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制药应用型示范专业为例,阐述了示范专业建设的可行性,探讨了示范专业建设的内容,为示范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示范专业 中药制药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37-01
我国已明确提出“中医走向世界”的口号,而中药产品作为我国在医药出口的主力军,亦肩负着夺回被日韩侵占的国际市场份额的重任[1]。国家将中药制药专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批中成药制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因而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因而更新办学模式,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中药制药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中药制药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我省中医药事业整体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中药产业发展同样名列前茅,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中药企业以及较为完善的中药产业链[2]。我校积极参与中药类相关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药类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现代中药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中药制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重点,现已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学院通过委派教师出国学习,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和培训班,进企业学习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通过现有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通过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水平。
与企业合作创立“康美创新班”, 采用“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中药学专业应用型、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采用全程培养实践能力不间断,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即“理论课—企业进课堂;实验课—模拟实战;见习实习—进入企业”。通过 “康美创新班”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改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与同专业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就业各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为进一步探索对“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专业进行“三加一”的全新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积累了经验。
2.中药制药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中药人才的目标和定位,结合中药制药行业人才需求特点,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等模式,从多学科、多元化交叉渗透的角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对中药学人才多样化需求。结合企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验课及企业实践的时间和课程比例,进一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特点,完善“三加一”人才培养模式[3]。
(2)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资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基础及主导作用。按“内部培养+外部引进+企业聘请”的方式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4],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师资培训机制。通过使教师到企业实践,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派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短期学习、聘请企业精英进课堂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
(3)凝练教学成果,推进教学改革
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上,大力提倡和推广启发式、互动式、任务式等互动模式教学,鼓励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等。构建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研能力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宽基础,精专业”的特点,并建立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从而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
(4)加强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合作,建立健全各项学生实训管理制度[5],包括校内外实习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外实习(训)管理办法、校外实习(训)管理职责、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及各种协议文本。加强实训教师的培训,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建立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逐步使仿真生产性实训比例超过50%。按照“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依据行业标准编写实训指导书。
参考文献:
[1]陈柏林.让中医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医[J]. 中医药学刊, 2003, 21(8): 1403.
[2]黄尤江, 郑利荣, 黄卓泳.中医药查新项目统计分析与广东省中医药科研现状浅析[J]. 现代化纵论, 2013, 13(8): 5-7.
[3]苏世彬,陈坚民,李广培等.“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 7(1): 62-66.
[4]王新星.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2): 185-186.
[5]潘驰群,潘绪科.创业模拟实训师资选派管理制度研究——基于2013年安徽省第一期创业模拟实训师资数据[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 (8): 109-110.
【关键词】示范专业 中药制药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37-01
我国已明确提出“中医走向世界”的口号,而中药产品作为我国在医药出口的主力军,亦肩负着夺回被日韩侵占的国际市场份额的重任[1]。国家将中药制药专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批中成药制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因而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因而更新办学模式,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中药制药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中药制药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我省中医药事业整体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中药产业发展同样名列前茅,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中药企业以及较为完善的中药产业链[2]。我校积极参与中药类相关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药类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现代中药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中药制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重点,现已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学院通过委派教师出国学习,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和培训班,进企业学习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通过现有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通过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水平。
与企业合作创立“康美创新班”, 采用“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中药学专业应用型、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采用全程培养实践能力不间断,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即“理论课—企业进课堂;实验课—模拟实战;见习实习—进入企业”。通过 “康美创新班”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改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与同专业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就业各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为进一步探索对“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专业进行“三加一”的全新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积累了经验。
2.中药制药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中药人才的目标和定位,结合中药制药行业人才需求特点,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等模式,从多学科、多元化交叉渗透的角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对中药学人才多样化需求。结合企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验课及企业实践的时间和课程比例,进一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特点,完善“三加一”人才培养模式[3]。
(2)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资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基础及主导作用。按“内部培养+外部引进+企业聘请”的方式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4],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师资培训机制。通过使教师到企业实践,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派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短期学习、聘请企业精英进课堂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
(3)凝练教学成果,推进教学改革
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上,大力提倡和推广启发式、互动式、任务式等互动模式教学,鼓励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等。构建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研能力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宽基础,精专业”的特点,并建立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从而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
(4)加强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合作,建立健全各项学生实训管理制度[5],包括校内外实习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外实习(训)管理办法、校外实习(训)管理职责、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及各种协议文本。加强实训教师的培训,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建立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逐步使仿真生产性实训比例超过50%。按照“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依据行业标准编写实训指导书。
参考文献:
[1]陈柏林.让中医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医[J]. 中医药学刊, 2003, 21(8): 1403.
[2]黄尤江, 郑利荣, 黄卓泳.中医药查新项目统计分析与广东省中医药科研现状浅析[J]. 现代化纵论, 2013, 13(8): 5-7.
[3]苏世彬,陈坚民,李广培等.“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 7(1): 62-66.
[4]王新星.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2): 185-186.
[5]潘驰群,潘绪科.创业模拟实训师资选派管理制度研究——基于2013年安徽省第一期创业模拟实训师资数据[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 (8): 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