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割舍家乡味

来源 :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话讲在外面吃饭为“下馆子”,馆子的书面语是餐馆。在四川,最地道的家常菜往往不在高楼大厦,而在街头巷末。那些隐藏在闹市之中的馆子,因为店面不大,装修不豪华,又被四川人形象地称为“苍蝇馆子”。早在多年前,成都美食指南里就出过一篇转载量极高的文章,内容就是成都市排名前十的苍蝇馆子。
  可能在每个四川人心中,都有一家无法取代的苍蝇馆子。今天我要说的这家,是我无意中发现的位于乐山的苍蝇馆子——冯老三跷脚牛肉。那日我从西安匆匆赶到乐山办事,下午三点还没吃午饭,七拐八绕走进一条人流量不大的小街,发现了这家店,大快朵颐之后不禁感叹,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跷脚牛肉。也许是因为当时饥肠辘辘,所以觉得那顿饭格外美味,但无论如何,我便再也不能忘怀这家牛肉的味道。
  跷脚牛肉是乐山一道特色美食,食材是牛身上的各个部位,主要有牛肉、毛肚、牛心、牛舌、牛脊髓、牛蹄筋、牛肠等。相传这道美食的发明者是乐山苏稽镇的一位老中医,他经常在镇上河边熬制中药,以供有需求的老百姓免费服用。当时许多人的日子不景气,他见一些大户人家杀牛以后常将牛杂丢弃在河边,觉得甚是可惜,于是将牛杂捡回,洗干净后放入熬药的大锅中烹煮。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药汤煮过的牛肉格外鲜美,久而久之便吸引了越来越多镇上的居民前来品尝。由于河边没有餐桌餐椅,于是人们便坐在河边的石头上跷着二郎腿,端着碗筷,一边吃牛肉一边闲话家常,后来人们便用“跷脚牛肉”为这道美食命名。
  跷脚牛肉有两大精髓,其一便是烫牛肉的高汤。厨师将牛骨配以几十种中草药香料熬制高汤,并令汤锅始终保持高温状态,以备烫牛肉、牛杂之用。走进任何一家翘脚牛肉店,你会发现烫牛肉的汤锅都没有锅盖,但样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方便厨师烹饪,而是为了保持汤汁的鲜味,因为将锅敞开熬汤既可以将中草药的香味熬出来,又可以淡化香料的药味。与此同时,当客人点菜以后,厨师能够很快地就将早就切好备盘的牛肉牛杂放入滚烫的汤锅中涮烫,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捞起。高温的汤汁快速将牛肉牛杂烫熟,既能够保证肉质的鲜嫩爽脆,还能让牛肉牛杂快速吸收汤汁中香料的味道。烫熟的牛肉被放入碗内,淋上一勺高汤,撒上些许芹菜末便可上桌。
  其二,则是蘸牛肉的干辣椒蘸碟。将晒干的红辣椒炒香并捣碎,放少许盐和味精即可。蘸碟的做法看似简单,但炒辣椒的火候、捣辣椒的力度、辣椒面的粗细都会影响蘸碟的口味。提到蘸碟,就不得不说一下跷脚牛肉的吃法。跷脚牛肉的吃法有讲究,首先一定要趁热吃,因为是纯牛骨和牛油熬制的汤汁,若不趁热吃,汤汁凉了会失去原有的鲜美口感,另外牛油还会凝结,大大影响食用效果。其次,一定要先品原汤,一口热汤入口,中草药独特的香味在口中弥散开来,提神开胃,让人垂涎欲滴。然后,蘸碟一定要用原汤配。虽然吃跷脚牛肉直接蘸干辣椒面也很美味,但将一汤匙原汤浇在辣椒面上,汤汁的鲜美与辣椒面的香辣融合在一起,再将烫好的牛肉、牛杂放入其中,蘸上一小下放入口中,一霎时牛肉的鲜嫩、辣椒的香辣、汤汁的鲜美全部在口中散开,让每一寸味蕾都跳跃起来。
  整个乐山市的大大小小的跷脚牛肉店数不胜数,各家在烹饪手法上所差无几,汤汁的味道也都大致相似,但因为各家老板在香料的选择和用量上各有不同,所以不同店家的汤味又有一定的区别。有的店里汤汁浓郁鲜香,有的则清淡爽口。冯老三家的汤汁介于浓郁和清淡之间,汤汁的香料味较浓,咸淡味适中,单喝汤,能品出牛肉汤的鲜味,入口后香料的香味又在口中绵延。除了汤汁的味道有区别,各家的蘸碟也各有千秋,有些店里的辣椒面研磨成極细的粉状,有的店里则将干辣椒捣得颗粒较粗。有蘸碟辣味重,有的则轻。冯老三的辣椒面,颗粒较粗,辣味适中,吃上几片蘸满辣椒的毛肚,再喝一口清亮的牛肉汤,辣椒的刺激和高汤的鲜美相辅相成,可谓锦上添花。
  如果说羊肉泡馍之于西安人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能割舍的一道家乡菜,那么跷脚牛肉绝对可以算得上乐山人心中最值得称道的家乡美味。我无法判定哪一家跷脚牛肉馆子最好吃,我只能套用那句“一千个人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告诉你,一千个乐山人心中,便有一千家跷脚牛肉馆子。
其他文献
走在靖江季市的老街小巷,扑鼻而来的都是酒窖的醇香,别说吃了,光是闻着这香味就叫人醉了。酒酵烧饼是靖江季市小吃的主打产品,更是全国饼中一绝:圆溜溜,金灿灿,香喷喷,松软可口,入口即化,老少咸宜,人见人爱。以前,大的烧饼,一个用面粉10多斤,芝麻1斤多,食油2斤。成饼有小磨盘那样大,足够10个壮汉饱餐一天。现在,一个只有2斤多,携带很方便。  对老一辈靖江人来说,做酒酵烧饼并不是什么难事。首先将老酵水
期刊
常州麻糕是江苏常州地区传统糕类小吃,是常州代表性的特产。相传清咸丰年间,常州城内浮桥头有一个万华楼茶楼,老板针对小老百姓顾客群走薄利多销的实惠型路线。为了多招揽顾客,茶楼不仅供应茶水,还兼卖自制的麻糕。当时的麻糕三个小铜钱一块,许多挑夫、脚夫买了可以边走边吃,不影响赶路或者做活。由于麻糕呈椭圆形,有点像鞋底,吃的人又大多是穿草鞋的体力劳动者,所以大家就将麻糕叫做“草鞋底”。一天,一位独轮车夫对万华
期刊
虽知澳门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发的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称号,却未曾感受过澳门的饮食文化,作为美食爱好者,必须得去一探究竟。5天4晚的行程,味蕾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一刻也不停歇。  澳门名字由来  澳门的名字源自于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当时渔民建造一座庙宇作供奉之用,以祈求每次出海工作平安顺景、直到十六世纪中期,第一批葡萄牙人抵达澳门,询问渔民当地的名称,渔民误以为他们指的是庙宇,回答“妈阁”,葡
期刊
季市是甜香的,季市是热情的。那随处可见的老商铺,空气中飘荡着的甜香味,却还能触抚我们疲惫的双眼,激荡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怀旧情怀。记忆在翻腾,那熟悉的味道不断地挑逗味蕾,令人迫不及待想要去寻找最爱的大炉饼。一只手小心地拿着,另一只手也不能闲着,在最下方接着,一口咬下,满口酥香,只想一口接着一口,最后,另一只手上那细碎的芝麻和酥皮,捧到嘴边,一口吃下,满足!  大炉饼的制作,始于清代,距今已有一二百年历
期刊
说说南京菜  南京菜又称“京苏菜”、“京苏大菜”、“金陵菜”,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  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可以佐证金陵菜肴发展之久远。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金陵城得以扩建。自“衣冠南渡”东晋百年之安,后经隋唐三百年,南唐“旷土尽辟,国以富强”。在这幅图中,顾闳中画得精美无比,但他没有画菜,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揣想韩丞相的菜品在哪个时代绝不会用直升机类似的工具从他处运来,而
期刊
说起靖江的脆饼,最有名的要数季市脆饼,初创于晚清,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是以面粉、糖、油为主要原料,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很多老人家会就着热水,将脆饼泡在里面,会暗生一种错觉:这毫不起眼的脆饼是世上最好吃的美味!可就算直接拿起来吃,酥脆的口感是靖江人儿时最幸福的回味。不僅美味,而且抵饱,在平时打打牙祭是最好的选择。
期刊
“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微州人陶行知先生曾写过这样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白话诗,颇具生活情趣,也道尽蟹壳黄令人享福的滋味。蟹壳黄,徽州传统风味烧饼,又称“火炉饼”、“救驾烧饼”。你可以选择在街边小摊买上几个尝尝,不过边走边尝稍有不雅,打包带走又尝不到刚出炉的酥脆,庆幸的是环境优雅的披云华山徽宴酒店既能尝到新鲜出炉的蟹壳黄,又能坐着慢慢享受,再泡杯茶,不慌不忙,嚼之津津有味,
期刊
品尝再多的美味,在没有胃口的时候,最怀念的还是外婆做的梅干菜烧饼。  每年立冬过后,外婆都会去地里看看种的芥菜长势如何。找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带上小板凳,在绿油油的菜地里挑芥菜,再去長江支流的小河边把芥菜洗干净。切根、晾干、撒盐封坛,一个月后从坛中拿出,将芥菜切成一厘米的小粒,晾晒几天后,再次撒盐封坛,剩下的就交给时光。再次开坛时,属于梅干菜的独特香气刺激着味蕾。家里人也劝外婆,做梅干菜这么麻烦,
期刊
芋头主题的甜品一直是近期的大熱,如果有一家甜品店囊括了所有你能想象到的  芋头甜品,那一定是芋头控的大爱。「芋见他」是南京首家芋头类甜品专门店,  店内的所有甜品(包括蛋糕类、面包类、饮品类)均是用广西荔浦芋头为原料制作,  满足芋头控“一网打尽”的心情。  芋见  外面一层是浓香奶油,里面则是满满的芋泥,再加上底部酥脆的饼托,是一道颜值与口味都在线的甜品。  芋泥雪露  Q弹布丁十分爽滑,在布丁
期刊
法国西部地区是美食天堂,包括出产高质量海鲜而享誉全球的布列塔尼(Brittany);诺曼底(Normandy)则是以盛产苹果、苹果酒、苹果白兰地(Calvados)和牛肉而闻名,生产法国最优质的牛肉、奶油、牛油和芝±,而卢瓦尔河谷地区更是盛产芝士、生蚝、鲜虾和鱼类等丰富海鲜的产区。  澳门巴黎人的特色餐厅“巴黎人法式餐厅”推出全新法国地方菜“法国西部卢瓦尔河之旅”。这次新推出的四道菜套餐,价格为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