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和谐对话的有效尝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学生与教师、同学、文本、生活四方面开展对话,探讨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和谐对话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谐对话;有效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71-1
  一、与教师对话
  语文和谐教学的对话目标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目标会随着对话不断调整。它们是动态的,是流动的,但又指向共同的方向——完善人、发展人。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不会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相反,教师往往应该站在“权威”的高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既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又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创设民主化的学习环境,使语文学习有一个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人人、时时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见解,善于合作交流,乐于展示成果。但在民主的同时,学生与教师实现对话的前提是教师想方设法首先与学生实现对话,让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所以,教师要转变和改进教学方式,以平等、“同理”的心态和“权威”伙伴的角色,“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与同学对话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等各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和言语的感知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就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思考、疑惑,让学生之间彼此思想碰撞、言语争辩,从而达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的美妙境界,让每个学生在生动的语言课文课上锤炼言语、展示内心、张扬个性、体悟真情。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现语文和谐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生生对话权。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借助对话,学生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融,“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每个人则都有两种思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模式。就是强调学生要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要维护并赞赏学生在对话中体现出来的个性色彩,而且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别出心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找出不同意见的自由,有不接受教师或权威的意见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三、与文本对话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文本不能成为框住学生学习语文的框架。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实现对话的桥梁,文本应该成为学生与语文、生活之间实现对话的桥梁。与文本对话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文本,走进文本。文本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精选的语言、运用的典型,学生直接去阅读文本,让学生直接地、全方位地整体触摸语言,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将自身阅读过程中独特体验融注到表达意向、感情、心绪、感悟和欲望的“他人世界”的作品中的过程,并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构。同时,学生对“他人世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的一个发现,对自我潜在创造力和想像力的一种激发。
  当然,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存在着许多事实的差距,首先体现在时空上。学生面对的文本,或生成于久远的年代或生成于大洋的彼岸。其次体现在思想认知上,学生面对的文本,多是凝聚着高远的见识与深邃的思想,而学生则大多是人生阅读尚浅、知识水平不高的未成年人。此外对话双方的生活背景、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不同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差距,教师作为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就要先于学生与文体进行对话,作为学生与文本的中介,起导向作用。
  四、与生活对话
  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回归生活,走向社会。而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而语文和谐教学是在学习与理解前人的道理与知识的同时,强调对话者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相互交流,并通过这些交流又将对话者的视野引向现实世界的广阔天地。
  因此,语文学习的本身就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学生是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对语文的兴趣,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各项语文基本素养。例如,在开展写春联实践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贺新春春联系列比赛”活动,鼓励学生读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检验语文、学习语文,“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生活的对话,使语文学习的功能最终体现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总之,学生在与教师、同学、文本、生活进行对话中,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了更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有更高效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首先与学生实现对话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让课本资源、学习伙伴、现实生活和书籍等相关因素与学生实现和谐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其他文献
到6月底,女儿王戈就要告别幼儿园生活,加入小学生的行列了。从1991年7月入园到1995年6月毕业,正好是四年,我们便戏称她为“本科生”。事实上,王戈也确有很多理由获“本科生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梁家沟小学少先队大队部、黄白茨三小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员通过“找一找”、“讲一讲”、“演一演”的形 Inner Mongolia Wuda District Liangjiagou Elem
Using the coarser operand grain and simplified interconnection patterns, CGRA(coarse 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s) has been proven to be energy efficien
2012年11月24至28日,由中国古陶瓷学会海南省文物局和万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中国南海出水古陶瓷与南方色釉陶瓷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举行,共有来自中国大
我喜欢看课外书,每当沉陷在像高山似的作业堆里时,课外书能给我带来活力,使睡意顿失。什么童话故事、散文、诗歌,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但是我看书有个毛病,那就是不管在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组成以及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能够充分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使枯燥抽象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形象.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运用多媒体、优化物理教学谈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凸显学科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赵宋一代,人才济济,诗人、词人流芳百世,就是那些书画家,也留名青史。本文即简要介绍深受当时皇帝徽宗宠爱的书画家米芾。米芾,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公元1107年,初名黻,自言
延性材料作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一种典型夹层材料,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从层状结构设计和制备、增韧机理、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上质量求规模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积极改进我校德育工作
商业企业要完成生产或组织商品流通的任务,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企业经理就必须对所经营的商品、人、物、财力的结合方式、运动过程进行必要的、有效的管理,达到以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