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边疆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10月1日上午11点,父亲在老家茅湖岭大队简陋的大队办公室里,右手握拳,面对鲜艳的党旗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家,他便对家人宣布:“以后国庆节就是我的生日。”
  他花甲那年,家里为他准备了简单而热闹的庆祝仪式。宴罢,我举着万年历,毫不留情地“揭露”他:“1944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三,您出生的那一天,公历是10月9日;1982年,您入党的那一年,农历八月二十三,公历也是10月9日。怎么看,跟国庆节都差了8天。”他激烈地辩解:“生日生日,不就是讲究个意义嘛!”谁能奈他何呢?爷爷奶奶早已辞世,关于他的生辰,他当然具有无可争议的话语权。何况,他所说的意义更是不言自明。如果我稍有质疑,他便斥责说:“你看你,书都白念了。”在他的意识里,世上的一切都自有意义如高山,它们一直就等在那里,而我必须要通过念书才能抵达。
  2018年夏,连续两个周末,我回到家里,看见他几乎都是同一个样子:端端正正坐在松木椅上看书,戴着一副用胶布绑着的瘸腿老花镜。我简直出离愤怒了:“给您配的眼镜呢?是打算將来留给我用吗?”半晌,他回复我:“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既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家宝。你看你,哪里像个党员?倒像个刺猬。”
  在动不动就要义正词严地以身份定义言行举止的父亲面前,我只能偃旗息鼓。而他,就像一个战无不胜的士兵,机敏而警惕;又像一个威仪不类的将军,自尊又自得。


  1982年,9岁的我日渐茁壮。那年年底,茅湖岭大队改称茅湖岭村,父亲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此前,他在担任大队长兼信用社会计的4年里,待在家的时间就已十分有限,自从当上村支书后,他就更是一个十足的“外人”了—要么早出晚归,甚至十天半月不见人影,要么就带着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地踏进家门。
  进门的人里,不是乡里的领导,就是攒了一堆鸡毛蒜皮问题的乡亲。领导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讨论各种工作,好像我家就是他们的临时办公室,不仅没完没了,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有些人还会把我家的餐桌或唯一的破书桌拍得“啪啪”直响。乡亲们也不甘示弱,喝茶、吃饭、聊天、吵架,个个都自在得像在自己家一样。如果他们的问题解决了,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当场无法解决,无论多晚,父亲都会跟着他们起身,去现场核实情况或去找其他相关的人当面协商。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整整10年。10年间,父亲带领村民,刀削斧砍,硬是在深山密林里架起一根根木头电线杆,让每家每户从此拥有了明亮的夜晚。这些电线杆,前100根,采伐的全是我家的树;第一条线路,也始于我家的山林和田地。10年里,父亲弄回一批批树苗、药材、菌种,教全村人养蚕、育药材、种香菌和黑木耳,让平均海拔近千米的贫瘠高山村庄成功蹚出了多种经营的路子。他去镇里开会,每趟单程就要走30千米,在那条绵延起伏的山路上,横亘着两条汹涌湍急的河,而这样的路,他每个月最少得走三至四次。去住得偏远的村民家里,他常常要穿越荒无人烟的深山,要通过冷寂幽暗的坟场,要被狗追咬,要被蛇偷袭,甚至有一次还被老虎跟踪,而这样的农户,占了整个村子农户的近六分之一……
  村民们曾饱含热泪一次又一次向我讲述父亲的经历,但这并没有抵消我对他的敌意。我看见的,只是母亲一个人的操劳—只要父亲待在家里,母亲每天至少要做5顿饭替他招待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客人。我知道的,只是父亲的无情:他的妻子,几乎没有享受到他的半点怜悯和疼惜;做儿女的,除了学费,几乎没有享受到他身为人父应有的顾念和温情。我感受的,只是身为他的家人的委屈和不幸:侍奉公婆、拉扯儿女、伺候七亩地,全部由母亲独自承担;而我们3个孩子,在不能替母亲分担挑水劈柴、耕田犁地等粗活累活的年龄,就必须洗衣、做饭、薅草、喂猪、放牛,一俟力气渐长,就不得不像母亲一样扎根农田……那10年里,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我家不必倾其所有招待跟随他回家的那些陌生人。夏天我可以坐在通风的堂屋里听蝉鸣,冬天我可以待在暖烘烘的火屋里看母亲绣鞋垫,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在餐桌旁正儿八经地吃顿饭、喝杯水,可以轻松愉悦地安享母亲高超的厨艺。
  即使1984年,他突发肠梗阻,因被错诊而严重耽误病情,差点儿长眠于手术台,我还是没有因此而原谅他、亲近他。在我的印象中,有他的日子,是他严格要求我的不自由时光;没他的日子,是我最需要享受父爱的关键成长期。他在场也好,缺席也好,似乎从来就没有融入过我的人生,没有参与过我的成长。我以为,我们之间从来就横亘着难以跨越的距离。


  直到2007年12月8日,在众多同事的见证下,我右手握拳,对着党旗宣誓。也许因为是宣誓,从第一句开始,我就不知不觉使用了特别的语气却又刻意控制着力气,这让我得以清晰地听见来源于自己胸腔的声音,竟是那么沉稳和踏实。那声音似乎是一个发射场,让身体笼罩在一种奇异的磁场中;又像是大合唱,与整个身心的每一个细胞同频共振。它让我分外陌生却又异常熟悉……当最后念出自己的名字时,我突然惊醒了—这可不就是父亲的声音吗?!
  是的,一点儿都没错,它只能是父亲的声音!要知道,自父亲年满60岁开始,每年10月1日的生日宴上,全家人举杯之前,他都会站起来,温习一遍入党誓词。他讲的是本地方言,语速慢,咬字重,听起来总是特别铿锵、激越。自然,当我和他做着同样的动作、读着同样的内容,他的声音和神情就整个儿覆盖了我,我的血液河流瞬间就被无比清晰地照亮了,我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来处。
  那一刻,我很是惊喜,以为自己终于回归,成了父亲的女儿,以为从此就会理解父亲。可是,当他每晚看完《新闻联播》慷慨激昂地发表见解时,当他就国家取得的各种辉煌成就讲出自己的想法时,我还是忍不住,不是讥笑他的盲目自信与故步自封,就是可怜他的一叶障目与井底蛙见。
  但他并没有被我的不以为然和嘲讽所打倒,反而越挫越勇。2019年10月1日,借着观看国庆大阅兵的激越和豪情,在全家人举杯相庆的午餐上,父亲背诵完入党誓词后,竟然要给我讲十九大报告!我当时惊呆了。那么多专家关于十九大报告的解读,我都听了、看了、学习了……母亲小声说:“他喝醉了。”好吧,看在酒的份上,我愿意体谅他的不自量力。
  他离了席,站到沙发旁的空阔处,郑重地戴上老花镜,拿起那本他时常捧读的书,从第一页的主题开始,一直讲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来源,其间,自然夹杂着他对目前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对我们党的历史的多次回顾和感叹,以及对国家领导人高屋建瓴的决策的由衷敬服和赞赏。每每说到关键处,他还会指着里面的段落,说明该处如此表达的必要性……
  他瘦削的脸布满了红晕,随着眼睛的开阖、眉毛的颤动,脸上的皱纹尽情地绽放开来,像奇异的花朵,连左眼下方那块大大的褐色老年斑似乎都在欢呼雀跃。老花镜松松地挂在他的鼻梁上,总是将掉未掉的样子,他也不管不顾。而他的声音,不柔软也不完全刚硬,不细腻却也不完全涩重,它带着棱角,十分有力,似乎还有嗡嗡的回响。不,这些都还不够,忘形处,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他是那么自得,那么自在,仿佛世间唯有他读着的书与他同在。
  我完全被他异常饱满的情绪给深深攫住了,被他的自信甚至是自恋严重感染了:我的农民父亲,在神农架深处,用他的执着,坚持着他纯粹的、唯一的信仰,固守着他永远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高地。
  从这个意义上,我的父亲,几乎就是一个保边守疆的伟大英雄,因为他的所有年华,都是敬献给中国共产党的虔诚致礼!
其他文献
漫画作品欣赏
期刊
客机乘客分布图
期刊
吉斯凯·尤科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出生于波兰托伦,在托伦哥白尼大学就读期间开始作画。其作品受到耶罗尼米斯·博斯、胡果·范·德胡斯、扬·范·艾克等人的影响,多以乡村的田园环境为基础,充满想象力。1995年,他获得世界奇幻奖最佳奇幻艺术家的殊荣。  吉斯凯·尤科的画中,有种鲜明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一种宇宙哲学,融合了宗教与科学、悖论与奇幻、自然与机器、过去与未来,最关键的是,他的画中回旋着
期刊
古代的旅游与探险同义,今天的旅游,仅仅是去“看景”。古代的旅游可能要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今天的旅游只要掏钱就行。古代的旅游,目的地固然重要,其历久而离奇的过程更有意义;今天的旅游,没有过程可言,几小时的旅程,就是歪在车上打瞌睡、听歌曲、闲嚼舌,或时不时懒懒地看看窗外的树。没有过程的事件,就像没有情节的小说,只有一个简单的结局。  古今之事相比,情形大抵如此。这倒不是人心不古的缘故,谁让我们的交通已如
期刊
1952年,时年26岁的伊丽莎白公主继承王位,成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据说她当时最担心的是,如果自己过早去世,尚未成年的儿子查尔斯能否顺利继承王位。她显然多虑了——67岁的查尔斯至今还是王子。  王子还是那个王子,女王身边的政治人物却换了一拨又一拨:首相官邸先后迎来了12位主人;与她一起出现在镜头里的人物从戴高乐、肯尼迪,变成了奥朗德、奥巴马。在英国的王位上,伊丽莎白二世淡然注视着世事变迁,履行
期刊
《见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朗诵者在台上读患白血病的大学生李真写给妈妈的一封信,李真和他的妈妈坐在听众席哭泣,许多听众也忍不住流泪,朗诵者几度哽咽。泪点很低的我,这一次却没有哭。  这封信的结尾写道:“我不会遗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责,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种自然法则而已。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因为我只是换个方式守在您身旁,谢谢您的不离不弃
期刊
报馆里来了个新编辑,因为常受总编辑责备,生了一肚子闷气。有一天他买了一个西瓜,左手捧着西瓜,右手拿着切西瓜的刀。他说他请总编辑吃西瓜,“咚”的一声把西瓜放在人家的办公桌上,手起刀落把西瓜劈开,然后“咔嚓咔嚓”一连几刀,刀尖对着人家伸出来又收回去,收回去又伸出来。他这是干什么?这就是“戏剧化”。  戏剧化——看不见的起心动念转变成看得见的言行动作,就像演戏。  为什么说文学作品是表现人生,不是记录人
期刊
2011年,伦敦Punchdrunk剧团在曼哈顿租下了三个废弃仓库,并将其改头换面,打造成一座6层的酒店,剧团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就发生在这9000平方米的100多个房间里。  该剧被引入中国。上海版将故事重设于20世纪30年代的麦金侬酒店,无数细节藏匿于5层戏剧空间、90多个房间、3000多个抽屉中,电影级别的舞美设计吸引很多观众反复购买门票来体验。  该剧改编
期刊
竹篓中只有一只螃蟹时,一定要将竹篓口紧紧盖住,否则螃蟹会沿着竹篓壁,爬出竹篓。  但是,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即便不盖竹篓盖,螃蟹也逃不出去。因为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到竹篓口,另一只螃蟹为了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因此没有任何一只螃蟹可以逃得出去。  《红楼梦》里形容螃蟹为“铁甲长戈死未忘”。因为螃蟹没有“群我”精神,只有唯我独大、同归于尽的行为。  (林冬冬摘自《快读》
期刊
这是发生在风马藏地的一段艽野尘梦,关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羌塘和凤凰。1  男人是一员武将,名唤陈渠珍,湘西凤凰人,清末民国初时,持戈驻藏大臣赵尔丰帐下。  陈渠珍武备学堂出身,胆气过人,文采武功亦为人中翘楚,初从戎,便千里戍疆迤逦康藏。雪压枪头马蹄轻,彼时的陈渠珍正处在少年得意、扬鞭策马的人生节点。  奈何身处那个动荡的大时代,他遭遇的是近代中国百年浮沉的当头炮。  辛亥革命爆发后藏地亦风波四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