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手段并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他们思维反应迟缓,课堂上注意力极易分散,表现显得呆板,缺乏应有的生气。那么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孩子们获得进步呢?作者就本班学生情况,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阐述,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一步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文的中心,使寓意的揭示过程和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尽管还有些不足,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培智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手段
  一、现状
  一日课毕,我与一位老师聊起学生们在课上的表现。她说:“嗨!叶老师,这节课上得真没意思。整节课就只有我在唱独角戏。孩子们对我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启而不发,真把人急死了!”
  二、思考
  像以上的谈话内容,我经常会听到。曾经在我的课堂上也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那种焦急的心态我十分理解。我想,这种没有生气的课堂气氛,固然与孩子们认知水平的深浅程度有关。那么,老师在埋怨和焦急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从教学过程找找原因呢?比如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超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适应你的教学方法?你的教学环节是否根据需要而设计的?问题的设计是否能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当你发现一启不发时,是否改变了你原有的教学计划或策略,换一种方法再启,三启……试试如何呢?
  就培智语文教学而言,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注重差异性教学。智障学生的学习不是为升学、升级或深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满足与他人沟通交流、互动的愿望,为积极地参与社区的活动积累经验和积蓄能力。
  笔者在对培智语文课文《红花与绿叶》的教学中,通过精心的解读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老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具有阶梯性的问题设置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领悟真理。
  三、案例
  (一)教材分析
  《红花与绿叶》是一篇寓言故事,它通过描写“公园里的红花为了突出自己的美丽,决定离开绿叶,结果一头栽倒在地,不久被太阳晒枯了”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人如果离开集体,就会落得像红花离开绿叶一样的可悲下场。”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八名学生中,轻度障碍学生2名,中度障碍学生4名,重度障碍学生2名。他们比较喜爱表达,对语文学科感兴趣;喜欢朗读,能朗读简短的文字,喜欢动画,听故事;两名轻度学生思维相对活跃,但分析理解能力较差,语言表达口齿不清晰。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融合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大问题细化成小问题,鼓励学生多说多读,营造一种“教师多启发,学生多思考,学习气氛浓”的课堂气氛。
  (三)教学目标
  A组:1.看图学习课文及生字词,理解“扶持、突出、清香扑鼻”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懂得“一个人如果离开集体,就会落得像红花离开绿叶一样的可悲下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说话的能力。
  B组:1.看图学习课文及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一个人如果离开集体,就会落得像红花离开绿叶一样的可悲下场。”
  C组:1.跟老师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词。
  2.参与学习活动,知道红花和绿叶的故事。
  (四)课堂实录
  1.多样的教学形式,理解关键词句。
  片段1:动作表情演示。
  师:同学们,“鲜红的花儿生长在公园里,在绿叶的扶持下清香扑鼻,美丽极了”,你知道“清香扑鼻”的意思吗?
  生:齐读“清香扑鼻”,生C读一读。
  师:(边讲边演示) 假设我们的教室就是开满鲜花的花园,(教师从室外走进来,夸张地闻一下,作陶醉状)“啊,真香啊!”你们是否也感觉到了?
  師: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闻到过类似的香味?在哪儿闻到的?
  师:比如当我们来到秋天的果园里,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生A:我闻到了苹果的甜味。
  生B:我闻到了葡萄的酸味。……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好。放学回到家时,妈妈烧的红烧肉什么味道?
  片段2:课件动态演示。
  师:我们都知道花儿长得好看,那么你知道她为什么长得这么好看呢?读一读。
  师:绿叶是怎样扶持红花的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吧。
  (播放flash课件,边播放边讲解提问)(课件演示的是绿叶不断地向红花输送水分和养料,以及红花茁壮生长的动态情景。)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绿叶在做什么?
  生A:给红花喝水。
  生B:喝好多水,真甜啊!
  (生C重复着说一遍。)
  师:是啊,绿叶给红花提供了好多的水啊,营养啊,红花才长得这么美丽。就像我们小朋友,每天要吃饭、喝水、吃水果、喝牛奶一样。
  师:红花吸收了那么多的水分、养料,她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师:她会高兴地说些什么呢?
  生A:多甜的水啊。
  生B:我好开心啊!
  片段3:指导朗读想象。
  出示“她随风一片一片地飘去,飘呀飘呀,越飘越高……”
  分别指A生、B生读一读,C生跟着他们读读。
  师:(评价朗读情况)刚才你们读得好吗?怎样才能把红花得意的表情读出来?
  师:你们想一想,你们平时去公园坐的飞机,那种在天上飞的感觉上是怎样的?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红花,正飞翔在高高的天空,那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啊?让我们把眼睛闭上,想象着红花在蓝蓝的天空中得意的样子,再读读刚才的句子,仔细体会体会吧。……   【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活躍起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智力落后学生的思维呆板,尽管老师课上课后花很多的时间耐心启发,细心地指导,他们的反应也总是跟不上趟,节奏上总得慢几拍。片段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清香扑鼻”;片段2多媒体课件解释“扶持”一词的抽象含义;片段3结合文字引导想象红花“得意”的神情。充分显示了教者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的起点,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思想。在问题的设计上,教者也按照班级学生的智力分类,有目的的指名回答,体现了培智语文教学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并不是孤立的,教者应视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才能把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轻松自然的学习。
  (五)步步深入,走入文本
  片段1:比比,知美丑。(播放课件)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花儿与课文刚开始出现的花儿比比,谁美啊?(学生观察画面)
  师:是啊。我们同学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你知道花儿怎么会由原来的美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片段2:联想揭中心。
  师生共同朗读全文。
  师:通过朗读课文和老师刚才的讲解,你们再想想红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生A:因为她离开了绿叶。
  师:为什么离开了绿叶,她就变得不美了?
  师:是啊,红花好看,还需要绿叶的扶持啊!
  师:绿叶就是红花生活的集体,离开这个集体,红花的美丽就不会长久。
  师:同学们,这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就像——(手势指示:学生)
  生A:就像我们每个人。(生B、生C重复一遍。)
  师:绿叶就像我们整个的——(手势指示:班集体)
  师:真聪明。假如我们中有的同学离开了班集体,会生活得开心吗?
  师:所以,(揭中心并板书)“集体就是我们的家!”
  片段3:联系实际促行动。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师生共同举例来说明。)
  师:(启发学生)比如在运动场的百米接力赛场上……在歌咏演唱会上……再比如我们春秋游的活动中……我们同学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脱离集体呢?
  【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高潮,也是重点和难点,而本文的寓意不是文本直接给予的,是在教师不断地点播、启发之后,学生“悟”出来的。为了揭示寓意,教者对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直到把学生引到文本所反映的深奥的哲理中。片段3更是对寓意的深入和引申,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正确的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设计既是对文本的整体回归,又是对寓意的拓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教学应学生而动,应实际情况而动。课堂教学不只是达到教学目的活动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不足之处】在寓意揭示的过程中,教者可能比较心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有所欠缺,学习过程显得仓促,学生对寓意的把握和理解不是十分的到位;在拓展寓意环节,学生们的表现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在下一课的学习中加以巩固复习。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力落后教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蒋凯.智力落后儿童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魏书生.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5.1
  [4]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课本第八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直以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状态繁衍进步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更以多样化的状态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广播、电视、唱片、CD、手机等多渠道都在传递着音乐的信息,学生每天有意无意的从社会和家庭所接受到的音乐信息应该比课堂要多,其中存在“被迫”的接受因素很多。因此,良莠不齐、雅俗交织的音乐信息使得学生的审美发生了偏差,甚至极端到认为流行就是美的。同时,人类感觉效应中
期刊
【摘 要】论证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较为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论证式教学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核心素养。本文以高中化学必修1中化学能与电能一节内容为例,介绍论证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论证式教学;核心素养;化学能与电能   近几年,许多化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授式教学,省去了科学论证的过程,虽然省时省力
期刊
【摘 要】创业课程在中职校有其独特的特点:相较于文化课,创业课的实践性更强些;相较于专业课,创业课的操作又没有条理可循。如何能学以致用,同时又能使实践再次指导学生,成为创业实践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总结  一、实践缘由  随着“双创”口号的提出,创业、创新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一条有用的途径,我校应时代的需求也开设了创业教育。  关于创业教育,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
期刊
【摘 要】课堂中的“意外”往往让很多教师措不及防,巧妙运用这些“意外”,一方面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突破思维定式,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的品质。  【关键词】意外;教学效果;思维品质  一、案例背景  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学生在摆小棒表示数时想出了一些让我“意外”的想法。课堂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及企业,已经尝试着把教练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且都卓有成效。本文对教练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开展了对一项学生工作实例的研究工作,并记录研究过程,总结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教练技术;3F;4P;5R  引言  带着爱、用心听、善于问、敏于行,是教练技术的精髓。在学生工作中,只有坚持不懈地用“爱”唤醒学生的“爱”,用“智慧”开发学生的“智慧”,用“教练技术”支持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它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应从一年级抓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让学生说好,还要借助绘本的阅读、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激发其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想说、爱说,从而促进其说话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段;说话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
期刊
【摘 要】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实行“大班额”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充分尊重、了解学生个体数学学习差异的基础上,可以相对克服班级授课制下的缺陷。为增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把握合作契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关键词】大班额;小组合作;有效性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学校的班级学生数量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在过去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识体验的丰富,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因此,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识不强。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契机,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融合到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去,在动手的过程中,认识知识和内涵,感受数学知识的积累。在对“多边形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有所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更加倾向于小学生们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動性应当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给他们进行指导。小学阶段是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是引导他们认识世界和塑造人格精神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们只有自身对语文阅读有兴趣,才能够提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正“走向儿童”,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童化”的语文课堂,是从儿童的发展出发,基于儿童已有经验,在儿童学习、发展過程中展开的。以学为主并得到恰当指导的“学导”课堂,使儿童在以文本为例的课堂学习中,发展语言,提高儿童的语文能力,获得真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以儿童的视角去观照课堂,构建符合儿童生态的“学导”课堂,与童化语文和谐融合。  【关键词】童化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