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批阅学生作文中发现一个通病:语言平淡。不少学生整篇作文从头至尾都是纯叙述语言。殊不知,一篇好文章是离不开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等描写的。在课外阅读中,只要用心,你就会有很多惊喜发现。
一.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记叙文中最重要的描写手法之一,语言描写要求准确、生动、形象,要符合生活实际,力求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写父亲的语言只有四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些语言就是生活化语言,看似平白,却饱含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之情。而平白如话的语言也符合“父亲”这一形象特征,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同时,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人物性格丰富多彩,有的人爽直、有的人含蓄,有的人诚实、有的人狡猾……性格差异使每个人说话的习惯不同,因此,还要善于捕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课内课外,我们读过的名著名篇中,有些人物的语言就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鲁智深的语言的描写,把鲁智深爽直、粗鲁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的动作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描写人物的动作。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巴尔扎克《守财奴》有这样一段描写: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敲出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文段中,“掏”、“放”、“盯”、“摆”、“推”几个连续动作的描写,把葛朗台对金钱的极度占有欲望和嗜钱如命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再看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望父买橘”情节,作者用了连续动作描写父亲买橘的过程,“攀”、“缩”、“微倾”写出父亲的老态,买橘的艰难,同时也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
一些典型人物的经典动作会让我们记忆深刻,孔乙己的一“排”一“摸”;胡屠户的一“伸”、一“缩”、一“揣”;严监生临死前两个指头的一“伸”……这些极富表现力的动作描写会给我们写作启示,写人物时围绕人物的动作细描细画,力求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三.人物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描写手段,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一些作品对人物心理刻画采用直接描写方式。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若瑟夫的一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若瑟夫给于勒叔叔付牡蛎钱,看到穷苦潦倒的叔叔时,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传神的描写,内涵极为丰富,体现了孩童的纯真、善良,与大人的势利、刻薄形成了对比。而金钱社会的亲情冷漠却让人顿生悲凉!有的作品对人物心理描写,则是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或景物描写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孙犁的《荷花淀》中,老头子用篙狠狠敲打敌人后,向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优美的景物映衬出老头子极为痛快的心情;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文段中对阿长的动作、神态描写无不暗示她的心理:迅哥儿,快说“恭喜”啊。因此,写人物要善于描写人物心理,这样,你所写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更加丰满。
四.人物的肖像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心理、外貌特征,成功的肖像描写会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少年闰土了也进行了贴切的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子。”鲁迅紧紧抓住“紫色圆脸”、“小毡帽”、“银项圈”三个特征,把一个生活在海边,饱受风吹日晒的农村孩子形象活脱出来,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的美丽漂亮,狡猾泼辣跃然纸上。一些名篇名著中的人物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肖像描写必不可少;除此,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还应进行细致的神态描写。神态是人物内在情感的外露,是人的性格与精神面貌的体现,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让人能透视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一篇好文章是离不开描写的。作为中学生,只有刻苦学习,学会观察,用心写作,才能写出佳作。
周长远,教师,现居湖北巴东。
一.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记叙文中最重要的描写手法之一,语言描写要求准确、生动、形象,要符合生活实际,力求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写父亲的语言只有四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些语言就是生活化语言,看似平白,却饱含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之情。而平白如话的语言也符合“父亲”这一形象特征,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同时,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人物性格丰富多彩,有的人爽直、有的人含蓄,有的人诚实、有的人狡猾……性格差异使每个人说话的习惯不同,因此,还要善于捕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课内课外,我们读过的名著名篇中,有些人物的语言就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鲁智深的语言的描写,把鲁智深爽直、粗鲁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的动作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描写人物的动作。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巴尔扎克《守财奴》有这样一段描写: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敲出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文段中,“掏”、“放”、“盯”、“摆”、“推”几个连续动作的描写,把葛朗台对金钱的极度占有欲望和嗜钱如命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再看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望父买橘”情节,作者用了连续动作描写父亲买橘的过程,“攀”、“缩”、“微倾”写出父亲的老态,买橘的艰难,同时也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
一些典型人物的经典动作会让我们记忆深刻,孔乙己的一“排”一“摸”;胡屠户的一“伸”、一“缩”、一“揣”;严监生临死前两个指头的一“伸”……这些极富表现力的动作描写会给我们写作启示,写人物时围绕人物的动作细描细画,力求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三.人物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描写手段,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一些作品对人物心理刻画采用直接描写方式。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若瑟夫的一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若瑟夫给于勒叔叔付牡蛎钱,看到穷苦潦倒的叔叔时,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传神的描写,内涵极为丰富,体现了孩童的纯真、善良,与大人的势利、刻薄形成了对比。而金钱社会的亲情冷漠却让人顿生悲凉!有的作品对人物心理描写,则是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或景物描写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孙犁的《荷花淀》中,老头子用篙狠狠敲打敌人后,向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优美的景物映衬出老头子极为痛快的心情;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文段中对阿长的动作、神态描写无不暗示她的心理:迅哥儿,快说“恭喜”啊。因此,写人物要善于描写人物心理,这样,你所写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更加丰满。
四.人物的肖像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心理、外貌特征,成功的肖像描写会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少年闰土了也进行了贴切的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子。”鲁迅紧紧抓住“紫色圆脸”、“小毡帽”、“银项圈”三个特征,把一个生活在海边,饱受风吹日晒的农村孩子形象活脱出来,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的美丽漂亮,狡猾泼辣跃然纸上。一些名篇名著中的人物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肖像描写必不可少;除此,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还应进行细致的神态描写。神态是人物内在情感的外露,是人的性格与精神面貌的体现,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让人能透视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一篇好文章是离不开描写的。作为中学生,只有刻苦学习,学会观察,用心写作,才能写出佳作。
周长远,教师,现居湖北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