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俗话报》与晚清白话报的转型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晚清报人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诞生于20世纪初白话报大发展时期,与此前的近代政论性报刊相比,出现了由救国向救民、由维新到革命的转型,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进行了改革,体现出近代报刊大众化的传播趋势。
  关键词:《安徽俗话报》;陈独秀;白话文;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72-02
  1904年3月31日,陈独秀在芜湖创办了《安徽俗话报》,虽然地处安徽这样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却因其语言通俗、内容丰富深受欢迎,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成为清末白话报发展高潮时期的代表。该报创办人之一的房秩五称其“风行一时,几于当时驰名全国之《杭州白话报》相埒。[1]”
  近代中国的白话报是在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戊戌变法以前,严复就曾提出要“开民智”,他认为民众智力的发达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也认识到了“开民智”的重要性。然而早期的思想启蒙刊物多为文言文,艰涩难懂,不易在民众间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仅仅在一批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中间得到传播,影响较小。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让国人感到灭顶之灾。民族危亡面前,思想启蒙的工作成效缓慢,而政治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客观形势使得维新派不得不在民智未开之前发动戊戌变法,这场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恰恰是因为缺乏群众基础。戊戌变法后,一批爱国人士意识到,依靠上层阶级的维新变法在当时的中国是不现实的,惟有效法西方进行启蒙运动,让群众自觉地参加到这场保家卫国的革命中,才是中国摆脱西方奴役的根本,而办报则成了当时的主要方式,《安徽俗话报》等一批白话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第一份白话报是1876年由申报管附出的《民报》,读者对象面向社会下层民众。清末新政鼓励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白话报由此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这阶段白话报开始从救国向救民转移,从维新到革命转变,《安徽俗话报》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报人,以“爱国救亡”为己任,把中国的兴亡寄托到了中下层民众的身上,“表面普及知识,暗中鼓吹革命”。
  一、在传播内容上,《安徽俗话报》重视启蒙大众、呼吁民众参与社会变革
  首先,陈独秀认为报刊应当对广大民众进行启蒙,以“明白时事”、“通达学问”。他在《安徽俗话报》的发刊词明确表达了这一办刊的宗旨,“第一是要把各处的事体,说给我们安徽人听听,第二是要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行的俗话演出来,好教我们安徽人无钱多读书的,看了这俗话报,也可以长点知识。[2]”以《安徽俗话报》为典型的晚清白话报,不再定位于精英媒体,而是把受众定位于普通民众,以传播知识作为办报的主要任务。
  其次,《安徽俗话报》通过报道政治和社会新闻间接号召民众参与社会变革。该报经常报道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同时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封建社会习俗进行揭露和抨击。陈独秀以“三爱”笔名在该报上发表了约5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学者沈寂认为“三爱”这个笔名蕴含了爱国家、爱科学、爱自由民主之意,也很好的表达该报爱国救亡和揭批恶俗两大主题。陈独秀在该报第一期中指出各国“私下里商议起来,打算把我们几千年祖宗相传的好中国,当做切瓜一般,你一块,我一块”。《论安徽的矿务》指出,矿山是国家的命脉,安徽人应当保护自己的权利,呼吁成立全省矿务总公司。此外,该报还有9期论说对旧中国的封建习俗进行了抨击,如封建的婚姻制度、残害女性的裹小脚习俗以及迷信风水等。深入浅出的分析加上诚恳真挚的语气,使读者迫切感受到了国家面临的危机,起到了间接呼吁革命的作用。
  《安徽俗话报》内容丰富多样,早期带有维新思想,但是到了后期开始具有革命倾向,在揭露列强的侵略本质的同时批判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可以看出办报者对清政府的幻想已经破灭,为其打上了革命的底色。《安徽俗话报》“表面普及知识,暗中鼓吹革命”,体现了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的需求,该报在当地起到了一定的宣传和组织革命的作用。
  二、在传播形式上,《安徽俗话报》初具现代报纸大众化、商业化的雏形
  (一)使用白话文扩大传播范围
  陈独秀认为报刊应使用最通俗最浅显的俗话,“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俗的话语演出来”,即用老百姓的话说出老百姓的故事,此举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是报刊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当时的报纸大多使用文言文,而《安徽俗话报》全部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陈独秀在1904年创办该报时就提出用白话文办报,比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提前了20前,实属一次大胆又富有远见的尝试。
  (二)在版面上采取活泼多样的栏目形式
  《安徽俗话报》栏目多样,除论说和新闻外,还大量刊载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甚至包括小说、诗词、闲谈这类的文学类栏目。该报论说言词活泼、简单易懂,还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揭露西方列强的阴谋。除此之外,该报在编排上也采用了大众化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图文并茂,每幅图下面都配有通俗易懂的文字,且图画的主题都比较鲜明、形象,很直观的向读者传达报人的声音。
  我们不难看出,《安徽俗话报》具备了现代报纸的某些特质,如为了扩大读者群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栏目形式,善于运用多种文体,以老百姓喜闻乐道的方式宣传革命思想。这种通过文艺和科学知识来宣传革命的方式,不仅赢得了读者,也从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报人的安全,含蓄、平和的表达了革命主张,不可不谓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三)在发行上畅通销售渠道,组织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
  《安徽俗话报》创刊半年后销量为3000份,在当时的中国“为海内各白话冠。”在今天看来,3000份的销路实在没有什么好夸口,但是在100多年前的内陆地区,普通民众没有阅读习惯,对新鲜事物也抱有很深的戒心,这样的销量实属报馆同仁努力之所得,从创刊伊始,陈独秀就非常重视报刊的发行,通过扩大销售点、组织各种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   1.注重发行,完善销售渠道
  为了扩大销售量,《安徽俗话报》在省内外均设立了代派处。根据刊登的代派处统计分析,《安徽俗话报》发行范围虽不是遍及“各府州县”[3],但也是涉及了安徽省内大部分地区。不仅如此,《安徽俗话报》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大中城市都设有代派处,完善的销售渠道为《安徽俗话报》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保证了发行量,注重发行是现代大众化报刊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标志着以《安徽俗话报》为代表的晚清白话报已经初具现代商业报纸的雏形。
  2.重视舆论,拓宽传播范围
  在大众传播的早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如的接受信息,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在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在大众媒介尚不发达的晚清社会,舆论总是最先在社会精英中产生,因此,《安徽俗话报》十分注重舆论领袖的明星作用,以期望通过舆论的威力拓宽自身传播范围。
  《安徽俗话报》迁至芜湖后,由芜湖科学图书社负责发行出版。芜湖科学图书社是一家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的书店,主要经销课本、文具还有各地新文化方面的书刊,又先后与芜湖教育和其他方面有名望的进步人士联系交往,其中有柏文蔚、苏曼殊、邓绳侯等人。陈独秀在1904年7月来芜湖后,就是在芜湖科学图书社的二楼上办报。在这样一个聚集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的地方,《安徽俗话报》自然成了他们必读的刊物,在这些人的传播下,该报得以向更多的民众普及。“思想进步的老师把《安徽俗话报》作为开化学生思想的脚本。”
  此外,当时芜湖地区还出现了免费向大众开放的阅报处,据史料记载“1904年7月8日,芜湖西门内仙源公所业已开设阅报处,愿阅者晨十钟起至晚五钟止,皆不取费”[4]。这样免费的阅读处有利于信息往下一级传播,在读者群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扩大了影响力。
  3.组织社会变革运动
  《安徽俗话报》通过报道新闻,在读者中呼吁开展各种活动,号召大家要为国家的富强独立、社会的进步行动起来。该报创立之初正值日俄战争爆发,它不仅对日俄战争的进程、双方的死伤情况进行报道,还对战争对当地百姓的伤害、交战两国对清政府的欺压等进行了报道,使读者认识到“这件事,关系我们中国很大。[5]”
  在《安徽俗话报》倡导的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保护安徽矿权的斗争。它本着深厚的爱乡之情,对安徽的矿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了对内陆地区的经济侵略,安徽的矿产资源面临大量丧失的局面,《安徽俗话报》对此作了详细的报道和分析,此外该报还号召大家通过民间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开采矿山。正是由于该报的宣传报道,唤醒了更多的安徽人民关注家乡的矿权并为挽回矿权作出努力。让报纸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正是现代报纸担负社会责任的体现,符合大众化报刊的社会属性。
  以《安徽俗话报》为代表的一批晚清白话报,作为我国近代报纸大众化的发端,在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这些报纸用朴实的大白话语言把爱国图存的启蒙思想说给老百姓听,受到了中下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对于这一点,今天我们仍要给予肯定,大众媒体时代更要以受众为主体进行传播活动。
  参考文献:
  [1] 房秩五.房秩五回忆《俗话报》诗一首[J].安徽革命史资料研究(第1辑),1980(7).
  [2] 陈独秀.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N].安徽俗话报,第1期(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 沈寂.安徽俗话报[A].沈寂.陈独秀传论[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4] 邹义开选编.安徽大事记资料(上册)[M].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6.
  [5] 三爱.论安徽的矿务[N].安徽俗话报,第2期(影印本).北京:人民出报社,1983.
其他文献
NOSA管理系统是将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三项管理融合,新创建的一套先进的安健环综合管理体系,由于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作用明显,受到世界各行业的高度重视。国内发电企
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斜行电梯项目”rn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m.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
期刊
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主编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近日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新闻传播类三等
介绍了Ⅱ优633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3a制种实践,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应抓好几个环节:选好基地、确定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科学赶
自动扶梯井道测量是指依据已有图纸对井道内各尺寸的测量、复核,涉及到自动扶梯的设计、制造、到货后定位与安装.通过井道测量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处理方案,可有效避免设备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创新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金融市场空前繁荣。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物.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还要了解该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文化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当代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或缺.
后经济危机时代,面对技术和资本实力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和劳动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众多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至关重要。然而,产品经济寿命周期的缩短、买方市场的变化
21世纪,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海洋领域,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国家已经把开发和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中。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也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