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的净土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亚洲第一湿地
  走进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的这片湿地,应该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12年前,当年,额尔古纳的一个朋友陪着我们来到这里,那时的根河湿地完全是自然的状态,还不是现在的公园。从那时起,这条湾河,还有这个环形湿地,成了我脑海里一个永驻的瞬间,长久的回忆。12年后我站在陌生的栈道上,不远处“亚洲第一湿地”的碑就伫立在公园内,不知道是因激动还是紧张,相机突然就对不上焦了,只记得正午间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心焦灼。翌日清晨,我与影友们披着满天的星辰又一次来到了根河湿地,静静地等待日出。
  刚开始只知道这里流淌着几条著名的大河,却不知这里还是亚洲第一湿地,而且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根河湿地,占地12.6万公顷,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根河、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处。这里地形平缓开阔,树木郁郁葱葱,河流从这里蜿蜒流过,便形成了如今壮观秀丽、美如画卷的河流湿地景观。根河湿地物种丰富,野生维管束植物有400多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近300种。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较稳定的水情、辽阔的湿地,这里成为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是全球鸟类从东亚到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瓶颈”,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达到2000万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世界濒危物种鸿雁重要的繁殖栖息地之一,是世界鸟类保护的重要区域。
  贯穿湿地的河流——根河,蒙古语是“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曾称为坚河、刊河、犍河。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侧,全长428公里,在黑山头镇境内的四卡以北12公里处注入额尔古纳河,是额尔古纳河的重要支流。根河河水清澈甘甜,河底有无数处暖泉,一些河段在严冬季节也升腾着雾气,河里水生动物种类繁多。春、夏、秋三季河岸上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对需要依山傍水条件才能生活的北方少数民族来说,根河流域是他们繁衍生息的天堂,所以拓跋鲜卑部落、蒙古部落、鄂温克部落等都在这里放牧游猎并居留了许多年。公元5世纪,居住在松花江左岸的粟末素固部大举西迁呼伦贝尔草原时,前锋部队也到达了根河流域。
  成吉思汗的“马蹄岛”传说
  额尔古纳是一座城市,更是一段历史。湿地中间那座马蹄形的小岛就是见证。这座“马蹄岛”,有人说它从侧面看像一棵树,也有人说它像心脏,但更多的人认为它像马蹄,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800多年以前,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兀室韦”部落诞生了一个手握凝血的婴儿,名叫铁木真——他就是后来称雄世界、拥有世界最大疆域的蒙古帝国之王、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1207年8月,45岁的铁木真带着亲眷回额尔古纳寻根祭祖,沿着额尔古纳河、根河北上,当队伍行走到西山脚下时,从树林里突然窜出一只猛虎扑向铁木真,谁知铁木真的坐骑一声嘶鸣打起了立站,前蹄狠狠地踏在老虎腰间,用尽全力把老虎深深地踩进泥沼里,然后一个猛冲越上山岗。铁木真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拨马回头看去,只见战马刚才用力踩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蹄坑,坑面热气腾腾,泥浆翻滚。待热气慢慢散去,泥水不再翻滚,老虎的头渐渐从泥水中露出来,才知道老虎已在泥沼中窒息而死。这时,铁木真伸手拍拍一直打着响鼻的战马,感谢它又让自己躲过一劫。几年以后,战马的蹄印周围渐渐长出了树木和花草,形成了一个三面环水的小岛,也就是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马蹄岛”。
  据说,每年8月,“马蹄岛”上总有几天雾霭缭绕,久久不散。人们说这是被踩死在坑里的老虎发出的叹息。80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发生了上百次山洪爆发,河水泛滥,许多河道都改变了原来的走向,而铁木真这匹具有灵性的坐骑为救主人脚踏猛虎踩出的“马蹄岛”,其形状和位置至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也是“马蹄岛”的神奇所在。当了解了根河“马蹄岛”这段谜一样的历史时,再去感受这片湿地,这座像树、像心脏、又像马蹄的环形岛,难免会让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
  有趣的是,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一路上都在播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会让你把眼光不由自主地从电视屏幕上转到车窗外,试图寻找当年铁木真战马驰骋的影子。可以说,这片富饶而神奇的湿地上,承载着蒙古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家园。这里有着多民族发祥地共同的符号,这里曾经是人类走出森林走向文明进发的起点,今天从现代文明走来的人们,从喧嚣的城市走向静谧的山野湖泊、峡谷密林,记忆的回归之路,也是人类为了未来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灵洗礼之途,重返自然的回归点。
其他文献
我们在细数世界和国内风景名胜区时,会惊讶地发现大多数是湿地类型。比如:大堡礁、普吉岛、黄果树大瀑布、桂林山水、青海湖、洞庭湖等等。似乎自从人类有了审美的那一刻起,湿地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究其原因,是水与生命的关系太密切了,它成为内心潜在释放情感的窗口,所以人看到湖泊、江河等水的结合体时心情会放松,并产生愉悦感。  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联合国环境署一
期刊
本刊2014年第12月期刊发,去年下半年读者评刊问卷后。很多读者发E-mail到我们的互动邮箱参与了评刊活动,给刊物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和中肯的建议,本刊编辑部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经统计,现将2014年下半年读者评刊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读者最喜欢的专题:《那些被动物占领的岛屿》(2014年10期)  读者最喜欢的十篇文章(以得票多少为序):  1.《逆光之美(上)》(2014年第7期,撰文/钟
期刊
拒绝迁徙的雪中大雁   正是冰天雪地的严冬,在美国新泽西的乡下,每天都可以见到一群群大雁在天上横空布阵。它们排成整齐的行列飞行,时而组成一个“一”字:时而形成一个“人”字。在国内的北方,大雁早已南飞迁徙,而在这里,却形成了一道奇特壮观的风景线。   谁都知道,大雁对于气候的变化反应灵敏,有年年迁徙的习性。当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赋诗云:“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代杜牧在《赠猎骑》中呼吁
期刊
赛卢斯禁猎区是非洲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自然保护区,坐落在东非最大的河流,也是东非最大的湿地生态体系——鲁菲济河入海口三角洲。鲁菲济河日夜不休,平静安详地由西向东蜿蜒流淌,注入浩瀚的印度洋。主河道两侧有众多小溪流,在翠绿的原始森林中延伸,好像地球身上的血脉。鲁菲济河周边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如果从空中俯瞰,赛卢斯好像一块巨大的祖母绿,一颗颗珍珠镶嵌其间,赏心悦目。赛卢斯还是4200多只
期刊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湿地基本分五大类: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中国具有完整的地球水分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国的大地承接着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领衔的,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大山下来的水流。
期刊
在新疆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曾多次到巴音布鲁克。那片草原寄托了我太多的情感,每一次离开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顿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为别的,就是想念那里水草丰美的湿地,健壮肥硕的牛羊,还有那洁白优雅的天鹅,似乎世间所有的美好都集合在巴音布鲁克,谁也带不走,像山间泠泠作响的清泉,时刻敲击着你的心。  是啊,谁能想到在遥远的西部,在雄性十足的天山怀中还有这样一处柔情似水的绝美之地,我敢说每一个来过这里的
期刊
每年冬季的挪威,世界一片雪白,大自然纯洁安静。但绝对别以为这里的冬天毫无生机、缺乏活力。恰恰相反,在挪威北极圈的冬天也可以是精彩而充满活力的。   这次冬季挪威之旅让我第一次尝试狗拉雪橇,也是我第一次在冰雪世界感受与大自然、动物之间的互动。据说狗拉雪橇在国外雪场算是有钱人玩的,一般有4只或者6只强壮的哈士奇或者阿拉斯加雪橇犬在前面拉,后面有一个木质雪橇,一个人站在后面,控制停和行,必要时也要推动
期刊
在寒冷的冬季,羊绒、羊毛制品是我们保暖的最佳选择之一,羊毛纺织品以其华贵高雅、穿着舒适的天然风格而著称,而羊绒则有着“软黄金”的美名。   羊毛,即羊身上的毛,它是人类在纺织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由于其保暖性好,弹性强,可用于制作呢绒、毛毯、毛衣等生活用和工业用的纺织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事实上,羊毛和羊绒是不同的,只有出自山羊身上的绒才叫羊绒,也就是山羊绒(就是我们所
期刊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命脉的延伸,也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抹去的情结。  有了湿地,就有了无边的森林、广袤的原野、充满生机的村落;  有了湿地,就有了人类对于山水相依的想象、田园牧歌的滋润诗意和对于人文的思考。  翻开人类发展史,你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  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  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消长荣枯影响了巴
期刊
作为地球上三大系统之一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天然湿地占陆地面积的3.8%,却每年为中国提供着54.9%的生态系统服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天然湿地却大面积退化,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是什么造成湿地不容乐观的现状呢?原因有很多,比如:气候变暖、冰川消融使得冰川下流的河流逐渐干涸,荒漠化速度增长,直接威胁湿地系统;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加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