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多思考问题,思维才会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不断發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答问、讨论等情况,对学生的思维及时疏导、点拨。追问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教师有价值的追问往往是一节课中的精彩细节,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追问引导学生建构概念
在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设置一组有梯度、有层次的追问,有效地帮助他们建构并理解科学概念,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在教学《水变咸了》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我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将食盐和高锰酸钾分别放入两杯水中溶解,然后进行了如下追问:
师:杯中放的盐和高锰酸钾到哪里去了?
生:化在水里了。
师:“化”是什么意思?(学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放高锰酸钾的杯中的水变成紫红色的。
师:杯中的每一滴水都是紫红色吗?
生:是。
师:那放盐的杯中,每一滴水都是——
生:咸的。
师:放高锰酸钾的杯中每一滴水都是紫红色,放盐的杯中每一滴水都是咸的,这说明了什么?
生:高锰酸钾和食盐在水中分布很均匀。
师: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现在谁来总结一下,什么叫做溶解?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像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这样,变成了极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食盐和高锰酸钾看不见了,并不是没有了或者变成其他物质了。学生回答的“化”是变的意思,不是溶解。我从学生看到的现象入手,由浅入深地追问,帮助他们理清了思路,把他们的感知串成一条清晰的知识链,再让他们归纳溶解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教学《风的形成》一课,在引导学生认识了风是空气的流动后,为了进一步解决空气是怎样流动形成风的问题,我利用空气流动演示箱进行了演示实验,并追问: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没点燃箱内的蜡烛时,箱子左边洞口的香冒出的烟直往上冲;点燃箱内的蜡烛后,香冒出的烟从洞口往箱内流。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没点燃箱内的蜡烛和点燃箱内的蜡烛后,箱内有什么不同?
生:温度不同。没点燃蜡烛时,箱内温度低;点燃蜡烛后,箱内温度高。
生:空气不同。没点燃蜡烛时,箱内空气是冷的,箱外蜡烛火焰附近的空气是热的;点燃蜡烛后,箱内空气是热的,而箱外的空气是冷的。
师:点燃蜡烛后,箱内外的什么条件不一样?
生:空气不一样。箱外的冷,箱内的热。
师:热空气有什么性质?当两地冷热不同时,什么会跟着不同?这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现在请你说说空气是怎样流动形成风的?
这一组追问,帮助学生理清了实验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由直观到抽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维加工,发现了空气是怎样流动形成风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运用追问拨正学生偏离的思维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对许多问题认识模糊,也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等情况,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及时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引领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拨正他们偏离轨道的思维。
如在教学《哪杯水更热》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什么叫物体的温度,认识了温度计后,在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上的差异,同一杯水,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这时,我进行了以下追问:
师:同一杯水,为什么测出来的温度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生:老师,张政在测量时先用手握住了温度计的液泡。
师:那你觉得应该用手拿温度计的哪里?
生:应该拿温度计的中间。
师:(演示)这样拿吗?你拿一下试试,看温度计有什么变化?
生:我用手捏住温度计的中间时,发现温度计的液柱向上走。我认为应该拿温度计的上端。
师:不错,只有拿温度计的上端测量才准确。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老师,我觉得姜昊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到了杯子底部也是不对的。
师:应该怎么放才正确呢?
生:应该放在水的中间。
师:对,在测量水温时,应当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水的中央,不要接触杯底和容器壁。在读数时应该怎样读呢?可不可以拿出来读?
生:可以拿出来读。
生:不可以拿出来读。
师:大家试一试,看看拿出来读与放在水中读温度一样不一样?(学生操作)一样吗?
生:不一样,拿出来后温度下降了,不可以拿出水面。
师:很好。谁来说说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认知对象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适时追问,可以把学生这种认知冲突显性化,以暴露出其中的谬误,使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现象、新知识发生碰撞,引发他们生疑、析疑和释疑,最终促使他们放弃固有的错误观念,接受新的观念。
三、运用追问拓展学生探究的深度
在课堂中适时追问,可以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改变浮和沉》一课的教学,在研究“改变液体的比重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时,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并进行适当追问,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入。 我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鸡蛋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个鸡蛋同时放在清水中,两个鸡蛋都沉在水里;把雞蛋同时放在盐水中,两个鸡蛋都浮起来。根据实验现象,我追问:
师:同学们,鸡蛋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生:与两杯水有关。
生:两个杯中的液体不一样,所以鸡蛋在1号杯中浮,在2号杯中沉。
生:1号杯中加入了别的物质,鸡蛋在里面才会浮。
师:用什么方法证明两个杯中的液体不一样呢?
生:闻一闻。
生:尝一尝。
生:加热使水蒸发,看看会有什么。
师:大家觉得有哪种方法比较科学?
生:加热使水蒸发。
接下来,我进行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观察两杯液体是否相同。当大家看见1号杯中的水加热后留下了“白色物质”时,兴奋地喊起来——盐!我追问:白色物质就一定是盐吗?学生对白色物做出了各种猜测,有的说可能是味精,有的说可能是白糖……我又追问:那1号杯中的水到底加了什么物质呢?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研究呢?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运用“反证”的方法想到:把盐、白糖、味精分别溶解在水里,看看鸡蛋会不会浮起来?于是进入下一个实验活动。实验完毕后,我让各小组汇报:说一说你们如何使沉在清水中的鸡蛋浮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到只有加了一定量的盐或白糖才能使鸡蛋浮起来,而且初步建立了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科学概念。
四、运用追问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性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及兴趣使科学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突发灵感,这些突现的灵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追问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性,使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蜡烛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出示蜡烛,然后提问: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办法?学生想了很多办法,如点燃、折断、加热、切割、砸碎等。在组织学生交流后,我让他们动手实验,并把所用的方法和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加热蜡烛,蜡烛熔化了,但过一会,熔化的蜡烛又变成蜡了。
生:我们点燃蜡烛,蜡烛慢慢熔化,变得越来越短。
生:我们切割蜡烛,把蜡烛切成了蜡片。
……
这时,王威阳站起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发现,点燃蜡烛时,蜡烛会冒黑烟,把纸放在上面,纸被熏黑了。
蜡烛熔化变短学生都能注意到,但冒烟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没想到好动的王威阳不仅注意到了,而且还用被熏黑的纸证明了这一点。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追问:其他小组看到了吗?这个黑烟是什么呢?能不能想办法把它收集起来观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决定用烧杯收集。我把器材发给学生,交待了注意事项后,学生动手收集。一会儿,实验完成,我组织学生交流:
师: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
生:点燃蜡烛后,烧杯慢慢变黑了,杯里有一种黑色的粉末。
师:这种黑色的粉末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碳粉。
这时徐善康又大声说:老师,我还有一个重大发现,烧杯里还一种像水蒸气的东西。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立即追问: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吗?(不少同学举手示意发现了)刚才很多同学都说看见了像水蒸气一样的东西,可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谁能帮助解释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他们看见的应该是小水珠,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水蒸气遇冷后会凝结成小水珠。
生: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烧杯就变成小水珠了。
……
课堂上学生突发的灵感和产生的许多“意外”往往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这种教学资源可遇不可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执行教案,对其只是一带而过,或索性不予理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课堂获得了机械的“完美”而失去真实的灵性。如果我们不拘泥于预定的教学设计,适时把握、利用这些资源,就会让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
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应该充满追问,一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该善于追问。有效的追问,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或者模糊处,利用追问把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运用追问引导学生建构概念
在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设置一组有梯度、有层次的追问,有效地帮助他们建构并理解科学概念,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在教学《水变咸了》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我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将食盐和高锰酸钾分别放入两杯水中溶解,然后进行了如下追问:
师:杯中放的盐和高锰酸钾到哪里去了?
生:化在水里了。
师:“化”是什么意思?(学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放高锰酸钾的杯中的水变成紫红色的。
师:杯中的每一滴水都是紫红色吗?
生:是。
师:那放盐的杯中,每一滴水都是——
生:咸的。
师:放高锰酸钾的杯中每一滴水都是紫红色,放盐的杯中每一滴水都是咸的,这说明了什么?
生:高锰酸钾和食盐在水中分布很均匀。
师: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现在谁来总结一下,什么叫做溶解?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像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这样,变成了极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食盐和高锰酸钾看不见了,并不是没有了或者变成其他物质了。学生回答的“化”是变的意思,不是溶解。我从学生看到的现象入手,由浅入深地追问,帮助他们理清了思路,把他们的感知串成一条清晰的知识链,再让他们归纳溶解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教学《风的形成》一课,在引导学生认识了风是空气的流动后,为了进一步解决空气是怎样流动形成风的问题,我利用空气流动演示箱进行了演示实验,并追问: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没点燃箱内的蜡烛时,箱子左边洞口的香冒出的烟直往上冲;点燃箱内的蜡烛后,香冒出的烟从洞口往箱内流。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没点燃箱内的蜡烛和点燃箱内的蜡烛后,箱内有什么不同?
生:温度不同。没点燃蜡烛时,箱内温度低;点燃蜡烛后,箱内温度高。
生:空气不同。没点燃蜡烛时,箱内空气是冷的,箱外蜡烛火焰附近的空气是热的;点燃蜡烛后,箱内空气是热的,而箱外的空气是冷的。
师:点燃蜡烛后,箱内外的什么条件不一样?
生:空气不一样。箱外的冷,箱内的热。
师:热空气有什么性质?当两地冷热不同时,什么会跟着不同?这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现在请你说说空气是怎样流动形成风的?
这一组追问,帮助学生理清了实验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由直观到抽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维加工,发现了空气是怎样流动形成风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运用追问拨正学生偏离的思维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对许多问题认识模糊,也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等情况,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及时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引领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拨正他们偏离轨道的思维。
如在教学《哪杯水更热》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什么叫物体的温度,认识了温度计后,在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上的差异,同一杯水,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这时,我进行了以下追问:
师:同一杯水,为什么测出来的温度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生:老师,张政在测量时先用手握住了温度计的液泡。
师:那你觉得应该用手拿温度计的哪里?
生:应该拿温度计的中间。
师:(演示)这样拿吗?你拿一下试试,看温度计有什么变化?
生:我用手捏住温度计的中间时,发现温度计的液柱向上走。我认为应该拿温度计的上端。
师:不错,只有拿温度计的上端测量才准确。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老师,我觉得姜昊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到了杯子底部也是不对的。
师:应该怎么放才正确呢?
生:应该放在水的中间。
师:对,在测量水温时,应当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水的中央,不要接触杯底和容器壁。在读数时应该怎样读呢?可不可以拿出来读?
生:可以拿出来读。
生:不可以拿出来读。
师:大家试一试,看看拿出来读与放在水中读温度一样不一样?(学生操作)一样吗?
生:不一样,拿出来后温度下降了,不可以拿出水面。
师:很好。谁来说说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认知对象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适时追问,可以把学生这种认知冲突显性化,以暴露出其中的谬误,使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现象、新知识发生碰撞,引发他们生疑、析疑和释疑,最终促使他们放弃固有的错误观念,接受新的观念。
三、运用追问拓展学生探究的深度
在课堂中适时追问,可以拓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改变浮和沉》一课的教学,在研究“改变液体的比重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时,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并进行适当追问,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入。 我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鸡蛋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个鸡蛋同时放在清水中,两个鸡蛋都沉在水里;把雞蛋同时放在盐水中,两个鸡蛋都浮起来。根据实验现象,我追问:
师:同学们,鸡蛋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生:与两杯水有关。
生:两个杯中的液体不一样,所以鸡蛋在1号杯中浮,在2号杯中沉。
生:1号杯中加入了别的物质,鸡蛋在里面才会浮。
师:用什么方法证明两个杯中的液体不一样呢?
生:闻一闻。
生:尝一尝。
生:加热使水蒸发,看看会有什么。
师:大家觉得有哪种方法比较科学?
生:加热使水蒸发。
接下来,我进行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观察两杯液体是否相同。当大家看见1号杯中的水加热后留下了“白色物质”时,兴奋地喊起来——盐!我追问:白色物质就一定是盐吗?学生对白色物做出了各种猜测,有的说可能是味精,有的说可能是白糖……我又追问:那1号杯中的水到底加了什么物质呢?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研究呢?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运用“反证”的方法想到:把盐、白糖、味精分别溶解在水里,看看鸡蛋会不会浮起来?于是进入下一个实验活动。实验完毕后,我让各小组汇报:说一说你们如何使沉在清水中的鸡蛋浮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到只有加了一定量的盐或白糖才能使鸡蛋浮起来,而且初步建立了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科学概念。
四、运用追问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性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及兴趣使科学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突发灵感,这些突现的灵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追问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性,使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蜡烛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出示蜡烛,然后提问: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办法?学生想了很多办法,如点燃、折断、加热、切割、砸碎等。在组织学生交流后,我让他们动手实验,并把所用的方法和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加热蜡烛,蜡烛熔化了,但过一会,熔化的蜡烛又变成蜡了。
生:我们点燃蜡烛,蜡烛慢慢熔化,变得越来越短。
生:我们切割蜡烛,把蜡烛切成了蜡片。
……
这时,王威阳站起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发现,点燃蜡烛时,蜡烛会冒黑烟,把纸放在上面,纸被熏黑了。
蜡烛熔化变短学生都能注意到,但冒烟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没想到好动的王威阳不仅注意到了,而且还用被熏黑的纸证明了这一点。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追问:其他小组看到了吗?这个黑烟是什么呢?能不能想办法把它收集起来观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决定用烧杯收集。我把器材发给学生,交待了注意事项后,学生动手收集。一会儿,实验完成,我组织学生交流:
师: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
生:点燃蜡烛后,烧杯慢慢变黑了,杯里有一种黑色的粉末。
师:这种黑色的粉末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碳粉。
这时徐善康又大声说:老师,我还有一个重大发现,烧杯里还一种像水蒸气的东西。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立即追问: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吗?(不少同学举手示意发现了)刚才很多同学都说看见了像水蒸气一样的东西,可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谁能帮助解释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他们看见的应该是小水珠,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水蒸气遇冷后会凝结成小水珠。
生: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烧杯就变成小水珠了。
……
课堂上学生突发的灵感和产生的许多“意外”往往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这种教学资源可遇不可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执行教案,对其只是一带而过,或索性不予理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课堂获得了机械的“完美”而失去真实的灵性。如果我们不拘泥于预定的教学设计,适时把握、利用这些资源,就会让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
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应该充满追问,一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该善于追问。有效的追问,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或者模糊处,利用追问把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