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现状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终末期慢性肾脏病(CKD)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骨关节疼痛、骨骼畸形、四肢麻木乏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治疗干预对降低SHPT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是非常重要的。多数早期患者应用药物结合充分透析的方式进行控制是非常有效的,但随着病情的进展,SHPT会进入不可逆阶段,患者会抵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晚期SHPT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存在手术方式尚不统一、手术适应证尚不明确、围术期风险及复发率较高等问题,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现对SHPT的外科治疗现状进行介绍,期待能为外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Mu阿片受体(Muopioidreceptor,MOR)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有研究认为MOR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影响。MOR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繁杂,不同研究之间也存在争议。文章综述MOR及其亚型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不同的药物浓度差异对肿瘤细胞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MOR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肿瘤微血管结构、内皮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的逐渐普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分子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临床上针对PTMC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和积极监测为主。近年来随着热消融技术在肝癌、甲状腺良性结节等肿瘤治疗中的良好应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主张将该技术应用于PTMC的治疗当中。但是,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长期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是否应将热消融应用于PTMC的初始治疗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述评。
目的探讨miR-767-3p参与结直肠癌发病的确切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0对,采用miRNA-RTPCR检测miR-767-3p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克隆形成检测miR-767-3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确定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67-3p与其靶基因的直接相互作用。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的相关分子。通过χ2检验及SPSS17.0软件分析miR-767-3p与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治疗所致结直肠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1例结直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5~84岁,中位年龄64岁。观察指标:(1)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腹部手术病史等;(2)结肠镜检查治疗情况,包括肠镜目的、穿孔时间等;(3)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穿孔部位、穿孔大小、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1例患者中,诊断性穿孔8例,治疗性穿孔13例,其中内镜下
目的应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严重并发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7月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7例,女性138例;年龄16~89岁,平均年龄(62.5±10.7)岁。根据Clavien-Dindo分级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资料中的18个变量与严重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目的研究免疫胶体金试纸法(PTH试纸法)与在注射纳米碳后依据医师经验判断法在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快速鉴别甲状旁腺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3月—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90例患者参与试验研究,对获取的155例标本行经验判断、甲状旁腺试纸检测及病理检测。所有手术均由高年资专科医师操作完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师经验判断法判定是且病理证实是甲状旁腺的74例,病理证实非甲状旁腺81例;PTH试纸判断法判定是且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130例,病理证实非甲状旁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经MM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1.87±7.52)岁,另选择同期经PP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2.68±7.1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
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随之开展的甲状腺手术也越来越多。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关系紧密复杂且位置多变、血供脆弱,其损伤所带来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成为了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解剖学因素,包括形态、颜色、数量、位置和血供上的变异,也与术者操作技巧或能量器械的运用有关,而血供的破坏与组织的热损伤是主要原因。因此,熟练掌握甲状旁腺解剖位置与血供的分布规律、术中精细解剖防止甲状旁腺意外切除、合理运用能量器械防止甲状旁腺及血供的机械损伤和热损伤有利于增强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减少术后
扁平足是一种与足内侧纵弓塌陷、足跟外翻和前足外展有关的畸形。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治疗可给予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达到一定时间,未能改善症状时,则需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应用Hyprocure的距下关节稳定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方式,在矫正畸形方面效果显著,由于Hyprocure的形态设计与跗骨窦部位较为适配,能使距下关节进行正常的三维活动,而不过度纠正或限制足部运动,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的特点,可部分取代跟骨截骨术。本文将回顾近年文献,对距下关节稳定术的优点及传
PLEK2(Pleckstrin-2)是血小板和白细胞Pleckstrin中的一个亚型,位于14q23.3-q24.1,其编码蛋白含有353个氨基酸,在除免疫细胞外的多种细胞中发挥作用,目前对PLEK2的研究比较有限,主要是参与细胞骨架蛋白重组和细胞伸展迁移调节。PLEK2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参与调节多种信号通路,进而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PLEK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有致癌特性。本文就PLEK2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其对肿瘤预后影响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