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婆婆的“废话回收站”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星期天有事,我缺席婆婆家每月一次的家庭聚会。星期一刚上班,四妯娌张恋琪的抱怨电话就响了。她说:“三嫂啊,你可真是婆婆的‘香油葫芦儿’。”我说这又是谁给我起的外号啊?在我们家,最具表演才能的就是恋琪了。她曾教唆我刚学说话的儿子念儿歌:“老三老三,为人刁钻,闷声不响,心机暗藏。”这首儿歌几乎成了我们家小孩子的保留曲目了。
  四个儿媳妇当中,婆婆最亲我,她们都嫉妒着呢。俺这个婆婆,脾气有点倔,自己能动手做饭,坚决不住儿女家。婆婆一个女儿四个儿子都在城里上班,最远的车程也就一小时,每月一次的家庭聚会是儿女们约定俗成的。
  恋琪在电话里学着婆婆的腔调说:“老三没回来,这条鱼咱就别做了。这么大一条鱼,人多吃才好。”不等我插嘴,恋琪又说,“吃饭的时候,婆婆每动一次筷子,嘴里就念叨,这个菜老三爱吃,那个菜老三也爱吃,恨不得有双顶级超长的筷子,夹口菜隔山隔水地喂到你嘴里。这把小姑羡慕得不行,说三嫂到底施展了什么柔情大法,降住老妈的?”
  婆婆年轻时是个咬钢嚼铁的人,说话利索,干活麻溜。公公去世早,一大群孩子的吃穿全靠婆婆扛着。她在家里是权威,儿女们体谅母亲,也都很孝顺。当初婆婆对我和老公的婚事,本是一百个不同意。后来老公软硬兼施,我才成为婆婆最不入眼的儿媳妇,条件是成家后,女人不能掌权。婆婆叫那三个儿媳妇,都是直呼其名,唯独不叫我的名字,“老三”成了我的专号。
  那时的婆婆话不多,但句句掷地有声。刚结婚那几年,我对婆婆是敬而远之,每次到婆婆家都犯怵。每次回去,我从不吝惜口袋里的钱,总是大包小包地买东西,却也不见婆婆有多高兴。但是,我就不信婆婆的心永远是封闭的。
  婆婆一人在家,她的那份孤独和对儿女的期盼,可想而知。我在工作闲暇时间,经常给她打电话,一开始,婆婆总以为我有要紧事找她。我说没事,就是想听听你说话,想知道你在家干什么,中午做什么菜。有一次,婆婆说她中午要做地瓜面槐花包子时,我在电话这头故意夸张地往嘴里吸气,然后发出一声汲溜口水的动静来,说:“妈,俺口水都流出来了。”
  婆婆哈哈大笑,竟然说:“只可惜电话没有闻味功能,要不然我做熟了,让你闻闻香。”想不到婆婆也懂幽默啊,这是我以前没发现的。可能是电话里没有面对面时的那份拘谨,电话那头的婆婆很爽朗,她似乎也很享受这种交流,无拘无束,有说有笑。
  在电话里,她的话也多,家里的事,村里的事,只要她知道的,她都说给我听。在电话的那头,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版本”的婆婆。尽管如此,我每次回到婆婆家,她依然是那副荣辱不惊的模样。后来,我听邻居大婶说,婆婆最近很少出门去,以前天气好的时候,她能跟老街坊们闲聊一大上午。我怕婆婆老在家不出门,更加闷得慌,就对大婶说:“你们在街上玩的时候,多叫叫她。”大婶说:“俺总是喊上她,但你婆婆坐在外面,好像有心事。我问她,说怕家里有电话找她。”我恍然大悟,婆婆是在等我的电话啊!
  知道婆婆的心思后,我尽量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给她打电话,前后总是不差半小时。我工作再忙,到了钟点,也会记得把那串熟悉的号码按下去,婆婆总是很快就接起来,忙的话就简单说几句,不忙时就东一句西一句扯个没完。我说昨天孩子在家又做什么事了,说什么有趣的话了。婆婆就说谁家的闺女嫁了,谁家种的菜让人偷了……每天等我的电话,成了她老年生活的一件大事。
  我和婆婆的关系,通过细细的一根电话线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你猜现在怎么着?婆婆竟勒令老公把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我,理由是老公花钱太大方,应该让懂得持家理财的老三掌管。老公装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让权,但他事后兴奋地告诉我:“老妈把你当人物看了。”这话说的,那我以前是啥?他说:“你以前是人,现在是个人物了。”
  除了容貌的改变外,人真正变老之前,一般都有明显的征兆。例如明明想叫老大,却直呼老二的名字,明明想去拿盐,手里拿着盐却还在到处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件事能重复地对同一个人说上几遍,自己却不记得以前说过这件事,每一次都好像是第一次。最近几年,这些老年特征婆婆都具备了。首先强烈抗议的就是恋琪了,她说:“咱妈明明是叫我,跟我说话,却老三老三的,真是别扭。”我说:“咱妈叫别人的时候,也不是喊过你的名字吗?”她的嘴一撇,呵呵两声,说这种概率很少。婆婆也对自己的健忘感到好笑和无奈,她说:“俺使大劲想着,别搞错了,结果还是错了。”
  人上了年纪,脑子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活,这种事,大家都理解,但是如今婆婆的话明显比以前多了,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变成唠叨了。仿佛她年轻时没时间说的话,都想在老了后说给子女们听。她年轻时吃的苦、受的累以及这几个孩子小时候的糗事、趣事,只要她还记得,就逐一说给你听。第一次听是新鲜,第二次听是温故而知新,第三遍听就是提及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再然后……用大伯哥的话说是:“都听三百六十遍了,还说。”老二家的女儿十五岁了,她说:“只要奶奶一提起以前的事,我就想逃得远远的。”
  家里人惟一能做到不逃的便是我。因为我深知在婆婆的世界里,现在只剩下这几个孩子了。她的世界就那么大一个小圈,转来转去,都离不开几个孩子。人老了,更需要倾听者。说来说去,不知不觉中,有的事都已重复好多遍了,而她还在当新鲜事,带着热情向你诉说。因为她现在能回忆起的,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筛选,刻在她灵魂深处,也是她记忆最深刻的东西。谁能忍心责备老人:你这些话已说了无数遍,我们都听腻了?
  同样的一件事,说了无数次,就成了“废话”。而我,愿意当婆婆的“废话回收站”。每一次,我都很认真地听,并不时地回应。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孝顺”中的“顺”吧,是一种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现在,我家的小孩子们又唱起了新的“儿歌”:“老三老三,真不简单;赡养老人,自有妙招;吃好穿好,不如话聊。”
  (编辑/李贤平)
其他文献
谭迪熬老师:全国知名创新教育专家,历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湖南代表团团长,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中青年教师、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徐特立教育奖”等一系列荣誉,是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旗帜性人物。  王喆航是长沙市麓山國际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爱学习、爱思考、爱动手,曾发明的防溅指甲剪可是让同学们爱不释手呢!看到自己的小发明很受同学们欢迎,他发明的劲头更足了。想到自己发明防溅指
2006年7月20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讲述了战斗英雄史光柱的故事。人们欣喜地发现,当年的英雄并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击倒,反而以更昂扬的姿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这一切只因了一个叫张晓君的女人。    嫁给英雄的女大学生    1986年1月18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团的北京驻地,张晓君终于见到了与她通信半年多的英雄史光柱。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史光柱讲起了他们夺回老山50号战地的故事
清晨醒肤有妙招    早上醒来发现肌肤出状况了,别紧张,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就可!千万别怀抱着忧郁的心情出门哟!  1.早上醒来后眼睛和脸都肿起来,该怎么办?  赶快泡个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再涂抹保养品镇静冷敷。因为过度疲劳或水分摄取过多而导致脸部浮肿的话,只要让血液循环变快,浮肿就会消退。  2.脸上冒出大痘痘,该如何遮掩又不会给肌肤负担?  使用美容精华液做局部保养,再以美白遮瑕膏预防色素沉淀。
洋葱在烹调中是配菜,专事调和百味,有去腥除膻,增味提鲜的作用,被称作“和事草”。有一个曾经很盛行的比喻。说爱情就像洋葱,一片片剥下去,总有一片会让你泪流满面。我对洋葱感兴趣,就是因为这个比喻。曾经无数次拿着洋葱出神,爱情真是呛人的吗?爱情像这个圆圆的、紫红紫红的、光滑晶亮的、充满水分的东西吗?  第一次切洋葱,是长大之后的事。那时恋爱中的心动、甜蜜、伤痛和离别,都体味过了。那天是要做红烧牛肉,需洋
湖南的山区盛产板栗,中秋过后,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摆满了糖炒板栗的摊点。而湖南人真正爱吃的是“板栗炖鸡”,那是一味很补的菜品。炖鸡的板栗不要刚成熟的板栗,而要那种老板栗,也就是完全成熟的板栗。  阴历十月,板栗熟透了,毛果就会爆开,此时的板栗用来炖鸡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每年深秋,我都要买板栗来大朵快颐。剥板栗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比较容易的。我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开水烫。先用菜刀在每颗板栗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文章标题是模仿一部韩国的电影《拜见妻子的情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丈夫得知妻子有了外遇,为了弄清事情原委,他找到了妻子的情夫——一个英俊的出租车司机,并搭乘对方的车子开始了一场旅行。这是一个丈夫,因为妻子的不忠而产生的嫉妒的故事。嫉妒,始终是一种与爱相伴的情感,只不过它大多时候是潜伏着的,而一旦遇到外力,它激烈的力量会立即显现出来。它具有毁灭性的因素,所以克制和理性是必要的。否则
到寒冷季节,很多女性便会感到全身发冷,手、足等末梢部位尤甚。这是因为女性与男性相比,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血浆甲状腺素水平降低。若女性膳食中含铁较低,易患缺铁性贫血;甲状腺素能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皮肤血流循环加快,如果长期缺碘便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机体的御寒能力也会因此降低。  如果在饮食上选用一些补气助阳的食物,可使代谢加快,有效地改善畏寒现象。   肉类  肉类中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獐
儿在乡村跟爷爷、奶奶住了一个月,回来以后,她跟我说:“妈妈,好奇怪喔!奶奶帮我洗澡都不帮我擦干身体……”  “都没擦就穿衣服吗?”我也觉得很奇怪。  “有呀!有擦,可是她都用湿湿的毛巾拧干擦,没有像你那样用干的大浴巾帮我擦……这样还是有点湿湿的呀,没擦干。”  于是我明白了,跟她解释:“奶奶的习惯跟妈妈有点不一样,她觉得用湿毛巾擦就可以了。你一直都跟妈妈在一起,所以你的习惯跟我一样,这没什么好奇怪
2006年9月2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刑警队接到报案,该区一租赁房的旅行箱内,发现了一具散发着恶臭的不明女尸。该房租赁户、刚毕业的大学生刘金在接受询问时,称旅行箱是一个朋友存放在自己这里的,然而,就在刘金四处带着警察寻找那个朋友时,没想到他却露出了狐狸尾巴,他就是杀人凶手,死者是其女朋友的室友,他残忍杀害对方的理由竟是不堪对方妨碍他和女友的私生活……    房主反成“电灯泡”    21岁的刘金出生
他和妻子是同行,一个是外科主任,一个是护士长;一个儒雅俊朗,一个优雅美丽。五年前,两人同时退休,形影不离地过起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造化弄人。退休不到两年,他一点点健忘,一点点迟钝,直至完全痴呆:以前的同事朋友都不认识,儿子女儿也不认得,他只认得一个人,就是他的妻子。他说话分不清你我他,统统用一个“伊”字代替。  别人和他们打招呼时,他傻傻地对着刚人笑,拉拉妻子的手说:“跟牢伊!跟牢伊!”别人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