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来源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ond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三种不同剂量的黄体酮在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医院接收治疗的80例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分别口服三种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进行治疗,A组、B组、C组的使用剂量分别为100mg/d、200mg/d、300mg/d,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与出血量变化,观察各剂量下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100.00%、81.48%,A、C组总有效率比较接近,两组合并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均被控制,组间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的值最低.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组间子宫内膜的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厚度最低.结论 应用200mg/d的黄体酮不仅能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并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2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异常吻合并发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与结果2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异常吻合并发动脉瘤患者均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MRI表现为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异常吻合,伴吻合血管或吻合部位多发微小动脉瘤,均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OA-PICA)搭桥术并同期电凝动脉瘤.以“PICA anastomosis”等作为关键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共获得英文文献8篇计8例患者,结合本文2例病例,共计10例小
目的 报告1例肺腺癌柔脑膜转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探讨脑脊液基因检测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以及双倍剂量埃克替尼治疗伴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柔脑膜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与结果初诊女性肺腺癌柔脑膜转移患者,56岁.脑脊液及血液双标本基因检测显示,脑脊液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突变、血液标本呈阴性.予埃克替尼250 mg/次(3次/d)口服,每间隔8周复查胸部CT和头部增强MRI,肺部肿瘤灶呈渐进性缩小,柔脑膜强化程度减轻.通过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与体征.截至2019年9月2
妊娠相关脑卒中临床虽不常见,但可显著影响女性健康及家庭生活.目前关于存在妊娠相关脑卒中病史的女性后继妊娠和健康状况的研究有限.本文系统综述妊娠相关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方案,以期为妊娠相关脑卒中预防与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目的 探讨术中高场强MRI联合荧光引导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3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33例(62.26%)肿瘤位于重要脑功能区(运动区17例,语言区11例,丘脑5例),分别行荧光引导下脑胶质瘤切除术(荧光引导组,28例)和术中高场强MRI联合荧光引导下脑胶质瘤切除术(联合组,25例).结果 本组53例患者肿瘤全切除42例(79.25%),次全切除11例(20.75%);33例肿瘤位于重要脑功能区患者,肿瘤全切除25例(75.7
患者男性,38岁.因右侧嘴角麻木6个月,右侧肢体麻木、轻度无力9天、头痛2天,于2018年10月4日入院,患者2018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嘴角麻木,无头晕、头痛,无肢体活动障碍及麻木等症状与体征,至当地中医诊所就诊,经中医理疗(具体方案不详)症状无改善,并逐渐进展至右侧面部麻木,再次至当地医院就诊,经头部CT检查提示双侧侧脑室旁低密度影,考虑脑梗死,予以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等药物治疗,症状逐渐好转,仅遗留右侧嘴角轻度麻木.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6月医院门诊诊治的7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吸流量峰值(PEF)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水平较对
目的 探究孕期和哺乳期暴露重铬酸钾对仔鼠卵巢损伤的影响.方法 2019年7月将体重、毛色、生理状态相似的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雌鼠15只分为4组,分别为低(1/8 LD50)、中(1/4 LD50)、高(1/2 LD50)浓度染毒组(各4只)和对照组(3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染毒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剂量为0.01 mL/g,每天1次,母鼠受孕第1天至仔鼠出生后第19天灌胃染毒重铬酸钾,待仔鼠出生45 d后麻醉剖取卵巢.测定各组仔鼠体重、卵巢系数,以及卵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
目的 分析改良式经口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持续性鼻胃管管饲法的1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常规组,选择改良式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1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上臂肌围(MAMC)、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MAMC、ALB、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改良组MAMC、ALB、PA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应用甲氨蝶呤(MTX)基础上联合应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2021年6-10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诊治为RA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基础上,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及不良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泰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采用常规治疗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