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乞食》诗作于“弱年薄宦”期间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的《乞食》一诗,多以为作于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弱年薄宦”,曾在北方“荏苒经十载”,即从军十年,此诗当放在这一背景中来理解.他追随晋军北伐,辗转于中原、华北,南下淮阴,此诗即作于淮阴.因大军千里征战,物资极度匮乏,他不得已而四处觅食,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因而写作了《乞食》一诗.其中,“愧我非韩才”体现了“大济苍生”而不得的愧疚之情,而“冥报”则指祈求上天赐福于百姓,并非“死后投胎转世来报答主人”.
其他文献
在探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价值,从社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和内容以及突发公共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以中国网球巡回赛的举办对高校网球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高校网球文化建设层面,梳理中国网球巡回赛与高校网球运动建设的文化属性,针对高校网球文化建设的不足,从高校网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国网球巡回赛与高校网球文化的契合取向提出未来展望,以期对高校网球育人机制、管理模式、调动社会参与等提供借鉴,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随着在线零售业规模在中国迅速发展,经常不可避免地发生服务无效事件,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并实现有效的服务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相关企业的做法和专家学者的观点对此进行了讨论,验证了在线零售企业的服务补救与其客户的负面行为意图之间具体有哪些影响,以及验证了上述关系中感知服务不公平与客户负面情绪的中介效果、服务无效归因与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果.
在健康理念全面普及以及身体管理意识增强的当代社会,健身已经成了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健身运动的空间塑造中,健身房以一种媒介化的情境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塑着青年健身的自我呈现话语.本研究在媒介情境的理论观照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以D健身房的15名青年健身者为对象,考察其健身实践中的自我呈现问题.研究发现,青年健身的自我呈现主要通过外在妆容和媒介表达的“前台设置”,健身心理的“剧本期待”,自我身体形塑的“印象管理”等方面进行体现.但在其过程中受到了空间、他者以及自我等多重话语的规
唐代社会长期稳定的局面和统治者对尊养老人问题的重视使得尊老养老问题在唐代社会生活中形成了“政策导向——行为示范——礼制约束——法律惩戒”这样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尽管这样的运行机制基本系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尽可能地保障了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营造了良好和谐的尊老养老社会风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21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从历史、现实和价值目标的维度全面完整准确地认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确保新发展阶段开局良好,行稳致远.
作为时尚的重要元素,服饰潮流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符号,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及社会生活深度联动.在某种程度上,解读服饰艺术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就是在解读时代脉络的关键.从消费文化视角阐释服饰艺术的符号意义,通过服饰表达其文化意义的深层蕴涵,并进一步探究服饰艺术在富有弹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具有一种无限性可能,丰富了服饰这一物质体系的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富有价值的参照.
新时代不断创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应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挑战之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新时代创新革命精神应遵循的原则.实现伟大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贯彻“三个新发展”、落实人民主体性和培育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创新革命精神应把握的几个向度.深化对革命精神理论的研究、拓展传播革命精神的途径、加强革命精神的实践体验,是新时代革命精神创新的路径思考.
对魏振枢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第四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事实证明,不少评论切中利弊,颇有些价值.但深感意犹未尽,对本著作再次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例如,教材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及时更新陈旧内容,及时出版新版教材,或者要有新意,要符合形势的要求.
近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是逐渐摆脱地方性、地域性、特殊性,走向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一致性的过程,是族群融合并形成民族和国家共同体的过程.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国民党总结以往治疆经验,建立管理指导边政事务的党政机构,纳边疆区划与组织整合于国家建设,推动边疆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改良.通过边疆建省和组织整合,建立统一行政体系,实现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一体化,开始了历代边政由军事控制到民政建设、从军事首领治理到组织治理的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