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性主义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有3个阶段,引进吸收阶段、繁荣阶段以及深化阶段。在每个阶段,女性主义批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个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术领域,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中国;传播
  女性主义批评是指20世纪后期兴起于欧美,以女性性别意识为焦点去阐释文学与文化现象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兴起,首先归功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扩大。女权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次女权运动使西方妇女获得财产权和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产生了第二次女权运动,这次的女权运动影响深远,使妇女获得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萌芽
  有史以来,中国的社会就是男尊女卑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移情别恋,女人却只能从一而终;男人可以吃喝嫖赌,女人却要遵守三从四德;男人可以因私欲休妻,女人却不能以任何理由休夫;男人死了妻子可以续弦,女人死了丈夫只能守寡。在中国古代流行着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在待字闺中的时候就被父亲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成亲后,只是一个供丈夫发泄的工具和传宗接代的机器,就更没有必要接受教育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人成亲后听天由命,即使受到虐待也无可奈何,唯有忍受。还有所谓的“三寸金莲”,女子在四、五岁便要缠足,一缠裹就是数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这其中的痛苦不言而喻,更何况一双尖尖的小脚,如何承载其繁重的劳作?但是男人喜欢小脚女人,正是男人这种畸形的审美观使女人从小就开始受压迫。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和传统使男人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甚至作为当事者的女人也习以为常,女人是边缘化的群体,只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
  几千年来并没有几个人为中国妇女所受的压迫鸣不平,偶尔有几篇文章,几个人物,但是影响甚微。中国古代的名著几乎都是以男人为中心,《三国演义》、《水浒传》讲的都是大老爷们的故事,里面的女性人物不仅少而且都是作为配角存在;《西游记》里面女性形象较多,但是着笔较多的都是“妖女”;《金瓶梅》是第一部以女人为主线的小说,虽然那些女人都不是正义的化身,但是通过对女性情感和性欲的描写,女性形象从“妖女”过渡到了“女人”。后来的名篇《红楼梦》,《家》,《京华烟云》等一定程度上都受到《金瓶梅》的影响,《金瓶梅》开了“女性形象”主要刻画之先河。
  18世纪末,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大陆。不得不承认,西方列强的入侵,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灾害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
  19世纪末,各地天足会出现,破除了缠足的陋习;康有为、梁启超等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主张男女平等,并且开设女学堂,为中国妇女走出家门、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思想通过书籍和报刊的传播,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旧观念,使人们对妇女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为妇女身心解放拉开了序幕。
  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思想声势浩大,许多有识之士为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男性作家对此也深有见解,著名作家林语堂非常关注女性问题,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有所体现,他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观着手写了很多著名小说,比如在《京华烟云》中,批判了女子缠足现象,鼓励女子上学堂接受新思想等。五四时期,鲁迅在他的有关妇女问题的论著中,不仅肯定了女性的价值,主张恢复女性的权利,并且就男人长期压迫女人这一问题上进行了男性的自我批判。在他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伤逝》里面,他塑造了一个新的知识女性形象子君,面对家人阻扰自己的爱情,她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① 这些男性作家,都曾在国外留学,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不仅是知识男性,知识女性在这场解放运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她们身在其中、深受其害,她们热情饱满、竭尽所能为自己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秋瑾无疑是中国女权思想的先驱,她创办《中国女报》,并撰文宣传女性解放思想,提倡女权和女学。为了妇女的解放,她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又宝贵的生命。五四之后,文坛上涌现了大批著名的女性作家,如冰心、庐隐、丁玲和张爱玲等,她们“以文学为武器,向束缚女性的陈规陋习作了挑战,表现了一个被压抑的女性群体的反抗意识和对自我生存底蕴的寻觅,第一次‘浮出了历史地表’。”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确立了妇女的权力和地位,使我国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但“男主内、女主外”的思想还普遍存在。改革开放后,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大量涌入中国大陆,“feminism”也是其中一员。
  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阶段:引进吸收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从事外国理论研究的学者开始接触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该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序幕。朱虹被看做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起的先驱。1981年,她发表了《<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最早为国内学者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妇女文学”。两年后,她编选的《美国女作家短片小说选》中,主要介绍了一些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经典著作。比如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子》、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以及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等,这些名著的介绍使国内更多的知识女性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兴趣,为中国女性了解西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奠定了基础。80年代前几年大多是对女性主义一些著作的笼统的介绍,内容比较受局限。
  直到1986年,《第二性》(第二卷)的中文译本才开始在中国出版,其中有句至理名言,“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③也就是说,女人受压迫不是因为生理因素,而是因为社会环境造成的。“这部著作因其所具有理论的原创性、体系性及较大的影响力,被看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一个转折点。”④1988年《第二性》(第一卷)的中文译本随之问世,1989年《一间自己的房子》的译本也在中国大陆出现,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女性主义的国外书籍也被翻译成中文,这些译本的出现促进了中国的女性写作,加快了该理论引进的步伐。而且,译者还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者对女性自身缺陷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推动了该理论在中国的健康发展。近些年,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论文和著作在数量上成倍增加,与此同时,该理论的研究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小江教授是其中之一。就女性这一问题,她发表了很多著作,1986年主编的《女子与家族》,1987年《夏娃的探索》,1989年出版的三部著作,分别是《性沟》(论证了男女两性在社会中互不理喻、难以协调的现象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女人:一个悠远美丽的传说》(为若干“坏女人“正名,并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妇女形象,展现出一部比较完整的女性形象史,由此来见女性的进化和发展)以及《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西方兴起,直到80年代才传入中国,是文革导致传入的滞后。该理论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文坛开始繁荣复苏,再次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都深切地关注“女权”这个话题。“同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为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拓宽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批评研究视野,研究成果日渐丰富”⑤,如1989年出版的由孟悦、戴锦华合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主要介绍了中国现当代的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陈虹用女性主义明确地界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写作”的发展轨迹,“从对女性主义懵懂无知的张洁、张辛欣凭女性的经验触摸到了女性主义问题,到王安忆接受了理论,却对理论表示了独立的怀疑和判断,再到更为幸运的一代林白和海男,她们有女性主义理论,有女性经验,开始自觉有意识地关注女性问题,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女性文本摇摇晃晃、蹒跚着脚步走向了成熟。”⑥
  第二阶段: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译著的数量相对于与第一阶段后期有所减少,“但选集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更有许多单独的文章、讲稿被引入,对女作家和理论家而言有相当的启示作用。”⑦
  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于199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被认为是国内学者编辑的第一本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集,论文集收集了19篇国外的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论文,探讨了女性主义的界定,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同其他西方理论之间的关系。在该论文集的序言中,张京媛讨论了“Feminism”一词的译法,她主张将其译为“女性主义”,因为“女权主义”指的是“妇女为争取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而“女性主义”则标志着“进入了后结构主义性别理论时代”。更重要的是,“女权”二字比较敏感,不容易让人接受,会阻碍“Feminism”在中国的发展,而“女性”二字比较中立,男女都能接受。
  1994年盛宁的《20世纪美国文论》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盛宁在书中对“Feminism”一词的译法有不同于张京媛的看法,她认为,“女权主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以社会变革为目的的文化运动,然而同时又具体地表现为对西方文学传统的人士进行一次‘破旧立新’的话语变革”⑧,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不能脱离“女权运动”而存在,因此她认为译为“女权主义”更贴切。
  “Feminism”的两个译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每个人理解的层次不同。女性主义不仅包含了两性的权力关系,而且更加关注有关性别冲突的多层次内涵,这也是目前国内多用女性主义一词的原因之一。
  第三阶段:深化阶段
  1995年9月4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规模宏大,内容涉及与妇女相关的各个领域。大会制定并通过的《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指出要用具体行动去保护妇女的权利,呼吁提高全球妇女的地位。这次会议为西方学者重新认识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敞开了大门。 大概这时,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国掀起了第二次浪潮,不仅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译著数量增多、内容涉及范围更广,国内学者对其评述也更加深刻,西方学者对我国文学进行的探索成果也在国内得到介绍和评析,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994年李小江、朱虹等人主编的《性别与中国》得以出版,书中收集了1992年2月在哈佛大学召开的国际研讨会的论文,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用性别观念分析中国:妇女、文化与国家”。这些论文主要出自西方学者之手,论题广泛,“将妇女研究、中国研究与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熔于一炉”,甚至有一些论题是国内学者尚未涉足的,论文中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为国内学者开拓了新的视角。
  刘慧英1995年出版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对男性作品中“柔弱”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反驳,对传统的男权意识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1999年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译本问世,该书是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展过程中振聋发聩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形成的标志。译本对国内学者也有很大的影响,她在书中指出:“性别之间的冲突较之民族与阶级间的冲突更为悠久,两性间的争斗、压迫和反抗与人类历史伴随始终,从未止息。”⑩她认为性别关系同种族关系、阶级关系一样,都是一种政治关系。男性和女性之间是一种支配和从属的关系。
  2003年,李小江主编的《让女人自己说话》四部曲出版,她主张女人要用“女性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证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对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现象做出“女性的解释”,给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产生了多种思考。
  从95年至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茁壮成长,在学术领域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独树一帜的文艺理论。并且,该理论与其他批评理论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如马克思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等。我国许多高校陆续开设了“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这门学科,有的高校专门为“女性主义批评”开设了独立的课程,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评价
  世界上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也不例外,它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仍需更多的学者继续努力使之改善。
  由于我国没有实际的、规模宏大的“女权运动”作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些学者认为,我们只是在盲目地照搬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没有自己的创新点。这种说法太过于极端,我们确实主要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但是东西方国家国情不同,制度也不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自从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的熏陶下,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日趋成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
  注释:
  ①鲁迅:《伤逝》[M],妇女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②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J],1999(2)。
  ③西蒙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④刘红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J],2010(1)。
  ⑤刘红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J],2010(1)。
  ⑥陈虹:《中国当代文学: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女性文本》[J],1995(4)。
  ⑦荒林、诸葛文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⑧盛宁:《20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⑩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的政治》[M],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李小江、朱虹.性别与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4.
  [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5.
  [5]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钟良明译,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
  [7]鲁迅.伤逝[M].妇女儿童出版社,2000.
  [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9]李小江.让女人自己说话[M].三联书店,2003.
  [10]荒林.中国女性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陈虹.中国当代文学: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女性文本[J].1995.
  [12]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J].1999.
  [13]荒林、诸葛文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2006.
  [14]刘红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J].2009.
其他文献
【摘要】:《带灯》是贾平凹叙写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不仅表现在它内容上对基层政治生活的大胆揭露,更多的是它在文体结构方面较之前作品的突破和提升。本文拟将从交融混杂的文体、虚实结合的叙事、雅俗对照的语言和象征隐喻的修辞四个方面对《带灯》文体上呈现出来的特征作些浅显的分析,以此来看贾平凹对小说文体艺术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文体;叙事;语言;修辞  贾平凹自八十年代以
期刊
【摘要】:挂历,大家都见过,前几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每到岁末年初新的挂历一定会将取代旧的挂历,陪伴着人们走过又一个春夏秋冬。相信大家对挂历的形式都有印象,因为它不仅是日期的记载,它上面精美的图案,也是很吸引人。然而挂历从古至今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它最初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它最初肯定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摸样,他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化,不断在丰富着我们的眼睛。随着经济的发展,挂历的作用也日
期刊
【摘要】:以抗战历史题材为内容的作品,诸如《黄河东流去》、《冬天里的春天》、《战争和人》、《白鹿原》等,常常是沉郁而厚重的,阅完宗璞先生的《东藏记》,却被作者那“玉精神,兰气息”的优雅气质与以温情描战争的写作手法深深感动。也许,只有对生命坚定不移的信仰与对理想、对家国那无言的大爱,才能让一个群体在民族性的灾难中历经风雨飘渺,却仍咬牙坚守心灵的一寸净土,使嶙嶙傲骨不被绝望侵蚀。  《东藏记》最重要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50名本科生,使用孤独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量表上得分差异显著,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不同专业在其量表上的得分虽然也存在差异,但是并不显著;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很大程度上受性别、年级的影响,虽然也受户籍、专业的影响,但作用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二者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期刊
【摘要】: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养老保障体系的多元化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我国政府在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时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政府应该起导向作用和政策的支持;加强老年社会社会保障的力度和养老氛围的培育;引导城市老年人树立积极地养老理念。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扬长避短建立出适合我国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多元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个全球
期刊
一.作者简介  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史学家,是全球闻名的16卷《宗教百科全书》的主编,在宗教学届声名显赫,曾被欧美学术界誉为当代宗教研究领域中的“太阳”,他是现代西方宗教现象学的主要代表,亦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伊利亚德一生极其勤勉的学者,他的学术视野几乎涵盖了所有二十世纪宗教研究的领域,据他的弟子马克·林斯科特·里科茨(M
期刊
【摘要】: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短篇小说《起源葫芦》,讲述了关于彝族葫芦起源神话和彝族对葫芦以及葫芦笙的崇拜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起源葫芦》中的葫芦笙所代表的祖灵崇拜,以及故事中对祖灵的悲情献祭下人们所获得的精神慰藉。  【关键词】:葫芦笙;祖灵崇拜;悲情献祭;精神慰藉  《起源葫芦》是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仑卓土和索拉威尔表兄弟,与葫芦和葫芦笙命运纠葛的悲剧人生。既是彝族“毕
期刊
萍乡,梦中向往的地方……  秋高气爽,樟树飘香。因工作考察,来到萍乡。对这个地方的了解,那是多年前,上中学时从历史课中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秋收起义”等知识的学习知道的。今天可以身临奇境地感受她的,美轮美奂的境界了。  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这里的人们用“萍”字起的店名或广告名,还有街名什么的。如“昭萍”、“安萍”、“燕萍”、“萍水”、“萍实”。人们对“萍”字的喜欢程度,可见一斑。问一问
期刊
【摘要】:安吉拉·卡特的《明智的孩子》被人们成为“女版的《百年孤独》”,本文通过从血缘家庭和非血缘家庭、父权家庭和母权家庭以及不同的叙事艺术三个方面来对《百年孤独》和《明智的孩子》进行对比,探索联结家族成员的纽带以及由于作家性别的不同所带来的对家族的不同叙述角度,从而了解作者透过家族本身所要传达的自身立场和意义。  【关键词】:百年孤独;明智的孩子;家族;血缘;性别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安吉
期刊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wenty-eight-year-old Anne Eliot, the heroin of Jane Austen’s last work Persuasion, was still haunted by the hurt from the broken-up which was persuaded eight yeas ago 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