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进行全面渗透。通过研究,未来的传媒业,其发展将要和人工智能技术相联系。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传媒业进行业态面貌进行塑造,同时也进行业务链重塑。文章对人工智能的崛起及新闻传播业态重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传播业态;崛起;重构
人工智能如今对新闻传播领域进行了渗透和应用,不管是内容生产,还是资讯分配等各方面都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媒体人的职业进行了一定占领,并有很好的发展趋势。在进行新闻传播中,人工智能化具有很多新功能和新模式,能够促进新闻传播业的更好重构和发展。
1. 人工智能的崛起对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优势
1.1 内容生产的丰富性
人工智能的崛起,使用机器进行新闻写作,能够长时间、大量的工作,并切具有很高效率。机器的长时间、高效的写作,能生产出海量的新闻内容。和编辑记者相比较,智能写稿机器人可以长时间进行文字处理,并体现了高效性、准确性和精准性,腾讯公司Dream Writer在财经、科技应用范围内的发稿每天超过2000篇,体育发稿量也达到了每天500篇,其中有行情报盘、报道上市公司公告精要,体育赛事消息;在里约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今日头条的写稿机器人xiao ming bot撰写了457篇新闻报道,其中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赛事及简讯,每天超过了30篇,进而表现出机器新闻的优势。
1.2 人力无法达到的反应速度
新闻传播中,要求具有相应的速度。进行报道一些在突发事件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进行相关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够加快速度和提高卸载质量。比如,在四川九寨沟县发生地震时,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就使用了地震台网机器人,在短短的25秒时间内,就写出了540字的稿件,而且还配备了四张图片,同时也包含了速报参数、历史地震、震中地形、震中简介、震中天气、周边村镇、周边县区、热力人口等多种项目的内容。同样,《南方都市报》利用了机器人“小南”进行相应稿件的编写,他所写的首篇报道是春运内容,有300多字,用时没超过一秒;xiao ming bot报道体育赛事时,具有非人类的速度初稿,几乎和电视直播是同步的。这样的速度,是人力所达不到的。在记者惊愕于突发事件之中时,机器人写手就开始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了,并实施挖掘数据价值,紧接着快速自动写稿,飞速完成稿件。对于数据新闻、人脸识别、知识图谱等是人工智能的强项,能帮助媒体从大量视频、图片中进行精准定位对象,并实施字总分类,进而增强图像使用效率;也能帮助媒体在大量网络及社交媒体的图片中进行人物和对象精准识别,建设信息碎片或图片集合中信息图谱及人物关系图谱,增强新闻线索发现和结构化分析效果和质量。
1.3 个性化内容有效分发,对长尾及利基市场进行了有效激活
机器新闻写作可以很好的于用户特点及偏好相结合,写作更具有个性化,并可以匹配相应的生活场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私人定制产品。还能够根据地点、场景以相应方式分发给客户。同时,媒体可以根据用户资料及画像及时的掌握和了解用户,让媒体运营更具有精细性和相应的个性化的特点。可以实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从而使长尾及利基市场增加了活力,增加了新盈利方式,这是传统分发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4 扩展了新闻信息观察范围
细致的分析数据和挖掘价值,让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对预测构造需求和事态发展更擅长,传统媒介所不能实现的。新华社曾经发布了“媒体大脑”,包括的人工智能设备有摄像头、无人机、传感器、行车记录仪等,同时要和发生新闻事件的区域信息数据有效结合,达到对新闻实施自动检测和自动生成。摄像头、传感器相当于记者的眼睛,能够快速并自动生成和捕捉到突发及重大事件。其实,这是传感器新闻结合了人工智能开展的活动。传感器新闻就是利用传感器进行信息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最后形成新闻。传感器进行人的感知能力拓展,增加信息采集新纬度,扩充人的观察范围,增强预测能力。就比如,我们用眼睛看见了雾霾,可是不能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发现,使用传感器就能做到。央视曾经播出“数说命运共同体”的专题,其中五位数据分析员利用了21天分析了利用GPS系统所获得的“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这项专题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挖掘,GPS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GPS系统实质就是传感系统,和地理位置相关联。所以,传感器新闻的合理应用,提高了新闻细腻程度度,也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
2. 人工智能环境下进行新闻传播业态的重构
2.1 做人工智能所不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崛起,代替了很多新闻人的工作,并具有人类不能达到的优势。可是有些是人工智能不能处理或者是不擅长的事情,就是新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中工作的重点。新闻传播领域同样会有一些工作、岗位、机能等由人工智能代替,进而这部分新闻工作人员的够怕能给重被抢走。比如,记者只要说“我想了解天津三年内房价发展和对比情况”,或者可以说“我要了解某个公司”,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动发出报表,或知识图谱,避免了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输出等步骤。人工智能没出现前,这些工作都是记者、编辑利用进行大量数据信息收集,进行人工分析对比,进而才可以完成的。可是,人工智能的崛起,机器新闻写作不断升级换代,进而会逐步的代替新闻媒体工作者进行新闻要素、素材的剪贴编辑,这些新闻传播岗位会被取代,这是最先被淘汰的工作岗位和角色。机器新闻写作代替傳统消息记者。这也看出,人工智能所“不能”才是媒体人现在要抢夺的“奶酪”。具体由哪些内容和部分呢?第一,利用机器新闻写作一定要具有实现准备的算法和相应数据才可以实施,可是社会生活在不断变化,一些事物不能完全数据化,很多状态、情形、事物等也不能利用算法进行计算和描述,这样的事项,就是进行新闻媒体重构的重点,必须是人工进行完成的。第二,一些信息数据所呈现的方式不是自动的,要求利用人工的专业知识进行挖掘,并实施思考分析,进而才可以利用机器实施跟进和后续工作。第三,很多问题是跨界内容,具有复杂性,包括很多变量,并且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实施价值判断,智能机器进行把握相应算法前不能进行处理,进而需要人工操作。第四,在智能技术的大和社会的形态、法制规划速度不相符合时,会导致出现不符合社会规则、法律约束现象,,这就要人进行调整和协调。 2.2 人进行主宰机器
人工智能崛起中,人机协同是新闻媒体重构的关键,也就是人要进行主宰机器。实施机器新闻写作,获取信息及资料迅速及时,也减轻了新闻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其进行从事创造性的、深入思考性的工作。也就是说,机器新闻写作不管是怎么发展,人才是其生产新闻的核心要素。人机协同在现代传媒业是主要发展形态。如今的新闻发展方向是调查、解释,重大新闻、敏感议题要求人工进行把关,要注意重大敏感新闻的质量,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不然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也有可能产生重大损害。并且,人工智能可以实施每个人的私人订制,同时也增加公众注意力碎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想要实现社会的共同价值,必须利用人工进行不断改进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崛起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会有大的改变,媒体产业同样会发生改变。智能媒体能够打破传媒业的边界,利用人工智能促进相应媒体的功能信息的分发重构及更好的聚合。这是现代科技及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媒体要对生产流程、岗位设置的重新组织建设。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协同生产,这也是现代新闻传播领域必须实施研究和重点分析的主要内容。现在的新闻媒介当中,人和人工智能同时工作,不是进行博弈,而是双赢。人要正确认识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感觉被人工智能追赶,要进行学习和思考研究,寻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要占到高端,要真正主宰机器,更有效的发挥出人的作用和价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数据化、智能化的特点。现在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每种新生产力的发展都进行了重构,并具有很大社会行动空间。人工智能对人的工作进行了改善,实现了产业升级,同时对社会分工进行了重新分配,给人的创新和创造提供了机会。新闻媒体在人工智能环境下进行了重构,也要保持原有人工优势,进而使现代新闻媒体传播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平,汪亚纯.智能媒体:传媒业态、形态与生态的重构及其反思[J].视听界,2019(3):5-9.
[2]潘恩荣,阮凡,郭喨.人工智能“机器换人”问题重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介入路径[J].浙江社會科学,2019(5):93-99.
[3]孙少晶,肖仰华,徐英瑾,等.“算法推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J].新闻大学,2019(6):1-8.
[4]陈永辉.人工智能时代刑罚体系的重构初探[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2):62-69.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传播业态;崛起;重构
人工智能如今对新闻传播领域进行了渗透和应用,不管是内容生产,还是资讯分配等各方面都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媒体人的职业进行了一定占领,并有很好的发展趋势。在进行新闻传播中,人工智能化具有很多新功能和新模式,能够促进新闻传播业的更好重构和发展。
1. 人工智能的崛起对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优势
1.1 内容生产的丰富性
人工智能的崛起,使用机器进行新闻写作,能够长时间、大量的工作,并切具有很高效率。机器的长时间、高效的写作,能生产出海量的新闻内容。和编辑记者相比较,智能写稿机器人可以长时间进行文字处理,并体现了高效性、准确性和精准性,腾讯公司Dream Writer在财经、科技应用范围内的发稿每天超过2000篇,体育发稿量也达到了每天500篇,其中有行情报盘、报道上市公司公告精要,体育赛事消息;在里约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今日头条的写稿机器人xiao ming bot撰写了457篇新闻报道,其中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赛事及简讯,每天超过了30篇,进而表现出机器新闻的优势。
1.2 人力无法达到的反应速度
新闻传播中,要求具有相应的速度。进行报道一些在突发事件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进行相关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够加快速度和提高卸载质量。比如,在四川九寨沟县发生地震时,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就使用了地震台网机器人,在短短的25秒时间内,就写出了540字的稿件,而且还配备了四张图片,同时也包含了速报参数、历史地震、震中地形、震中简介、震中天气、周边村镇、周边县区、热力人口等多种项目的内容。同样,《南方都市报》利用了机器人“小南”进行相应稿件的编写,他所写的首篇报道是春运内容,有300多字,用时没超过一秒;xiao ming bot报道体育赛事时,具有非人类的速度初稿,几乎和电视直播是同步的。这样的速度,是人力所达不到的。在记者惊愕于突发事件之中时,机器人写手就开始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了,并实施挖掘数据价值,紧接着快速自动写稿,飞速完成稿件。对于数据新闻、人脸识别、知识图谱等是人工智能的强项,能帮助媒体从大量视频、图片中进行精准定位对象,并实施字总分类,进而增强图像使用效率;也能帮助媒体在大量网络及社交媒体的图片中进行人物和对象精准识别,建设信息碎片或图片集合中信息图谱及人物关系图谱,增强新闻线索发现和结构化分析效果和质量。
1.3 个性化内容有效分发,对长尾及利基市场进行了有效激活
机器新闻写作可以很好的于用户特点及偏好相结合,写作更具有个性化,并可以匹配相应的生活场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私人定制产品。还能够根据地点、场景以相应方式分发给客户。同时,媒体可以根据用户资料及画像及时的掌握和了解用户,让媒体运营更具有精细性和相应的个性化的特点。可以实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从而使长尾及利基市场增加了活力,增加了新盈利方式,这是传统分发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4 扩展了新闻信息观察范围
细致的分析数据和挖掘价值,让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对预测构造需求和事态发展更擅长,传统媒介所不能实现的。新华社曾经发布了“媒体大脑”,包括的人工智能设备有摄像头、无人机、传感器、行车记录仪等,同时要和发生新闻事件的区域信息数据有效结合,达到对新闻实施自动检测和自动生成。摄像头、传感器相当于记者的眼睛,能够快速并自动生成和捕捉到突发及重大事件。其实,这是传感器新闻结合了人工智能开展的活动。传感器新闻就是利用传感器进行信息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最后形成新闻。传感器进行人的感知能力拓展,增加信息采集新纬度,扩充人的观察范围,增强预测能力。就比如,我们用眼睛看见了雾霾,可是不能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发现,使用传感器就能做到。央视曾经播出“数说命运共同体”的专题,其中五位数据分析员利用了21天分析了利用GPS系统所获得的“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这项专题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挖掘,GPS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GPS系统实质就是传感系统,和地理位置相关联。所以,传感器新闻的合理应用,提高了新闻细腻程度度,也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
2. 人工智能环境下进行新闻传播业态的重构
2.1 做人工智能所不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崛起,代替了很多新闻人的工作,并具有人类不能达到的优势。可是有些是人工智能不能处理或者是不擅长的事情,就是新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中工作的重点。新闻传播领域同样会有一些工作、岗位、机能等由人工智能代替,进而这部分新闻工作人员的够怕能给重被抢走。比如,记者只要说“我想了解天津三年内房价发展和对比情况”,或者可以说“我要了解某个公司”,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动发出报表,或知识图谱,避免了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输出等步骤。人工智能没出现前,这些工作都是记者、编辑利用进行大量数据信息收集,进行人工分析对比,进而才可以完成的。可是,人工智能的崛起,机器新闻写作不断升级换代,进而会逐步的代替新闻媒体工作者进行新闻要素、素材的剪贴编辑,这些新闻传播岗位会被取代,这是最先被淘汰的工作岗位和角色。机器新闻写作代替傳统消息记者。这也看出,人工智能所“不能”才是媒体人现在要抢夺的“奶酪”。具体由哪些内容和部分呢?第一,利用机器新闻写作一定要具有实现准备的算法和相应数据才可以实施,可是社会生活在不断变化,一些事物不能完全数据化,很多状态、情形、事物等也不能利用算法进行计算和描述,这样的事项,就是进行新闻媒体重构的重点,必须是人工进行完成的。第二,一些信息数据所呈现的方式不是自动的,要求利用人工的专业知识进行挖掘,并实施思考分析,进而才可以利用机器实施跟进和后续工作。第三,很多问题是跨界内容,具有复杂性,包括很多变量,并且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实施价值判断,智能机器进行把握相应算法前不能进行处理,进而需要人工操作。第四,在智能技术的大和社会的形态、法制规划速度不相符合时,会导致出现不符合社会规则、法律约束现象,,这就要人进行调整和协调。 2.2 人进行主宰机器
人工智能崛起中,人机协同是新闻媒体重构的关键,也就是人要进行主宰机器。实施机器新闻写作,获取信息及资料迅速及时,也减轻了新闻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其进行从事创造性的、深入思考性的工作。也就是说,机器新闻写作不管是怎么发展,人才是其生产新闻的核心要素。人机协同在现代传媒业是主要发展形态。如今的新闻发展方向是调查、解释,重大新闻、敏感议题要求人工进行把关,要注意重大敏感新闻的质量,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不然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也有可能产生重大损害。并且,人工智能可以实施每个人的私人订制,同时也增加公众注意力碎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想要实现社会的共同价值,必须利用人工进行不断改进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崛起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会有大的改变,媒体产业同样会发生改变。智能媒体能够打破传媒业的边界,利用人工智能促进相应媒体的功能信息的分发重构及更好的聚合。这是现代科技及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媒体要对生产流程、岗位设置的重新组织建设。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协同生产,这也是现代新闻传播领域必须实施研究和重点分析的主要内容。现在的新闻媒介当中,人和人工智能同时工作,不是进行博弈,而是双赢。人要正确认识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感觉被人工智能追赶,要进行学习和思考研究,寻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要占到高端,要真正主宰机器,更有效的发挥出人的作用和价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数据化、智能化的特点。现在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每种新生产力的发展都进行了重构,并具有很大社会行动空间。人工智能对人的工作进行了改善,实现了产业升级,同时对社会分工进行了重新分配,给人的创新和创造提供了机会。新闻媒体在人工智能环境下进行了重构,也要保持原有人工优势,进而使现代新闻媒体传播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平,汪亚纯.智能媒体:传媒业态、形态与生态的重构及其反思[J].视听界,2019(3):5-9.
[2]潘恩荣,阮凡,郭喨.人工智能“机器换人”问题重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介入路径[J].浙江社會科学,2019(5):93-99.
[3]孙少晶,肖仰华,徐英瑾,等.“算法推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J].新闻大学,2019(6):1-8.
[4]陈永辉.人工智能时代刑罚体系的重构初探[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2):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