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参加红旗渠建设者摄影项目为契机,整理了2018年采访得来的红旗渠口述史料,并将采访视频和录像转换成文本,再以此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印证,最后将采访得来的红旗渠口述史料妥善地分類保存。
关键词:红旗渠 口述史料 保存
2018年春,郭怀玉老师和我等三位同学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红旗渠建设者”、(摄影)主持人秦国防老师的委托,对红旗渠口述史料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2019年春,我们在郭怀玉老师的指导下,申请成功我校“红旗渠口述史料研究”项目,我们又采访了一些修建红旗渠的人,并对这些视频录音进行整理。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口头阐述的内容转换成文字,再将整理好的文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类型划分类别,并对受访者口述内容进行印证,力图保证关于红旗渠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红旗渠口述史料的文本整理
我们的初步工作主要是对受访者的录音、采访视频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为了保证红旗渠口述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一遍遍地听取录音内容,将受访者的话逐字逐句转换成文字,结合采访视频记下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情,如实地记录下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的感情变化。
我们团队还结合采访时的文字手稿记录和采访音频对事件进行了排序整理。
吴财栓,90岁,采桑公社舜王峪村人,修渠十年,在渠上是个连长。负责放炮点炮时,黄药沾到身上,引起了皮肤病,弄得胳膊和腿上一块儿一块儿的,治不好,甲等模范。
这一小段文字并不能完整地串起吴财栓的整个修渠经历,因此我们又找到采访音频,逐字记录下吴财栓的讲述,才算知道吴财栓原来是舜王峪村大队的民兵营长,后来在红旗渠上当起了连长,管着四五十个人。在他的带领下,大队里没有出过什么事故。至于身上的伤,则是因为在洞里点炮,空间小,没有光,经常不小心把黄药洒到身上。虽然一直都在治疗,但由于当时医疗卫生条件差,落下了病根,到现在把县里的医院都跑遍了也没有治好。感染的地方一开始还不住地流脓水,现在还是依旧发痒。修渠项目顺利完工后,吴财栓的付出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称赞,被评为甲等劳模。
红旗渠完工至今已有六十年了。当年风华正茂参与过修渠的人,现在大都已是八九十岁的白发老者。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偏低,还有很多人没有上过学,再加上他们当前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
观看张明生老人的视频采访记录时,我们对张明生老人说的话感到很模糊,知道他在说话,只是听不清说什么。于是,我们查询编号,找到了采访张明生时的手稿记录和采访视频,这才知道老人在渠上是号子手,虽然学问不深,喊号子时却无师自通,张口就来,很受工友们欢迎。采访视频中,老人一脸激动,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喊号的姿势,在即将结束采访时,老人还站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在渠上喊号子的场景。
完成从口述语言到文字文本的转换后,还要对受访者无意之中叙述的内容加以挑选、判断,在多人的口述中找到相同之处,或者翻阅其他纸质资料进行互相印证。
二、红旗渠口述史料的互证
把每个人说的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这只是完成了口述内容到文字文本形式上的变化。我们按照采访时间、所居住的区域、甲等劳模、特等劳模、乙等劳模、普通修渠人、伤残人士将文本分类编号,结合每个人叙述的事件,进行口述内容的相互印证,追求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自己的观点也在不断地修正。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任羊成老人和魏德忠老人眼中的红旗渠修建情景便是不一样的。任羊成“作为访谈对象的生命历史,曾经是整个时代或群体的缩影”a。他在采访过程中曾多次提及修渠时林县条件的艰苦和自己在渠上的英勇无畏:“修渠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地方住,我就带着被子,在山上的洞里凑合着睡觉;每天吃饭也是有定量的,每个人每天有八两的饭票。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吃饱,到后面连野菜都没有了,做饭的就想尽办法挖点水草煮汤。我们干活用的工具也就是自己家里的锄头铁锹,就连炸药,都是工人们用硫磺掺着其他东西自己造的。我为啥叫羊成?就是因为我爹娘把我生下来,实在是没有东西给我吃,就让我吃羊奶,没成想,还真把我养大了,所以我就叫羊成。”而在魏德忠看来,却是另一番景象:“我去拍摄的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很多女孩子,脸红扑扑的,三五个一起,带着自家的工具,走着唱着,可积极了!大家手里拿的工具是自己家里的,但是大家干活的时候精神头很足,没有因为工具简单干活就不出力。在渠上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艰苦的条件被人们自觉地给忽视了。”
任羊成还说自己曾受到领导的接见,但当时说得比较模糊,我们仅凭录音和采访视频无法辨识,而且他保留下的照片已经泛黄,团队成员难以辨认。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短期的采访,对那一部分模糊的录音内容进行求证。在任羊成老人的家里,我们见到了任羊成受领导接见的原版照片,在照片标注上得知任羊成口中的领导一个是江泽民主席,另一张照片上的领导是当时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受访者都可能受到记忆能力的限制,回忆过程可能对原始经验产生扭曲或误会” b。让人把六十年前的事情记得分毫不差,实在是强人所难。如郭松林老人说他记得有一年夏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好像是哪个地儿坍塌,砸死了好几个人,但具体是什么事老人则记不清了。我们再次翻阅采访视频,按照老人提供的事件线索,先是查出发生在夏天里的坍塌事件,又一一排除,最终在另一位老人的采访视频中,证实郭松林老人口中的大事件是古堆寺事件。
在整理口述内容过程中,还涉及林州的口音问题,这对我们而言又是一个挑战。老人用林州方言讲述了他在初中的时候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修渠,我们只能简单地听出个轮廓,在随行老师的翻译讲解下,才明白了老人的讲述。而且郭松林老人提及的一首反映人们干劲十足的小诗,笔者因为方言差异没有完全记录下来,只好先记录下一部分。之后翻阅书籍,才在郭怀玉教授的作品《红旗渠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研究》中找到了老人说的这首诗:“朝拉绳索悬崖畔,午劈山坍漳河洪。夜战灯光伴星月,展旗又迎东方红。”c 在郭松林老人的采访视频中,笔者发现郭松林右手无名指和小拇指断了一截,笔者以为老人的手指是在渠上时受的伤,但在核对音频和文字时,有人提出了质疑:老人的手指是在渠上时受伤,还是去渠上之前就已经受伤了?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笔者一时回答不上来。笔者再一次打开采访郭松林老人时保存的音频,清楚地听到老人说:“这个手指上渠之前就砸着了。”
据郭松林老人回忆:他的手指是干活时不小心砸伤的,当时还没参加修渠。他去报名时,被告知这种情况是可以不去的,但老人当时斗志昂扬,一腔热血,就想去修渠,最终还是报了名。笔者在写关于郭松林的文本时把这件事加进去了,这一小事把郭松林这一年轻人的青春热血,一心为家乡的建设出力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与过修渠的人都有着类似的记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更多交叉点,还见证了他们朴实无华、勤劳勇敢的一面。
三、红旗渠口述资料的保存
整理红旗渠口述史料,目的在于整理这一段历史,为与之相关的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口述史家保存访谈的录音带和抄本,为的是尽量保存访谈史料的完整、真实和可信度”d。
完成文稿内容的整理之后,要对采访的视频音频以及记录的文字进行保存。
我们按照采访日期对录像带和采访视频进行了编号,把受访者居住区域对应每段视频音频进行了标注,在电脑上罗列出受访者的名册,一一记录采访日期,采访地点,录音带的编号。最后,把收集到的口述资料包括采访视频和录音带,连同转换后的文稿,按照之前编号顺序,依次在硬盘中进行备份。文本资料也已悉数打印,存放在资料夹中。
接着,挑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照片,做成大幅照片,在照片下方簡洁明了地介绍该人物的年龄、居住地、修渠事迹,以及所获荣誉等,在河南省美术厅进行展出。
没有被展出的人物另设文件夹,同样将他们一一介绍清楚,包括他们说的话,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荣誉、修渠任务完成他们的去留,以及他们现在对红旗渠的看法等。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等都会在收集在即将出版的《红旗渠建设者》纸质书中。
四、结语
虽然这两年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采访红旗渠建设者口述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对研究者而言,这只是尽到了搜集、保存有关红旗渠口述史料的责任。而红旗渠口述史料内容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地方性、整体性,以及所包含着的人们对未来的期盼,还需我们进一步去探求。如何更好地让红旗渠口述史料体现时代的印记,更多地发出修渠者的声音,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ab李向平、魏扬波:《口述史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第155页。
c 郭怀玉 :《试论红旗渠流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兰台世界》2011年第9期。
d 〔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红旗渠口述史料研究”(被学校推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指导教师:郭怀玉)
作 者: 赵珍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关键词:红旗渠 口述史料 保存
2018年春,郭怀玉老师和我等三位同学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红旗渠建设者”、(摄影)主持人秦国防老师的委托,对红旗渠口述史料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2019年春,我们在郭怀玉老师的指导下,申请成功我校“红旗渠口述史料研究”项目,我们又采访了一些修建红旗渠的人,并对这些视频录音进行整理。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口头阐述的内容转换成文字,再将整理好的文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类型划分类别,并对受访者口述内容进行印证,力图保证关于红旗渠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红旗渠口述史料的文本整理
我们的初步工作主要是对受访者的录音、采访视频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为了保证红旗渠口述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一遍遍地听取录音内容,将受访者的话逐字逐句转换成文字,结合采访视频记下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情,如实地记录下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的感情变化。
我们团队还结合采访时的文字手稿记录和采访音频对事件进行了排序整理。
吴财栓,90岁,采桑公社舜王峪村人,修渠十年,在渠上是个连长。负责放炮点炮时,黄药沾到身上,引起了皮肤病,弄得胳膊和腿上一块儿一块儿的,治不好,甲等模范。
这一小段文字并不能完整地串起吴财栓的整个修渠经历,因此我们又找到采访音频,逐字记录下吴财栓的讲述,才算知道吴财栓原来是舜王峪村大队的民兵营长,后来在红旗渠上当起了连长,管着四五十个人。在他的带领下,大队里没有出过什么事故。至于身上的伤,则是因为在洞里点炮,空间小,没有光,经常不小心把黄药洒到身上。虽然一直都在治疗,但由于当时医疗卫生条件差,落下了病根,到现在把县里的医院都跑遍了也没有治好。感染的地方一开始还不住地流脓水,现在还是依旧发痒。修渠项目顺利完工后,吴财栓的付出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称赞,被评为甲等劳模。
红旗渠完工至今已有六十年了。当年风华正茂参与过修渠的人,现在大都已是八九十岁的白发老者。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偏低,还有很多人没有上过学,再加上他们当前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
观看张明生老人的视频采访记录时,我们对张明生老人说的话感到很模糊,知道他在说话,只是听不清说什么。于是,我们查询编号,找到了采访张明生时的手稿记录和采访视频,这才知道老人在渠上是号子手,虽然学问不深,喊号子时却无师自通,张口就来,很受工友们欢迎。采访视频中,老人一脸激动,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喊号的姿势,在即将结束采访时,老人还站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在渠上喊号子的场景。
完成从口述语言到文字文本的转换后,还要对受访者无意之中叙述的内容加以挑选、判断,在多人的口述中找到相同之处,或者翻阅其他纸质资料进行互相印证。
二、红旗渠口述史料的互证
把每个人说的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这只是完成了口述内容到文字文本形式上的变化。我们按照采访时间、所居住的区域、甲等劳模、特等劳模、乙等劳模、普通修渠人、伤残人士将文本分类编号,结合每个人叙述的事件,进行口述内容的相互印证,追求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自己的观点也在不断地修正。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任羊成老人和魏德忠老人眼中的红旗渠修建情景便是不一样的。任羊成“作为访谈对象的生命历史,曾经是整个时代或群体的缩影”a。他在采访过程中曾多次提及修渠时林县条件的艰苦和自己在渠上的英勇无畏:“修渠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地方住,我就带着被子,在山上的洞里凑合着睡觉;每天吃饭也是有定量的,每个人每天有八两的饭票。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吃饱,到后面连野菜都没有了,做饭的就想尽办法挖点水草煮汤。我们干活用的工具也就是自己家里的锄头铁锹,就连炸药,都是工人们用硫磺掺着其他东西自己造的。我为啥叫羊成?就是因为我爹娘把我生下来,实在是没有东西给我吃,就让我吃羊奶,没成想,还真把我养大了,所以我就叫羊成。”而在魏德忠看来,却是另一番景象:“我去拍摄的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很多女孩子,脸红扑扑的,三五个一起,带着自家的工具,走着唱着,可积极了!大家手里拿的工具是自己家里的,但是大家干活的时候精神头很足,没有因为工具简单干活就不出力。在渠上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艰苦的条件被人们自觉地给忽视了。”
任羊成还说自己曾受到领导的接见,但当时说得比较模糊,我们仅凭录音和采访视频无法辨识,而且他保留下的照片已经泛黄,团队成员难以辨认。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短期的采访,对那一部分模糊的录音内容进行求证。在任羊成老人的家里,我们见到了任羊成受领导接见的原版照片,在照片标注上得知任羊成口中的领导一个是江泽民主席,另一张照片上的领导是当时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受访者都可能受到记忆能力的限制,回忆过程可能对原始经验产生扭曲或误会” b。让人把六十年前的事情记得分毫不差,实在是强人所难。如郭松林老人说他记得有一年夏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好像是哪个地儿坍塌,砸死了好几个人,但具体是什么事老人则记不清了。我们再次翻阅采访视频,按照老人提供的事件线索,先是查出发生在夏天里的坍塌事件,又一一排除,最终在另一位老人的采访视频中,证实郭松林老人口中的大事件是古堆寺事件。
在整理口述内容过程中,还涉及林州的口音问题,这对我们而言又是一个挑战。老人用林州方言讲述了他在初中的时候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修渠,我们只能简单地听出个轮廓,在随行老师的翻译讲解下,才明白了老人的讲述。而且郭松林老人提及的一首反映人们干劲十足的小诗,笔者因为方言差异没有完全记录下来,只好先记录下一部分。之后翻阅书籍,才在郭怀玉教授的作品《红旗渠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研究》中找到了老人说的这首诗:“朝拉绳索悬崖畔,午劈山坍漳河洪。夜战灯光伴星月,展旗又迎东方红。”c 在郭松林老人的采访视频中,笔者发现郭松林右手无名指和小拇指断了一截,笔者以为老人的手指是在渠上时受的伤,但在核对音频和文字时,有人提出了质疑:老人的手指是在渠上时受伤,还是去渠上之前就已经受伤了?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笔者一时回答不上来。笔者再一次打开采访郭松林老人时保存的音频,清楚地听到老人说:“这个手指上渠之前就砸着了。”
据郭松林老人回忆:他的手指是干活时不小心砸伤的,当时还没参加修渠。他去报名时,被告知这种情况是可以不去的,但老人当时斗志昂扬,一腔热血,就想去修渠,最终还是报了名。笔者在写关于郭松林的文本时把这件事加进去了,这一小事把郭松林这一年轻人的青春热血,一心为家乡的建设出力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与过修渠的人都有着类似的记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更多交叉点,还见证了他们朴实无华、勤劳勇敢的一面。
三、红旗渠口述资料的保存
整理红旗渠口述史料,目的在于整理这一段历史,为与之相关的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口述史家保存访谈的录音带和抄本,为的是尽量保存访谈史料的完整、真实和可信度”d。
完成文稿内容的整理之后,要对采访的视频音频以及记录的文字进行保存。
我们按照采访日期对录像带和采访视频进行了编号,把受访者居住区域对应每段视频音频进行了标注,在电脑上罗列出受访者的名册,一一记录采访日期,采访地点,录音带的编号。最后,把收集到的口述资料包括采访视频和录音带,连同转换后的文稿,按照之前编号顺序,依次在硬盘中进行备份。文本资料也已悉数打印,存放在资料夹中。
接着,挑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照片,做成大幅照片,在照片下方簡洁明了地介绍该人物的年龄、居住地、修渠事迹,以及所获荣誉等,在河南省美术厅进行展出。
没有被展出的人物另设文件夹,同样将他们一一介绍清楚,包括他们说的话,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荣誉、修渠任务完成他们的去留,以及他们现在对红旗渠的看法等。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等都会在收集在即将出版的《红旗渠建设者》纸质书中。
四、结语
虽然这两年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采访红旗渠建设者口述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对研究者而言,这只是尽到了搜集、保存有关红旗渠口述史料的责任。而红旗渠口述史料内容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地方性、整体性,以及所包含着的人们对未来的期盼,还需我们进一步去探求。如何更好地让红旗渠口述史料体现时代的印记,更多地发出修渠者的声音,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ab李向平、魏扬波:《口述史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第155页。
c 郭怀玉 :《试论红旗渠流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兰台世界》2011年第9期。
d 〔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红旗渠口述史料研究”(被学校推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指导教师:郭怀玉)
作 者: 赵珍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