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3年前的那个冬天,是韩青青此生最寒冷的一段日子。20岁的儿子胡川突然宣布弃学,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事情是这样的:还在天津工业大学读大三的胡川不知在哪认识了一个修脚的老师傅,突然就像中了邪似的,执意要放弃学业,去跟人家学修脚的手艺了!
问他原因,他说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计算机专业,很难学好学精。再说,这种专业的人才现在遍地都是,将来毕业也就是失业,又何必再多浪费一年的时间。
韩青青也知道孩子的专业不好就业,可怎么也不能中途弃学吧,便劝他说:现在毕业生找工作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多的是,咱先把文凭拿下来,将来考公务员或找个别的稳定点的工作都行啊!
胡川不满地说:妈,我不喜欢跟人去挤机关,也挤不过人家。人生的选择可以多元化的,现在大学生去当村官、去养猪、去种地干什么的都有了呢!
村官也是官,养猪种地那也是专业户,可你要去干的是什么玩意?低三下四给人捧臭脚丫子,你不觉得很丢人吗?你要跑去给人修脚,叫我怎么跟亲戚朋友交代?韩青青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难过。
胡川却固执己见,说:修脚怎么了?脚艺是传统医学与刀法相结合的技术,与针灸、按摩并称为中国“三大国术”呢!再说,我做过市场调查,脚艺有广阔的创业前景,投入成本低,见效快,收入高,风险低。我若是学成功了,将来还可以自己创业,不是很好吗?
母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韩青青软的以眼泪相逼,硬的用断绝母子关系相要挟,可胡川始终不为所动。他给母亲摔下一句“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便不管不顾地跑到修脚店正式拜师学艺去了。
2
吵架归吵架,韩青青尽管把话说得很绝,可始终不愿儿子“误入歧途”。几天之后,她还是到单位请了假,跑到天津找胡川去了。
到了修脚店,只见胡川右手握着修脚刀,左手拿着一条萝卜,正认认真真在练基本功。因为连续不断的练习,双手磨得全是大泡,韩青青见了心疼极了。
有这劲头读书,成绩肯定要比胡越好得多呢!韩青青还在痴想。为了让儿子回心转意,她决定让孩子的师傅来做思想工作。
找到修脚的刘师傅后,韩青青把自己的来意一说,不想刘师傅竟转过来说服她:胡川妈妈,请相信我,孩子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才一个星期他就干得有模有样了,我有信心3个月就把手艺全部传授给他!
看来胡川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去上学了,韩青青只好先给他去学校办了休学手续,期待他新鲜劲一过自己就想通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她预料的方向发展。3个月后,胡川不但没有玩腻,竟然如他师傅所言,学成归来了!
胡川想让母亲分享他的小成功,韩青青却铁青着脸说:瞧你这点出息,蹲下身子伺候人谁学不会呀?既然你执意做这一行,那就离家远远地,省得回来丢人现眼!
胡川带着不被母亲理解的失望重新回到天津,马上就被一家修脚店聘请了,月薪5000元。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他立即向母亲报喜,说:妈,这下您明白文凭没有一技之长重要了吧!我跟您说,以后我的月薪可能还要上万呢!
韩青青满脸鄙夷,说:那又怎样!人家评价职业好坏就看是不是体面。民工待遇也越来越好,可工资再高也没多少人愿意去干呀!
偏见,无知!所有的工作都是尊贵的好不好!胡川气坏了,跟母亲你一句我一句又较上了劲。
老胡劝住韩青青,说:你就别再纠结了。现在大学生就业真的很不易,很多毕业多年还在家啃老的。咱儿子怎么说也是自食其力,有什么不好!就算你真觉得没面子,可你不说我不说,也没谁知道胡川在外边干什么工作呀!
老胡这话有理,韩青青只好眼不见为净。然而,不久之后她想“净”也“净”不下了,因为胡川又有了新的想法,说是要回重庆自己开店创业!
一直以来,韩青青都说胡川一毕业就进了天津某著名外企,现在如果真回来“创”这种“业”,谎言肯定露馅,这丢人就算真丢到家了!可无论她反对得多激烈,胡川就是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闲话去吧!
3
果然,胡川学了修脚技术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了,亲朋好友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赞同胡川的做法,说他有思想;更多的人却认为他傻,白上了3年大学,说修脚活文盲都能干,很不值。
那段时间,韩青青特别害怕出门,最不愿意有人跟她聊起儿子。尤其是大嫂貌似关心实则打探一切的神情,在她眼里,简直比针扎在心头还难受。
胡川说要创业,自然就需要启动资金,可他拿工资还不到一年,也没多少积蓄,只能开口向母亲借。
韩青青便冷硬地拒绝,说:做别的行,干这个我一分钱也不给!有本事你就靠自己把店开起来!
她原本是想让儿子知难而退,谁知这话更激起了胡川的好胜心,他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店开起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那段时间,胡川确实没少碰壁:找人有息贷款,谁都怕钱打水漂;找人合作,别人嫌他太年轻。韩青青眼睁睁看着儿子受挫不是不心疼,而是希望他撞过南墙再回头。谁知到了最后,这小子竟还真的把修脚店开成了!
原来,胡川发现一家美甲店楼上正好有一间空房,便跟老板商量让给他开修脚店,房租全免,利润五五分成。一开始老板觉得这个建议有点天方夜谭,美甲的对象主要是年轻女性,而修脚的多数是老人。可胡川一趟一趟地跑,一个理由接一个理由地去说服他,老板终于被他的诚意与韧性打动了,答应了这种奇特的合作方式。
4
开张后头3个月,修脚店几乎没有顾客光顾。偶尔有人上来,可人家一见胡川年纪轻轻,便不信任地走了。
修脚店没有生意,老板便开始琢磨着要把房子租出去了。就在韩青青以为儿子很快就会放弃的时候,没想到事情竟然有了转机。
重阳节前两天,胡川到老人集中的地方大量地派发传单,说是要为社区的老劳模、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修脚。
这一义举很快获得了大家的关注。由于他技术过硬,享受过服务的老人都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店里慢慢就有了生意。修脚师是个大学生,这本身就有点传奇,很多年轻人也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修脚,生意很快就火爆起来。美容院老板洞察商机后,决定重新跟胡川谈合作,主动退出美甲业务,将修脚店扩大了3倍。
修脚店扩大以后,胡川并不满足,他打算还要做大做强,甚至开连锁店。3年的大学到底没白读,他利用学过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一边招揽生意,一边招收学徒。他招收学徒的要求很奇怪:学员必须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
消息一传出,很多人觉得他异想天开,认为大学生没几个能跟他一样放下身段。然而,奇迹就是出现了:网上报名的大学生还真不少,有河南的、河北的、湖南的……
经过几轮筛选,胡川收下了10名徒弟,将修脚店改名为“骄足”。
有知识的技工就是不一样,胡川领导的团队不仅服务管理一流,而且致力于修脚工具的研究。不久后,他们对修脚刀和修脚模具做出了极大的改进,还申请了两项专利呢!
今年上半年,胡越带着一肚子洋墨水回来了。他在北上广转了一圈,找工作始终高低不就,干脆回重庆“修养”起来。大哥家本来也不富裕,这两年供儿子留学早已倾囊而出。大嫂急了,跑来求韩青青说:弟妹,你看我家胡越在家这么呆着也不是个事儿,就让胡川带着他干好吗?
行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韩青青高兴地点了点头。这回,她终于有了面子也有了里子。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3年前的那个冬天,是韩青青此生最寒冷的一段日子。20岁的儿子胡川突然宣布弃学,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事情是这样的:还在天津工业大学读大三的胡川不知在哪认识了一个修脚的老师傅,突然就像中了邪似的,执意要放弃学业,去跟人家学修脚的手艺了!
问他原因,他说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计算机专业,很难学好学精。再说,这种专业的人才现在遍地都是,将来毕业也就是失业,又何必再多浪费一年的时间。
韩青青也知道孩子的专业不好就业,可怎么也不能中途弃学吧,便劝他说:现在毕业生找工作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多的是,咱先把文凭拿下来,将来考公务员或找个别的稳定点的工作都行啊!
胡川不满地说:妈,我不喜欢跟人去挤机关,也挤不过人家。人生的选择可以多元化的,现在大学生去当村官、去养猪、去种地干什么的都有了呢!
村官也是官,养猪种地那也是专业户,可你要去干的是什么玩意?低三下四给人捧臭脚丫子,你不觉得很丢人吗?你要跑去给人修脚,叫我怎么跟亲戚朋友交代?韩青青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难过。
胡川却固执己见,说:修脚怎么了?脚艺是传统医学与刀法相结合的技术,与针灸、按摩并称为中国“三大国术”呢!再说,我做过市场调查,脚艺有广阔的创业前景,投入成本低,见效快,收入高,风险低。我若是学成功了,将来还可以自己创业,不是很好吗?
母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韩青青软的以眼泪相逼,硬的用断绝母子关系相要挟,可胡川始终不为所动。他给母亲摔下一句“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便不管不顾地跑到修脚店正式拜师学艺去了。
2
吵架归吵架,韩青青尽管把话说得很绝,可始终不愿儿子“误入歧途”。几天之后,她还是到单位请了假,跑到天津找胡川去了。
到了修脚店,只见胡川右手握着修脚刀,左手拿着一条萝卜,正认认真真在练基本功。因为连续不断的练习,双手磨得全是大泡,韩青青见了心疼极了。
有这劲头读书,成绩肯定要比胡越好得多呢!韩青青还在痴想。为了让儿子回心转意,她决定让孩子的师傅来做思想工作。
找到修脚的刘师傅后,韩青青把自己的来意一说,不想刘师傅竟转过来说服她:胡川妈妈,请相信我,孩子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才一个星期他就干得有模有样了,我有信心3个月就把手艺全部传授给他!
看来胡川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去上学了,韩青青只好先给他去学校办了休学手续,期待他新鲜劲一过自己就想通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她预料的方向发展。3个月后,胡川不但没有玩腻,竟然如他师傅所言,学成归来了!
胡川想让母亲分享他的小成功,韩青青却铁青着脸说:瞧你这点出息,蹲下身子伺候人谁学不会呀?既然你执意做这一行,那就离家远远地,省得回来丢人现眼!
胡川带着不被母亲理解的失望重新回到天津,马上就被一家修脚店聘请了,月薪5000元。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他立即向母亲报喜,说:妈,这下您明白文凭没有一技之长重要了吧!我跟您说,以后我的月薪可能还要上万呢!
韩青青满脸鄙夷,说:那又怎样!人家评价职业好坏就看是不是体面。民工待遇也越来越好,可工资再高也没多少人愿意去干呀!
偏见,无知!所有的工作都是尊贵的好不好!胡川气坏了,跟母亲你一句我一句又较上了劲。
老胡劝住韩青青,说:你就别再纠结了。现在大学生就业真的很不易,很多毕业多年还在家啃老的。咱儿子怎么说也是自食其力,有什么不好!就算你真觉得没面子,可你不说我不说,也没谁知道胡川在外边干什么工作呀!
老胡这话有理,韩青青只好眼不见为净。然而,不久之后她想“净”也“净”不下了,因为胡川又有了新的想法,说是要回重庆自己开店创业!
一直以来,韩青青都说胡川一毕业就进了天津某著名外企,现在如果真回来“创”这种“业”,谎言肯定露馅,这丢人就算真丢到家了!可无论她反对得多激烈,胡川就是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闲话去吧!
3
果然,胡川学了修脚技术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了,亲朋好友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赞同胡川的做法,说他有思想;更多的人却认为他傻,白上了3年大学,说修脚活文盲都能干,很不值。
那段时间,韩青青特别害怕出门,最不愿意有人跟她聊起儿子。尤其是大嫂貌似关心实则打探一切的神情,在她眼里,简直比针扎在心头还难受。
胡川说要创业,自然就需要启动资金,可他拿工资还不到一年,也没多少积蓄,只能开口向母亲借。
韩青青便冷硬地拒绝,说:做别的行,干这个我一分钱也不给!有本事你就靠自己把店开起来!
她原本是想让儿子知难而退,谁知这话更激起了胡川的好胜心,他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店开起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那段时间,胡川确实没少碰壁:找人有息贷款,谁都怕钱打水漂;找人合作,别人嫌他太年轻。韩青青眼睁睁看着儿子受挫不是不心疼,而是希望他撞过南墙再回头。谁知到了最后,这小子竟还真的把修脚店开成了!
原来,胡川发现一家美甲店楼上正好有一间空房,便跟老板商量让给他开修脚店,房租全免,利润五五分成。一开始老板觉得这个建议有点天方夜谭,美甲的对象主要是年轻女性,而修脚的多数是老人。可胡川一趟一趟地跑,一个理由接一个理由地去说服他,老板终于被他的诚意与韧性打动了,答应了这种奇特的合作方式。
4
开张后头3个月,修脚店几乎没有顾客光顾。偶尔有人上来,可人家一见胡川年纪轻轻,便不信任地走了。
修脚店没有生意,老板便开始琢磨着要把房子租出去了。就在韩青青以为儿子很快就会放弃的时候,没想到事情竟然有了转机。
重阳节前两天,胡川到老人集中的地方大量地派发传单,说是要为社区的老劳模、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修脚。
这一义举很快获得了大家的关注。由于他技术过硬,享受过服务的老人都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店里慢慢就有了生意。修脚师是个大学生,这本身就有点传奇,很多年轻人也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修脚,生意很快就火爆起来。美容院老板洞察商机后,决定重新跟胡川谈合作,主动退出美甲业务,将修脚店扩大了3倍。
修脚店扩大以后,胡川并不满足,他打算还要做大做强,甚至开连锁店。3年的大学到底没白读,他利用学过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一边招揽生意,一边招收学徒。他招收学徒的要求很奇怪:学员必须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
消息一传出,很多人觉得他异想天开,认为大学生没几个能跟他一样放下身段。然而,奇迹就是出现了:网上报名的大学生还真不少,有河南的、河北的、湖南的……
经过几轮筛选,胡川收下了10名徒弟,将修脚店改名为“骄足”。
有知识的技工就是不一样,胡川领导的团队不仅服务管理一流,而且致力于修脚工具的研究。不久后,他们对修脚刀和修脚模具做出了极大的改进,还申请了两项专利呢!
今年上半年,胡越带着一肚子洋墨水回来了。他在北上广转了一圈,找工作始终高低不就,干脆回重庆“修养”起来。大哥家本来也不富裕,这两年供儿子留学早已倾囊而出。大嫂急了,跑来求韩青青说:弟妹,你看我家胡越在家这么呆着也不是个事儿,就让胡川带着他干好吗?
行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韩青青高兴地点了点头。这回,她终于有了面子也有了里子。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