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小提琴教学因素的几点思考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提琴艺术的核心是人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除了对于学习者演奏技能上的训练与技术要求之外,小提琴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同样对学习者本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不仅仅是音符、节奏、手指技能,更体现在学习者的音乐思维、个性、听觉能力等等方面。本文中,不折通过对学习者自身对于音乐的探索加以分析,进而阐述小提琴教育的内涵目标对于学习者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提琴;内心听觉;个性;思维
  自小提琴艺术进入中国后的近百年时间中,其在中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效果,且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小提琴艺术教育网络。而随着小提琴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国小提琴人才与师资力量也得到了逐步成长与成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小提琴演奏人才。在小提琴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之中,不难发现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学生怀揣着对小提琴无限的憧憬,投入到小提琴学习的怀抱,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逐渐由主动的热情变为被动的学习,甚至有不少最终放弃了小提琴的学习,而最后能够产出的小提琴演奏者却少之又少。
  在笔者看来,小提琴是一门音乐与人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学习者自身全身心与音乐相结合的体现。而在小提琴教学中,迫于种种条件的影响,其普遍强调学习者对于演奏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培养,并没有注重培养学习者自身与音乐的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音乐审美等等方面能力的挖掘与培养。笔者认为这些能力才是学习者真正能够与音乐相相结合的体现,也是其音乐学习的目的所在。音乐的学习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的美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思维,通过音乐与艺术的魅力辅助其成长形成美好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情操。
  小提琴教学的目标与内涵同样如此,其不仅仅是音符、节奏的训练,手指机能的训练,更多的是挖掘学习者的音乐思维、音乐个性,以此引导他们主动去学习、去训练、去探索音乐的世界。在本文中,笔者期望通过对学习者个性、思维、内心听觉等方面培养的重要性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阐释包括小提琴教育在内的音乐艺术教育的核心意义所在。
  小提琴演奏虽然说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但更强调学习者身心与音乐的结合,仅有高超的演奏技能是无法单独支撑演奏的,两者之间的媒介即是演奏者自身的素养、思维与内心的综合。说起学习者内心的体会与感悟,我们最常听到的词语就是内心听觉。注重内心听觉能够帮助学习者加强演奏技能的引导,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与感悟音乐中所蕴藏的内涵,能够帮助学习者改变枯燥的演奏技能的训练。由此不难看出,注重内心听觉训练对于小提琴艺术的重要意义,若是学习者能够注意到内心听觉在小提琴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从中找到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小提琴训练效果。
  内心听觉是我们内心对于音响效果的一种认定与分析,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是从心理上对于音乐进行感知。对于学习者而言,内心听觉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细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更好地调动演奏技能塑造完美的音乐与情感形象,使听众能有乐曲感情上的共鸣。这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以及所有优秀的乐器演奏者来说,都是应该重视的方面应该具备的条件。在国外,众多专家对于小提琴的教学方式方法、小提琴内心听觉与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十分有效的研究工作,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小提琴学习、演奏、训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主张在小提琴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习者用听觉去感受小提琴音乐,更要用整个身体与心灵去感知音乐。对于内心听觉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可以更多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想象的描述。而这种音乐的想象并非是单一的,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与提升。
  通过对内心听觉的理解,我们其实就不难发现,小提琴的演奏是具备思想、个性与想象的,而并非是机械的运动, 如果只是照搬乐谱上的乐曲, 是无法体会到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世界的。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思维创造的含义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小提琴的语言是音乐,而音乐是能够听过内心听觉的感受赋予其一定的表达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是学习者对于演奏音乐的理解、想象、设计、创新等,这都是其思想的体现。例如,作曲家为小提琴创作时,会在乐谱上标注弓法与指法,但其并不会标示这里所需的揉弦是多大的力量、什么样的角度,我们所欣赏到的演奏时都是知名演奏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调整、改进的,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在小提琴教学中,演奏技能传授之后,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让他们去不断练习演奏技巧,更应当让他们去聆听、思考自己的演奏,这段为什么用这个指法,这段为什么用这个弓法,这样的设置与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有着怎样的联系等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最终深入到音乐的精神内涵之中,引发自己的共鸣。我们常常能够发现,相同的音乐作品,经由不同的演奏家演奏时,会有不容的风格,且并不是一位地按照乐谱严格的标准演奏,这就是演奏家们对于音乐的思维再创造。也正因如此,在小提琴教学中,我们应当因材施教、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手型条件与发音的习惯、规律,思考、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弓法与指法,从而让自己的演奏轻松并且可以更好地为音乐服务。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音乐既是一门共性的艺术,更是一门个性的艺术。在小提琴教学中,我们常常讲究因材施教,那么什么是“因材施教”?即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培养。现在的小提琴教学逐渐呈现出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个性教育缺乏的表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发展,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小提琴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内心听觉、创造思维方面的培养,为其自身的演奏带来更多的创造与表现的空间。对待不同的学习者,我们在保证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的天性,形式可变而目的不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能够让其去主动思考音乐的目的。当然,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让学习者,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一切的前提就是科学的演奏技巧,符合演奏乐曲情感需求的表现。
  总而言之,当我们惊叹于大师小提琴演奏所取得的效果时,当我们被精湛的演奏技巧所吸引时,作为小提琴学习者,不能够忽视其演奏背后对于音乐的理解、处理与培养所付出的努力。因为,无论是内心听觉的培养、音乐思维的创造、个性的特征与表现,这些都是相互关联且与音乐融为一体的,其构成了音乐与演奏的核心。
其他文献
研究了加热温度对GCr15 钢贝氏体中碳化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越高,上贝氏体的碳化物的长条越短; 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越呈点状分布,且点状更加粗化。
证明了有1结合环的两个交换性定理,推广了 Mohd Asharf 和 Gir-i.R.D 中的结果。
【摘要】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句哲学理论也揭示了音乐表演专业与舞台实践之间的关系。当前音乐表演专业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音乐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教授的理论知识都是源于对舞台实践的研究和总结。反过来,舞台实践正好是检验音乐表演专业理论知识的最好途径。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能够
自从磁泥即磁性槽泥(CC材料)在鞍山矿山公司动力厂首先研制并得应用后,国家就非常重视这一新的节电技术。国家科委和机电部等联合发文,铁道部也发文要求推广应用磁泥改造水泵
1991年10月,在西安召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通车30周年学术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从事电气化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研制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和领导,予会代表畅谈了我国电气化铁
用X射线能谱仪及离子探针对Re-N-C共渗层中稀土元素晶粒微观尺度上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渗过程中渗入的稀土元素具有强烈的晶界偏聚倾向,共渗后具有很高的富集比
提出采用熔体汇合角度、流动前沿温度、压力三个参数来表征熔接痕,构建了评价熔接痕性能优劣的WSt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比了相同工艺参数下快速变模温成型(Rapid Heat Cycle Mold
胡壮麒,1929年8月生于上海,1952年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材料工程》编委会
着重研究了电渣熔铸GCr15钢碳化物球化的高温固溶处理、沸水淬火和高温回火的新工艺方法。此方法可以缩短碳化物球化处理周期,节省能源
铁路基本建设系统各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与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铁路基建队伍是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大量修建铁路的时期,为了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