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有座逸夫楼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1990年代,复旦有句顺口溜“南区的粥,校本部有座逸夫楼”。说的是当时学生食堂的菜太难吃,但,复旦南区饭堂的粥却是一流的。大锅粥总比小锅熬的粥滋润有味道。当时复旦作家班同学经常到校外小铺,去排队吃大排面。五块钱一碗面,面上放置一大块色味俱佳的猪排,够排除你一整天的无聊和寂寞。而当时校本部最漂亮的建筑最好的风景要数逸夫楼。春秋季逸夫楼前大片的草坪,让人着迷。坐在草坪上向远处眺望,建筑高低错落之间站着一棵高大枫杨树,她在有意无意之间(特别是树上结满麻花辫样的果实)向你探头招手。逢周六和周日,我和几个同学得空便在其上日光浴一天,看书写作,让时间慢下来。那时候还没兴电脑,或者说没那么普及,我们全凭一支笔闯天下。
  那时候只知邵逸夫先生是个慈善家,其它不甚了解。虽然《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都看过。当时作家班同学情迷先锋派,追求形式大于内容,与盘旋着传统文化耳熟能详的民间爱情故事势不两立,喜欢“摇滚文学”,专与旧的东西对着干。虽然余华和格非们已经退守,开始讲完整的故事。现在想来当年我们有多幼稚,可我们不后悔。情感的表达,思想的高度,没有技术支撑同样也是苍白的。有一次,A兄坐在草坪上问我你的文学偶像是谁,我回答“日本的川端康成中国的贾平凹”。他说为什么?我说我心目中的文学是耐嚼,百嚼而常新。不是解渴的白开水,而是功夫茶。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质慼,都是一级棒,他是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而贾平凹是中国学西方先锋派消化最好的作家。不着痕迹,不是吃薯条拉薯条吃冰激凌拉冰激凌的主。他还把中国文学传统继承了下来,酿成蜂蜜,化解西方各路先锋派硬死头疙瘩……A兄听后点头又摇头,这个江西老表,他心目中的偶像与我不同。
  校本部是办公和教学的场所,它与南区完全不同。虽然部分本科生也生活在这个区域。南区是研究生兼来校汫修或学者驻校的纯生活区。我们作家班同学白天大多数时间要在校本部度过。和一般作家班不同的是,我们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每学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时任务。离逸夫楼两条马路,就是一教、二教和三教(教学楼)。记得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有陈思和老师,李振声老师,王振复老师等,当然本科生的课,我们也可以旁听。当然这个“也”,是秘而不宣的。郜元宝老师的课我们是一路旁听过来的。前提是在教室没有坐满的情况下。上陈思和老师的课,得先去抢座位,虽然安排的是大型的阶梯教室,去晚了难免尴尬。这堂课是本科生、研究生和如我们的进修生混在一起上的,再加上驻校学者和外国留学生,每次课皆座无虛席。陈思和老师主讲现代文学史。他以战争思维特别是运动战思维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或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和形态,令人佩服。顺着这条思路一下子会想明白许多事情。作为学科带头人,必须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他这一大胆推论,是特别的。陈思和老师讲课时很有风度,上海普通话比较有磁性的那种,那时候还是一头乌黑的头发。出汗时会掏出手帕擦脸。虽然当时已有人使用餐巾纸了。当他滔滔不绝讲课讲到忘情处,讲台下的女生大多是两眼痴迷。他就像一片树叶从空中飘下来,有个女孩子凑过去在上面写诗。我当时问在场的一个作家班女孩,为何是这样?她答陈老师太帅了!我要嫁人就嫁这样的男人。
  记得郜元宝老师在1995年给本科生上语法修辞课(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和湖北的两个同学早早地到校本部的小教室去“偷课”。那时的郜老师是复旦中文系的青年才俊,人长得细长,上课时稍有口吃。也不是口吃,形容不出來那股劲,就是讲着讲着便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思索,又一泻千里,滔滔不绝。往往精华部分,就在这滔滔不绝之中;显其课时的卓而不群,才华橫溢。那时《收获》杂志刚发表山东作家张炜的一个长篇,郜老师便在课堂上面带微笑读他描写大自然的精彩片段给我们听。课例的精彩随手拈来。他也知道我们是作家班的来“偷课”,课间休息时,有时也走过来和年龄与之相仿的我们,聊几句创作的话题。那时他已经是与华师大胡河清齐名的当代文学的评论家了,
  春秋之际的晴天我们在逸夫楼前的草坪上度过,赶上雨天日子就不好过了。特别是冬天的冷雨,天地间和寝室里哪才叫阴冷呢。好在南区饭堂的楼上有供人娱乐的舞场和简易咖啡厅,节假日和星期天开放。我和作家班同学去玩,讲好听一点去体验生活,通过熟人介绍,到里面打小时工。当时吃大排面的银子,大都是从这里来的。现在回想南区的粥和大排面,香气仍扑面而来。
  当年我们在逸夫楼前盘桓日久,并没有开悟,愧对了那片芳草地。
其他文献
整个尘世,逐水而居的,是鱼,跟着鱼来的,才是渔夫。同理,对花痴迷,对蕊执著的,不是人,而是蜂。  但对花研究更彻底,对蕊更爱惜的,肯定不是蜜蜂,却是养蜂人。  窄窄的摇荡的跳礅桥,足有500米长,宽却不过盈尺。每走一步,都让人心惊,肉跳。河对岸,30个蜂箱,齐整码着,像座小山。一个衰老、瘦小的男人,要过河面,只有将蜂箱抱在怀里,逐个地过,这就需要30次往返,也需要整整半天时间——河面太宽了,而河水
期刊
鲁 迅  1919年,一个鲁迅  花掉十个月亮  在青石板的狭窄小巷里  赤腳前行。他有一支笔  从肩膀直直触进大地  盘根错节,没有一根枝茬  鲁迅划响一根火柴  他上衣左兜里的圆形钱币  借着火发出明亮的灰色光彩  作为鬼魂,与他分担1919年的夜  再次出门时他收回了月亮  赤脚想去赎回什么  郁达夫  太平洋峡口的一侧  七点二十分的浪拍过哪一座岛  哪一扇门应该被打开  迎接门外寒夜里一
期刊
作者简介  赵振元,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副会长,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新能源分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学会执行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极实业(股票代码:600667)董事长,十一科技董事长、党委书记。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先后出版有《窗外飘着雪》《江南的雨》《红旗飘飘》《我们走在大路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今夜又下着雨》《城市记忆》《诗情画意咏人间》等文学专著,《江南的雨》《红旗飘飘》《圣洁
期刊
几位欧洲妇女俯着身,寻找着土地遗落的泪  那时,我仰着头,看着她们,皱纹里的汗液  这让我想起过去,过去与家人一起捡拾的  几穗麦子  那些母亲河的汗滴产生了一种静默  一切的力量,低矮了背景的天空  整整四年,那幅画都在我耳邊嗫嚅:  泪水,会撕裂一些事物么  抑或,痛苦是欢愉脱粒后的麸皮?  今天下午,我背着网兜,走在太阳下捕捉诗句  妇女们,依然俯下身子,寻觅着些什么  什么是人的归宿?麦秸
期刊
高高的姑嫂塔  总把时间当空间瞭望  从遥远的宋朝开始  守望便是面朝大海的一扇窗  此岸與彼岸是禅宗的定义  却被隔成一个弧形的苍穹  用身体的针线缝合  思念的疼  头发搓成的风筝绳子  一头向海天伸展  一头向大地深扎  南洋太远,远不过思念的长  望夫石不知道海水的长度  却知道垒高了爱情的尺度  一个用血泪喂养成的传说  作为一种献祭  朝海的方向完成的仪式  日出记  天色微蒙,站在3
期刊
以母之名  我们说着说着,就说起了  她还能有多少年的活头  很沉重的话题  很随意的出口  经年的风湿病  让她周身所有的骨头都变了形  哪里都是浮肿  却撑不起骤减的体重  未及暮年,已经过得像个老太太  一个人守着偌大的院子  只有一棵梨树,一棵枣树  还有常常等待  却回不来的儿女、丈夫  走一步路,对你对我都轻而易举  甚至她的小外孙,都开始不费吹灰之力  对她而言,则是涅槃的痛楚  她
期刊
小寒已过,允许时间累加,并且允許,慈悲,可以转身成空。  余火燃烬,我的背囊里没有衣物和帐篷。雪花开在枯枝上,山涯上有一只兀立的鹰,突然飞向远方。  灶洞里的火苗煨熟了一锅的地瓜,我丢失了可御寒的食物。秋风里蜷缩着瑟瑟发抖的孩子,我想起,那年,我只有我的小儿子这般大。  堆积的玉米秸抵住了院子里呼啸而过的风疾,母亲忘记了回家,忘记了院落里饥寒交迫的小女儿,冻比饿更让我恐惧。原谅我的幼小,原谅我忽略
期刊
等来一场薄霜  秋深了。骑手  从河边提走阿妈的忧伤。  羊羔跪在草地,对落日  磕下一个长头。  他是瞎眼艺人。除了吹笛  还在等一个尘世间  也许见不了面的陌生人。  等了整整一个秋天  他只等来一场  从青海赶过来的薄霜。  转 经  割完青稞,桑哲仁波  领着聋哑弟弟去转经。  转经的路  就在冈仁波齐神山。  转了一个白天。外加  一个黑夜。桑哲仁波和弟弟  才转完神山。  归家途中,弟
期刊
山 中  漫长的夜,冬风吹落梅花  猫头鹰听见我的叹息  好比我在黄昏见到无巢鸟  连夜赶路十里地,到山中  山中有寺庙和佛陀  在荒野为尘世的孤魂野鬼  点亮一盏灯  佛陀说,今夜你就睡在芦苇下  我似一粒尘埃,以枯木为枕  芦苇不会引来蜜蜂蛰伤我  它们是一本被风翻开的瘦金体  白 露  在阳光鋪洒之前  我得腾空陶罐,积存  初秋的露  春日储存的雨,盛夏收集的光  快被时间偷走  一道闪电
期刊
冬要有风  还要使劲吹  一吹得地冻三尺  二吹得晴空中什么也不留  蓝天是原来的,枯枝败叶是原来的  我也就是原来的了  然后,然后就显出一颗噼啪作响的心灵  那么,这风定是从衰草里冲来  从落着霰雪的莽原上吹来  从河床裸露的石头中奔来  落水为冰的骨头,有淡淡的裂纹  也是从裂纹间揈来  来了就来了  美和傷感,没有约定的程序  哑 巴  落花,不是非要流水伴  或者流水拿出的浪漫  苍茫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