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要恰到好处地使用电教媒体手段,使之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一定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扎实,让语文课堂灵动活跃、与时俱进。文章就多媒体的功能展开论述。
关键词: 多媒体 古诗词教学 功能
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创设多层次的立体的古代诗文情境;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和结构,使教学过程直观、动态、感性,使学生真正自主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获取和理解知识,极大地提高古诗词教学成效。
一、利用多媒体可还原诗词画面
古诗词中的画意有的畅晓明白,易于理解,有的则跳跃隐含,艰涩难懂。在教学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把诗词中的画境画意用恰当的美术作品展示出来,教学就轻松多了。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景虽然是实写,但是空间转换太大,单凭教师口头解释,学生还是无法还原出诗歌的画面。如果选用一些现当代画家的工笔写实的、表现亭台楼阁、山河津渡的中堂年画,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就可以以这些画为依托,展开想象,较为准确地还原出诗歌所描画的情景。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诗眼。教学时,教师播放一段录像:春风吹过,小草钻出嫩绿的脑袋;桃树、李树上花团锦簇;蝴蝶在快乐地飞舞、蜜蜂在辛勤地采蜜……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多彩的画面、教师声情并茂的配音,使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而且领悟到了诗中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二、借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可营造意境
古诗词讲究意象与意境的选择与构建。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许多意象被赋予了较固定的含义。如明月、青天、柳树、桃花等,它们在诗歌中寄寓了诗人某种相似或雷同的情感。与此同时,这种寄寓又带有某位诗人鲜明的个性色彩与时代特质。古典诗词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达到形神一体。这就要求古诗词鉴赏从意象入手,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注重领悟。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极富立体感,在技巧上与绘画关系甚密。”朗读也是理解和体会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备课时可从网上下载一些著名播音员朗读的古诗词音频,在课件中插入,让学生欣赏、跟读,加深印象;也可以选用与诗词等内容或情景有关的歌曲、乐曲作为背景,教师在音乐的背景下范读,学生在音乐背景下朗读,音乐把学生自然带入诗词的特定意境中,产生共鸣。比如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它的清新淡雅和诗歌相一致;朗读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大气磅礴,苍凉雄劲,和词的意境和气势相吻合。
三、运用多媒体可增大课堂容量
杜甫的《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诗歌将写景、状物、叙事、绘人等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完整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诗句借助境实,将诗人的悲痛幽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介绍杜甫身处的时代、人生经历和气质,但诗人的情感与“鸟惊心”、“花溅泪”是很难通过声像手段传达出来的,它必须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设身处地地思考,才有可能披文入情,由表及里,领会诗的内蕴,同时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如在鉴赏陆游和唐碗堪称词史上“双璧”的两首《钗头凤》时,陆游和表妹唐婉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沈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建筑风格及历史渊源,等等,光凭老师介绍,恐怕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透彻的领悟。如果通过媒体把“沈园”的图片、简介、陆游和唐婉在那一方粉壁上留下的《钗头凤》手迹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且把电视剧《沈园的故事》播放给学生看,伴着优美的画面、动情的解说、哀婉的歌曲、直观的人物,那两首《钗头凤》便能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那风中的“红酥手”也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永久记忆,这相对于传统的鉴赏方法,显然效果更佳。
四、妙用多媒体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其中省略的部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讲授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媒体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题提供了依据。又因诗词鉴赏本来就需要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对古诗词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引导学生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如教授北宋柳永的《望海潮》一课,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作优美的课件图片进行观赏,一是鸟语花香的江南胜地杭州的美景,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二是展现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又丰富了想象,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体会语言的形象美,更进一步体会柳永富有诗意的语言的魅力,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又如《蜀道难》一诗,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一些高耸林立的山峰,比如泰山十八盘的全景或云台山直插云霄的山峰,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钟淑凯.走进古诗词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4(32).
[2]董伟.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4).
关键词: 多媒体 古诗词教学 功能
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创设多层次的立体的古代诗文情境;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和结构,使教学过程直观、动态、感性,使学生真正自主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获取和理解知识,极大地提高古诗词教学成效。
一、利用多媒体可还原诗词画面
古诗词中的画意有的畅晓明白,易于理解,有的则跳跃隐含,艰涩难懂。在教学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把诗词中的画境画意用恰当的美术作品展示出来,教学就轻松多了。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景虽然是实写,但是空间转换太大,单凭教师口头解释,学生还是无法还原出诗歌的画面。如果选用一些现当代画家的工笔写实的、表现亭台楼阁、山河津渡的中堂年画,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就可以以这些画为依托,展开想象,较为准确地还原出诗歌所描画的情景。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诗眼。教学时,教师播放一段录像:春风吹过,小草钻出嫩绿的脑袋;桃树、李树上花团锦簇;蝴蝶在快乐地飞舞、蜜蜂在辛勤地采蜜……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多彩的画面、教师声情并茂的配音,使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而且领悟到了诗中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二、借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可营造意境
古诗词讲究意象与意境的选择与构建。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许多意象被赋予了较固定的含义。如明月、青天、柳树、桃花等,它们在诗歌中寄寓了诗人某种相似或雷同的情感。与此同时,这种寄寓又带有某位诗人鲜明的个性色彩与时代特质。古典诗词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达到形神一体。这就要求古诗词鉴赏从意象入手,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注重领悟。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极富立体感,在技巧上与绘画关系甚密。”朗读也是理解和体会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备课时可从网上下载一些著名播音员朗读的古诗词音频,在课件中插入,让学生欣赏、跟读,加深印象;也可以选用与诗词等内容或情景有关的歌曲、乐曲作为背景,教师在音乐的背景下范读,学生在音乐背景下朗读,音乐把学生自然带入诗词的特定意境中,产生共鸣。比如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它的清新淡雅和诗歌相一致;朗读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大气磅礴,苍凉雄劲,和词的意境和气势相吻合。
三、运用多媒体可增大课堂容量
杜甫的《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诗歌将写景、状物、叙事、绘人等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完整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诗句借助境实,将诗人的悲痛幽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介绍杜甫身处的时代、人生经历和气质,但诗人的情感与“鸟惊心”、“花溅泪”是很难通过声像手段传达出来的,它必须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设身处地地思考,才有可能披文入情,由表及里,领会诗的内蕴,同时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如在鉴赏陆游和唐碗堪称词史上“双璧”的两首《钗头凤》时,陆游和表妹唐婉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沈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建筑风格及历史渊源,等等,光凭老师介绍,恐怕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透彻的领悟。如果通过媒体把“沈园”的图片、简介、陆游和唐婉在那一方粉壁上留下的《钗头凤》手迹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且把电视剧《沈园的故事》播放给学生看,伴着优美的画面、动情的解说、哀婉的歌曲、直观的人物,那两首《钗头凤》便能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那风中的“红酥手”也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永久记忆,这相对于传统的鉴赏方法,显然效果更佳。
四、妙用多媒体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其中省略的部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讲授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媒体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题提供了依据。又因诗词鉴赏本来就需要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对古诗词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引导学生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如教授北宋柳永的《望海潮》一课,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作优美的课件图片进行观赏,一是鸟语花香的江南胜地杭州的美景,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二是展现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又丰富了想象,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体会语言的形象美,更进一步体会柳永富有诗意的语言的魅力,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又如《蜀道难》一诗,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一些高耸林立的山峰,比如泰山十八盘的全景或云台山直插云霄的山峰,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钟淑凯.走进古诗词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4(32).
[2]董伟.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