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2012年的低速增长后,进入2013年,中国外贸的增长轨迹再度牵动人心。
1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2012年外贸数据:全年中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未完成年初确定的“保十”目标。随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进一步表明,净出口对全年GDP的贡献率为负数,中国经济增长曾经的重要推动力,如今开始拖宏观经济的增速后腿。
近日,东部沿海各省的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据《财经》记者了解,部分省市准备调低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因为2012年沿海大部分省市外贸增长低于预期。
事实上,2012年中国外贸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已超出了数据所能反映的情况,利润下滑、融资无门,中国外贸企业的整体发展碰到了诸多困难。
相关分析表明,2012年中国外贸企业之所以出口遇阻,周期性因素影响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因素影响,这使得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出口将保持中速增长。如何实现外贸中速转型,不可不早为之计。
临近2013年春节,浙江省义乌市百万平方米的小商品国际商贸城与篁园服装市场内,熙来攘往,人头攒动,不少店家已收到2月6日至20日春节期间关门休市的通知。“希望能够赶在休市之前,多做几单生意,尽快卖掉圣诞季积压的库存。”一家出售饰品等日用百货的店主对《财经》记者说。
一直以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被视为外贸的一个重要晴雨表和风向标,刚刚结束的圣诞季订货与成交情况,通常预示着一季度乃至今年出口可能的走势,同时也是观察外需变化最好的窗口。
义乌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义乌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6.8亿美元,同比增长3.9倍。然而商贸城内一家经营艺术品画框的店主对《财经》记者表示,实际销售情况与数据相差甚远,2012年四季度销售情况不如往年,至于统计数据的快速增长,可能是最近实施的“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使之前不少需要从宁波、上海出口的货物可以直接从义乌出口。“事实上,商铺的总销售额并没有多少增长。”店主说。
在国际商贸城中的数千家商铺里,鲜有商铺能够达到同比增长“3.9倍”这一平均数字。相反,因为生意不好做,商贸城中饰品、服装、玩具、小电器等商品打折促销力度都不小,外贸出口高峰期已经基本结束,年前各商铺都在打折降价,处理存货,尽可能多地回笼现金。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外贸的增长是“数字的增长”,实体经济形势依然在恶化。就其所接触到的义乌、温州企业而言,去年外贸企业订单整体上有所减少,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非但没有改善,所遇到的困难相比往年而言更为严重。义乌、温州两地,厂房与商铺租金都已出现下滑,最具代表性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店铺租金价格已经下降了20%-30%。“外贸企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周德文说。
义乌与温州企业所遇到的困难,正是东部外贸企业境况的缩影。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东部地区出口增长仅5%,其中主要的出口大省,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出口分别增长了7.9%、5.1%、3.8%和2.4%,除广东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持平外,其他三省均低于这一水平。
相同的故事还发生在中西部。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当地中国边境出入境口岸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仅以所在口岸过境的车流量统计,2012年出入关的车次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受季节以及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原本应当在四季度增加的过境车流量,与三季度相比基本持平。
边境贸易下滑给崇左市企业带来不小影响,崇左市西南部的宁明、龙州、大新、凭祥四县市与越南接壤,利用沿边、沿渤海湾的优势,崇左市事实上已成为中国广东、浙江、四川、重庆等省市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在凭祥市的弄尧,冗长的街道两侧分布着上千家专门从事边境贸易的门脸商铺,各家商铺的货架上摆满了五金机电、仪器仪表、音响设备等日用百货的样品。
2012年下半年,弄尧的商户们普遍感受到经营困难,上述中国边境出入境口岸官员介绍说,受“南海问题”等外交和政治层面的影响,越南一定程度上在抵制中国货。越南海关在边境对人力肩背或者手推车运送货物的方式加大查堵力度,这给主要依靠传统方式进出口货物的弄尧商铺以及边民互市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由于单笔贸易数额太小,这部分贸易并不计入海关统计数字,使得其损失难以在宏观统计数据中反映出来。据《财经》记者向南宁海关了解,2012年广西进出口总值294.7亿美元,增长26.2%,增速居全国第六位,同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17.6%,进口同比增长46%,远远高于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整体增速。
这部分损失如何消化?弄尧当地店主表示,2012年营业额下滑虽然很快,但利润并不至降为负数,原因在于这里的外贸出口企业多为纯贸易型企业,生产厂家多在外省,因此企业库存不多。2012年营业额下滑,但只要减少进货,尚可维持,“小家电多来自于沿海厂商,小五金来自于江浙,服装来源分布较广,当然其中不乏来自义乌的商品”,边境出口下滑,实际受损的是中国外贸链条上的所有企业。
崇左的故事并非孤例,进入2012年四季度,中国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带有某种普遍性。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负责人表示,外汇管理局进出口企业景气状况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显示,“四季度宏观数据比较乐观,但是微观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遇冷。”
根据进出口企业景气状况问卷调查对全国1000余家大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跟踪调查,2012年四季度出口景气指数下滑至47.3,比三季度下降0.8,处于2010年以来的次低水平。
外贸企业的利润亦因此受到影响。调查显示,2012年四季度出口规模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出口利润率为2.71%,比三季度仅上升0.97个百分点;出口规模在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的中型企业以及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出口利润率则分别为-5.3%和-21%,亏损持续扩大。此外,分行业数据显示,四季度36个行业中,25个行业保持盈利,比上季度减少两个,其中饮料制造业亏损幅度最大。 上述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负责人表示,依据对企业的调查结果,预计2013年一季度外贸出口形势仍不乐观。
在外部需求和内部成本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外贸高速增长时代在2012年渐行渐远。
《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外贸资深人士表示,中国外贸企业遭遇的周期性因素影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出口都将保持中速增长。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外贸已经进入中长期的深度结构调整,即使今年外需有所改善,个位数的外贸增长依然会维持一个很长的阶段。
根据商务部1月10日发布的数据,2012年1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增长14.1%,数倍于2012年11月2.9%的增速。
接下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出口与进口的反弹能否持续。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建平看来,2013年外贸情况可能会略有改善,但经济回升的幅度将及其有限,这与2009年中国经济与外贸的V型反转不同。
2009年经济V型复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恰恰在于金融危机中,企业非常悲观,工业去库存非常彻底,甚至出现了工业库存的负增长。然而2012年由于企业始终对政府刺激政策抱有期望,工业库存的调整到11月末为止,刚刚出现库存增长速度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持平,并没有出现负增长。“如果去库存不彻底,2013年经济反弹与外贸增长都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强劲。”范建平说。
在2013年1月16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2012年12月外贸增长属于正常波动,一些因素使得12月外贸企业加快了出口的进度,例如到12月31日,2012年四季度的免收法定检验检疫费的优惠措施停止执行,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所以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这个优惠措施,要抢运出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对《财经》记者表示,2012年12月,中国外贸确实出现了不少亮点,一方面政府多项稳外贸政策措施积极作用于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贸易环境有所改善,例如物流占GDP比重从21%下降到18%。
不过他提醒,就此认为中国外贸增速反弹已成长期趋势,还为时过早,预计2013年中国外贸增速可能将维持在8%-10%的水平。
据悉,海关总署相关人士近期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3年GDP预计增长7.4%,进出口贸易预计增长8%,按照8%这一增长目标来测算,2013年外贸规模大约在41700亿美元,在他看来,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近期中国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跨国企业产业链的转移,使得中国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步下降,跨国企业部分生产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通过资本输出、企业走出去变中国出口为亚洲出口、世界出口。“中国制造在构建原产地多元化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在全球贸易中份额的下降,此前中国外贸的增长模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张燕生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看来,这一外贸增长模式的转变可称为“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放缓的阶段,“十三五”期间这一趋势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于企业,关键是在外贸增长模式转变所带来的中国区域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链盈利增长点变化中抓住商机。
对外贸企业而言,真正在外贸出口中实现这一点并非易事。《财经》记者从北京一家从事农业、工业机械进出口的外贸企业了解到,受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部分型号产品的进货价格已经有所上涨,然而外国采购商所开出的采购价并未变,生产成本的增加,事实上几乎全部要由中国的生产企业以及外贸企业分担。
按照传统的“自主创新”的药方,外贸及生产企业必须预留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及产品升级换代,而现在多数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已不足以支持大额的研发开支。
上述外贸企业总经理表示,中国企业所消化的生产成本的上涨已经摊薄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要能接到单,即使扣减研发、租金、广告等成本,也会尽量接单生产,考虑这些本应计入的成本,企业在财务上可能已经处于负利。这也正是近期中小企业负利水平持续扩大的同时,服装、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快速增长8.6%的原因所在。
虽然贸易量有所增长,但被挤压的利润空间令中小企业很难创新产品,此种情况下,创新商业模式,转变“产业链盈利增长点”成为一些先行企业的选择。
据谷歌大中华区中小企业市场部市场总监林立介绍,传统的出口行业产业链利润分布中,国外的渠道商、零售商占去了70%,扣减掉国内的制造商,一般外贸企业的正常利润率在5%-10%;而如果采用电子商务网上销售,15%的成本用于网络营销、10%用于物流、4%用于跨境支付,扣除8%的制造成本,企业利润率可上升至56%。
此外,“Buy from China”这一关键词的搜索量,近年来以50%的速度逐年上涨,这意味着,每年有更多的国外买家希望通过互联网搜索从中国找到供应商。
中国当前的外贸形势不容许企业有幻想,必须积极求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为提振外贸景气,早在2012年9月初,国务院即出台了稳外贸“国八条”,各部委也配套出台了“16条措施”,寄望改变出口滑落颓势。然而,短期的调控政策要想解决中长期的问题仍然有诸多困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目前包括融资、信贷等方面,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非常困难,最近中国外贸出口遇阻,主要问题并不在外贸本身,而是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环境出了问题,这需要政府以中长期政策加以疏导,切实完善企业经营环境。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依然是稳中求进,出台大幅减税计划以及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的可能性不高,传统的外贸刺激政策效果有限。
近日,中国取消了部分行业出口退税。此外,2012年底,环保部致函13个经济综合部门,建议取消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53种“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出口退税、停止仍在开展加工贸易的64种“双高”产品加工贸易生产。
周德文表示,政府在取消出口退税的同时,应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比如最近政府取消了部分金属冶金行业出口退税,这些企业本身的利润率已经微乎其微,大约在1%-3%,取消出口退税,即使有订单,企业也不敢接单了。
在张燕生看来,未来政策应着力解决好外贸中速增长中,企业最关心的缺工人、缺技术、缺订单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比如在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培训,然而企业做了培训,又留不住人,等于将收益转移给别人,因此企业积极性往往不高。这就需要政府,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能够与企业互为补充地做好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推进职业教育等需要中长期的政策规划与措施,解决“缺订单”的问题亦非朝夕之功。《财经》记者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解决订单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开辟新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与目前购买力相对旺盛的市场。
新兴经济体虽然发展较快,但是风险更大,因此出口信用保险对企业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开拓新市场,助益甚多。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部总经理胡正明日前在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上表示,国务院在去年的研究中,已经认识到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可能是拉动外贸增长最直接的有效手段,当时政府要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短期贸易险的保额不低于2600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去年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完成短期贸易险2700多亿元,对中小企业拓展新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些中小企业,能否成为中国外贸中速增长时代新的生力军,人们拭目以待。
1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2012年外贸数据:全年中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未完成年初确定的“保十”目标。随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进一步表明,净出口对全年GDP的贡献率为负数,中国经济增长曾经的重要推动力,如今开始拖宏观经济的增速后腿。
近日,东部沿海各省的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据《财经》记者了解,部分省市准备调低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因为2012年沿海大部分省市外贸增长低于预期。
事实上,2012年中国外贸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已超出了数据所能反映的情况,利润下滑、融资无门,中国外贸企业的整体发展碰到了诸多困难。
相关分析表明,2012年中国外贸企业之所以出口遇阻,周期性因素影响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因素影响,这使得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出口将保持中速增长。如何实现外贸中速转型,不可不早为之计。
外贸新时艰
临近2013年春节,浙江省义乌市百万平方米的小商品国际商贸城与篁园服装市场内,熙来攘往,人头攒动,不少店家已收到2月6日至20日春节期间关门休市的通知。“希望能够赶在休市之前,多做几单生意,尽快卖掉圣诞季积压的库存。”一家出售饰品等日用百货的店主对《财经》记者说。
一直以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被视为外贸的一个重要晴雨表和风向标,刚刚结束的圣诞季订货与成交情况,通常预示着一季度乃至今年出口可能的走势,同时也是观察外需变化最好的窗口。
义乌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义乌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6.8亿美元,同比增长3.9倍。然而商贸城内一家经营艺术品画框的店主对《财经》记者表示,实际销售情况与数据相差甚远,2012年四季度销售情况不如往年,至于统计数据的快速增长,可能是最近实施的“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使之前不少需要从宁波、上海出口的货物可以直接从义乌出口。“事实上,商铺的总销售额并没有多少增长。”店主说。
在国际商贸城中的数千家商铺里,鲜有商铺能够达到同比增长“3.9倍”这一平均数字。相反,因为生意不好做,商贸城中饰品、服装、玩具、小电器等商品打折促销力度都不小,外贸出口高峰期已经基本结束,年前各商铺都在打折降价,处理存货,尽可能多地回笼现金。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外贸的增长是“数字的增长”,实体经济形势依然在恶化。就其所接触到的义乌、温州企业而言,去年外贸企业订单整体上有所减少,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非但没有改善,所遇到的困难相比往年而言更为严重。义乌、温州两地,厂房与商铺租金都已出现下滑,最具代表性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店铺租金价格已经下降了20%-30%。“外贸企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周德文说。
义乌与温州企业所遇到的困难,正是东部外贸企业境况的缩影。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东部地区出口增长仅5%,其中主要的出口大省,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出口分别增长了7.9%、5.1%、3.8%和2.4%,除广东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持平外,其他三省均低于这一水平。
相同的故事还发生在中西部。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当地中国边境出入境口岸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仅以所在口岸过境的车流量统计,2012年出入关的车次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受季节以及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原本应当在四季度增加的过境车流量,与三季度相比基本持平。
边境贸易下滑给崇左市企业带来不小影响,崇左市西南部的宁明、龙州、大新、凭祥四县市与越南接壤,利用沿边、沿渤海湾的优势,崇左市事实上已成为中国广东、浙江、四川、重庆等省市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在凭祥市的弄尧,冗长的街道两侧分布着上千家专门从事边境贸易的门脸商铺,各家商铺的货架上摆满了五金机电、仪器仪表、音响设备等日用百货的样品。
2012年下半年,弄尧的商户们普遍感受到经营困难,上述中国边境出入境口岸官员介绍说,受“南海问题”等外交和政治层面的影响,越南一定程度上在抵制中国货。越南海关在边境对人力肩背或者手推车运送货物的方式加大查堵力度,这给主要依靠传统方式进出口货物的弄尧商铺以及边民互市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由于单笔贸易数额太小,这部分贸易并不计入海关统计数字,使得其损失难以在宏观统计数据中反映出来。据《财经》记者向南宁海关了解,2012年广西进出口总值294.7亿美元,增长26.2%,增速居全国第六位,同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17.6%,进口同比增长46%,远远高于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整体增速。
这部分损失如何消化?弄尧当地店主表示,2012年营业额下滑虽然很快,但利润并不至降为负数,原因在于这里的外贸出口企业多为纯贸易型企业,生产厂家多在外省,因此企业库存不多。2012年营业额下滑,但只要减少进货,尚可维持,“小家电多来自于沿海厂商,小五金来自于江浙,服装来源分布较广,当然其中不乏来自义乌的商品”,边境出口下滑,实际受损的是中国外贸链条上的所有企业。
崇左的故事并非孤例,进入2012年四季度,中国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带有某种普遍性。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负责人表示,外汇管理局进出口企业景气状况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显示,“四季度宏观数据比较乐观,但是微观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遇冷。”
根据进出口企业景气状况问卷调查对全国1000余家大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跟踪调查,2012年四季度出口景气指数下滑至47.3,比三季度下降0.8,处于2010年以来的次低水平。
外贸企业的利润亦因此受到影响。调查显示,2012年四季度出口规模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出口利润率为2.71%,比三季度仅上升0.97个百分点;出口规模在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的中型企业以及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出口利润率则分别为-5.3%和-21%,亏损持续扩大。此外,分行业数据显示,四季度36个行业中,25个行业保持盈利,比上季度减少两个,其中饮料制造业亏损幅度最大。 上述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负责人表示,依据对企业的调查结果,预计2013年一季度外贸出口形势仍不乐观。
中速常态化
在外部需求和内部成本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外贸高速增长时代在2012年渐行渐远。
《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外贸资深人士表示,中国外贸企业遭遇的周期性因素影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出口都将保持中速增长。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外贸已经进入中长期的深度结构调整,即使今年外需有所改善,个位数的外贸增长依然会维持一个很长的阶段。
根据商务部1月10日发布的数据,2012年1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增长14.1%,数倍于2012年11月2.9%的增速。
接下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出口与进口的反弹能否持续。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建平看来,2013年外贸情况可能会略有改善,但经济回升的幅度将及其有限,这与2009年中国经济与外贸的V型反转不同。
2009年经济V型复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恰恰在于金融危机中,企业非常悲观,工业去库存非常彻底,甚至出现了工业库存的负增长。然而2012年由于企业始终对政府刺激政策抱有期望,工业库存的调整到11月末为止,刚刚出现库存增长速度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持平,并没有出现负增长。“如果去库存不彻底,2013年经济反弹与外贸增长都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强劲。”范建平说。
在2013年1月16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2012年12月外贸增长属于正常波动,一些因素使得12月外贸企业加快了出口的进度,例如到12月31日,2012年四季度的免收法定检验检疫费的优惠措施停止执行,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所以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这个优惠措施,要抢运出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对《财经》记者表示,2012年12月,中国外贸确实出现了不少亮点,一方面政府多项稳外贸政策措施积极作用于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贸易环境有所改善,例如物流占GDP比重从21%下降到18%。
不过他提醒,就此认为中国外贸增速反弹已成长期趋势,还为时过早,预计2013年中国外贸增速可能将维持在8%-10%的水平。
据悉,海关总署相关人士近期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3年GDP预计增长7.4%,进出口贸易预计增长8%,按照8%这一增长目标来测算,2013年外贸规模大约在41700亿美元,在他看来,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近期中国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跨国企业产业链的转移,使得中国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步下降,跨国企业部分生产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通过资本输出、企业走出去变中国出口为亚洲出口、世界出口。“中国制造在构建原产地多元化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在全球贸易中份额的下降,此前中国外贸的增长模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张燕生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看来,这一外贸增长模式的转变可称为“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放缓的阶段,“十三五”期间这一趋势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于企业,关键是在外贸增长模式转变所带来的中国区域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链盈利增长点变化中抓住商机。
对外贸企业而言,真正在外贸出口中实现这一点并非易事。《财经》记者从北京一家从事农业、工业机械进出口的外贸企业了解到,受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部分型号产品的进货价格已经有所上涨,然而外国采购商所开出的采购价并未变,生产成本的增加,事实上几乎全部要由中国的生产企业以及外贸企业分担。
按照传统的“自主创新”的药方,外贸及生产企业必须预留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及产品升级换代,而现在多数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已不足以支持大额的研发开支。
上述外贸企业总经理表示,中国企业所消化的生产成本的上涨已经摊薄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要能接到单,即使扣减研发、租金、广告等成本,也会尽量接单生产,考虑这些本应计入的成本,企业在财务上可能已经处于负利。这也正是近期中小企业负利水平持续扩大的同时,服装、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快速增长8.6%的原因所在。
虽然贸易量有所增长,但被挤压的利润空间令中小企业很难创新产品,此种情况下,创新商业模式,转变“产业链盈利增长点”成为一些先行企业的选择。
据谷歌大中华区中小企业市场部市场总监林立介绍,传统的出口行业产业链利润分布中,国外的渠道商、零售商占去了70%,扣减掉国内的制造商,一般外贸企业的正常利润率在5%-10%;而如果采用电子商务网上销售,15%的成本用于网络营销、10%用于物流、4%用于跨境支付,扣除8%的制造成本,企业利润率可上升至56%。
此外,“Buy from China”这一关键词的搜索量,近年来以50%的速度逐年上涨,这意味着,每年有更多的国外买家希望通过互联网搜索从中国找到供应商。
外贸政策之外
中国当前的外贸形势不容许企业有幻想,必须积极求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为提振外贸景气,早在2012年9月初,国务院即出台了稳外贸“国八条”,各部委也配套出台了“16条措施”,寄望改变出口滑落颓势。然而,短期的调控政策要想解决中长期的问题仍然有诸多困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目前包括融资、信贷等方面,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非常困难,最近中国外贸出口遇阻,主要问题并不在外贸本身,而是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环境出了问题,这需要政府以中长期政策加以疏导,切实完善企业经营环境。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依然是稳中求进,出台大幅减税计划以及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的可能性不高,传统的外贸刺激政策效果有限。
近日,中国取消了部分行业出口退税。此外,2012年底,环保部致函13个经济综合部门,建议取消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53种“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出口退税、停止仍在开展加工贸易的64种“双高”产品加工贸易生产。
周德文表示,政府在取消出口退税的同时,应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比如最近政府取消了部分金属冶金行业出口退税,这些企业本身的利润率已经微乎其微,大约在1%-3%,取消出口退税,即使有订单,企业也不敢接单了。
在张燕生看来,未来政策应着力解决好外贸中速增长中,企业最关心的缺工人、缺技术、缺订单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比如在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培训,然而企业做了培训,又留不住人,等于将收益转移给别人,因此企业积极性往往不高。这就需要政府,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能够与企业互为补充地做好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推进职业教育等需要中长期的政策规划与措施,解决“缺订单”的问题亦非朝夕之功。《财经》记者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解决订单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开辟新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与目前购买力相对旺盛的市场。
新兴经济体虽然发展较快,但是风险更大,因此出口信用保险对企业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开拓新市场,助益甚多。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部总经理胡正明日前在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上表示,国务院在去年的研究中,已经认识到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可能是拉动外贸增长最直接的有效手段,当时政府要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短期贸易险的保额不低于2600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去年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完成短期贸易险2700多亿元,对中小企业拓展新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些中小企业,能否成为中国外贸中速增长时代新的生力军,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