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建设创新型甘肃如何促进高校融入甘肃科技创新体系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在甘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承担重要角色,始终坚持为建设创新型甘肃服务的方向,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创新型甘肃 高校 科技创新
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机遇期和发展期,甘肃省委、省政府从本省实际出发,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5午时间初步建成创新型甘肃的战略目标,它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不断转变的过程。根据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结合甘肃省实际,建设创新型甘肃,必须有相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保障,充分发挥本地高校作用加快创新型甘肃的建设至关重要。2006年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大学要努力成为区域创新的骨干力量。要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规划,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在大学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科技进步、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形成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区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整合、带动与辐射效应。”
围绕创新型甘肃建设的目标,如何促进高校融入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把高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基地,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甘肃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作好服务建设创新型甘肃这篇大文章,应重点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始终坚持为建设创新型甘肃服务的方向
创新型甘肃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高校作为甘肃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提高对建设创新型甘肃的直接贡献率的同时,实现甘肃高校科技事业的更大发展。
1 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重大科技难题。高校科技工作必须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事关甘肃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领域,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和解决创新型甘肃建设中一些重大科技难题。为此,高等学校必须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展开科学研究,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组织方式,打破条块分割,开展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争取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领域,在生物制药及中(藏)药产业发展领域,在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和技术跨越,着力解决建设创新型甘肃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
2 开发高新技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高新技术开发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拥有更多的原创性的高新技术,并由此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决定建设创新型甘肃进程快慢的关键因素。甘肃高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而且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如兰州大学的“有机分子化学、低维磁性材料”,西北师范大学的“有机化学与生物技术”,兰州交通大学的“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及水处理技术”,兰州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有色金属冶金”,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和兽医技术”;西北民族大学的“藏文信息管理系统”等等,对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相关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甘肃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新要求,高校要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光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及我省机电、冶金、建材、食品、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加强研究和开发,鼓勵学校和教师个人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通过有效手段,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3 推进产学研联盟,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行产学研联盟不仅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甘肃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例如“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兰州正远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天际环保有限公司”、“兰州金诺绿色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智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立盛达铁路新技术有限公司”、“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兰太草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兰州助剂厂”等,都是高校产学研的结晶。2006年,在各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团体以及热心于产学研联合工作的个人倡导下,成立了“甘肃省产学研联合会”。当前,应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产学研的统筹和协调,完善有关政策,推动制度创新,通过产学研这个大平台,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形成一些重点领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甘肃省产学研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省内外产学研沟通与互动;积极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开发中心和股份制企业,进行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
4 加强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网点遍布/“大城乡、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建立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各级职业中学为依托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形成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新渠道。高等学校要走出去创建科技示范基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促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认真作好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为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持。同时,高等学校要担负起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职责,帮助中小企业改造传统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全面提升高校为甘肃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
1 切实激活资源,培育新优势。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必须激活现有资源,以资源整合为支撑点,建立联合、开放、流动的科技工作运行机制,把分属于不同部门、机构的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 果。
一是激活人力资源。进一步创新人才组织体系,建立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学校之间联合申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组建跨校、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其他合作机构。以项目为纽带,凝聚科技队伍,逐步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课题小而散、重复度高等问题。就一所高校来讲,要打破院系、学科之间的界限,根据学校的科技工作发展规划部署科技力量,以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为引导,组织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院系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形成一些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
二是整合物力资源。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全面整合物力资源,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新机制。在物力资源配置上,必须符合学科建设的整体要求并尽量做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和辐射面宽;必须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必须和现有仪器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以便取得最佳使用效益。要把科技经费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避免仪器设备的低水平重复购置。在物力资源的使用上,要改变“谁所有、谁使用”和“谁使用、谁所有”的状况,全面推行开放、流动的管理模式,做到“谁需要、谁使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大中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图书情报共享机制、计算机网络系统共享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以及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为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计算等提供公共平台服务。
2 全面释放优势,形成新的创造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高校科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科技资源有序整合的基础上,应以自身优势为着力点,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把优势转化为推动力和创新力。
一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甘肃省的33所普通高校中拥有近2万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有两院院士6名,省属高校外聘院士7名;国家级专家学者有15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省属高校有11名,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属高校139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7个,國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3名,省级专家学者有232名,甘肃省优秀专家省属高校48名,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人189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8名,其中第一层次人选33名;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近400名。”这是非常宝贵的科技资源,也是高校的优势。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策引导等有效措施,把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型甘肃建设的巨大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甘肃省高校共建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还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大批其他各类重点实验室及研究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随着对这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积极的政策导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高校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三是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发源于高校。在我国70%的科研成果与高校有直接关系。同样,从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数量上来看,甘肃高校已经成为了甘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使高校的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已经显现出来,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科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已建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0个省级重点学科、近200个校级重点学科,基本形成了合理的学科建设格局,为大力推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迅速提高高校科技攻关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能力创造了条件。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独有的学科交叉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聚集优势,淡化学科界限,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科研任务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科设置。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三、进一步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1 建立和完善正确的导向机制,逐步引导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加强应用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注重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主动为创新型甘肃建设服务,注重资源整合,提高自身实力,注重队伍建设,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强政策导向。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对从事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授权专利获得者,在科技奖励、职称晋升、考核聘任及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将按劳分配与按“智”分配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从事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智力型劳动的价值和贡献。
二是注重投资导向。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尽快设立专利申请资助基金,用于资助高校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及授权发明专利的部分费用。在科研立项和科技资金投向上,继续向与创新型甘肃建设紧密联系的应用性项目倾斜。积极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中心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引导不同学校、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高校进行科技资源整合的积极性。设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重点支持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学者,引导他们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为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储备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青年后备军。
三是强化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强对高校科技工作的舆论宣传。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目的观和价值观,强化为创新型甘肃建设服务的意识,要大力宣传高校科技工作必须重实效,多出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要大力宣传为创新型甘肃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树典型,抓示范。
2 建立和完善可靠的保障机制。要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多渠道筹措科技经费,重点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高校在总经费开支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科学研究与开发,保证高校科技创新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此外,高等学校在争取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加大与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的力度,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
3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在过去的科研评估体系中,对发表论文、获得奖励及进校经费等方面的量化指标较多,而对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程度如何、对国民经济建设贡献多大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不够完善,容易导致学校部分科研人员在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倾向,重论文、重评奖、重成果鉴定、不重市场,进而影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影响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高校科技工作服务“三化”建设的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校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开发成果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推广、产业开发效益评估体系。在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应用和开发研究成果必须促进生产力发展。对校办科技企业的评估要突出经济效益,要把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广度、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程度,作为高校综合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考核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
4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体系,实行具有竞争的人才成长机制,为高校科学研究原始性创新建立一种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要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学术气氛。对高水平论文、专利、科研成果等要加大奖励的力度;对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要给予重奖,大力支持教师争取各类课题和项目。同时,要扩大基层单位的管理权限和课题组在人员使用、经费安排、学术决策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科研管理、科研决策、科研规划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技术开发或专利实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并在评优、晋职、晋级方面给予优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关键词:创新型甘肃 高校 科技创新
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机遇期和发展期,甘肃省委、省政府从本省实际出发,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5午时间初步建成创新型甘肃的战略目标,它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不断转变的过程。根据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结合甘肃省实际,建设创新型甘肃,必须有相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保障,充分发挥本地高校作用加快创新型甘肃的建设至关重要。2006年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大学要努力成为区域创新的骨干力量。要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规划,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在大学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科技进步、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形成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区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整合、带动与辐射效应。”
围绕创新型甘肃建设的目标,如何促进高校融入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把高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基地,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甘肃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作好服务建设创新型甘肃这篇大文章,应重点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始终坚持为建设创新型甘肃服务的方向
创新型甘肃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高校作为甘肃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提高对建设创新型甘肃的直接贡献率的同时,实现甘肃高校科技事业的更大发展。
1 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重大科技难题。高校科技工作必须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事关甘肃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领域,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和解决创新型甘肃建设中一些重大科技难题。为此,高等学校必须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展开科学研究,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组织方式,打破条块分割,开展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争取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领域,在生物制药及中(藏)药产业发展领域,在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和技术跨越,着力解决建设创新型甘肃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
2 开发高新技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高新技术开发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拥有更多的原创性的高新技术,并由此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决定建设创新型甘肃进程快慢的关键因素。甘肃高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而且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如兰州大学的“有机分子化学、低维磁性材料”,西北师范大学的“有机化学与生物技术”,兰州交通大学的“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及水处理技术”,兰州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有色金属冶金”,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和兽医技术”;西北民族大学的“藏文信息管理系统”等等,对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相关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甘肃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新要求,高校要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光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及我省机电、冶金、建材、食品、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加强研究和开发,鼓勵学校和教师个人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通过有效手段,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3 推进产学研联盟,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行产学研联盟不仅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甘肃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例如“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兰州正远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天际环保有限公司”、“兰州金诺绿色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智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立盛达铁路新技术有限公司”、“兰州兰大小精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兰太草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兰州助剂厂”等,都是高校产学研的结晶。2006年,在各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团体以及热心于产学研联合工作的个人倡导下,成立了“甘肃省产学研联合会”。当前,应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产学研的统筹和协调,完善有关政策,推动制度创新,通过产学研这个大平台,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形成一些重点领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甘肃省产学研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省内外产学研沟通与互动;积极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开发中心和股份制企业,进行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
4 加强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网点遍布/“大城乡、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建立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各级职业中学为依托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形成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新渠道。高等学校要走出去创建科技示范基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促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认真作好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为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持。同时,高等学校要担负起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职责,帮助中小企业改造传统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全面提升高校为甘肃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
1 切实激活资源,培育新优势。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必须激活现有资源,以资源整合为支撑点,建立联合、开放、流动的科技工作运行机制,把分属于不同部门、机构的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 果。
一是激活人力资源。进一步创新人才组织体系,建立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学校之间联合申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组建跨校、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其他合作机构。以项目为纽带,凝聚科技队伍,逐步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课题小而散、重复度高等问题。就一所高校来讲,要打破院系、学科之间的界限,根据学校的科技工作发展规划部署科技力量,以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为引导,组织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院系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形成一些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
二是整合物力资源。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全面整合物力资源,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新机制。在物力资源配置上,必须符合学科建设的整体要求并尽量做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和辐射面宽;必须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必须和现有仪器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以便取得最佳使用效益。要把科技经费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避免仪器设备的低水平重复购置。在物力资源的使用上,要改变“谁所有、谁使用”和“谁使用、谁所有”的状况,全面推行开放、流动的管理模式,做到“谁需要、谁使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大中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图书情报共享机制、计算机网络系统共享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以及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为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计算等提供公共平台服务。
2 全面释放优势,形成新的创造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高校科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科技资源有序整合的基础上,应以自身优势为着力点,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把优势转化为推动力和创新力。
一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甘肃省的33所普通高校中拥有近2万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有两院院士6名,省属高校外聘院士7名;国家级专家学者有15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省属高校有11名,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属高校139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7个,國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3名,省级专家学者有232名,甘肃省优秀专家省属高校48名,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人189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8名,其中第一层次人选33名;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近400名。”这是非常宝贵的科技资源,也是高校的优势。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策引导等有效措施,把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型甘肃建设的巨大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甘肃省高校共建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还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大批其他各类重点实验室及研究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随着对这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积极的政策导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高校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三是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发源于高校。在我国70%的科研成果与高校有直接关系。同样,从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数量上来看,甘肃高校已经成为了甘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使高校的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已经显现出来,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科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已建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0个省级重点学科、近200个校级重点学科,基本形成了合理的学科建设格局,为大力推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迅速提高高校科技攻关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能力创造了条件。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独有的学科交叉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聚集优势,淡化学科界限,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科研任务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科设置。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三、进一步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1 建立和完善正确的导向机制,逐步引导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加强应用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注重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主动为创新型甘肃建设服务,注重资源整合,提高自身实力,注重队伍建设,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强政策导向。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对从事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授权专利获得者,在科技奖励、职称晋升、考核聘任及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将按劳分配与按“智”分配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从事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智力型劳动的价值和贡献。
二是注重投资导向。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尽快设立专利申请资助基金,用于资助高校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及授权发明专利的部分费用。在科研立项和科技资金投向上,继续向与创新型甘肃建设紧密联系的应用性项目倾斜。积极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中心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引导不同学校、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高校进行科技资源整合的积极性。设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重点支持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学者,引导他们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为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储备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青年后备军。
三是强化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强对高校科技工作的舆论宣传。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目的观和价值观,强化为创新型甘肃建设服务的意识,要大力宣传高校科技工作必须重实效,多出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要大力宣传为创新型甘肃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树典型,抓示范。
2 建立和完善可靠的保障机制。要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多渠道筹措科技经费,重点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高校在总经费开支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科学研究与开发,保证高校科技创新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此外,高等学校在争取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加大与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的力度,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
3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在过去的科研评估体系中,对发表论文、获得奖励及进校经费等方面的量化指标较多,而对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程度如何、对国民经济建设贡献多大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不够完善,容易导致学校部分科研人员在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倾向,重论文、重评奖、重成果鉴定、不重市场,进而影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影响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高校科技工作服务“三化”建设的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校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开发成果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推广、产业开发效益评估体系。在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应用和开发研究成果必须促进生产力发展。对校办科技企业的评估要突出经济效益,要把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广度、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程度,作为高校综合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考核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
4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体系,实行具有竞争的人才成长机制,为高校科学研究原始性创新建立一种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要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学术气氛。对高水平论文、专利、科研成果等要加大奖励的力度;对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要给予重奖,大力支持教师争取各类课题和项目。同时,要扩大基层单位的管理权限和课题组在人员使用、经费安排、学术决策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科研管理、科研决策、科研规划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技术开发或专利实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并在评优、晋职、晋级方面给予优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