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的现实选择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如何积极着眼于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性、国际性和引领性,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对接,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分析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面临的形势,探讨新形势下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现实选择
  
  综合型大学的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原有的工科类大学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综合型大学,或者原有综合型大学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逐步设立工科专业。地方综合大学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工程类人才的重要力量,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各地产业升级对高级工程类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一、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面临的形势
  
  1 “大工程观”影响下国际工程教育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对工程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工程活动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比如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工程观”逐渐产生。所谓“大工程观”,就是要改革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重构工程教育,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的含义,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在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工程观主张工程教育应立足于工程本身,而不是过多的科学教育,强调在实践基础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关注未来工程师责任感的培养。基于此,国际工程教育开始了新探索,即: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逐步帮助学生建立涵盖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为一体的工程整体性思维;在三种知识互动中提高对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卓越计划”推动下我国工程教育的方向。随着世界产业布局的改变,产业界对工程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以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为例,他们要求工程师要具备如下素质:(1)较好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2)较好了解设计和制造流程;(3)具有复合学科和系统的观点;(4)基本了解工程实际知识(经济、商务、历史、环境、顾客及社会需求);(5)较好的沟通能力(写作、口头交流、图形、理解别人);(6)高道德水准;(7)批判、创新的思维能力,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博采众家之长;(8)具有自信和能力去适应多变快变的环境;(9)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求知欲;(10)深刻了解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及具备团队工作能力。然而,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此要求相去甚远。
  为改变我国工程教育长期重理论轻实践、工程人才无法迅速适应产业界要求的现状,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这一举措拉开了我国建立高质量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大幕。该计划的宗旨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未来的工程师能够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够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
  3 “十二五”期间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改变经济发展长期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增长模式,我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产业升级改造必将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也就是要建立起从知识创新、工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到市场创新的全过程。而要实现产业全过程的创新升级最根本的条件是人才,特别是大量的复合型、国际型、有实际操作能力且熟悉工程创新全过程的高素质人才。
  
  二、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必须重新考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工程教育标准。将工程教育的创新性和人才培养的区域性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地方综合大学工程类人才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 基本的工程专业知识。未来产业发展不仅要求工程师应该掌握工程专业的基本要素,还要求在任何工程环境中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熟练地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
  2 宽厚的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知识能够帮助未来的工程师更好地考虑工程进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3 高尚的工程伦理。工程伦理能够帮助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约束,它能够合理地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进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
  4 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要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程情境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合作能力、想象力和管理技巧,使他们能够根据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组织实施。
  5 区域人文素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综合大学崇高的使命和发展的根基,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要尊重未来产业界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实际,满足地方人才需求。因此,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感情。
  
  三、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的现实选择
  
  面对新的外部形势及其对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学科专业设置必须从基于学校现实考虑出发转向基于国际国内、区域内和学校现实的综合考虑出发;人才培养必须从科学教育转向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举;教学模式必须从课堂讲解转向课堂讲解、模拟工程环境与现实工程环境三者相结合。
  1 调整专业结构,主动对接产业升级需要。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因而要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和匹配性。但是,地方综合大学的多学科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专门院校一样有很强的理工科实验、教学基础,能够迅速地根据形势需求做出专业设置的反应,因而在专业设置上还需要特别考虑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期,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资源、技术、经济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计划。地方综合大学要着眼于产业 升级的实际,整合资源,与区域内专门院校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优化工程学科专业布局,推动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在改造传统专业、有计划地设置新兴专业方面做工作。
  一方面,要结合专业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传统专业老化、市场需求面窄等新问题,从改革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方向模块等方面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对于确实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可以考虑缩小招生甚至取消,以保障学校资源能够更多地流向优势专业。另一方面,应在现有学科专业设置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学科与产业升级需求的结合,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度高、知识面宽的复合应用型专业。
  2 引进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设计模拟工程环境。当前,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程教育长期以教师单纯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此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工程专业知识处于简单的机械堆积,未能形成系统的工程实践知识体系,学生毕业后无法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地方综合大学由于学科专业众多,很多学校工程类专业并非学校的主流学科,因而工程教育模式容易受到其他文理类学科专业的影响,脱离工程教育的题中之义“工程性”。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从现代工程实践中推衍出来的。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与理论课程之间有机知识关联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知识。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筑了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框架,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科、多专业”的优势,引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将某一学科中的基础专业和应用型专业结合起来,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构建模拟工程环境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实际设计和创新过程,使得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
  3 产学研合作推动“做中学”。高校与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之间形成很大的错位,必须通过产业和教育的合作,实现人才需求方与人才供给方的互动,才能减少这种错位造成的不良影响。以立足区域发展需求为主旨的地方综合大学工程教育,应该积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融入实际案例、相关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现状、区域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生动形象地将学生今后将要遇到的实际问题展现出来。引导教师和学生主动投身于企业科技创新实践中,直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培训,解决他们在应用研究、产业化创新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搭建高校人才与区域社会互动的桥梁,使工程教育立足于区域实际,区域建设依托于工程教育,帮助高校工程教育从模拟工程环境推进到现实工程环境中,从而实现真正的“做中学”。
  4 注入区域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进行工程活动时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它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但是,总体来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工程伦理教学模式,大多数高校工程伦理教育除了开设工程伦理学这门课以外,主要集中在“两课”或者其他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地方综合大学应该发挥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工程教育中,与工程教育相结合,改变现有工程伦理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中认识到当代工程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影响已越来越大,进而使学生从内心认同工程师必须负起对公众和自然的伦理义务。
  此外,地方综合大学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责任教育,即通过区域历史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服务区域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区域历史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在工程教育的过程中,地方综合大学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素养,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赴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7.15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从鲍曼技术大学发展看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思想演变”(项目编号:10YJC880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5月7日上午,北京高校数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北京科技信息大学党委书记郑君礼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  北京高校数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联合组成。中心成立的目的在于研究新形势下数学教学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数学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加大交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实践育人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实验室科学管理模式的建立、实验室以人为本环境的建设和教师育
历代绍兴籍人士撰述了数量可观的海洋类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绍兴千百年来与海洋的交互活动和成就。这些文献特色鲜明,既是研究中国海洋史的重要史料,
给出 特武德机类问题中的等效转动惯量的定义,使问题的求解十分简便。
王阮是南宋文学家,有诗集《义丰文集》传世。该诗集中有一首《宿祖印寺》诗,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王阮在昌国县令任上所作,诗中写的是舟山的祖印寺。通过梳理分析有关史料表明,王
改进文[1]定理7.4的证明.
摘 要:本文以教育学课程论的变迁为起点,分析了国内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开放、整合、全程等现代课程理念出发,对“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进行多维度思考与设计。  关键词:现代课程论;广告专业课程建设;路径    现代课程理论引进我国以来,各地高校都纷纷以该理论为借鉴,从课程设计切入,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以广告学专业为样本,以该专业的课程建设
现今自由贸易发展观念逐渐上升为执政党和国家发展的新战略安排,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以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建设为基础,叠加世界自由贸易港通用功能,走差异化、特质化道路,高标准建
摘 要:南阳地区严峻的地震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抗震安全。为确保拟开发的水电工程和已建水利枢纽的安全建设与生产,在完善水库大坝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抗震减灾应急预案,使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关键词:防震减灾;水利工程;地震监测台网;堰塞湖  南阳地处秦岭和大别山结合部,位于南阳-信阳地震带内,受多条断裂系统控制,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并且
摘要: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强调特色和适应性。科学地认识专业及其教育,根据明确的培养定位,将知识作为载体,通过强调不同的学科形态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在学科根本问题、知识取向、问题空间、能力结构、学科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科学施教,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科学施教;分类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通过这几年的高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