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统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年间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其不同类型的构成比,研究各类型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CD30表达情况,为抗CD30抗体药物在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09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4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统计分析各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抽调其中存档的164例成熟T和NK
【机 构】
: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统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年间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其不同类型的构成比,研究各类型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CD30表达情况,为抗CD30抗体药物在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09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4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断的所有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统计分析各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抽调其中存档的164例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蜡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其CD30的表达.结果 4年间共诊断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625例.最常见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共319例(51.0%),其余常见病例分别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 119例(19.0%)、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81例(1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包括系统性ALCL 48例(7.7%)及原发皮肤ALCL 11例(1.8%)].除ALCL外,在本院存档的164例病例中,CD30阳性率最高的是NK/T细胞淋巴瘤,阳性率为62.1%(41/66).16例PTCL-NOS仅1例阳性,其余28例AITL及其他少见类型的淋巴瘤无1例阳性.结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集的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不同类型的发病情况各异.CD30在多种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的阳性表达率最高,有望成为抗CD30抗体药物治疗的候选病种。
其他文献
患者女,4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2个月于2010年8月就诊。入院后胃镜检查:从胃角起见大片不规则溃烂面,表面覆白苔,底部凹凸不平、质硬,病灶向胃窦、幽门延续,幽门口变形狭窄,拟诊为胃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标本送江大病理诊断所。
目的 探讨多发性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7例多发性RDD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检查,并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例病例中,女性3例,男性4例,年龄18 ~ 60岁(中位年龄45.7岁),肿块最大径0.8~6.0 cm(平均为3.0 cm).肿块分别位于:左手臂皮下
患者男,25岁.2011年7月始反复发热伴咳嗽,外院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好转.2011年11月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伴咳嗽收入本院.入院体检:体温38.6℃,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白细胞12.24×109/L,血红蛋白57.9 g/L,血小板7.55 ×1011/L.肝功能:白蛋白17.5 g/L,球蛋白56.3 g/L,凝血功能:PT 18.5 s,AP
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HGPIN)是前列腺癌最可能的癌前病变已经得到公认[1-2].HGPIN组织学表现为导管或腺泡内不典型上皮增生,伴有细胞核和核仁的增大,这一细胞学改变与癌相似.认识该病变的临床意义在于一旦活检中发现了HGPIN,与随后重复活检中检测到癌存在着明显的关系.虽然近年来观察到活检标本中发现的孤立性HGPIN对随后发现癌的预测值从36%下降至22%,但在这些病例中,只要在3个以上的
目的 分析高分化肝细胞癌(WD-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对73例WD-HCC进行临床资料复习、病理大体标本及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73例WD-HC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占94.5% (69/73),肝硬化者占80.8% (59/73);肝细胞密度增加者占95.9%(70/73);肝窦明显扩张且形状不规则者占89.0%
目的 :探讨IgG4相关疾病( IgG4RD)的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提高对IgG4R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8例IgG4RD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其中2例为胆总管及部分肝切除标本,2例为颌下腺切除标本,1例为肺穿刺标本,1例为开胸肺活检标本,1例为肾穿刺活检标本,1例为肾切除标本。切除标本均经充分取材,石蜡包埋,行 HE、弹力纤维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MaxVision法)染色。结果患者
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 E-MRT)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的高度恶性肿瘤[1]。恶性横纹肌样瘤多发生于肾脏,软组织、实质脏器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发生[1-2]。由于具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较多,我们通过对2例发生于婴儿皮肤的E-MRT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这一少见肿瘤的认识。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可有高达85%的患者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1].自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激活突变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疗效的关系被证实以来,EGFR-TKI在NSCLC患者的治疗领域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2-3].多项临床研究提示,携带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方法 收集25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见于中青年,女性明显好发,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其形态学特点表现为:(1)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但核分裂象相对罕见;(2)常出现肿瘤细胞以薄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