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的过程,认知的过程伴随着情感的过程而产生,情感是人的需要、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认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寓教于情”,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地理教学成为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
在地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寓教于情”:
一、沟通师生关系。传递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活动,而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向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且对地理充满兴趣,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面前的教师都应是仪表大方、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举止言谈有节有礼、落落大方的良好的形象,从而保持在学生中的崇高威望。教师不仅要靠知识的内在力量影响学生,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调查表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实践、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話的意思是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起点。而兴趣的产生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及时正确的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善于创设情境。以境动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和场合中产生的。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新颖感,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让学生紧随教师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教学过程中。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精心设疑和创设悬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黄土高原的时候,提出问题“黄土高原这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么多黄土又流到哪里去了呢?”引起学生的探求欲。
另外,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止抽象的地理事物转化为动感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讲到季风气候时,大屏幕播放冬季风和夏季风流动的路线和方向,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四、灵活运用语言。以情感人
情感不是用书本“教”出来的,而是利用情感本身的感染力。语言是传授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必然是真情实感和发自肺腑的心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感情,并使其情绪随之波澜起伏、浮想连翩,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用自身的激情,坚忍不拔的教学意志,亲切和谐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形象生动的手势,真挚传神的表情,再根据学生的情绪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态,如此循环往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转化为地理课的热爱和学好地理课的激情。
五、巧用诗歌曲史。陶冶情趣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文理兼备。将诗歌曲史引入课堂,能使学生产生新颖感和新体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时尚性和文学性,避免单纯讲授的枯燥乏味,进而达到陶冶情趣的效果。
如讲到气候的垂直变化时,让学生背诵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讲到走向世界的中国时,放一首《走进新时代》。讲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播放非洲的民间鼓乐。讲到香港和澳门时,向学会讲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增强了地理知识,又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在享受中完成教学任务。
六、深挖教材内容。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地理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如:热带雨林的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黄河的治理、酸雨的危害与防治,都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导致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危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生存环境,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寓教于情”,抓住学生情感领域的培养,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动力,从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沉浸在地理意境之中,随境生情,情缘物发,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回味感,维持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保持旺盛的求知情绪,同时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才能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综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为培养更多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理论上的保证。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在地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寓教于情”:
一、沟通师生关系。传递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活动,而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向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且对地理充满兴趣,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面前的教师都应是仪表大方、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举止言谈有节有礼、落落大方的良好的形象,从而保持在学生中的崇高威望。教师不仅要靠知识的内在力量影响学生,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调查表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实践、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話的意思是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起点。而兴趣的产生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及时正确的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善于创设情境。以境动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和场合中产生的。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新颖感,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让学生紧随教师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教学过程中。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精心设疑和创设悬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黄土高原的时候,提出问题“黄土高原这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么多黄土又流到哪里去了呢?”引起学生的探求欲。
另外,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止抽象的地理事物转化为动感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讲到季风气候时,大屏幕播放冬季风和夏季风流动的路线和方向,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四、灵活运用语言。以情感人
情感不是用书本“教”出来的,而是利用情感本身的感染力。语言是传授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必然是真情实感和发自肺腑的心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感情,并使其情绪随之波澜起伏、浮想连翩,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用自身的激情,坚忍不拔的教学意志,亲切和谐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形象生动的手势,真挚传神的表情,再根据学生的情绪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态,如此循环往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转化为地理课的热爱和学好地理课的激情。
五、巧用诗歌曲史。陶冶情趣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文理兼备。将诗歌曲史引入课堂,能使学生产生新颖感和新体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时尚性和文学性,避免单纯讲授的枯燥乏味,进而达到陶冶情趣的效果。
如讲到气候的垂直变化时,让学生背诵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讲到走向世界的中国时,放一首《走进新时代》。讲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播放非洲的民间鼓乐。讲到香港和澳门时,向学会讲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增强了地理知识,又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在享受中完成教学任务。
六、深挖教材内容。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地理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如:热带雨林的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黄河的治理、酸雨的危害与防治,都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导致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危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生存环境,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寓教于情”,抓住学生情感领域的培养,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动力,从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沉浸在地理意境之中,随境生情,情缘物发,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回味感,维持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保持旺盛的求知情绪,同时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才能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综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为培养更多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理论上的保证。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