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住院病例疾病谱分析

来源 :中国病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某地区住院病例疾病谱,为医防协同融合工作及医联体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地区2019年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出院病案,使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按系统疾病和病种疾病进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按ICD-10编码进行统计分类发现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占总数的53.39%;病种前5位分别为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恶性肿瘤术后化疗、肺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结论当地总医院(医联体)应评估相应科室资源配置是否相适应,加强相应系统疾病的专科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政府各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制药领域的发展,生物制剂在临床治疗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许多皮肤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银屑病的治疗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以及认可。随着生物制剂使用频率和数量的增加以及患者用药时间的延长,临床上也出现了部分生物制剂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等一些问题。因此,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还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经典名方中竹茹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变迁进行了梳理。经考证,古代医家使用竹类药材仅认可?竹、苦竹、淡竹3类,采取竹叶、竹茹及烧制竹沥入药。不同基原的竹类药材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历代医家经过临床优选,逐渐认为淡竹类为制取竹茹、竹沥的最佳来源。根据历代本草对该类原植物形态描述及附图,认为古代本草中的“淡竹”基原应为禾本科淡竹Phyllostachy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低温技术应用的普及,液氢、液氦等低温液化气体的应用日益广泛,低温冷箱(液化器)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抽真空工艺是其关键的工艺之一,同时液氢易燃易爆,必须进行防爆设计。以液氢冷箱为例,进行真空系统的工艺设计和防爆设计及选型。
法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校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因此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生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本文将从法治精神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出发,分析当前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在气体吸附和储存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结构的不稳定性,其在强腐蚀性气体氨(NH3)的吸附方面并不令人满意。考虑到NH3是唯一的无碳排放的氢能源载体,开发高效的储氨技术来载氢是有效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手段。利用MOF材料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和结构多样的特性,在NH3的吸附和储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NH3具有孤对电子,会攻击金属与配体之间形成的配位键,使MOF材
针对冀北风沙地区交通干线附近尾矿堆积、大风吹蚀影响交通等问题,将风沙区5种不同粒径的含氯盐铁尾矿作为骨料,以水泥和工业废料矿渣、离子固化剂、氧化钙为固化剂制备尾矿固化试件,探究其最优配比。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设计利用6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从宏观角度分析固化剂、含水率、尾矿粒径对试件固化效果的影响,借助数据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配比优化;结合数码显微镜(USB)、电镜扫描试验(SEM)和X射线衍射试
围绕广西水文"十四五"时期的"重创新、优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监测手段自动化、信息采集立体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服务产品多样化"要求,柳州水文中心自主研发了水文遥测数据分析系统,目的是解决水文资料整编和洪水预警预报工作自动化难题,有效推进了柳州水文现代化进程。本文选取古宜河支流林溪河程阳水位站为例,详细介绍该系统在预警预报方案编制、洪水预警预报分析中的具体应用。目前,该系统在柳州市和
对于动画而言,整体发展自然会和特定场景存在联系。通常在看动画时,在单一场景中能够获得多方面信息,诸如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等,甚至还能以此为基础,推测之后的故事情节。一旦脱离场景,动画应有的风格就完全失去,使得播放效果下降。因此,相关人员就要提高重视度,做好研究工作,加强二维场景的制作,进而提升动画的整体水平。一、二维动画的概念和特色所谓二维动画,主要指的是在平面上进行创作的画面,主要是将照片、
期刊
管辖权作为国家主权的核心要素和重要体现,历来具有鲜明的属地特征。不过,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化和各类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日渐频繁,国家管辖权的域外扩展,即域外管辖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然而相关国际法规则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常设国际法院在"荷花号"案中首次阐述了国家管辖权的一般法理,并开启了域外管辖问题上"法无禁止即自由"和"法无授权不可为"两种法律逻辑之争。上述两种法律逻辑看似矛盾,实则建立在不同法律前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