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壁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长篇小说《破壁记》(陈登科、肖马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而悚然有感:这是真实的纪录,这是血泪的诉说,这是对沉痛的历史教训的探求。
  十年浩劫,墨面万家,大地沉沦,人间何世。人称是历史的大颠倒,民族的大悲剧。近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取材于此。我想,这并非作家们有意沉湎于往事的悲怆,而是因为文学只能是生活的忠实反映,只能是作家所感所思的结晶。历遍大千世界,谁曾见这样的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大搏斗,何尝见文明与人性遭受如许酷毒的摧残。一切历史的沉渣泛起,恶臭喷天,旋舞而且升腾;一切美好事物被投入炼狱,在魔怪的狞笑中被炮烙,被车裂。然而人间的良知却仍未泯灭,人民的抗争如地下熔岩,熠熠奔流,遂有“四五”革命的大爆发。这里有恶与丑的极致,也有善与美的极致。种种世态,种种人情,无不在令人目眩心战的动荡中显出善恶美丑的本相,这自然就成为文学丰富的题材。而这一切,又并非自天而降,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社会的原因。绝处逢生,痛定思痛,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为了记取教训,清除污秽,奋然前行,人们必然要从多方面来探求。这种探求,就给文学带来了重大的主题。这方面的短、中篇小说已大量问世,于文学勃兴的大浪潮中异峰迭起。但是,在较广阔的规模上反映这场搏斗,并从历史的发展来探求生活的某些规律性的长篇小说,由于需要有较多的熔铸的工夫,一时似乎还少见。《破壁记》也许是最先出现的一部。
  有一种说法,仿佛认为旧时代为父母守孝,也不过三年,目前需要的,应是发愤图强,高歌猛进,种种伤怀往事,又何必重提呢?我想,倘仅止于哀苦,而并无鼓舞,那自然是不足取的。然而,文学写作不同于守制,倘向严酷的岁月寻求历史的教训,激发斗争的勇气,坚定前进的信心,却仍然非常需要。
  《破壁记》便是明证。
  此书以被“四人帮”禁锢七年之久的某市委书记安东为线索,写他自一九七四年春获释复职,到一九七五年秋又重新锒铛入狱的一段经历,从而展开了较为宽阔的生活画面。这一段时间,正是十年浩劫中革命者和人民大众同“四人帮”交战十分尖锐激烈的日子。写这一段,更可见善与恶搏斗的执着和艰苦。为了展示某些人物的品格和命运,小说上溯到旧社会;为了探索悲剧滋生的渊源,则又回叙到所谓“一天等于二十年”,社会主义生活准则开始遭受破坏的狂热年代。这就使小说具有某种历史的深度。
  即使是最荒诞的恶梦,也难以设想人间竟被这样地颠倒。战争年代就出生入死,献身于党和人民的革命者,如安东,还有他的战友昔憬、程璞、周钢等人,居然忽而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罪囚;而往昔的敌人,如特务许立、诈骗犯方绍武等人,却摇身一变,成为“革命造反”的赫赫显贵。多少勤劳善良,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如昔憬的妻子、在旧社会曾备受凌辱的女艺术家秦斐;朝气蓬勃,一心建设新农村的田义寿;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为发展生产四处奔波的养蜂人田嫂;秉性耿直、朴质善良的生产队长耿长贵;刚直不阿,废寝忘食地苦钻革新的技术员范一舟;多少可敬可亲可爱的男男女女,无不遭到悲惨的命运。小说更以饱含感情的浓墨,写出了一代青年遭受的荼毒和戕害。如无辜成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的昔霁;惨遭蹂躏或备受折磨的女青年李秀萍和郑芸;以及被林贼选为“妃子”,屡受侮辱最后自毁面容并死于非命的柳萌,和因为知道“四人帮”的罪恶,终于在蓄意制造的冤狱中被灭口的青年军人史桢;真是斑斑血泪,遍地冤魂。
  就在这狂潮恶浪中,一切奸佞卑劣之徒,蝇营狗苟之辈,却无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个个飞黄腾达,人人恣意逞凶。那个善于奉迎敏于钻营的老官僚成跛子,那个貌似温良而毒如蛇蝎的“新生力量”吴纯正,还有那个庸俗透顶贪如豺狼的坏女人方桂芝,各各在魔鬼的舞台上展示出他们丑恶的灵魂。他们不仅是趁火打劫的匪徒,更是“四人帮”得以滥施淫威的鹰犬。书中许多事情,大抵是许多读者亲历亲见或所知所闻,然而经过作家的择取,作艺术的再现,就显得更为惊心动魄。诚然,此书在艺术上可能还不够成熟,然而读时却深感作者笔下的悲愤和激情。
  显然,作者并不以展示种种令人悲愤的世相为满足;作者还致力于对产生这大悲剧的历史根源的探索。一切并非恶梦,也并非童话中的魔杖,一指之后,王子忽成禽兽,妖怪顿化仙姬。风起于青萍之末,舟覆于隙漏之初。书中对市委书记程璞以及他和安东之间关系的描写,是颇具深意的。程璞在“大办钢铁”的热潮中,对那种浮夸虚伪、劳民伤财的恶劣行径就曾愤然抵制,对已经出现的现代迷信就有所怀疑,对那种“脱掉了裤子进共产主义”的错误潮流就有所抗争。他理所当然地要遭到贬斥。然而他不悔,在他被调去负责农村工作以后,他一贯恪守的实事求是的党性原则和敢于直言、勇于斗争的品格自然引起了更大的风波。请看看“亩产四万三千零二十六斤”的所谓“高产卫星”是怎样放出来的罢,请听听所谓“诗歌之乡”是怎样的骗局罢,请想想“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食堂”是怎样用发臭的山芋藤来喂农民的罢,再请瞧瞧某些农村干部是怎样渎职自肥、鱼肉乡里的罢。程璞,这个在战火中百炼成钢的铮铮汉子震怒了:“照你们这样搞共产主义,就要亡党亡国了!”他的干预,理所当然地要遭到更重的惩罚,他成为“全省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典型”。他在受处分后对安东说的一段话,掷地可作金石声:“是啊!共产党员是块特殊材料,特殊钢,它可以锤打成镰刀斧头;不过,也可以打成脚镣手铐……不要忘记,现在我们是执政党,弄不好,这副脚镣手铐不是对付敌人,而是对付人民!”痛哉斯言!
  在当时,并非许多人对于党的传统作风被破坏所带来的严重恶果都有所警觉。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某些政治运动所造成的后果,人们已经不习惯于独立地思考。程璞如此痛心疾首,却没有使安东受到震撼。他不失为正直的人,但是对大众的甘苦已经隔膜,党性开始淡薄,他在处分程璞时举了手。奉承话听起来自然较为舒服,并且要努力保住头上的乌纱。跳梁小丑们就会投其所好,他们就要象腐木上的毒菌一般滋生。那个在历次运动中不断发迹的成跛子,便是例证,他后来就是迫害安东的凶手。直到安东被投入自己当年设计的监牢,才有了真正的觉醒。过去,他从不怀疑“自己是坐在一个坚如磐石的位置上”,一旦在他当年的敌手特务许立的监视下饱受折磨,才恍然大悟:“磐石的基础下面已经被吹牛皮、说假话,借着党的威望糟蹋人民积极性的那些老鼠钻空了。”在出狱复职以后,他耳边时时都似乎听到受冤者凄厉的呼喊,于是,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又回到了他身上,他要在这场奇特复杂的新的战斗中献出自己。他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安东的命运是可以想见的。他再一次被送进牢房,就证明着斗争是如何曲折而艰巨。但是他必将胜利。因为他深深感到,他并非孤立,在他周围,是善良的不屈的人民,他们同邪恶的斗争从未停息。他初次入狱后对审判者说的那些话,充溢着共产党人的堂堂正气:“我可以老实告诉你,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我应该再重复一句,你们可以打,可以骂,可以把我折磨死,将我火化,烧成灰。可是我们的党,你们是砸不烂,打不垮的。”
  正因为在这一切血污之上,震响着这钢铁般的声音,所以这本书虽然记载着许多人的不幸,却并不使人悲怆,而是使人振奋。
  小说没有采用一人为主线,或几个、几组人的交错活动来结构故事的手法,也略略不同于《儒林外史》那样的虽曰长篇,形同短制,而是用大故事套小故事,以安东的活动为经,以种种人物及其遭遇为纬。这样,也许是便于展开较为广阔的描写。然而,似也有薄弱之处,即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开掘不易深,缺少发展。往往使人感到论辩多于形象。作者在此书《后记》中说,有人认为它“有点象长篇报告文学”,大概也是由于主要人物不够丰满,尚有待于深化的缘故。然而书中也有虽一闪现,却颇有光彩的性格,如“快嘴李翠莲”式的人物鲍大嫂,那种带有市民味的泼辣而又温厚,善良亲切而又疾恶如仇的特征,奇异地结合在一起,呼之欲出,读来神往,堪称生花妙笔。
  读毕此书,恰好看到《剧本》上一篇文字。文中引了一位老前辈的话,说他不愿把受“四人帮”虐待的情况写出来,因为他觉得这对社会,对民族,对党,对人民没有什么好处。这种感情是很值得尊重的,而且倘仅止于个人的诉苦,的确也没有什么好处。然而论者却出来引申道:不写所受的迫害,这证明了“人民的作家在任何严峻考验的时刻,都不动摇对党的信任和热爱,都不怀疑共产主义事业的必胜”。这就使人感到,仿佛倘有人揭露了“四人帮”的罪恶,就是违背了“信任和热爱”,并且连共产主义也“怀疑”起来了。这篇文字的立意,是想说服某些青年朋友,劝他们不要停留于“忧虑和悲愤”,而要透过“四人帮”所造成的伤痕,“看到人民精神上的火光”,“看到光明,看到美”,这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忧虑和悲愤”,倘并不颓伤幻灭,也不见得不能使人受到激励。但是他据以引申的话,却未必能恰当地证明这种观点。或者说,随意的引申,反而容易使人胡涂:莫非真如论者所说,倘揭示了“伤痕”,就是把“过多的悲痛带给人民”,从“社会效果”上违背了“党的利益”了吗?
  所以,在读过《破壁记》后,我还是要说:“过多的悲痛”不必有,历史的教训却必须记取。亲爱的人们,要牢记呵,要警惕呵,要斗争呵!
其他文献
兼评《美国文学简史》上册对它的介绍    《美国文学简史》上册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和专业工作者的欢迎,得到从事美国文学研究多年的前辈杨周翰和王佐良等同志的好评。杨周翰同志在《上册读后》一文(载1979年6月12日《光明日报》)中指出:“《美国文学简史》是近年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中一部写得较好的文学史”,“体现了美国文学的特殊性”,“在介绍流派、作家、作品时,力求把产生他们的背景交代清楚,加深读者对
期刊
文学创作,各国有异。但作家的智慧和观察能力,古今中外,皆属创作的要素。美国散文和小说家苏珊·桑塔克,是一位善于分析民族文化的专家,她的《论照相》(1977)一文,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获国家图书批评奖奖金。前不久,苏珊发表了一次讲话,谈到下面一些内容:  就文学修养而言,今日美国之青年,较十年前的青年相比,远为逊色。这与电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写小说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写小说远比写论文危险。小说更
期刊
人们在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一首诗或一幅画,陶醉于美不胜收的电影或戏曲的某一个场面时,往往击节赞叹:“有境界”,“境界很高”。这“境界”两字,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早已有之,但对它作鞭辟入里分析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和文学,晚年专治甲骨古文字,1927年自杀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王国维是思想颇为顽固的清末遗老。中国的封建主义,使他对
期刊
《梅尧臣传》读后    朱东润先生以八旬有余之高龄,完成了《梅尧臣诗编年笺证》、《梅尧臣诗选》、《梅尧臣传》三部著作,最近分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这不只为梅尧臣这一宋代诗人增添了光彩,也可说是古籍整理研究领域的一桩盛事。  在我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创作活动中,朱先生是开拓者之一。早在一九四三年便出版了《张居正大传》,以后又出版了《王守仁大传》,解放后还出版了《陆游传》(《陆
期刊
亚克·巴尔森是美国文化史专家,也是一位批评家,对美国的艺术和知识分子的活动作过广泛的评论。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最近他发表一次谈话,说当代最大的危险是歪曲事实。  他说,美国今天处于各种观念互相冲突的状况里。许多观念不仅不依赖事实,而且还常歪曲事实、篡改事实、错误地与歪曲了的事实联系。这是时代的巨大危险。  亚克认为,今天人人都说自己是从事实出发,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事实。譬如,当你
期刊
读郭沫若同志所撰《李白与杜甫》一书有感  策马长安浪得名,醉中人在画中行,  夜郎一枕黄粱熟,野水茫茫亦有情。    清癯都为吟商苦,好句终随湖海新,  问宅术田诚德累,还须辩证论前人!  七一年冬    重读《红楼梦》书后  长夏无事,偶检《红楼》,重读一过,既毕,掩卷自惊,四十年来无此耐心也。  濯锦难为“幼妇”丝(1),曾因桐叶坐题诗,  人间阅尽沦桑感,冷读《红楼》事可知(2)!  (1)
期刊
这两支歌,我们唱了几十年了。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到过,我们唱的却是两个不同的观点:一个说,“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一个说,“他是人民大救星”。不是显然不同的观点吗?  《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社员,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和诗人。这一首列宁称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充分体现觉醒了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对自己肩负的创造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自觉,团结战斗和自己解放自己的英雄气概。  《
期刊
读《明夷待访录》    过去提到启蒙思想,往往是指西方的而言。中国的呢?似乎是无可称道。当然,这是不对的。  明末遗民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可以说就是一篇中国的“人权宣言”。这可不是历史上有过一些一般的民主思想的事,这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批判家、思想史上的革命者。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批专制、反特权、提倡民主的,它的言词是激烈的,理论也是相当彻底的。仅从其篇目而言,《原君》、《原臣》、《原法》等
期刊
明代初期,宋濂、杨文贞、周文襄等人开始了藏书活动。如胡应麟所说,时值建国初期,得书不易,藏书多在一二万卷左右。著名藏书家叶盛(文庄)的竹堂,号称富藏,看其目录也止二万余卷。其后的杨循吉,按《澹生堂藏书训》说,有十余万卷。北京陆文裕,很喜欢收书,但因缺钱,往往只能买些残本,然后亲手抄录补缀。他著有《江东藏书目》。还有个李开先,《静志居诗话》说他“藏书之富,甲于齐东”。《读书敏求记》也说,“近代藏书家
期刊
略谈个人崇拜    凡是把国家领导人(不论他的称号是皇帝、国王、元首、总统、主席、总理、首相、总书记或第一书记)神化的(不论说他是“天纵圣明”,是救世主或是“几千年才出现一次的天才”),必定有奸人弄权,篡夺权力。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例外的普遍规律。只有极端糊涂的人,才会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圣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不会犯错误,不会受人蒙蔽、愚弄,因此长期受奸人的愚弄,至死不悟。  列宁说过:要求政治领导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