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到立美——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353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学习潜能,实现全面发展.学生正处于培养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智慧和美的眼睛.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作为核心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成长与收获.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是生活实践,而生活化教学又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特点高度契合,这也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实验、布置生活化作业等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以此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积极性差的普遍性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对此,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中,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下深受高中语文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互动,开阔学生视野,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供助力.
新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是非常关键、重要的概念.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改进.
初中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在学生素养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增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先分析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和学生素养的必要性,再分析具体的实施途径.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载体.现阶段,一些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过度压缩学生的阅读时间和探究空间,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和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优化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模式,在关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育,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越发重视高中体育教学,以期借助有效的体育教学逐步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精神的树立奠定基础,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高中体育训练中,拓展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上述目标的良好实现,显著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基于此,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的探讨十分有必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是一门非常关键的艺术学科,教师想要有效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就必须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一种创新的美术教学模式,不但顺应新课标改革趋势,也能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文章主要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价值.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做好铺垫.结合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及音乐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自发自觉地学习音乐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课本涵盖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贯彻落实“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改教育理念,落实教学生活化,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
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主基调,其中劳动教育不可或缺.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要从娃娃抓起,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城乡结合部小学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断拓展教育途径,使其与美术学科课程相融合,实现劳动教育入心入行,引领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文章围绕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劳动教育与美术学科的融合途径加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