出了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洼地效应。
原停产多年的通许县化肥厂被焦作武陟化工集团整体购买,新注入资金5000多万元,现在产品直销河北、内蒙古等地。原世冠洗衣粉厂与广东国际威亮公司合作投资1亿元新建成了洗洁精生产线,仅2008年上半年就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四所楼动物药品厂与北京联昌集团合作投资2100万元,使企业扭亏为盈。
现在,通许县已形成了招商、安商、稳商、亲商、富商一条龙的有机整体,从而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据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通许县引进资金17亿元,引进项目67个。
很多外来投资者无不感慨地说:来到通许县,事事都好办;投资通许县,放心大胆干;只要不违法,干啥都能发。
一腔热血,赤诚为民
如果说通许工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通许新农村建设,更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开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通许县召开,更把通许经验传遍了开封市。
通许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场规则,根据农民的意愿,在新农村建设中,制定了“依靠优势,形成规模,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使农民鼓起了腰包,得到了实惠。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通许县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一带三区”四大产业基地,全县西瓜种植面积23万亩,居河南省第一;菜花、土豆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均居开封市第一;黄瓜温棚发展到1.8万座,成为河南省最大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汴南翠黄瓜、金澳花生、天包蔬菜等9个农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认证。畜牧业势头强劲,全县新建规模养殖场78个,总数达到3764个,新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总数达到158个,被命名为“河南省生猪调出大县”。积极推广“一村一品”,以冯庄乡七里湾村生猪养殖、长智镇岳寨村早熟苹果、孙营乡北孙营村板材加工、竖岗镇前小渚村纺织配件等为代表的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村160多个。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优势农副产品,新上了上都淀粉、恒源棉业、丽星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冯庄乡七里湾村依托资源优势,建成了奥星脱水蔬菜厂,吸纳劳动力200多人,年创利润1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乡村露地蔬菜种植,全村农业人均纯收入5100元。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新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个,总数达到29个,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可喜局面。
通许县的决策者在使工业、农业多头并进发展的同时,又把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作为硬环境建设也定格于2007年和2008年。
2008年,通许县基础设施建设之大,创造了历史之最。投资1000万元的解放路改造工程,投资8000万元的县城北环路建设工程已顺利完工。
投资450万元大型综合型北环路人民广场,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投资3000万元的电信综合楼、邮政综合楼、电力综合楼已交付使用。投资500万元冯庄至通许县城10里长街亮化工程,更给通许人民带来了光明。
理想在汗水中奠基,希望在勤奋中剪彩。
如今,走进通许县城,宽阔的街道干净亮丽,奇花异草与绿树相伴,街道两侧高楼林立,店铺鳞次栉比。白天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夜晚灯火透明,交相辉映,到处生机无限,处处充满现代气息。
2007年,通许县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开封市第一,2008年上半年,通许县又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财政收入6100万元,同比增长30%,增幅位居开封市第二。20亿元外部资金已注入通许70个项目上,12万劳务大军已为通许带回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4000元。
这就是今日的通许县,这就是通许县60万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勤奋的双手绘就的诗篇。
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近通许大地,去饱览通许县人民勇创伟业的每一瞬间。
工业经济梦惊中原
在年初的通许县工作会议上,针对工业经济发展多年滞后的局面,通许县委书记张胜涛、县长李尕果审时度势,明确指出:只有加快工业经济建设进程,才能加快财政增收的步伐。
于是,通许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工业强县战略思想迅速在全县形成。以县委书记张胜涛为政委、县长李尕果为指挥长的通许县工业改革指挥部的成立,成为振兴通许工业经济的导航。
康力酒业公司这个河南省知名企业,通过改制后,英姿焕发,充满朝气。2008年,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新上的全自动啤酒灌装线,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蓝翔电动车业发展更是梦惊中原,年生产电动车达到100万辆,成为开封市工业发展的新亮点。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开封市委书记刘长春、市长周以忠等领导视察蓝翔车业集团后,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华银纺织有限公司,生产有序,管理有方,不断加大市场竞争空间,2008年上半年实现产值7000万元,上缴利税400多万元。
以华银纺织、豫兴棉业、合昌制衣为龙头,以全县棉花加工企业为基础,纺织业规模不断膨胀,纺纱规模达到30万锭。以宏大化工、威亮国际、明阳化工为龙头,加快技改扩建步伐,不断开发新产品,洗涤剂年生产能力6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以丽星食品、上都粉业、森鑫木业、鑫汇木业为龙头,强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年面粉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全县板材加工企业发展到100余家。
如火如荼的民营经济
如果说通许县工业发展如同一轮明月照耀天宇,那么通许县民营经济则是满天繁星,把天空点缀得更加美丽。
为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通许县在县城建立了东工业园和北工业园两个园区,出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和外来投资者。通许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加强优质服务的同时,实行一站式办公,规范收费,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正是有这样的环境和措施,通许县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8年9月份,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单位4130家,其中民营企业1396个,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创经济效益50多亿元。
2008年上半年,通许县新上和技改1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00家,上都粉业、麦仕达啤酒、兴盛制衣、纺织助剂、明阳化工、豫兴棉业等70多家企业投资都在1000万元以上。
洼地效应聚力通许
“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为通许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许县决策者更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要发展、要竞争、要致富,必须吸纳投资,让现代产业资本嫁接传统农业区。
于是,通许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为依托,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很快在全县形成优化环境的强大合力。人人都在发展环境,处处代表通许文明的良好氛围直接影响到河南省内外。
通许县上下营造出公正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诚信的经营环境,营造出了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洼地效应。
原停产多年的通许县化肥厂被焦作武陟化工集团整体购买,新注入资金5000多万元,现在产品直销河北、内蒙古等地。原世冠洗衣粉厂与广东国际威亮公司合作投资1亿元新建成了洗洁精生产线,仅2008年上半年就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四所楼动物药品厂与北京联昌集团合作投资2100万元,使企业扭亏为盈。
现在,通许县已形成了招商、安商、稳商、亲商、富商一条龙的有机整体,从而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据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通许县引进资金17亿元,引进项目67个。
很多外来投资者无不感慨地说:来到通许县,事事都好办;投资通许县,放心大胆干;只要不违法,干啥都能发。
一腔热血,赤诚为民
如果说通许工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通许新农村建设,更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开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通许县召开,更把通许经验传遍了开封市。
通许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场规则,根据农民的意愿,在新农村建设中,制定了“依靠优势,形成规模,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使农民鼓起了腰包,得到了实惠。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通许县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一带三区”四大产业基地,全县西瓜种植面积23万亩,居河南省第一;菜花、土豆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均居开封市第一;黄瓜温棚发展到1.8万座,成为河南省最大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汴南翠黄瓜、金澳花生、天包蔬菜等9个农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认证。畜牧业势头强劲,全县新建规模养殖场78个,总数达到3764个,新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总数达到158个,被命名为“河南省生猪调出大县”。积极推广“一村一品”,以冯庄乡七里湾村生猪养殖、长智镇岳寨村早熟苹果、孙营乡北孙营村板材加工、竖岗镇前小渚村纺织配件等为代表的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村160多个。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优势农副产品,新上了上都淀粉、恒源棉业、丽星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冯庄乡七里湾村依托资源优势,建成了奥星脱水蔬菜厂,吸纳劳动力200多人,年创利润1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乡村露地蔬菜种植,全村农业人均纯收入5100元。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新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个,总数达到29个,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可喜局面。
通许县的决策者在使工业、农业多头并进发展的同时,又把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作为硬环境建设也定格于2007年和2008年。
2008年,通许县基础设施建设之大,创造了历史之最。投资1000万元的解放路改造工程,投资8000万元的县城北环路建设工程已顺利完工。
投资450万元大型综合型北环路人民广场,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投资3000万元的电信综合楼、邮政综合楼、电力综合楼已交付使用。投资500万元冯庄至通许县城10里长街亮化工程,更给通许人民带来了光明。
理想在汗水中奠基,希望在勤奋中剪彩。
如今,走进通许县城,宽阔的街道干净亮丽,奇花异草与绿树相伴,街道两侧高楼林立,店铺鳞次栉比。白天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夜晚灯火透明,交相辉映,到处生机无限,处处充满现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