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桥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过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村寨游玩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座座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风雨桥。它们好像一道道彩虹横跨溪河两岸,供人们往来交通。据说,在秀美的三江大地上,总共有一百多座风雨桥, 游走侗族村寨,不经意间抬头就会看到一座宏伟的风雨桥。
  三江侗乡风雨桥长短不一、姿态万千,背后的故事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出名的当数程阳风雨桥和岜团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盘龙桥,位于三江县林溪镇,是广西众多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典型的侗族建筑,木石结构的程阳风雨桥横跨林溪河,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每天慕名前去登临的游客络绎不绝。
  程阳风雨桥的修建,源于一次洪水。传说中,桥梁始建者之一的杨唐富,某天从三江县城赶街回家时,不巧林溪河发洪水,苦于河上没有桥梁,就跟同伴互相扶持过河。当时杨唐富就提议说,“我们在这里建一座桥吧”,同伴深表赞同,过后挨家挨户发动群众建桥。一九一二年,程阳风雨桥动工修建的消息传来,饱受出行之苦的程阳八寨村民齐心协力,有钱捐钱,有力出力,忙时务农,闲时修桥,历时十三年终于建成。
  落成后的风雨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二台三墩四孔,桥长六十四点四米,宽三点四米,高十点六米。桥面架杉木,铺木板。墩台上建有五座塔式桥亭和十九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五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关于程阳风雨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是有一座小木桥的。一天,一对恩爱的年轻夫妇过桥时,突然狂风四起,水波翻涌,不知名的一股巨浪瞬间没过小木桥,遮天蔽日,让人无法睁眼。短短的一瞬间,狂风停了,河流又恢复了平静,但男子却发现,爱妻也一同消失了。这件怪事惊动了村民,大家纷纷到河里寻那名女子,但却始终无果,后来才发现是河里的螃蟹精垂涎那名女子的美貌,所以兴风作浪把她掳走。男子想到从此要失去爱妻,在河边痛哭流涕,三天三夜不肯归家。男子的痛哭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它被男子的痴情打动,挺身而出,杀死了螃蟹精,救出那女子,夫妻终得重新团聚。为了纪念花龙,人们将河上那座小木桥改建成雕花的亭廊风雨桥,柱上雕刻有花有龙,作为对花龙保护地方百姓安宁的纪念。传说虽虚无缥缈,风雨桥却渐渐成为侗乡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热恋男女依偎桥上,一边倾听潺潺流水,一边低声呢喃,那是一种别样的浪漫。
  与程阳风雨桥齐名的岜团风雨桥,坐落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岜团寨旁的孟江河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成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桥长五十米,桥台间距为三十点一四米,二台一墩,两孔三亭,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不同之处是在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人畜分行,成为双层木桥。岜团风雨桥在木桥立体功能分工方面属国内外首创,与现代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岜团风雨桥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两位侗族工匠所建,他们各从一头建桥,风格迥异,最后却浑然天成地统一在整体中。岜团风雨桥造型庄重典雅,结构独特,亭阁的瓦檐层叠,檐角高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桥与侗寨风光紧密相融,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图。倘若赶上斗牛节,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齐岜团风雨桥上翘首看热闹,观水牛在河滩上角斗,看激流飞扬,听牛角碰撞,论成王败寇, 实乃快事一桩。一百多年来,观众和水牛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岜团风雨桥安然不动,一直见证这个古老的传统习俗。
  在侗族人的生活里,风雨桥既是交通建筑,也是生活场所,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漫步桥上,经常看到老人在桥上打牌,小孩在桥上玩游戏,农闲时还有侗家老奶奶在桥上做一些小买卖。在侗族传说中,风雨桥连接生死,造桥是为自己和家人积德纳福的事情,亭阁凿井里的花球和桥上的碑文,也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众人修桥的功德。有的风雨桥中央建有神龛,供奉各路神仙,寄托侗族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运昌吉的良愿。而人们把风雨桥建在村寨溪河的下游,也是期望这座桥能守住财源,保住寨子的风水。
  风雨桥的精巧华美和承载的意义固然令人神往,但它最惊人之处在于桥梁的建筑工艺。侗族工匠在修建风雨桥时,就地取材,用山上盛产的杉木凿榫打眼,木栓穿合,整座桥不用一根钉子。究其原因,风雨桥百年不倒的奥妙,在于一项已经传承了七千多年的技艺。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利用榫卯结构, 以匠之心造木之艺——突出来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扣在一起,两块木头便紧紧相扣,不再分离。成千上万根木料,只凭榫卯交叉错插结构,一幢房子、一座桥梁便可以屹立千百年。风雨桥就是其中的杰作。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祖祖辈辈的“侗族鲁班”胸有丘壑,盖房造桥从来不用设计图,全凭墨斗和木尺。他们除了是利用榫卯的高手,還能出神入化地运用刀斧,而世代相传的工艺绝学,也得以在一代代侗族工匠手中发扬光大。百年来,无情的洪水屡次把溪河上的风雨桥冲毁,能工巧匠们总能一次次把风雨桥重建。侗族人不愧是天生的艺术家!
  时至今日,一座座风雨桥在侗乡的青山绿水间屹立,坚固、精美、神奇,散发着逝水流年的光芒。它们历经百年沧桑,日夜注视着侗族人生活的变迁,也庇护着他们的日常出行。让风雨桥战胜时间的,不仅是榫卯结构,更是侗族工匠的匠心。
其他文献
早就耳闻宁明花山的磅礴气势和神秘色彩,二〇一六年,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我更是心驰神往。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决定抽身前往游览。  美丽的明江自东向西流经宁明县城,那天一大早我坐船从县城码头一路向西。清晨的明江,烟缭雾绕, 江水清澈,人坐船中,清风拂面,神清气爽。只见两岸奇峰峙立,连绵起伏。岸上树木葱茏,竹丛郁葱。没多久,我便来到花山脚下。  从明江上遥望花山,只见它高耸入云,气势雄伟,悬
期刊
“东周庄,西凤凰,南黄姚,北平遥。”如果你喜欢中国的古镇文化,相信对这句话不会感到陌生。走进黄姚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随处可见;漫步黄姚古镇,坚实、古朴、悠闲的感觉油然而生。黄姚古镇名声在外,源于它的内涵在时光的打磨下闪闪发亮。  黄姚,因原住居民以“黄”“姚”两姓居多而得名。黄姚古镇位于广西东部,地处广西、湖南、广东三省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黄姚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成为潇贺古道上的
期刊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感兴趣,那么你一定听说过“北有长城,南有连城”这句话。“南国连城”,狭义上指的是位于广西凭祥的大连城和位于龙州的小连城,广义上指广西千里中越边境线上的边防体系。  从空中鸟瞰祖国南疆广西的中越边境线,在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道道灰色的线条在山脊上蜿蜒伸展。人若沿着山势爬行探索,就会发现这些灰色线条原来是石头垒砌成的墙。石墙经过风吹雨打,如今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有的淹
期刊
七绝·美丽装  清风俊鸟芳芬场,草盛花香蜜蜂忙。  高楼飘下颂扬曲,滩地挂出美丽装。  七律·三秋  抠紧天时抢种收,白天夜晚赶三秋。  青灵碧野金黄致,健壮耕牛大声吼。  劈旧培新堆玉粒,扬帆载物货出游。  聪明硬汉捋胳干,巧手叠山汗水酬。  夏日清晨  清晨雾霭无声动,月隐阳出暗透红。  早起勤人匆踏路,扬鞭骏马奔新城。  河边树叶  风吹翠绿着装碧,雨缀银珠叶暗翻。  蔽日遮天莹闪烁,鸳鸯戏
期刊
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一颗渴求健康长寿的心。历史上,关于“长生不老” 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炼丹说、寻求不死仙药說、得道成仙说,林林总总。但在广西永福县的百寿镇,健康长寿可不是传说。  今天的中国有八十个长寿之乡,其中二十五个落户广西,遍布八桂的东、南、西、北、中。其中以“寿” 字命名的,却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永福县百寿镇。  百寿镇,曾名永宁州、永宁县,后因“百寿图”石刻更名为
期刊
第七章 神犬黄豆  1  初冬的早上,晨雾还未消散,薄薄地罩在田野上,地里小麦已经有半寸高,笔直的地垄纵横交错,给荒凉的冬日涂上了一层墨绿的色彩。地面上覆着一层白霜,路旁的野草枯枝挂着晶莹的霜花,平添了几分雅致。  五月停下了脚步,田野里四处望不到人影,小路上只有自己踩出的一溜脚印儿,她跳了跳,活动一下双腿。这已经是她出来锻炼的第五天了,为了八百米跑能及格,她也是狠狠地下了决心,每天逼着自己早起半
期刊
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我读了《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乾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清代儒生贾存仁将其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中的“学而篇”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一共三百六十句。其核心思想是孔子的“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和外出时的言行举
期刊
千百年来,兴安灵渠在人们心中有着极高的评价,历史上素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之说,足见灵渠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论年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论功能,灵渠作为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对秦朝统一中国,对岭南地区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堪称“北与古长城国宝并辉,西与都江堰名气同高。”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全长3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灵渠位
期刊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西街名气甲阳朔。  有人说,去桂林不游漓江,等于没去桂林;到阳朔不逛西街,等于没到阳朔。阳朔西街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以至于让这么多人魂牵梦绕?  阳朔西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道路并不是很宽阔,约八米有余,从东头走到西尽头,长度也不过八百米,它东起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会。就是这样一条说长不长说宽也不宽的老街,却历经一千四百多年风雨,依然引人入胜。它
期刊
一九六一年,电影《刘三姐》将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文化推向了高潮,影片中秀丽的桂林山水、智慧的刘三姐、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全国及东南亚。从此,前来桂林寻访刘三姐、聆听山歌,便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其实,刘三姐的故乡不在桂林,而是在河池市宜州区的刘三姐镇。由于无法磨灭少年时代观影的美好记忆,我也踏上了探访刘三姐故里的旅途。  从南宁一路驱车往北二百多公里,便来到刘三姐故里。此地位于广西石灰岩地区,奇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