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本文从分析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现状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给出了建议。地方高校务必做到从自身实际出发,面向地方,勇于进行改革尝试,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创新型城市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途径
  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积累和创新,而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具体到保定市来说,目前拥有各类地方性本、专科院校十余所,每年毕业学生数万人,这些高校必须肩负起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任,根据学校的基本特征及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对于有效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从而对保定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踐能力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涵。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教学途径,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平台。
  1.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在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以打破常规的方式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判断、思考、规划直至解决的能力。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地方经济发展的栋梁,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障。
  2.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是否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才质量的标志,培养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地方高校要发展,首先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地方院校高度重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坚持创新发展,打破常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比例,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质量、寻求更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学校整体实力,进而打造出学校“品牌特色”的必然选择。
  3.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领域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绝大多数大企业已把新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从事研发的科研人员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那些有一定科研成果或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往往是用人单位热衷的对象,而在工作中,这些同学的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好的学习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应以学生的就业竞争为导向,适应市场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均已提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已达57个,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撑。地方高校应该也必须做到立足地方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体系上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发展的需求输送创新型人才,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这是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却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问题:
  1.生源质量一般,国家、地方支持较少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地方高校在高考招生时相对部属院校很难录取到高分的学生,并且国家和地方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明显少于部属院校。就保定市十余所地方高校来说,绝大多数本科生源都是高出分数线10分左右的学生,而专科院校更是存在生源不足的情况,而同一城市的部属院校录取分数线则要高出本科一批分数60分左右。于此同时,国家对部属院校的投入一般都在地方高校的数倍以上。
  2.学校定位不准确,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无特色
  地方高校重要的办学目标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将学校定位过高,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过于追求学生的科研能力,但却没有与之相配套科研场所。这就导致培养的学生即无强劲的科研能力又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不能很好的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去。
  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思维、开展创新学习和活动进而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杠杆,评价体系则是检验创新成果的标准。而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培养机制设置的不合理,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不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安于现状,责任心不足,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学习;对创新成果鼓励不足致使学生思想保守,不能更好的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
  4.学校与地方沟通不足,创新成果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
  由于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从而联系不够频繁和畅通,导致高校与政府间缺乏了解和合适的沟通渠道。地方政府出台各类鼓励创新的规章制度大多向地方企业和政府部门靠拢,而针对鼓励高校的政策较少。于此同时,地方高校虽然每年发表数量极多的论文和课题,但是大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技术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面对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外部因素,地方高校要做到积极应对,在通过积极呼吁教育部、地方的政策支持、保持稳定的招生规模和借助多方力量筹措资金来解决外部问题的同时,更应该把解决内部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当作抓手。地方高校要开展创新教育,要充分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及条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前景,积极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规划出一条依据自身特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之路。
  1.明确学校定位,树立学校培养特色,转变教育理念
  一所高等学校的定位决定了其希望向社会提供毕业生和服务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在具体落实阶段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社会服务的水平等几个方面。社会要求各类高校所承担的服务类型和范围的不同,使得不同高校在学校定位上也应有所不同。就地方高校而言,应以教学为主,着力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进入社会能够“即插即用”型毕业生。在确定学校定位的同时,办学特色对一所高校的意义和价值同样十分重要,地方高校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强势、特色学科和传统优势,认真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将学校已有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只有在科学、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的教学才能健康发展,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生为本”是永恒的主体理念,一切教育都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这就要求学校根本上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树立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实践育人”是教育部提出的各高校应着力加强的教育环节。要求学校在教育工作中紧密结合实践、深入实践,即要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也要兼顾校内的实践教育和校外的实践教育。从而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变固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实现。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必须从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入手,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应更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增加选修课学时,特别是应当鼓励教师更多的开设交叉学科、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其次,要更新课程内容,压缩理论环节学时数,增加实践环节学时数。同时,教师在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充分吸纳当前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努力使课程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时代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第三,营造科学的课程创新环境。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践类专题研究型课程的方法,将科学研究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考核方式。如采取“研讨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提高创造性的见解,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是,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地方高校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出台相关配套制度,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验收,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要围绕各级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标准从培养方案入手积极探索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2012年,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程”中单独列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以全面提升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截止目前已审批通过5万余项。各地方高校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具体到保定市而言,已有2所高校121项项目审批通过,获得资助金额100余万。
  (3)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地方高校需要特别重视从开题、选题到中期检查直至答辩各个环节质量,努力从人工管理改为系统化管理,加大毕业论文结合生产实际、科研项目和直接在实习基地完成的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论文的比例,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建立与地方企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教育基地,完善实践教育平台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学校内部资源,只有更好的与地方企业紧密结合,依托企业的已有资源和力量,才能实现更好地效果。在现有情况下,地方高校要想获得政府、企业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与政府和企业进行定期、充分的沟通,了解对方的预期;其次,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才能得到政府和企业更大的支持。第三,地方高校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开展研发工作,联合培养地方所需要的人才。具体到保定市,各类地方高校应积极与长城汽車、英利集团、巨力集团等驻保大中型企业紧密联系,重点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105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2007
  [2]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3]袁油迪,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7期
  [4]何小勤,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探索,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5]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第3期
  [6]张向阳、王海军、吕延勤,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务处)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如何构建科研创新平台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研究影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的要素,总结出高职院校创新平台管理和运行更加合理以及高效的策略。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 构建要素  科研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上水平、上质量、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
期刊
[摘要]当前,研究生的品质行为屡现不端,且表现形式多样化,与国家、社会对研究生层次高端人才的品德要求严重不符。本文根据三个在某校发生的真实案例,系统分析并重新设计了现代研究生德育工作框架,共分为精神修养、心理、生活技能、法制和德育知识等五个维度的教育,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关键字]研究生教育 道德教育 工作框架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培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德才兼
期刊
[摘要]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不仅关系到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还会影响到高校科研的发展方向,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方法是高校科研评价工作的重点。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归结起来有三大类: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与综合评价。文章从中选取了四种方法重点介绍,以期更好地运用于实际评价中。  [关键词]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同行评议法 德尔菲法 文献计量法 层次分析法  “没有正确的方法,就没有正确
期刊
[摘要]本科生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更早接触社会,接触专业岗位,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除此之外,本科生顶岗实习对加强企业认识、学生自我认知以及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工作等产生影响。本文就顶岗实习对本科生就业心理因素影响以及对就业乃至就业后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本科生顶岗实习的未来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本科生 顶岗实习 心理
期刊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主要的教育设施和机构,是大学文化积淀、创新、传承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既对图书馆建设产生积极作用,也是大学生进行“三自教育”的重要平台。探索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奉献作用,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和志愿者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志愿者 组织管理 三自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课外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在分析训练装备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采用 “讲授-探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某训练装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员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训练装备探究式教学创新能力目前,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任职教育能力和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1]。应着眼于“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目标,实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
期刊
[摘要]通过对终身体育内涵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高校体育课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从而提出了高校体育课与终身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终身体育奠定身体基础。加强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从理论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改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能力等方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虚拟实验技术也迅速发展并逐步从理论研究迈进实际教学。虚拟实验室的相关概念、理论日臻成熟,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得以拓展。本文从化学实验教学实际出发,对虚拟化学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功能、局限性及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同时,阐述了虚拟实验的引入,不仅解决了高校化学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效率低下及实验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激发了大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积极
期刊
[摘要]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极具魅力而高雅的体育项目,随着羽毛球运动的逐渐普及,羽毛球运动已进入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学中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提高羽毛球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 体育项目 课堂教学  一、羽毛球发展的运动简介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十分普及,我们国家队的水平很高,世界级的选手也很多。羽毛球是一项适合全民健身的高雅运动,它
期刊
[摘要]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使得国家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有限的工作岗位数与其之间的矛盾和不适应性日益突出,面对严峻的生就业形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渠道窄,且创业意识相对淡薄,创业知识还相对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系统的指导作用,是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关键字]高校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内容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