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近年来,教育部门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特别重视农村学校中的美术教育发展,可是当前农村初中美术课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问题;对策
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艺术文化课程。在当前农村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学设施条件差、学生重视不足以及教学方式落后,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一直属于初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这对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综合分析一下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主要问题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老师及家长对美术教育过于轻视;美术教学中现有的设施设备不足;美术教育系统对新课标解读不够深入;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等。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农村地区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农村家长有着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强烈愿望,于是乎在家长的眼中唯有成绩、高分才是硬道理。学生即使对美术有兴趣,也被扼杀在摇篮中。学校的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课是一门副科,因为响应中考的号召,学生受困于主要课程繁重的学习中,而教学中长期呆板的传统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也遭到扼杀。应试教育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农村美术教育境况堪忧。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单一
乡村很多学校专业美术教师欠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美术教学设备单一,美术课资料不齐全,设备简陋导致教师有心无力或是有力无心,教学模式老套生硬,课堂氛围不浓厚,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谈何教学。在农村中学,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总认为美术课是偏门、副科,美术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三)随意安排教学内容,重技能轻美育
少数教师对每周的教学内容没有规范的计划,而是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或是自己准备的情况进行教学,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在师专美术教育实习中,也能看到,原任课教师让实习生自己决定上课内容,这在乡村美术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了。对其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发现,偏重技能训练的内容多,理论讲解和欣赏内容少,教学中为技艺而技艺,教育思想简单化,放松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
对新型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各乡镇都有其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如: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剪纸、泥工、编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田地间的花草树叶,谷米果豆,品种繁多,可制成漂亮的实物装饰画、粘贴画。很多丰富的农村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纳入美术教学内容。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应对的措施
(一)改变思想观念,重视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应该引起 家长、学校教师或者是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仅激发了创造意识,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品。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美术欣赏课,书上的图片毕竟有限而且比较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教学条件
在农村,没有城市中的美术馆、画廊等一些高雅艺术展览,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如:麦秸、树根、石子、泥土、蔬菜、各种豆类等这些材料非常特殊,但又贴近学生,将这些材料拿到美术课堂上来,不仅使他们觉得好玩、有趣,而且你会发现用这些颜色、形状、质地各不相同的特殊材料制作的拼贴花、手工制品等是那么精致、漂亮。让学生对随处可见并不起眼的石头、树叶、野花野草等产生浓厚的兴趣。田野里的稻草人、炕头上的绣花枕头、中秋节的大锅盔、窗户上的剪纸画、有趣的彩绘鹅卵石、生动的小面人、罕见的九曲黄河灯、欢腾的舞狮表演、新媳妇的红盖头和绣花鞋,每一样都是美术教育的有用资源。生活是最有效的学习。淳朴的民间艺术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氛围,这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
(四)开发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形成特有的美术课程形式
根据本校的特点,结合农村的实际,学校可尝试开发乡土美术校本课程,让美术教师深入到农村采风,对民间美术进行搜集和挖掘,把适合教学的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引进课堂。妈妈绣的十字绣,奶奶珍藏的绣花鞋,湿地里摇曳的芦苇花,孩子的豆画、玉米叶子画、毛线画、牙刷印画,还有谷穗、苞谷棒子、吊葫芦、陶罐和手工灯笼等等,散发天然的親和力和农村气息,体现珍贵的美术教学价值,这些都是农村孩子最熟悉、最喜爱、最感兴趣的教学素材。鼓勵学生们就地取材,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结论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分析探索制约农村美术教育水平提高的原因,并通过钻研与大胆地开发,形成特色化的农村初中美术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欣赏、感受与创造美的意识能力,进而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推广贯彻新课标,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17.
[2]于兴国,马文华等.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2.
作者简介:杨倩君,兰溪市游埠初级中学。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问题;对策
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艺术文化课程。在当前农村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学设施条件差、学生重视不足以及教学方式落后,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一直属于初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这对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综合分析一下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主要问题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老师及家长对美术教育过于轻视;美术教学中现有的设施设备不足;美术教育系统对新课标解读不够深入;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等。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农村地区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农村家长有着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强烈愿望,于是乎在家长的眼中唯有成绩、高分才是硬道理。学生即使对美术有兴趣,也被扼杀在摇篮中。学校的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课是一门副科,因为响应中考的号召,学生受困于主要课程繁重的学习中,而教学中长期呆板的传统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也遭到扼杀。应试教育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农村美术教育境况堪忧。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单一
乡村很多学校专业美术教师欠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美术教学设备单一,美术课资料不齐全,设备简陋导致教师有心无力或是有力无心,教学模式老套生硬,课堂氛围不浓厚,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谈何教学。在农村中学,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总认为美术课是偏门、副科,美术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三)随意安排教学内容,重技能轻美育
少数教师对每周的教学内容没有规范的计划,而是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或是自己准备的情况进行教学,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在师专美术教育实习中,也能看到,原任课教师让实习生自己决定上课内容,这在乡村美术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了。对其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发现,偏重技能训练的内容多,理论讲解和欣赏内容少,教学中为技艺而技艺,教育思想简单化,放松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
对新型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各乡镇都有其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如: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剪纸、泥工、编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田地间的花草树叶,谷米果豆,品种繁多,可制成漂亮的实物装饰画、粘贴画。很多丰富的农村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纳入美术教学内容。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应对的措施
(一)改变思想观念,重视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应该引起 家长、学校教师或者是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仅激发了创造意识,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品。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美术欣赏课,书上的图片毕竟有限而且比较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教学条件
在农村,没有城市中的美术馆、画廊等一些高雅艺术展览,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如:麦秸、树根、石子、泥土、蔬菜、各种豆类等这些材料非常特殊,但又贴近学生,将这些材料拿到美术课堂上来,不仅使他们觉得好玩、有趣,而且你会发现用这些颜色、形状、质地各不相同的特殊材料制作的拼贴花、手工制品等是那么精致、漂亮。让学生对随处可见并不起眼的石头、树叶、野花野草等产生浓厚的兴趣。田野里的稻草人、炕头上的绣花枕头、中秋节的大锅盔、窗户上的剪纸画、有趣的彩绘鹅卵石、生动的小面人、罕见的九曲黄河灯、欢腾的舞狮表演、新媳妇的红盖头和绣花鞋,每一样都是美术教育的有用资源。生活是最有效的学习。淳朴的民间艺术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氛围,这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
(四)开发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形成特有的美术课程形式
根据本校的特点,结合农村的实际,学校可尝试开发乡土美术校本课程,让美术教师深入到农村采风,对民间美术进行搜集和挖掘,把适合教学的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引进课堂。妈妈绣的十字绣,奶奶珍藏的绣花鞋,湿地里摇曳的芦苇花,孩子的豆画、玉米叶子画、毛线画、牙刷印画,还有谷穗、苞谷棒子、吊葫芦、陶罐和手工灯笼等等,散发天然的親和力和农村气息,体现珍贵的美术教学价值,这些都是农村孩子最熟悉、最喜爱、最感兴趣的教学素材。鼓勵学生们就地取材,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结论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分析探索制约农村美术教育水平提高的原因,并通过钻研与大胆地开发,形成特色化的农村初中美术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欣赏、感受与创造美的意识能力,进而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推广贯彻新课标,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17.
[2]于兴国,马文华等.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2.
作者简介:杨倩君,兰溪市游埠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