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昭示教育哲学 “行为”外化文化内涵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哲学与精神文化,可以通过该所学校的办学识别系统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一所学校的“办学识别系统”,是该所学校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校本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它能折射出学校教育哲学与管理哲学的文化内涵。
  清远市第一中学以“全优教育”为追求,以“求全思优,德智人生”为核心,以“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为办学理念。这些理念诠释着素质教育新观念,学校以此为文化内核,并不断升华其文化力,让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带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引领学校的发展。为了使品牌形象能规范系统地传播,学校特制订“清远市第一中学理念与行为识别系统”,该系统充分地体现了现代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学校管理哲学,反映出其深厚的学校文化内涵。
  一、理念文化的哲学思想
  学校的理念文化,是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的彰显,是学校文化背景的浓缩,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理念文化的确立,是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理性折射,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文化追求。
  1. 理念文化外在表现
  一所学校的理念文化,可以通过该所学校的“识别系统”直观地表现出来。所谓“识别”,是指用来定位学校形象、表述教育品牌、说明教育理念和宣示办学思想的含義、目标和使命的视听标识与文述。一所学校的“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是学校整体发展策略和全方位的公共关系战略措施,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文化手段。其中,识别系统中的“理念文化”,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校本特色的价值观体系,是教育哲学与管理哲学的内在表现。而学校的“行为文化”,是在理念文化指导下逐渐培养起来的全体教职员工自觉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法,是教育哲学与管理哲学的外化表现。“理念与行为识别”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清远市第一中学理念与行为识别”系统的确立,实质上起到了昭示学校管理哲学,外化学校文化内涵的作用。
  2. 理念文化的哲学内涵
  清远一中的“理念与行为识别系统”,勾画了一幅深沉的教育、办学与管理的哲学图景,其内涵可阐释为:一是谨遵“清正立身,跬步致远”的校训,至力于“求全思优,德智人生”的核心理念,发扬“精益求精,更近一步”的学校精神,努力践行“致和致新致美”的校风、树立“立爱立责立人”的教风、培养“乐学乐思乐行”的学风,追求“全优教育”的教育理念。二是坚持“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的办学宗旨,通过“做精小品牌,成就大品牌”的办学方略,把“全面发展,个性突显的时代英才”作为培养目标,最终实现“树全优教育品牌,创现代一流名校”的学校愿景。三是按照“精干精细精品”的管理原则,依照“善知善用善育”的人才理念,以“尽心尽力尽行”的服务意识,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清远市第一中学的“理念与行为识别”的建立,为学校管理哲学思想的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二、理念文化的引领作用
  先进的学校理念可以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成熟的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之“魂”,它指引着办学方向,体现着办学特色,引领着育人方向。清远一中在全优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确立了“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其实质是重视人本关怀,致力于为师生的价值人生搭桥,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师生的成功人生铺路。
  1. 教育理念引领全优追求
  全面优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质量立校、品牌发展的根本。清远一中倡导全优追求,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目标追求全面优质。在德育方面,立德树人是根本,教育就是教做人,真做人,做真人,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因此,建立学科德育体系,以全员性、全程性、全局性为目标,营造浓郁的学科德育氛围,打造优质德育;在科研方面,以“三级校本师培系统”为提升渠道,以“三级课题研究系列”为科研平台,打造优质科研;在教学方面,积极引进专家团队讲座、研讨,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课程改革,打造优质的课堂教学;在教师发展方面,组织全员教师参与各种网络课程培训、参加各种专题培训班学习、组织异地参观交流、引入专家讲座辅导等形式,强化各种层次、各类别的业务学习,最终实现由“经验型→专家型→智慧型”转变,做全面优质的教师,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在学生成长方面,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全面发展,鼓励张扬个性,优势发展,从而成就健全人格、健美体魄、健康审美,做全面优质的学生。二是在发展中注重全程优化。全程优化是在“精益求精,更进一步”精神引领下所形成的发展举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设备、优化教师结构、优化育人环境、优化管理方式、优化教育理念,在优化中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成就健康持续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以师德构建心灵之桥,以科研开启智慧之泉,在优化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优化健康个性,扬长避短,让良好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优化学习方法,统筹兼顾,找到最适合的求知途径,在优化中成就最好的自己。三是学校主体全员优秀。全员优秀是关注每个人、发展每个人、成就每个人的人本思想的体现。关注全员,就是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得到发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追求优秀,是以精干、精细成就精品。全员优秀旨在让每个人都能闪光,都有能量,都能担当,都会做事,个个优秀,让每个人都成为木桶上的长板。
  2. 办学理念树立教育品牌
  清远一中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为发展而教育” 的观念,又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核心,更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因此,学校重视为师生搭建施展才华、彰显个性的平台,致力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最大的发展;尊重其独特个性,挖掘其内在潜能,释放其无穷潜力,张扬其创新精神,增强其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二是“让每一位师生都感受幸福”,倡导这一人文观念,目的是使每位师生在教育、文化的启迪下,人人皆有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教师开展幸福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长的幸福,理解有道德的幸福生活,认知有序的幸福生活,追求智慧的幸福生活,创造自立的幸福生活,享受健康的幸福生活,从而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三是“让每一位师生都走向成功”,学校致力于创造适宜师生特长和潜能发展的教育平台,不断挖掘和激发师生的潜能,关注师生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本领,让他们汇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渐走向成功。在工作、学习上,要求人人精益求精,鼓励自我超越,做更成功的自我,做最好的自我。学校教育追求的是:一方面要把学校教育的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另一方面是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生活基础。   3. 管理理念成就精品创造
  所谓的“管理理念”,这里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价值观念和管理方法理论,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清远一中的管理理念为,依照“清正立身、跬步致远”校训,运用“精干精细精品”的管理策略,通过全员的“尽心尽力尽行”的服务,实施“做精小品牌,成就大品牌”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树全优教育品牌,创一流名校”办学愿景,最后促使人人都成就为全面发展,个性突显的时代英才。清远一中提出的这些管理促进发展、管理成就品牌的战略思想,有其哲学立足基础——文化无形,在潜移默化中润人心田;文化有声,在宣传推广中树立品牌。“做精小品牌”就是把每一个品牌项目做精做强,并开发新的小品牌,最终实现全优品牌。脚踏实地“做精小品牌”,志存高远“成就大品牌”,就是追求全优的办学思想;二者相结合,恰恰是“跬步致远”的本质体现。
  三、学校行为的文化表现
  众所周知,从教育理念出发的学校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而成就文化的行为方式,是学校的行为文化。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
  1. 学校行为文化的主题定位
  结合行为文化特点,站在学生成长和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在理念文化指导下,清远一中提出“崇尚全优·厚德润智”为主题的行为文化定位,这是对全优教育的完美诠释和内涵延伸,展现出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能对外展现学校的良好行为形象。进行这一主题的行为文化建设,既适合学校的办学实践和发展历程,又从行为方面反映全优教育理念对师生的无形影响。随着各个主题活动的策划及推行,学校行为文化逐渐形成个性和特色,进而展现出良好的行为形象,让学校行为展现出别具风格的魅力。
  2. 学校行为文化的总体架构
  因为理念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行为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外在表现,从理念变成行为,必须通过“理念传播→行为规范→习惯养成”三大阶段,才能让学校行为活动更具文化特色。因此,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现实情况,确立学校行为文化的总体架构,如图。
  3. 学校行为文化的人本观念
  学校行为,最本质的莫过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文化的认知,应体现在以下几个观念上:①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确立教学能动观;②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教学自主观;③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确立教学民主观;④承认学生中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确立教学个性观;⑤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教学创新观。基于有上述的正确认识,清远一中的教育教学的管理行为与管理原则,理性地作了六个转变,即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变只重“教”的管理为也重“学”的管理;变重事必亲恭的“务实”管理为重无为而治的“虚”“实”结合管理;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变事务性的管理为文化导向性的管理。实现了观念与行为的跨越。
  四、学校标识的文化折射
  学校标识——用来抽象描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管理哲学、文化品位等核心元素的组织化、系统化、形象化的综合设计符号,它力求使学校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显现于社会大众面前,产生出良好的学校形象。标识是一种特定的已物化的精神与文化产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可以促进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条理化,趋向符号化。学校标识有校徽、校牌、校旗、校歌,等等。
  1. 校徽的文化折射
  校徽主体部分由“清远”、“全优”首字母“Q”“Y”组成,是学校名称、办学理念的象征。校徽主体图案犹如奔跑的人,寓意“精益求精,更进一步”,体现行健不息的精神和快乐自由的姿态,代表生命的活力、个性的张杨、人文的风尚,彰显学校对真理的追求,对生命的关爱。星光闪耀,寓意榜样的力量,激励师生不懈努力,走向成功。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绿色映衬其中,理性而深远,活泼而不失稳重。
  2. 校歌的文化辐射
  校歌歌词:山青水远,文脉流长,是我如画的故乡,美丽校园书声琅琅,是我求知的殿堂。知无涯,学有方,同学少年,晨曦朝阳。诗书香,礼乐昌,桃李芬芳,国家栋梁。啊!清远一中,啊清远一中,清正立身,跬步致远,道路更宽广,道路更宽广。山青水远,文脉流长,是我如画的故乡,美丽校园书声琅琅,是我求知的殿堂。豪情在,志四方,欢歌笑语,生命起航。行已远,路且长,无悔青春梦想飞扬,啊!清远一中,啊清远一中,清正立身,跬步致远,明天更飞扬,明天更飞扬。
  歌词体现了学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办学历史,体现了办学宗旨、校训和校风,蕴含了清中人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展现出清中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发向上的歌词适宜铭记,激昂悠扬的旋律便于传唱,有利于鼓舞广大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创建世界一流中学而奋斗。
  3. 校舍的文化彰显
  清远一中校舍的命名浸润着文化。
  用文化标识来命名校舍,既可看到学校行为文化的内涵,也可感觉出管理者对建立文化校园的殷切期望,以物来寄语嘱托,命名心懷着期待,校园沐浴着文化,润物无声地引导师生走向现代的文明,令人感到温馨与温暖。
  总之,“理念与行为识别”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引领人们从优秀走向卓越,这就是清远一中人的孜孜追求,因为卓越是一种目标的极致,一种行为的超凡,一种结果的升华。追求卓越就是为了追求目标所做的努力过程,精益求精、更进一步的工作状态。追求卓越的教育管理是追求以博大的教育智慧,来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从而达到完美的教育效果。教育给人的开悟,是使人能观往知来。文化给人的启迪,一方面是引领人们去不断突破空间的阻隔,上下求索未知的资源以填充文明人的物欲沟壑;另一方面是启迪人们去上溯时间隧道,远近摘取传统中的已知智慧以充实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用文化发展人,陶冶的是人的心灵,提升的是人的境界,滋润的是人的成长,促进的是人的发展。而用文化的眼光来审视这些行为,体现的是学校办学理念、反映的是学校管理哲学,聚焦的是学校文化,折射的是清远一中的办学宗旨——“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的深刻意义。
其他文献
2015年全国教育政策法治暨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会议近日在海口召开。会议深入研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政策法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宏观政策研究,服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摘自:《中国教育报》)
和顺,古称灵州。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之前,又名和锋。后当地民众认为“锋”字有碍和睦,遂改成“顺”字,以寓“和气、顺利”之意。和顺乡自古人杰地灵,气候温和,民风淳朴。当地人世代以农耕为主,艰苦开基,辛勤创业。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和顺一中)创办于1958年,是和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中学,原名和顺中学,旧校址在金逢路旁金溪河畔。学校现有学生近1500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和顺当地人子
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省。珠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34%、59%、80%、80%,而粤东西北地区分别占66%、41%、20%、20%。粤东西北地区人均GDP比珠三角地区低80%。这种特殊的省情导致区域、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因此,对广东来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优质教育困难大、任务重。面对这一实际,
以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了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的。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随后,广东、山东、江苏等5省进入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实验。在继续全面深化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之际,全面反思“十年课改”是非常必要的。  一、不囿成法——理想与困顿交锋  就普通
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众多的诠释,有的着重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有的注重校园环境教育,有的看重人文教育,这些校园文化建设都关乎学校的发展大计。校园文化建设除了物质文化建设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的先天条件决定了硬件建设的品位和文化积淀,而学校后期的发展与提高主要靠精神文化的建设来促进。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校园活动这个平台来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和人文关系,而校园海报的设计和制作在校园生活中起着非
9月12日下午,深圳市龙岗区德兴小学教学楼一楼大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本学期新开设的社团活动正在进行学生自主报名活动。据悉,德兴小学此次社团活动,除了传统的全校性社团如合唱、舞蹈、表演唱、快乐水墨、科技小发明、围棋、田径、篮球等,还新增了不少富有创意的社团活动,如:运动类的跳绳、脚上生花(踢毽子)等,欣赏类的电影欣赏、我和经典有个约会、英语绘本、趣味自然拼读、趣味历史等,小技能类的十字绣、小记者班
今年8月中旬,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组织著作的《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列入“岭南教育文库”首批出版书目。该书是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机关业务研究工作小组立项课题“教育哲学研究工程”的重要成果,历时三年多,其出版发行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不久,彰显广东教育系统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求索精神。  全书共计4篇12章,近40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步伐,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2014年组织了我省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评估。经过申报、现场答辩和专家严格评估,共有22家出版单位成为我省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广东教育杂志社名列其中。  近年来,广东教育杂志社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坚持“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以南方教育网为平台,以广东教育杂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对于教育,一千个学生,便有着一千个色彩各异的梦;一千位教师,便有着一千般风格迥异的课堂;一千所学校,便有着一千种个性鲜明的思考与实践。  考试流水线下的万生一面,是中国教育曾经无法直面的伤痛;特色打造下的一校一品,是教育现今努力追求的风景。  特色,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标签,是学校个性最美丽的外显。没有特色的学校是缺乏灵魂的学校,自然无法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诗意栖
1  2月25日,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副省长陈云贤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林积主持会议。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作工作报告;深圳市和茂名市分别就教育“争先建高地”和教育“创强”工作,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