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威海市老年大学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对现行管理体制大胆进行了探索改革,形成了“一体化”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老年教育的新路子。
日前,本刊记者赶赴威海,对“一体化”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成效如何进行了调研采访。我们认为:“一体化”管理模式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的一个创新举措,有助于市校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基层老年教育的普及、规范和提高;对于区域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改革创造历史,创新成就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每一个老年大学人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把《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奋力谱写老年教育的新篇章!
威海是山东省较年轻的地级市,位于胶东半岛东端,三面临海,气候宜人,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近年来,威海市老年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探索实行了办学“一体化”管理体制,有力促进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近日,《老年教育》杂志社派出记者,奔赴威海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威海市老年大学校长谷立波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专访。
形势所逼 现状所迫 责任所系——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动因
为什么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谷校长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们的初衷:形势所逼、现状所迫、责任所系。
老龄化形势所逼。威海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5年底,威海市60周岁以上人口64.55万,占总人口的25.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且以每年3.8%的速度递增,银发浪潮来势汹涌。而作为文化养老,主阵地的老年大学,全市在校学员7350人,老年教育覆盖率仅为1.14%,“一座难求”现象突出。如何尽快适应老龄化迅猛发展的形势,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已变得刻不容缓。
老年大学办学现状所迫。为了摸清家底,市老年大学对全市的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各区(市)老年大学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差距较大。有的新建了办学场所,有的十几年没有变化;有的有教学大纲、统一教材,有的全凭教师经验上课,讲到哪算哪;有的经常组织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有的几年不出去一次。区(市)老年大学这种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必须尽快打破!
老年大学人责任所系。面对这种状况,他们感到了压力和责任。全市老年教育任务繁重,仅仅抓好市校一家的办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自觉承担起指导、推动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义务,承担起为官一任、造福全市老年人的社会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所驱,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他们向市委、市政府呈送了实行全市老年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时任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给予大力支持。并于2016年7月,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名义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建设的意见(试行)的通知》。“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正式落地。
市域一体 抱团发展——“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威海市下辖两区、两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驻威高校也开办有老年大学。“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在“人、财、物”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各区(市)、开发区、高校老年大学成为市老年大学的分校,改挂威海市老年大学分校的牌子。各乡镇、街道老年学校为教学点,在办学、教学方面由威海市老年大学实行统一指导和管理。在教师配备、教材大纲等办学资源上实行共用共享。各分校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办学体系有序运转。这种市城一体、区(市)统筹的模式,实现了救学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解决了基层老年教育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状态,促进了各级老年大学特色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频共振 融合发展——“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操作、实施
“一体化”,形在一体,重在一心。市校和分校必须同频共振,方能融合发展。具体实践中,他们在六个方面做到了共建共享:
教师资源,同筹共享。区(市)及以下老年大学(学校),师资缺乏是共同难题。实行“一体化”管理后,威海市老年大学采取“挖掘一批、培训一批、选拔一批”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破解基层老年教育发展的难题。
将各级老年大学教师全部纳入人才库,按专业、教学能力等进行分类登记,并与政府部门联合,建立后备教师人才库。根据各分校、教学站点教学需要,统筹安排教师上课。市老年大学先后有25名教师到所属分校任教,各分校也有70余名教师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基层站点任教。环翠区老年学员呼吁开设智能手机课,但本校没有这方面的教师,市校立即从教师人才库中筛选派出了合适的教师。市校声乐教师紧张,通過查阅人才库,把区校符合条件的老师请来授课,实现了师资配置效益最大化。
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定期举办教师培训进修、名师公开课观摩、参观学习等活动,并建立了讲师组,定期到分校、教学站(点)开展讲座。目前已举办公开课20余次,600余人次教师得到了见习、提高。市老年大学邀请省舞蹈专家授课时,市校、各分校、各教学培训基地的相关教师全部到场观摩,大开了眼界。
教材大纲,同编共用。市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专家团,按照教学实际和学员需求,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各分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比照执行。以市老年大学名义,加强与省老年大学协会及省外名校的联系,对争取到的优质教材、视频课件等资源共享。建立完善“互联网+老年教育平台”,建立各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料库,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智能手机等分享优秀课件视频,共建“没有围墙的现代老年大学”。开展优质课件推荐评审活动,评选出市级优秀精品课程,录制成视频课件,在全市推广。过去,区(市)老年学校的大纲、教材各自为战,可谓“五花八门”,“一体化”后,大纲基本统一,优质教材课件共享,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某区老年大学的书法课,曾因老师想到哪讲到哪,一度把学员讲跑了。按照统一的大纲、教材开展教学后,原来难以为继的专业变得备受欢迎,个别专业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景象。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成立老年大学,但对于如何办学心里却没底。市校把一整套规章制度、教学大纲等送过去,,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接”,很快备齐了办学所需,比原计划提前半年高起点开张。 标准、制度,同建共守。实行一体化管理,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此,他们制定了威海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建设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形成一整套“一体化”办学标准体系。出台了老年大学一体化办学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贵、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全方位加强教学组织管理,软件系统管理,教师、学员、志愿者管理,党建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建立起经费保障机制,实行“管理、建设两条线”,市老年大学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一体化”标准、制度的建立,变随意性为统一性,变“软约束”为可以量化的硬指标,确保了市校、分校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有序运转。
经验、理念,同学共享。围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市校经常组织开展理论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邀请省内外名师名家来威海举办专题讲座,有计划地组织到省内外学习考察。分校的领导们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各老年大学(学校)各自为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行“一体化”后,一家的经验很快就变成大家的财富,省却了“摸索”的时间。现在市校每年都组织我们到全国各地的先进校去学习考察,每到一地,都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办学理念,我们办学思路更宽,办法更多了。
竞赛奖励,同搞共庆。统一开展大型活动。利用七一、国庆、重大政治活动等节点,统一组织相应主题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书画影展、有奖征文、诗词楹联大赛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先进文化、彰显正能量。定期组织市校、分校学员社团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欢乐等志愿服务活动,检验巩固教学成果,扩大、提升老年大学社会影响力。
统一开展评比竞赛。先后在全市开展了“特色学校”,“先进教学培训基地创建、评选”,“示范校、教学站点评估定级”,创建精品课程等活动,促进和提升了市校、分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统一实施各种奖励。“一体化”后,市校与分校建立统一表彰机制,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把尺子量到底。比如,建立了优秀教师表彰机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2016年,利用教师节对全市在老年大学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授予“突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2017年,进一步扩大评选表彰范围,在全市开展“最美教师”“最美班长”“最美志愿者”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每次表彰,都请威海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领导出席并颁奖。区(市)等基层学校普遍反映,受表彰的“级别”提高了,光荣感、自豪感也更强了。
信息平台,同搭共展。共建宣传阵地,共用信息服务平台。齐心办好老年大学校报,从板块结构、版式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开辟了分校专栏、专刊,刊发分校动态、工作经验等文章,供所属各校相互学习借鉴。在共同办好市校校报的前提下,鼓励各分校创办校报或者信息简报,加大老年大学宣传力度。
统一建立精品教学网站。建设威海市老年大学共用教学网站。提供网络便捷工具,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网上教学园地、分校动态等模块,开展上下、内外的宣传交流。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促进老年大学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依托覆盖全市的2800多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资源,开展远程老年教育,全市每年参加远程学习的学员10000余人,收看人数5万余人次。加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做到一个平台全市用,一套软件全域使,一套数据大家享。
加强领导 统筹协调——确保“一体化”管理体制正常运转的三大举措
一是组建“一体化”管理领导机构。成立威海市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加强对“一体化”办学的统一领导。校委会由威海市老年大学校长、副校长、各科室负责人及各区、市、开发区、高校老年大学校长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全市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加强与省老年大学协会的沟通,组织与外地老年大学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互通;开展老年教育学术、理论和教学研究以及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统一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建立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吸收区(市)老年大学领导为“一体化”管理机构成员,对区(市)老年大学产生了强有力的认同与凝聚作用。
二是建立专员联系制度。建立了威海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联系分校、教学培训基地制度。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在联系对象上,变“个别联系”为“全员联系”,将全市8所分校、4处教学培训基地划分为12个责任区,市校工作人员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责任区,并随分校、教学培训基地数量的增加进行调整。专责联系人对所联系单位必须做到“基本情况有掌握、、上级精神有传达、工作落实有督导、困难问题有解决、亮点工作有推广”的“五有”要求。还要做好联系工作记录,对联系时间、联系内容等有记载,做到有据可查。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也各确定一名联系人,与市老年大學工作人员对接,确保联系全覆盖、无缝隙。在联系方式上,变“年初指导”为“全年指导”。在年初走访调研基础上,实行每月至少电话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实地考察联系一次,每年要尽量蹲点调研一次。在管理考核上,变“单一管理”为“全程考核”。每季度召开总结调度会,逐人汇报所联系分校、教学培训,基地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主要领导亲自点评,并对下阶段工作做出部暑安排。同时,组织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对联系人应做到的“五有”情况等进行满意度测评。专员联系制度实行以来,巳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2件,总结并建议推广所联系单位的工作亮点、经验12个,受到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普遍欢迎。
三是市校领导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一体化”管理体制要巩固,市校领导的统筹协调力度是关键。要让区(市)老年大学看到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好处,尝到“一体化”办学的甜头,市校领导必须在统筹协调上精准发力。
(一)大力协调推进老年大学的阵地建设。扩大办学场所,改善办学条件,是区(市)老年大学梦寐以求的事,但只靠自身之力,效果差强人意。实行“一体化”办学后,市老年大学的领导亲自出面,以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耐心与恒心,反复上门做工作,无疑大大增加了协调的力度。先后协调鼓励荣成市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视野,规划投资上亿元新建1万平方米的老年大学,协调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把老年大学与其他重要民生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一座5000平方米的老年大学已投入使用。 (二)协调推进各分校、教学站点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市老年大学重点抓示范、引领,分校重点抓规范、提高,教学站点重点抓好基础建设。各区(市)老年大学,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原则,统筹进行规划建设,争取达到最优配置。市、区(市)合力抓好基层老年教育的普及延伸,推进网格化管理,方便老同志就近入学,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
(三)统筹协调各分校、教学站点突出各自特点,确定重点发展方向,促进分校、教学培训基地特色化办学、差异化发展。按照国际视野、山东特色、威海品牌的目标定位,实现“一域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如环翠区分校,校区面积小,且处于市中心,改扩建的可能性很小,但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丰富,设有教学站点的社区已达85.5%,就支持鼓勵他们重点打造“四就近”社区老年教育典型。乳山分校勇闯远程教育新路子,高起点建设老年远程教育直播平台,实现了分校与乡镇教学课程的直播互通。市校就以现场会的形式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打造远程教育“领头羊”。哈工大威海分校老年大学依托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就支持他们在理论研究上作引领、出成果,创建理论研究基地。从而放大了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的特色优势,呈现出了亮点纷呈、优势互补的生动办学局面。
(四)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老年教育合力。协调市、区(市)编制部门,对老年大学人员编制进行合理调配,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协调人事部门在工作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荐一些合同制人员补充到相关工作岗位,确保有人干事,有人管事。协调财政部门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将老年大学场所建设、日常维护、办学经费等列入年度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增长保障机制,从经费上确保老年大学创新发展。协调教育部门在师资建设、教材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专业教育人才,协助老年大学进行教师人才库建设、编写教学大纲、教材等工作。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收到了1+1>2的多赢效果——“一体化”管理体制带来的喜人变化
谈到“一体化”实行后的变化,谷校长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了下面一串数字:截至2018年底,威海市老年大学学员已达13687名,比2015年未实行“一体化”前,人数增长了约86.2%;学校现有分校8所,教学培训基地4处,教学站点50个。他建议我们到各区(市)走一走,多听听基层的感受。
“一体化”使领导力量变强了,各级更加重视老年教育了。乳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李万册,市老年大学校长赵虹光:威海市用“一体化”管理的形式,把区(市)老年大学统一管起来,这本身就说明了威海市委、市政府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上行下效,市委市政府作表率,区(市)领导自然就会跟上来——谁也不想拖全市老年教育的后腿。以乳山市为例,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我们也效仿威海市校的做法,在本市范围内对镇(街道)、村(社区)的老年学校实行了“一体化”管理。过去为老年大学要点经费,总是左思虑右掂量,就怕“碰壁”。实行“一体化”后不同了,不用我们开口,预算就上了各级财政的总盘子。2017年,乳山市把发展老年教育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一次性投资150万元,并要求有关部门对此项经费的使用要予以督察。过去是老年大学缺钱办事,现在是给你钱,你不干或不按期干好都不行。“一体化”使老年大学有了一个硬气的“娘家”,工作起来更有主心骨了。“一体化”没得说,早几年实行就更好了。
“一体化”使共享资源变多了。威海市老年大学副校长罗莉莉:过去,这里的老年人上学,只认“威海市”这个牌子,造成市校报不上名,区(市)校有时却“吃不饱”。“一体化”后,师资、教材等办学资源共用,市校、区校已无明显差别,“读市校、读分校,都是威海市的老年校”。市校、区(市)校间“旱涝不均”现象已不复存在、“一座难求”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体化”使上下体制变顺了,基层学校的地位提高了。荣成市老年大学校长董传建,盛泉孝爱老年大学校长毕远胜:盛泉孝爱老年大学地处荣成,是专司养老事业的盛泉集团创办的,学校虽然早在2012年就已成立,但由于是企业办学,不仅校本部发展受限,想到外地扩大业务开办教学点也处处受阻。有个地方一听说我们是民办养老机构要办老年学校,硬是把我们撵出来了。2016年下半年,威海市老年大学经过考察,同意接收我们为威海市老年大学培训基地,市校领导亲自授牌。这块牌子挂出来后,社会上对我们的看法立马变了,我们自我感觉底气也足了。该校凭着“威海市老年大学教学培训基地”的公信力,过去办学中遇到的“红灯”大都变成了“绿灯”,短短半年时间,该校的教学点就发展到21处,学员数由800人猛增至2000多人。市里“一体化”办学文件就是我们扩大办学的通行证。“威海市老年大学教学培训基地”这块牌子,对我们企业办学来说胜过真金白银!
“一体化”使办学标准体系变得更加严谨科学,基层校更加有所遵循了。哈工大威海分校老年大学负责人如是说。
“一体化”使特色典型变亮了,对标学习的方向更明了。环翠区老年大学副校长刘颖脱口而出。
“一体化”使创优评先声势变大了,奖励的含金量更足了。文登区老年大学副校长林英英对此感触尤深。
“一体化”使示范、指导、带动的责任变重了,锤炼自身硬功的自觉性更高了。威海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赵德嘉:市校对区(市)分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既有了以上带下的责任,又面临着由下促上的压力。我们要指导好分校,就要注重提高自已,处处为分校作好榜样。自从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市校领导和各科室人员除了虚心学习、汲取分校好的经验做法外,更注重自我加压、自觉学习和充电,经常是晚,上很晚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不学习、不提高就挑不起“一体化”管理的担子!“一体化”管理,不仅分校受益,市校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
短短几天的调研,记者满载而归。“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确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引擎和抓手。它已得到了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大学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省老年大学工作会议上,威海市以《扎实推进一体化建设,推动全域老年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题进行了典型交流,引起了热烈反响。
日前,本刊记者赶赴威海,对“一体化”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成效如何进行了调研采访。我们认为:“一体化”管理模式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的一个创新举措,有助于市校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基层老年教育的普及、规范和提高;对于区域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改革创造历史,创新成就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每一个老年大学人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把《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奋力谱写老年教育的新篇章!
威海是山东省较年轻的地级市,位于胶东半岛东端,三面临海,气候宜人,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近年来,威海市老年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探索实行了办学“一体化”管理体制,有力促进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近日,《老年教育》杂志社派出记者,奔赴威海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威海市老年大学校长谷立波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专访。
形势所逼 现状所迫 责任所系——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动因
为什么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谷校长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们的初衷:形势所逼、现状所迫、责任所系。
老龄化形势所逼。威海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5年底,威海市60周岁以上人口64.55万,占总人口的25.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且以每年3.8%的速度递增,银发浪潮来势汹涌。而作为文化养老,主阵地的老年大学,全市在校学员7350人,老年教育覆盖率仅为1.14%,“一座难求”现象突出。如何尽快适应老龄化迅猛发展的形势,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已变得刻不容缓。
老年大学办学现状所迫。为了摸清家底,市老年大学对全市的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各区(市)老年大学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差距较大。有的新建了办学场所,有的十几年没有变化;有的有教学大纲、统一教材,有的全凭教师经验上课,讲到哪算哪;有的经常组织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有的几年不出去一次。区(市)老年大学这种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必须尽快打破!
老年大学人责任所系。面对这种状况,他们感到了压力和责任。全市老年教育任务繁重,仅仅抓好市校一家的办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自觉承担起指导、推动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义务,承担起为官一任、造福全市老年人的社会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所驱,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他们向市委、市政府呈送了实行全市老年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时任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给予大力支持。并于2016年7月,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名义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建设的意见(试行)的通知》。“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正式落地。
市域一体 抱团发展——“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威海市下辖两区、两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驻威高校也开办有老年大学。“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在“人、财、物”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各区(市)、开发区、高校老年大学成为市老年大学的分校,改挂威海市老年大学分校的牌子。各乡镇、街道老年学校为教学点,在办学、教学方面由威海市老年大学实行统一指导和管理。在教师配备、教材大纲等办学资源上实行共用共享。各分校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办学体系有序运转。这种市城一体、区(市)统筹的模式,实现了救学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解决了基层老年教育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状态,促进了各级老年大学特色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频共振 融合发展——“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操作、实施
“一体化”,形在一体,重在一心。市校和分校必须同频共振,方能融合发展。具体实践中,他们在六个方面做到了共建共享:
教师资源,同筹共享。区(市)及以下老年大学(学校),师资缺乏是共同难题。实行“一体化”管理后,威海市老年大学采取“挖掘一批、培训一批、选拔一批”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破解基层老年教育发展的难题。
将各级老年大学教师全部纳入人才库,按专业、教学能力等进行分类登记,并与政府部门联合,建立后备教师人才库。根据各分校、教学站点教学需要,统筹安排教师上课。市老年大学先后有25名教师到所属分校任教,各分校也有70余名教师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基层站点任教。环翠区老年学员呼吁开设智能手机课,但本校没有这方面的教师,市校立即从教师人才库中筛选派出了合适的教师。市校声乐教师紧张,通過查阅人才库,把区校符合条件的老师请来授课,实现了师资配置效益最大化。
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定期举办教师培训进修、名师公开课观摩、参观学习等活动,并建立了讲师组,定期到分校、教学站(点)开展讲座。目前已举办公开课20余次,600余人次教师得到了见习、提高。市老年大学邀请省舞蹈专家授课时,市校、各分校、各教学培训基地的相关教师全部到场观摩,大开了眼界。
教材大纲,同编共用。市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专家团,按照教学实际和学员需求,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各分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比照执行。以市老年大学名义,加强与省老年大学协会及省外名校的联系,对争取到的优质教材、视频课件等资源共享。建立完善“互联网+老年教育平台”,建立各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料库,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智能手机等分享优秀课件视频,共建“没有围墙的现代老年大学”。开展优质课件推荐评审活动,评选出市级优秀精品课程,录制成视频课件,在全市推广。过去,区(市)老年学校的大纲、教材各自为战,可谓“五花八门”,“一体化”后,大纲基本统一,优质教材课件共享,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某区老年大学的书法课,曾因老师想到哪讲到哪,一度把学员讲跑了。按照统一的大纲、教材开展教学后,原来难以为继的专业变得备受欢迎,个别专业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景象。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成立老年大学,但对于如何办学心里却没底。市校把一整套规章制度、教学大纲等送过去,,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接”,很快备齐了办学所需,比原计划提前半年高起点开张。 标准、制度,同建共守。实行一体化管理,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此,他们制定了威海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建设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形成一整套“一体化”办学标准体系。出台了老年大学一体化办学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贵、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全方位加强教学组织管理,软件系统管理,教师、学员、志愿者管理,党建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建立起经费保障机制,实行“管理、建设两条线”,市老年大学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一体化”标准、制度的建立,变随意性为统一性,变“软约束”为可以量化的硬指标,确保了市校、分校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有序运转。
经验、理念,同学共享。围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市校经常组织开展理论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邀请省内外名师名家来威海举办专题讲座,有计划地组织到省内外学习考察。分校的领导们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各老年大学(学校)各自为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行“一体化”后,一家的经验很快就变成大家的财富,省却了“摸索”的时间。现在市校每年都组织我们到全国各地的先进校去学习考察,每到一地,都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办学理念,我们办学思路更宽,办法更多了。
竞赛奖励,同搞共庆。统一开展大型活动。利用七一、国庆、重大政治活动等节点,统一组织相应主题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书画影展、有奖征文、诗词楹联大赛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先进文化、彰显正能量。定期组织市校、分校学员社团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欢乐等志愿服务活动,检验巩固教学成果,扩大、提升老年大学社会影响力。
统一开展评比竞赛。先后在全市开展了“特色学校”,“先进教学培训基地创建、评选”,“示范校、教学站点评估定级”,创建精品课程等活动,促进和提升了市校、分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统一实施各种奖励。“一体化”后,市校与分校建立统一表彰机制,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把尺子量到底。比如,建立了优秀教师表彰机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2016年,利用教师节对全市在老年大学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授予“突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2017年,进一步扩大评选表彰范围,在全市开展“最美教师”“最美班长”“最美志愿者”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每次表彰,都请威海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领导出席并颁奖。区(市)等基层学校普遍反映,受表彰的“级别”提高了,光荣感、自豪感也更强了。
信息平台,同搭共展。共建宣传阵地,共用信息服务平台。齐心办好老年大学校报,从板块结构、版式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开辟了分校专栏、专刊,刊发分校动态、工作经验等文章,供所属各校相互学习借鉴。在共同办好市校校报的前提下,鼓励各分校创办校报或者信息简报,加大老年大学宣传力度。
统一建立精品教学网站。建设威海市老年大学共用教学网站。提供网络便捷工具,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网上教学园地、分校动态等模块,开展上下、内外的宣传交流。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促进老年大学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依托覆盖全市的2800多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资源,开展远程老年教育,全市每年参加远程学习的学员10000余人,收看人数5万余人次。加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做到一个平台全市用,一套软件全域使,一套数据大家享。
加强领导 统筹协调——确保“一体化”管理体制正常运转的三大举措
一是组建“一体化”管理领导机构。成立威海市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加强对“一体化”办学的统一领导。校委会由威海市老年大学校长、副校长、各科室负责人及各区、市、开发区、高校老年大学校长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全市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加强与省老年大学协会的沟通,组织与外地老年大学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互通;开展老年教育学术、理论和教学研究以及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统一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建立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吸收区(市)老年大学领导为“一体化”管理机构成员,对区(市)老年大学产生了强有力的认同与凝聚作用。
二是建立专员联系制度。建立了威海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联系分校、教学培训基地制度。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在联系对象上,变“个别联系”为“全员联系”,将全市8所分校、4处教学培训基地划分为12个责任区,市校工作人员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责任区,并随分校、教学培训基地数量的增加进行调整。专责联系人对所联系单位必须做到“基本情况有掌握、、上级精神有传达、工作落实有督导、困难问题有解决、亮点工作有推广”的“五有”要求。还要做好联系工作记录,对联系时间、联系内容等有记载,做到有据可查。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也各确定一名联系人,与市老年大學工作人员对接,确保联系全覆盖、无缝隙。在联系方式上,变“年初指导”为“全年指导”。在年初走访调研基础上,实行每月至少电话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实地考察联系一次,每年要尽量蹲点调研一次。在管理考核上,变“单一管理”为“全程考核”。每季度召开总结调度会,逐人汇报所联系分校、教学培训,基地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主要领导亲自点评,并对下阶段工作做出部暑安排。同时,组织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对联系人应做到的“五有”情况等进行满意度测评。专员联系制度实行以来,巳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2件,总结并建议推广所联系单位的工作亮点、经验12个,受到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普遍欢迎。
三是市校领导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一体化”管理体制要巩固,市校领导的统筹协调力度是关键。要让区(市)老年大学看到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好处,尝到“一体化”办学的甜头,市校领导必须在统筹协调上精准发力。
(一)大力协调推进老年大学的阵地建设。扩大办学场所,改善办学条件,是区(市)老年大学梦寐以求的事,但只靠自身之力,效果差强人意。实行“一体化”办学后,市老年大学的领导亲自出面,以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耐心与恒心,反复上门做工作,无疑大大增加了协调的力度。先后协调鼓励荣成市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视野,规划投资上亿元新建1万平方米的老年大学,协调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把老年大学与其他重要民生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一座5000平方米的老年大学已投入使用。 (二)协调推进各分校、教学站点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市老年大学重点抓示范、引领,分校重点抓规范、提高,教学站点重点抓好基础建设。各区(市)老年大学,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原则,统筹进行规划建设,争取达到最优配置。市、区(市)合力抓好基层老年教育的普及延伸,推进网格化管理,方便老同志就近入学,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
(三)统筹协调各分校、教学站点突出各自特点,确定重点发展方向,促进分校、教学培训基地特色化办学、差异化发展。按照国际视野、山东特色、威海品牌的目标定位,实现“一域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如环翠区分校,校区面积小,且处于市中心,改扩建的可能性很小,但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丰富,设有教学站点的社区已达85.5%,就支持鼓勵他们重点打造“四就近”社区老年教育典型。乳山分校勇闯远程教育新路子,高起点建设老年远程教育直播平台,实现了分校与乡镇教学课程的直播互通。市校就以现场会的形式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打造远程教育“领头羊”。哈工大威海分校老年大学依托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就支持他们在理论研究上作引领、出成果,创建理论研究基地。从而放大了各分校、教学培训基地的特色优势,呈现出了亮点纷呈、优势互补的生动办学局面。
(四)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老年教育合力。协调市、区(市)编制部门,对老年大学人员编制进行合理调配,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协调人事部门在工作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荐一些合同制人员补充到相关工作岗位,确保有人干事,有人管事。协调财政部门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将老年大学场所建设、日常维护、办学经费等列入年度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增长保障机制,从经费上确保老年大学创新发展。协调教育部门在师资建设、教材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专业教育人才,协助老年大学进行教师人才库建设、编写教学大纲、教材等工作。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收到了1+1>2的多赢效果——“一体化”管理体制带来的喜人变化
谈到“一体化”实行后的变化,谷校长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了下面一串数字:截至2018年底,威海市老年大学学员已达13687名,比2015年未实行“一体化”前,人数增长了约86.2%;学校现有分校8所,教学培训基地4处,教学站点50个。他建议我们到各区(市)走一走,多听听基层的感受。
“一体化”使领导力量变强了,各级更加重视老年教育了。乳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李万册,市老年大学校长赵虹光:威海市用“一体化”管理的形式,把区(市)老年大学统一管起来,这本身就说明了威海市委、市政府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上行下效,市委市政府作表率,区(市)领导自然就会跟上来——谁也不想拖全市老年教育的后腿。以乳山市为例,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我们也效仿威海市校的做法,在本市范围内对镇(街道)、村(社区)的老年学校实行了“一体化”管理。过去为老年大学要点经费,总是左思虑右掂量,就怕“碰壁”。实行“一体化”后不同了,不用我们开口,预算就上了各级财政的总盘子。2017年,乳山市把发展老年教育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一次性投资150万元,并要求有关部门对此项经费的使用要予以督察。过去是老年大学缺钱办事,现在是给你钱,你不干或不按期干好都不行。“一体化”使老年大学有了一个硬气的“娘家”,工作起来更有主心骨了。“一体化”没得说,早几年实行就更好了。
“一体化”使共享资源变多了。威海市老年大学副校长罗莉莉:过去,这里的老年人上学,只认“威海市”这个牌子,造成市校报不上名,区(市)校有时却“吃不饱”。“一体化”后,师资、教材等办学资源共用,市校、区校已无明显差别,“读市校、读分校,都是威海市的老年校”。市校、区(市)校间“旱涝不均”现象已不复存在、“一座难求”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体化”使上下体制变顺了,基层学校的地位提高了。荣成市老年大学校长董传建,盛泉孝爱老年大学校长毕远胜:盛泉孝爱老年大学地处荣成,是专司养老事业的盛泉集团创办的,学校虽然早在2012年就已成立,但由于是企业办学,不仅校本部发展受限,想到外地扩大业务开办教学点也处处受阻。有个地方一听说我们是民办养老机构要办老年学校,硬是把我们撵出来了。2016年下半年,威海市老年大学经过考察,同意接收我们为威海市老年大学培训基地,市校领导亲自授牌。这块牌子挂出来后,社会上对我们的看法立马变了,我们自我感觉底气也足了。该校凭着“威海市老年大学教学培训基地”的公信力,过去办学中遇到的“红灯”大都变成了“绿灯”,短短半年时间,该校的教学点就发展到21处,学员数由800人猛增至2000多人。市里“一体化”办学文件就是我们扩大办学的通行证。“威海市老年大学教学培训基地”这块牌子,对我们企业办学来说胜过真金白银!
“一体化”使办学标准体系变得更加严谨科学,基层校更加有所遵循了。哈工大威海分校老年大学负责人如是说。
“一体化”使特色典型变亮了,对标学习的方向更明了。环翠区老年大学副校长刘颖脱口而出。
“一体化”使创优评先声势变大了,奖励的含金量更足了。文登区老年大学副校长林英英对此感触尤深。
“一体化”使示范、指导、带动的责任变重了,锤炼自身硬功的自觉性更高了。威海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赵德嘉:市校对区(市)分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既有了以上带下的责任,又面临着由下促上的压力。我们要指导好分校,就要注重提高自已,处处为分校作好榜样。自从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市校领导和各科室人员除了虚心学习、汲取分校好的经验做法外,更注重自我加压、自觉学习和充电,经常是晚,上很晚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不学习、不提高就挑不起“一体化”管理的担子!“一体化”管理,不仅分校受益,市校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
短短几天的调研,记者满载而归。“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确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引擎和抓手。它已得到了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大学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省老年大学工作会议上,威海市以《扎实推进一体化建设,推动全域老年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题进行了典型交流,引起了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