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未来可期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搭台、政策助力,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了积极的环境。如今,借助一系列的政策东风,我国中小企业必将不断成长。
  2021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发稿,我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
  从所处行业看,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四基”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这些在各自细分领域辛勤耕耘的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以及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发力点,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業转型升级背景下,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小巨人”大能量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跃升。
  但同时也要看到,尽管我国已成为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全球制造大国,但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仍需根本性改善,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迫在眉睫。
  “我们建设制造强国,不能够仅仅依靠大企业。我国制造业很大的短板是基础不牢,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功能部件等处于中低端。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整机,很多关键的基础零部件、功能系统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譬如数控机床,如果很多关键核心零部件不能自主制造,只是做组装,这样一来,一是产品附加值低,二是很容易被外国‘卡脖子’,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基础。”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彦敏表示。
  面对种种发展瓶颈,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正是国家以自主创新、技术突破作为主导模式,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向上攀登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独门绝技”。
  海盐县新桥北路239号,在一片闹市区中,一个乍看并不起眼的厂区却是国内鼎鼎有名的精密复杂刀具龙头企业——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浙江首批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之一,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陈尔容这辈子没干过别的,从浙大机械系毕业后,50多年一直在琢磨刀量具。如今,恒锋生产的工业刀具,使中国用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核心零部件生产的许多关键切削工具不再依赖进口。
  恒锋是我国许许多多“小巨人”的一个缩影。
  “专精特新”企业指的是具有专业化(主营业务专注专业)、精细化(经营管理精细高效)、特色化(产品服务独具特色)、新颖化(创新能力成果显著)的发展特征的中小企业。而“小巨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往往专注于细分市场,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作为产业技术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持续性创新投入力度大,前沿领域自主创新成果多,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能力强,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政策利好加码
  当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已经形成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中小企业培育梯次,“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均是重要一环。
  谈及“小巨人”的发展壮大,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形成主要得益于3方面因素。首先是,国家在资金、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其次,一大批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也造就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三,“小巨人”企业的技术积累,使其在关键时刻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专精特新”的代表性企业。
  科技图强,政策引航。“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
  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这个提法始于2011年。201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专精特新”,将“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引导中小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形成一批“小而优”“小而强”的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协调发展。
  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7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完善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制度,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2021年,“专精特新”企业更是迎来多项政策力挺。
  1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2021年-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掌握产业‘专精特新’技术、特别是在‘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中发挥作用的小微企业,要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及时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产品,探索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高管、研发等关键岗位人才信息作为授信评审要素,加强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7月27日,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主题为“专精特新 成就未来”。在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线致辞指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资本市场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无锡等多地也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围绕金融支持、人才引育、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要素保障。针对企业融资需求,包括百亿元奖补资金、社会资本在内的多路资金将进一步加大支持。
  时代搭台、政策助力,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了积极的环境。如今,借助一系列的政策东风,我国中小企业必将不断成长。
  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2021年9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从事细分市场10年以上的企业超过74%,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在97%以上,平均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过7%,平均拥有有效专利超过50项。
  “我们靠‘专注主业’,10年来持续不断投入研发,得以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江阴高新区的风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兴华介绍,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0%,为了研发“智能压榨全电动腔镜吻合器”,专门成立了由20多人组成的项目攻关小组,历时5年研发成功。2020年12月底,该公司研发的“智能压榨全电动腔镜吻合器”上市,这是全球第一款全自动腔镜吻合器,风和医疗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从而也拥有了定价权,销售价达每台5000元人民币。2021年1月-6月,该产品已实现7000多万元销售额。公司2021年销售额将突破2.5亿元,2020年的净利润是21%,预计2021年会更高。
  而在北京顺义的顺丰供应链仓库中,20台形如机场行李车的移动机器人不断来回穿梭。令人惊讶的是,地上并没有磁条、二维码等引导标识,这些机器人却像有眼睛一样,自行导航规划路径、自动避开障碍物和迎面而来的工作人员——这就是来自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第四代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灵动科技是一家2016年在北京注册成立的科技型企业,短短几年时间,靈动科技已成为具有大规模集群调度能力的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厂商。“我很幸运抓住了梦想的翅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齐欧说,“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专精特新”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要让“小巨人”迸发出持久的大能量,关键还在于创新。
  科创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发布的《202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能力和科创力报告》显示,在专利能力方面,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专利申请总量48.18万件,平均单企业专利申请量98件,有效发明专利量6.57万件,平均每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约13件,软件著作权共5.56万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约11件。
  “专精特新”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如今,无论是顺应消费升级的医疗设备、智慧家居,还是服务于超大项目的精密元件、无线安防,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勇立潮头。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拳头产品”,很多是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甚至在全球也是佼佼者。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助力中国经济肌体更强健、韧性更强劲、动能更充足。
  争做行业隐形冠军
  2021年9月29日,第四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在青岛举行。在峰会上,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表示,第四次科技产业变革正在到来,谁占据这次制高点,谁就能够继续引领世界。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冲击前所未有,这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给中高端产业链升级带来机遇。中小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培养造就更多的隐形冠军来填补这个空白,进而抢占国际市场。
  “隐形冠军”一词最早由被誉为“隐形冠军”之父的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通常指不为公众熟知、但在某一细分领域或行业做到全球领先的中小企业。在西蒙看来,隐形冠军企业通过专注和深入的战略以及持续的国际化和创新,不断追求市场领导地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发现德国等经济体受影响很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大众认知和资本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企业,在危机面前却表现出更坚韧的生命力。虽然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很多并不为人所知,但其产品和市场却在全球市场数一数二。这些“隐形”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它们虽然处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但却充当着默默无名的配角,然而它们的技术和市场份额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隐形冠军企业有不少共同点:一是将产品品质放在首位;二是坚持创新,将创新看作企业发展的引擎;三是拥有核心技术,坚持以核心技术促进发展;四是追求持续增长,将增长看作企业发展的目标。正是凭借这样的发展实力,专精特新“小巨人”才成为了制造业中的优秀企业。
  不仅如此,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看来,“怎么样保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重视的一个政策取向,所以发现培养造就一大批中国制造隐形冠军非常重要,是解决中小企业出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如今,系列惠企政策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从“小而多”到“精而强”,近年来,一批以“专精特新”见长的中小微企业,正快速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小巨人”。
  “如果说我国的中小企业早先是在求规模、求数量,那么现在已经开始向求质量转型。而此时提出‘专精特新’则恰恰是为迷茫中的中小企业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在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副理事长李志起看来,“从‘专精特新’到‘小巨人’,再到‘隐形冠军’,可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在经历成长过程中的‘三部曲’,而‘专精特新’的重点培育正是为后续的隐形冠军的形成提供更多可能。”
  专精特新“小巨人”,小在当下,巨在未来。
其他文献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缺乏是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首先要帮助其培育人才。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更是上升至国家层面。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然而,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2021年9月12日举办的第三届小微经济发展
期刊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养老服务人员的短缺与流失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作为养老服务业人力来源主力军,实际就业对口率偏低,不利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稳健发展.基于此,梳理某职业学院老服专业毕业生初始就业数据,追踪调查就业对口率偏低的背后原因,并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四个方面构建高职老服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对策,希望能够为高职老服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养老企业用人留人提供参考.
应用TOPSlS法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横向综合评价,通过比较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程度,可以为育人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采用TOPSIS法从专业素质水平、实践技能水平、产教融合效率、职业核心能力、制度保障水平5个维度,对当前高职5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订单培养模式的效果最佳,双证书制的效果处于最低水平,各模式间指标评价优劣各异.据此,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和创新的对策建议.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赛场上,国手们精彩的搏杀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声,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他们跑动积极,前后左右,几乎覆盖了全场.在不间断地跑动的同时挥拍进攻,频频成功.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教练的话:“在接球时,我们不能用手去够球,而是先移动脚步,要时刻提醒自己,用脚找球,球到哪里,右脚就到哪里,步法是乒乓球的灵魂和生命.”
期刊
利用OLS回归方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2020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确实有增收效应,增收幅度在15%-22%之间,证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缓解当今中国的养老压力有一定的作用.(2)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户口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显著因素,政府应着重从以上四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2016年起,针对保险业投资型产品比重过大的问题,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并出台多个文件,强调“保险业姓保”并对此进行严格的调整和监管,以保障型产品为主的时代到来.然而,当前我国寿险保障业务的发展空间大小并不明确,相关保障缺口研究多集中于健康险,寿险产品设计策略仅依赖于定性分析.基于上述因素,本文构建模型,定量测算我国寿险保障缺口及其地区分布特点,发现:我国总寿险保障缺口约422万亿,且主要集中于31-44岁人群;经济越发达或房价越高的地区,个人寿险保障缺口往往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为保险公司设计产品策略、选择
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344篇相关期刊文献从时间纵向分布规律、研究主体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可归纳为三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初步培育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三大主题:国际经验启示、需求分析、制度建设.虽然近年来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受到较大关注,形成很多研究热点,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然相对零散、碎片化,暂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未来应进一步拓宽
高职公共英语课应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能力.而基于职业情境需求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本研究基于现代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的原则,对职业情境需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探讨.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各高校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机制健全、队伍建设、项目转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机制、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项目整合转化推广,不断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质量和管理水平.
从引进外国棉花到培育棉花,我国的棉花种植技术经过一代又一代更迭,不断向精细化、机械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棉花种植业越来越好,占据着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位置。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每到10月,新疆的棉田都会洁白一片,到处都是采收棉花的场面。棉花相关的活动也接踵而至,十分热闹。  2021年10月10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CCIA)首届高品质棉花竞拍大会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举办。此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