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段话是孔子表扬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时说的。为什么他独鼓励颜回不讲吃喝这一点呢?孔子另外还说过大意如下的话:我整天给颜回讲课,他从不提出疑问或反对意见,就像个“呆子”似的。可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能发挥自如,可见他并不“呆”。由此我们可知,因为颜回是个有出息的学生,所以孔子才在生活上也这样严格要求他。
可是,对于其他略输文采的弟子,在吃喝这一点上,他就没有坚持其一向鼓吹的“有教无类”的原则,譬如有一次在课上,他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标准,并详加解释:对于颜色难看,气味难闻,烹调不当的食物,甚至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都以“不食”一言以蔽之。
而对另一些大概是不肖的弟子呢,他老人家简直就有“教唆”其大吃大喝之嫌了,不仅参与酗酒,某次酒到酣处,还对着手里的杯子大发牢骚:“觚不觚,觚哉!觚哉!”就这么一句话,还叫人在一千多年后的“批林批孔”中抓了把柄,被当作他对“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类的崩溃发出的哀鸣,而大批特批,岂不冤哉!(以上引文均出自《论语》)
胡乱想起来,中国人对于吃的态度,直到今天还是与孔夫子脱不了干系的;虽然变来变去不外是上述的那三种,不过好的随风渐逝,或让别人学下去,而坏的却霜重愈浓,留下来自己享用。比如说找一个“一箪食,一瓢饮”的例子吧,就得到外国去,看看家有万贯而清苦如初的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在午餐时怎样啃一块鸡肉三明治;看看石油大王哈默博士怎样仔细地用面包蘸完盘子里的最后一点汤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理论倒是处处在实践着,只不过你要小心挑捡去处,没准儿你正在大嚼的那盘炒面正是由上一位吃剩的拉面所加工,而你要是胆敢浪费,高妙的厨师没准又把它精制成为热气腾腾的汤面,以飨后来者。
那么,还有一类人呢?孔夫子的幽灵便罚他们都去喝酒,一直喝到醉眼朦胧,一齐对着手里的杯子抱怨:“杯子不像个杯子,这是杯子吗?这是杯子吗?”
可是,对于其他略输文采的弟子,在吃喝这一点上,他就没有坚持其一向鼓吹的“有教无类”的原则,譬如有一次在课上,他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标准,并详加解释:对于颜色难看,气味难闻,烹调不当的食物,甚至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都以“不食”一言以蔽之。
而对另一些大概是不肖的弟子呢,他老人家简直就有“教唆”其大吃大喝之嫌了,不仅参与酗酒,某次酒到酣处,还对着手里的杯子大发牢骚:“觚不觚,觚哉!觚哉!”就这么一句话,还叫人在一千多年后的“批林批孔”中抓了把柄,被当作他对“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类的崩溃发出的哀鸣,而大批特批,岂不冤哉!(以上引文均出自《论语》)
胡乱想起来,中国人对于吃的态度,直到今天还是与孔夫子脱不了干系的;虽然变来变去不外是上述的那三种,不过好的随风渐逝,或让别人学下去,而坏的却霜重愈浓,留下来自己享用。比如说找一个“一箪食,一瓢饮”的例子吧,就得到外国去,看看家有万贯而清苦如初的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在午餐时怎样啃一块鸡肉三明治;看看石油大王哈默博士怎样仔细地用面包蘸完盘子里的最后一点汤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理论倒是处处在实践着,只不过你要小心挑捡去处,没准儿你正在大嚼的那盘炒面正是由上一位吃剩的拉面所加工,而你要是胆敢浪费,高妙的厨师没准又把它精制成为热气腾腾的汤面,以飨后来者。
那么,还有一类人呢?孔夫子的幽灵便罚他们都去喝酒,一直喝到醉眼朦胧,一齐对着手里的杯子抱怨:“杯子不像个杯子,这是杯子吗?这是杯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