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在硫铵生产及输送中的应用

来源 :石油化工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硫铵单元中为实现己内酰胺与发烟硫酸更好的分离,重排液与气氨的质量流量控制更为重要。针对该类情况,控制设计采用DCS进行流量比值双闭环控制回路,在硫铵生产及输送过程中所有仪表、阀门、离心机以及成套设备的控制信号都采用DCS监控并报警,以此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其他文献
为了延长鲜切荸荠的贮藏周期,本文研究冷藏条件下高压二氧化碳(HPCD)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的影响。鲜切荸荠经高压二氧化碳(1、2、4 MPa,31℃,5 min)处理后,放在4℃条件下冷藏8 d,测定其在贮藏期间的色泽、硬度、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多酚类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2 MPa和4 MPa处理均可有效抑制鲜切荸荠的褐变,而2 MPa处理可更大程度地减缓硬度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压力处理均能激活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延缓多酚类物质的积累
苦荞是传统的食药两用资源,含丰富的营养与功能成分,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和抗炎等多种活性,已被开发成各类食品。黄酮类化合物是苦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芦丁和槲皮素是苦荞黄酮类化合物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含量及转化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苦荞及其相关制品的功能活性和口感;然而目前缺乏相关的系统论述,不利于差异化苦荞健康产品的开发。本文综述了苦荞中黄酮类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转化特性,以及制粉、萌发、发酵、热处理等几种常见加工方式对苦荞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规律,对苦荞加工过程中黄酮类成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催化裂化装置汽柴油脱空度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汽提介质种类和用量、稳定汽油干点、分馏塔中段回流量对粗汽油和轻柴油产品质量、稳定汽油产量和气压机入口流量的影响,优化催化裂化装置产品质量,增加高价值产品稳定汽油产量,降低装置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汽提介质采用低低压蒸汽或低压蒸汽,汽提蒸汽流量控制在3%~4%,并控制稳定汽油干点在200℃左右,对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汽油产量和降低装置能耗比较有利。
以‘布兰瑞克’和‘玛斯义陶芬’无花果为试材,研究1-MCP(1.5μL·L-1)处理对低温货架期((2±1)℃、RH90%~100%)果实色差、硬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了1-MCP处理前后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和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熏蒸处理有效保持了果实鲜亮的色泽,延缓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1-MCP处理对两品种失
针对生物质直燃发电过程中,排渣含碳量高,生物质能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混燃发电技术的工艺流程,阐述了生物质气化混燃发电项目上网电量计量方法,并在该基础
依托国内某8/28万t/a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扩能改造项目,利用ProⅡ软件建立EO精制部分流程模拟,结合流程模拟与EO/EG装置现场测试,研究了EO精制塔系回流比、进料浓度、塔内件、能量利用方案等因素对EO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改造方案。在保持EO反应器产能不变的前提下,此方案通过现有装置脱瓶颈改造将EO产能提高到原设计约180%,并实现改造用时最短、耗能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对同类装置EO扩能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可以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一种账本技术。由于区块链具有高效性、连续性、不可更改性等良好的特点,受到了相关人士的推崇。如今,随着世界各国的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注意。主要的问题在于食品原料来源较为广泛,管理人员缺少对食品原料的信息的掌握,而生产者则拥有较多的原料信息。这种信息拥有程度的不一致,增加了在食品生产完成后对食品原料、生产产品溯源的难度。此外,大量食品生产信息的存储问题也困扰着食品行业。本文主要探究了各种常见食品、药食两用食品行业利用区块链进
渣油加氢裂化未转化油在温度或流速降低时易发生聚结和沉积而导致换热器堵塞。通过对螺旋板蒸汽发生器进行传热计算,探究工艺参数对油侧出口温度和流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螺旋板蒸汽发生器的总传热系数受油侧传热系数的限制;未转化油的出口温度和流速随换热面积余量增大而降低,而随污垢热阻、热负荷、水侧操作压力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水侧压力进行有效调节。
生产烷基化油是炼油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该装置能耗相对较高,需要结合全厂供能条件进行优化。某炼厂建有1套30万t/a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其能耗为135 kg(标油)/t烷基化油,同时该厂有大量的低温热水可以利用。基于此,设计了一个节能改造方案,通过最大化利用低温热水代替1.0 MPa(表)蒸汽,实现节约1.0 MPa(表)蒸汽27.0 t/h。通过本节能改造方案,该烷基化装置能耗降低约30.3 kg(标油)/t烷基化油。
针对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在役进口分散控制系统(DCS)面临的四方面重大风险。对国内外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总结,对比了国内外主流厂商系统性能参数,得出国内DCS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外DCS日趋接近的结论。为应对在役进口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保证生产安全运行,分析了对在役进口系统进行国产化替代的可行性,提出了整体替换、子系统替换、卡件级替换等三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未来国产化工作进行展望,提出芯片国产化、建立相关标准等提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