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正确处理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中创设“拓展与延伸”的教学环节,笔者认为这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可谓“双赢”。 拓展与延伸是课内知识的外延,是对学生从课堂获得知识或感悟,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是否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条好途径。学以致用,语文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教师传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究摸索出来的。教师的引导应着眼于课本,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切不可抛开文本,另立舞台,否则就等同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二、案例介绍
  在小说《心声》教学中。笔者先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情节:李京京想读、偷读、听读、替读。之后,请学生结合文章具体的描写品味文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学生气氛比较活跃,都能从文中找出实例。最后以“虽然李京京终于读到书了,且读得感动了所有的人,包括程老师。那么,他的愿望仅仅是停留在能读到书吗”的问题来揭示本文主旨。回答当然不是,学生回答可以归纳为是对亲情的渴望,渴望教师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等等。一切都顺着教师的意图完成了本课教学,而此时离下课还有近八分钟的时间。怎么办?此时,笔者随意设计了一个话题,即“就刚结束的月考,你想对你的身边的人说什么,袒露一下你的心声” ?学生一时语塞,在教师做了一些补充后,才陆陆续续有学生举手发言,有的对父母说:考的不好,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希望家长能给自己一次机会,。有的对老师说: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辅导,这次成绩提升了。就这样在不少学生附和声中一节课热热闹闹地结束了。
  三、教学反思
  在揭示文章主旨时,学生的回答实际上已触及到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诸如家庭长辈关系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是为了表演还是为了学生,教师能否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其实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展开,但遗憾的笔者未能就此挖掘,把刚刚打开的话题中断了。直到此刻笔者仍不解设计这一环节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可能笔者身为班主任,又恰好有这样的话题,借机做做政治教育。可这是语文课堂啊!拓展与延伸过于随意了,那么如何看待语文课堂上的拓展与延伸呢?笔者以为应考虑以下三方面。
  1.重视拓展与延伸的必要性
  其一、必要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借助课外材料对课内所学予以恰当地补充,达到触类旁通之效。如某些教辅资料中的“资料链接”或“体验活动”。教师若更多占有材料,适时拓展延伸就会让学生更全面理解文意。比如教学《三峡》时,教师若指导学生结合课后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就更能让学生理解三峡夏季水的湍急以及秋季三峡山谷的空旷幽寂的特点。课内与课外知识的交融,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二、必要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只有通过比较,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的巩固旧知,获得新知,而且学生若能把掌握的知识归入一定的顺序,一定的体系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以后应用就更方便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应用比较法、归类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做比较,辨异同,找联系,理脉络。中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其实就是在检验学生能否把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延伸到课外。记得2007年南京市中考文言文考查中,“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中的“寻”,就是从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中的“未果,寻(不久)病终。”外延而来。必要的延伸,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视。
  2.摒弃拓展与延伸的随意性
  “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 必要的拓展延伸功不可没,但也不可随意拓展延伸。正如上述案例中的情况,这种意义的拓展延伸不仅过多的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已有脱离文本之嫌,貌似而神不合。延伸太随意了,如顺着文本延伸下去,既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现实生活,也能挖掘文本更深的内涵,且紧扣了文本。比如案例中对程老师的评价,虽敏感,但有必要,毕竟可以让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的教师从中或多或少能有点触动(我们该怎样自我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气氛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言积极且踊跃,有谈与家长的,有谈与老师的,也有谈与同学朋友的,课堂一下子变成了演讲台。由于本课教学任务在教师看来已完成了,因而教师就随学生去发挥了,甚至忘记了本课的真正的教学目的:教学之大忌。延伸的目的是什么?搞清楚这一问题实质,方可拓宽,切不可为了拓宽而拓宽,否则教学就成了 “花架子”,不实在。只有紧扣文本,不然语文教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留意拓展与延伸的实效性
  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什么?当实际教学设计中若需要这一教学环节时,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明确。无疑,课堂时学生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创设这样教学环节的,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其持续发展。”而拓展延伸的起点是文本,只有把文中内容消化了吸收了,方可去拓展延伸,这种延伸是为了检验学生实践能力,或者在学生对文本还未吃透的情况下,教师适时的借助课外知识加以延伸,这只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其选材必须慎重,而本案例中的延伸事实上已绕开了文本,缺乏了教学的实效性,语文的“味”没了。而如何落实延伸的实效性?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是否紧扣了文本,是否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
  总之,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身先士卒积极挖掘教材,让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心
[摘 要] 文本是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像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关键词] 多元化 解读 文本 提高 语文 效率  语文大多具有文学性。文学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往往有“烟笼寒水
摘要: 目的:分析胺碘酮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61.36%,研究组给予胺碘酮药物治疗后总有效97.72%,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
目的:对深圳市病残儿鉴定批准生育二胎的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其再生育及孤独症再发情况,为预防病残儿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10年病残儿医学鉴定中诊断为
目的:探讨龙胆紫染色区分存活精子和死亡精子可能性,以提供一种判定精子存活率的新方法,为男性精液检测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龙胆紫溶液对精液样本染色,在光
[摘 要] 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 教学艺术 提高 课堂效率  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和学生紧密合作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居民生殖健康家庭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4月在广州市所辖的12个行政区(县)中抽取5个行政区,在每个行政区中抽取2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在
目的:分析近年来中草药质量下降的各种因素方法:应按照药材采收季节,遵循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效成分消长的一般规律确定合理的采收期,加强地道药材前的产地加工和炮制,改善贮存
为了解决未设置水平防渗系统而造成的尾矿库渗漏问题,针对目前基岩中采用的帷幕注浆垂向防渗体防渗性能普遍偏低和幕体高防渗性能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进行了复合材料帷幕注浆
目的:探讨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羊水指数50~80的220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