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课堂习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题课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它是对化学概念、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原理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途径。本文就化学课堂习题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习题教学;几点思考
  高中化学在理科综合考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在理综考试中,化学试题既可以非常好地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对化学知识活学活用情况,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化学课程学习的辅导。根据授课教师在化学习题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一、设置梯度,尊重差异
  学生能学好高中化学的诀窍是课前认真预习、课程讲述过程中认真听讲、课后多做多练,及时将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及时将课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反馈给老师,与老师做好沟通,而授课教师则应根据学生各自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的差异性,巧妙在学生课堂中设置教学难度梯度,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章节的相关内容时,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题目,根据学生对化学题目的掌握情况,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化学题目。例如授课教师在对基础相对较差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解答习题的同时注意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框架的掌握。如,已知某元素为19号元素,请写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很多同学在解答该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无从下手。但通过对前20号元素顺序表的回顾,有些同学虽然可以得出第19号元素为钾元素,但仍无法推断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授课教师就可以重点对核外电子层排布情况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点讲解。钾元素是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根据推算:钾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为: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8个电子、第四层1个电子,因此钾原子极易失去一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授课教师再根据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特点进行高难度问题设置,解答不同梯度题目时所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特异性方案。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问题的情况对课堂讲述内容进行评估和反思,着重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反映的不同问题进行分别的讨论和论述,最终将学生学习过程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巧妙解答。
  二、一题多变,深化思维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扎实的化学基本功,更要有较为灵活的化学解题思维。而灵活解题思路的培养靠得不仅是学生在化学解题中对知识的不断总结,更要靠授课教师在习题讲解中对学生孜孜不倦地引导和鼓励。而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强调的是要对题目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不是单纯讲求较高的题量,题海战术、囫囵吞枣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天敌。一题多解强调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对每一个题目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将题目的难点和易错点考虑清楚,是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最后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章节内容的时候,在进行相关化学式配平的时候,学生既可以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情况进行配平,又可以根据氧化物、还原物得失电子的数目进行配比。如:H2S+SO2→S↓+H2O,如根据化合价进行判断,H2S中的S显示-2价、SO2显示中的S显示+4价,前者升高2价,而后者降低4价。然后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情况,求两者的最小公倍数,最后进行配方,可以得出相应的配比关系。同理对该化学方程式进行配方的时候可以应用氧化剂、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同的原理,同样将该题目正确解答出来。
  因此在进行化学习题讲述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的引导,使学生应用多种解题方法对同一题目进行解答,以此实现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回头对该问题进行回顾时可以发现,其实化合价变化的本质是由于得失电子,如此则对该问题的理解达到了一定深度,更利于学生理解化学题目的本质。
  三、注重纠错,有效反馈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对化学原理和化学定理不断学习的和纠正错误观念的过程。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就得面对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的现实。而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往往是学生的基础薄弱点,学生可以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以利于授课教师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的相关章节的学习时,刚接触到醋酸钠这种物质的时候,在对该盐溶液酸碱性质进行判定的时候,学生在初学时可能会出现酸碱性判断的失误,因为学生知道醋酸是弱酸,因此其盐溶液就利索当然为弱酸性。其实学生做出这种判断情有可原,因为学生对该溶液发生的具体反映不清楚,因此可能出现对溶液酸碱性判断的失误。学生在对醋酸钠溶液进行酸碱度测试时会发现该溶液显碱性,具体的原理为:CH3COO-+H2O=CH3COOH+OH-,得知此原理则可以得出该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学生如果能将在解答该问题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授课教师,那么教师就能在下一步的学习中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不仅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更有利于授课教师根据问题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特异性辅导方案。
  授课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对化学习题进行讲述的过程,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巩固,更是对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学校开设化学课堂习题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课程讲述内容,更是为了查漏补缺,使授课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正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徐东峰.高中化学习题课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3(16).
  [2]陈世华.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化学教育,2002(03).
其他文献
根据三轴和直剪试验的特点并以Mohr强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Mohr包线的曲线形式。基于弹性理论导出了条形地基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塑性区方程,根据方程可以确定临塑荷载及塑性区的范
土的破坏形态是其受力大小与状态的综合反映,也是其内部结构变化的宏观体现。对比分析了不同养护时间、布筋方式和围压下的盐渍土、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石灰固化土、麦秸秆加筋
桩端刺入量与桩身压缩量之和等于桩端以上桩间土的压缩量,这是桩与土共同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从这个基本条件出发,提出了一种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求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重力式挡土墙截面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力式挡土墙截面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二进制编码,通过执行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实现对重
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是任何一门语言类学习的关键所在,是一项基本技能训练与应用的过程,其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学习,还会制约学生在这么学科中的发展和再提升。因此,词
通过现场容重试验和注水试验研究了碎石土地基的密度和渗透性在强夯处理前后的变化,探讨了强夯对土体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夯能有效改善碎石土的结构,且浅部明显,随深度
数学是学生理化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这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初中数学的知识点环环相扣,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在某个知识点处听不懂时,可能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数学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使得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摘 要】 通过对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此平台进行二进制代码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并使用QuartusII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与传统二进制代码转换电路相比,使用FPGA来进行二进制代码转换电路能够显著缩短设计的时间、减少外围电路的数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达到快速上市和降低成本的要求。  【关键词】EDA;FPGA;Quartus II;二进制代
【摘 要】我市通过推行“学讲计划”模式,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在利用这一模式过程中,针对教师有可能会产生的困惑,笔者从历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来一些解决方案,有利于分清模式与课改关系,体会课程改革真正含义。  【關键词】新课改;困惑;观念转变;解决  课程改革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带来深刻变化。我市采用“学讲计划”模式推进课改深入。针对此模式实行过程中教育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短期和长期教学目
【摘 要】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三角函数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以角度为变量的思想,因此具有其特殊的含义和内容,三角函数也是高考中数学考试的重点。本文针对三角函数问题的解题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让学生真正掌握解答三角函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三角函数;高中数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