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班幼儿入园适应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家庭环境向社会环境转变中,小班幼儿入园表现出适应不良行为,其与幼儿心理和年龄特征紧紧相连,同时,也是教师管理和家庭教育影响下而产生的反应。本文通过分析小班幼儿入园适应不良行为和其原因,提出一些提升幼儿入园适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小班幼儿 适应不良行为 幼儿园
  1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常规性表现。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即使在受约束的条件下,他们也会以自己的自我中心论为指导,向你展示幼儿的天真、可爱,但是而在走出家庭环境,走进幼儿园的那刻,他们却成了“小哑巴”、“胆小鬼”、“瞌睡虫”等,而一些妈妈眼中的“小乖乖”也会以大闹天宫的气势,抵抗着入园生活,或是哭泣、或是打滚。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幼儿活动主要集中在室内,幼儿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教师管理中,教师往往以成人的思想对幼儿进行思维定位,或是在教学中简单地要求幼儿“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这种定型化的管理,不适应幼儿那活泼好动的心。
  (2)不适应集体生活。小朋友吵架、打架,乱扔垃圾,课上乱讲话,自由活动中一片乱哄哄等,都是幼儿进园不适应集体生活的表现,尤其是在自由活动中,幼儿处于放任状态,加之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较强,在缺乏教育管理和约束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便成了“小霸王”、“自由者”。
  2 影响幼儿入园适应不良行为的因素分析
  2.1 幼儿心理因素
  三四岁的孩子心理幼稚,在这个年龄段,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看到好玩的,具有吸引力的往往具有好奇心,而这种心理特征并不是外界因素所能制约的,因此,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充满了色彩,所以,当他们的心理受到冲击时,他们就会毫不掩饰地发泄自己的不高兴。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好模仿,当他们看到几个孩子追逐时,他们会紧跟其后,并且越玩越高兴,当看到同伴在干什么事,他就会做同样的事,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也是无对错的,而这种行为也必然会增加其不良行为,如追逐打闹、课堂说话、抢夺玩具等。所以,基于幼儿年龄特征以及心理因素考虑,小班幼儿入园的不良行为是幼儿心理、情趣的体现,也是必然会存在的行为。
  2.2 家庭因素
  孩子就是家中宝,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增加的今天,每个婴儿的出生都寄托了几辈子人的爱,所以,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家长会过度溺爱孩子,而由于家长幼儿教育认识的缺失,往往造成孩子成为“家中一霸”,每当孩子不高兴时,便会以哭闹、甩砸等形式进行发泄,而且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在幼儿园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是我的”、“你放开”、“你不能动”等话语,会看到孩子们为争夺食物、玩具等大打出手。在现代家庭中,往往通過专制和放任的极端方式,对孩子进行管理,而家长的强硬态度、放任态度都容易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如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过失时对其进行打骂,这就使得一些孩子,在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以武力争取。
  2.3 教师因素
  幼儿入园适应不良行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管理有关。其一,在幼儿入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对孩子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够把握孩子的个性、习惯等。其二,在对幼儿管理或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死板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如在课上一些学生大声说话,老师用命令的口气告诉他们“不要说了”,这就一下子将孩子吓住,容易引起孩子沉默、冷漠等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只管自己说,并不采用兴趣化、游戏性的方式展开教学,这就造成孩子们各行其是,有的呼呼大睡、有的窃窃私语等,从而使课堂出现失控现象,进而造成幼儿入园适应不良行为增加。
  3 提升幼儿入园适应性的有效方法
  3.1 家长要积极引导幼儿入园适应性
  在入学前期,家长要尽早开始幼儿入园准备,多带孩子到小孩集中区活动,积极引导孩子与其他小孩子一起玩耍;家长要认识到幼儿入园的必要性,坚持每天都要送孩子进园,并表现出兴奋和热情,以影响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并通过自身学习来提升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认识,及时调整教育方式,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通过日常小细节,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集体参与能力,促使孩子感受到群体的热情。
  3.2 进行家访,实现教师与幼儿第一次亲密接触
  教师在确定入园孩子的信息后,要及时对将入园的孩子进行家访,让孩子感觉到“我见过你”,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受到一下子“被转让”,同时,在与孩子见面时,教师要通过“小问候”、“小礼物”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创造条件和孩子玩耍,以有效提升小孩子对教师的热情,这样在孩子再次见到你时,孩子会想起你,愿意和你在一起。
  3.3 创建入园小插曲
  孩子一进入幼儿园无疑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远离感,此时要求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好动心、好奇心等展开兴趣化的活动,如开展小游戏、教孩子唱歌、打拍子等,同时,要关注一些严重表现出不适应性的孩子,将这些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针对孩子表现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如一些孩子变现出好抢、好发脾气,教师就要通过玩具一起玩、玩具传递等方式,让孩子接触到玩具,并通过周围孩子的行为对这些孩子产生影响,让他们模仿“转让”。
  3.4 以多彩教学方式,创建高氛围课堂和班级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多种形式的兴趣化、游戏化教学,将孩子吸引到课堂之中,如在进行数字儿歌教学中,让学生大声唱出儿歌,并说,“呀,你唱得真好,给你个小花朵,谁还想要我手中的小礼物?”教师听到每个孩子都想要时,说“我只把小礼物给会唱歌的小英雄,谁勇敢呀?”这样既调动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维持了课堂秩序。在课堂管理中,尤其在孩子自由活动中,教师要将用一些小任务,如展开制作、小棒传递等活动或游戏,将孩子的无序、散漫、混乱的活动变得生动、有序。在班级环境创设中,通过小小黑板报,“小小画家板”,张贴小卡通,小图画等,将班级进行装饰,让孩子进入多彩多姿的世界,进而提升孩子的入园适应性。
  4 总结
  小班幼儿入园是孩子接受集体、走进社会的第一步,在孩子心理影响的条件下,往往表现出适应不良行为,而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等对其适应不良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提升孩子入园适应性中,要通过各方面的因素准备、条件创设、管理创新等方式,而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孩子的小心理,才能够将他们一步步带入社会大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是他们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2]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12(3).
  [3]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2(5).
  [4] 雷燕,李燕红.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干预措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其他文献
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和振兴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坚持继承“叶九条”、“邓六条”和“江八点”,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并适时调整对台政策,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是一门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既要做到使相关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灵活利用多媒体,同时
麻辛二陈汤是由《伤寒论》中方剂化裁而来,可用于临床治疗中风表虚证或伤寒表实证,不论有汗或无汗,只要抓住风寒闭窍便可用此方治之。临床运用时,可见头痛、项强、身痛、恶寒
文章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领域出发,对我国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按照二级学科分类进行了综述。针对现有的学科建设,探讨性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刘军经营一家小公司,收入颇丰,而且太太贤惠聪明,女儿大学在读,生活令人羡慕。可是近两年来,他的睡眠却越来越差,以至整夜无眠,白天则萎靡无神。在妻子督促下,他去了多家医院、做了大量的检查,除了血脂稍高外,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不得已,刘军只好借助于安眠药,才能睡上三四个小时。不过。由于他担心长期服用安眠药会让自己产生依赖,因而隔三差五地就把药物停掉几天。然而停服安眠药后,他就几乎彻夜无眠,而且白天出现了
明代某年腊月.一位干金小姐在自家后花园赏花时.因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没想到一双伸举过头的手突然放不下来了。家仆忙请来当地名医俞用古。俞细察后一本正经地说:“小姐乃因体内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根本性的思想。这个标准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标准。历史唯物主义把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作
文章对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分层、开放、创
1.津液能起到滋润濡养作用,流行于体内滋养脏腑,输注于孔窍濡养眼耳口鼻,流注于关节使之柔润滑利,渗于骨空填精补髓、养骨充脑。津液为病可概括为津液不足与津液不化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