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本人认为:课堂提问有效,才利于学生思考,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一)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语文教学中的提问,一般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的。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分析思考,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通过答问,即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把握课堂提问艺术,有利于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问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问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进度。
  二、何为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问有效呢?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好问题”——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也要根据课堂发展需要生成新的问题。
  (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孔乙己》,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请比较下列三种提问:
  (1)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孔乙己的悲剧是孔乙己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以上三问,都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1)过于平实、直露,外开了作品的审美成分,程式化的设计,没有太多的吸引力;(2)与情节结合,学生会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问题的设计照顾到学习因素;(3)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关注情节,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它好就好在激活兴趣,引发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的散文,营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教师可从关键词入手发问:“文章所写的都是景物,为什么不说山中观景而说山中访友?”作者将大自然人性化了,“友”是文眼,文章的切入点,情感的生发点,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达到了人与物的交融、统一,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而“观景”是看景物,不亲切。又如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研究: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对艰难险阻,“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将问题问得具体有效,学生回答明确,自然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也深刻。
  (三)提出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出的时机,若提问的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故乡》一文最后句子含义的理解: “希望是本无所无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若直接抽出句子来问,学生会觉得茫然,若在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时,将“我”作出分析,是个向往新生活的知识分子形象,然后提出我希望过的是什么生活?眼前展开的沙地图景说明“我”对希望抱有信心,再分析“走的人多了”实际上是要有所行动,有所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这句话的哲理,也就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三、提问方式应多样化
  (一)直问式
  直问,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 “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孔乙己为什么用手爬出大门?”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但是,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中若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较枯燥,不容易活跃课堂气氛。
  (二)逆问式
  逆问,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一般问问题总是问: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这样问:“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如讲《孔乙己》时这样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鲁镇酒店的格局有什么必要?去掉这段直接描写孔乙己好不好?”这种逆问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这种方式提问,老师要特别注意点拨引导。
  (三)比较式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教《社戏》,根据迅哥儿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可提问:迅哥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夜那么好”?这样写收到什么效果?教《故乡》,可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四)层进式
  层进式提问,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如讲《故乡》,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讲到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后,为回答 “通过肖像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有位教师设计了个台阶式的问题:① “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 ② 为什么 “颈套银项圈”?(父母疼爱他)③“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说明什么?(勇敢机智)到此,一个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要解答的问题水到渠成。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创造式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可提问:若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中见到的于勒是富翁,他们会怎样?这种提问是根据课文的内在因素设计的,因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才能使语文课堂高效。
  (作者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当我们想形容一个女子的美,又想不出合适的形容词时,往往会说,她很有味道。护国寺街,就是这样一个“五味杂陈”的地方。600米的胡同不算长,兼具最新商业街的前卫时尚和最老庙会的活色生香,书写着古老寺庙喧嚣沉浮的来去、京味小吃繁华衰败的轮回、京剧大师戏里戏外的人生悲喜。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时光沉淀的痕迹随着大红灯笼飘飘荡荡,是流金岁月的辉煌,是风流逝去的平淡,也是你面前梦幻般的现实。    护国寺街西起新
一、总体概况  2018年第二季度旅游投诉情况公示589件,同比去年(706件)降低17%,其中涉及旅行社投诉348件,同比去年(325件)增加7%;涉及四、五星级饭店投诉22件,同比去年(23件)降低4%;涉及景区投诉100件,同比去年(84件)增加19%;涉及社会旅馆投诉27件,同比去年(34件)降低21%;涉及非法一日游投诉92件,同比去年(239件)降低62%。二、市级旅游管理机构投诉受理
老城南寻灯者  第一次听说秦淮花灯,是在高中的课本中。“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低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相信很多人读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都像我一样怦然心动。我就是中了朱自清的蛊,读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了看灯影,义无反顾地来南京上学。  来南京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夫子庙。秦淮河浑浊的河水让人很失望,倒是河畔大照壁上的双龙戏珠和金陵十二钗的花灯让人眼前一
物以稀为贵,时光则总是因短暂而难得。最美的北京,莫过金秋。但当你准备要享受它的秋高气爽,它就即将和你说明年再见了。既然脚步跟不上它的匆匆,趁着空气新鲜,不如骑上久违的自行车,一日看尽京城花——不光是桃红柳绿争奇斗艳,还有红墙黄瓦灰胡同在这温暖中释放出平静的繁华。  但京城那么大,一日看尽显然不现实,也难免囫囵吞枣。东城显然是浓缩精品版的北京:在这片土地上,皇家风范与市井文化比邻而居, 与全球同步的
到苏州,正是清晨。徜徉在古城的街巷中,大石板的路面、清悠的水道、细密的杨柳,时光仿佛在此停驻,唯有静静流淌的河水和偶尔升起的袅袅炊烟,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过去和现在。  正沉浸在这满城的玲珑风雅中时,忽闻得一阵食香。细辨下,肉香、葱香、油香、麦香、芝麻香兼而有之,既熟悉、又诱惑,正是我极喜欢的小吃——生煎。循香而去,于前方三四十米处发现了一家小吃店。香味,真是由此处飘散开来的。  那店,两间两进的模
日前,为了展现北京导游员们的工作风貌,彰显行业价值,汇聚更多正能量,树立正面形象,让社会各界更深入地理解导游员的工作,由北京导游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导游大会在虎坊桥工人俱乐部举办。市旅游委巡视员周卫民出席此次活动。  在2017年,北京导游协会推出了40个北京导游工作室,与首都师范大学共同为北京导游打造“北京导游学历提升定制班”,开展关爱导游的“导游驿站”“名师话讲堂”和“老年旅游培训”活动。导游
“巍巍故宫,竦峙苍穹。 雕梁画栋,巧及人工。 文华武英,太和乾清。 体象天地,寔丽且宏。”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白雪镶红墙,碎玉坠琼芳。”每当雪花如蝶飞落,红墙城阙,庭院玉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件,梁枋上绚丽的彩绘,层层叠叠的重檐殿顶,与白雪相映,赋予这片“殿宇之海”夺人心魄的视觉与人文之美。从午门城阙开始  打开卫星地图鸟
主持人语  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林海内,护林员刘善贵正在山林间穿行。担任护林员的4年里,他带着一把镰刀、一只水壶和一个背包,走遍了大山里的每一个角落,记录着每一棵树的生长,为绿色产业发展坚守, 为石柱走生态优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助力。  “如今搬到这里,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便利的交通还带来了远方的游客,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武隆区羊角古镇农家乐老板杨小明感慨
文玩市场是在兴盛还是在衰退?  我住的那个小区,墙外是绿化带,俗称公园或花园。花园的西侧,原本是个早市,那是自发形成的贸易市场,卖蔬菜、粮食、干果、衣服、鞋帽、日用小百货什么的,先是被驱赶,后纳入管理,要求9点以前收摊。管理方看到了商机,又有场地,盖起了大棚市场,市场为全天候经营,以蔬菜、食品、服装为主,还有了专门的药品商店,早市却没能被取代,旧摊儿收编了又来了新的,而且几经蜕变,规模与常市同步增
北京地铁1号线是国内最早建设最先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见证了北京地铁从地下战备交通到地下民用交通的发展历程。它穿越石景山、海淀、西城、东城、朝阳五个行政区,横贯享誉世界的天下第一街——长安街和长安街的东西延长线,形成地上地下重合的立体交通大動脉,明清皇城、皇宫、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沿线分布;北京十大建筑(也是国家十大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四届评选活动中分别入选的人民大会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