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服务转型升级、保障教育公平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自建院以来坚持利用自身优势,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中高职链接,本文将以“校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为基础,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引发的思考加以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一、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任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教材、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存在脱节、断层等现象,职业教育问题重重,与“适应发展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去甚远。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服务转型升级、保障教育公平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职业教育任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教材、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存在脱节、断层等现象,与“适应发展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去甚远。《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必须要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努力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新近发布的《江苏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每万名劳动者中中高技能人才达到700人”。经济的转型升级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位劳动者的身上,而每一位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又将导致经济结构的转变。登云自建院以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内涵发展基础,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点和行业特征的特色办学之路。学院紧密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建“工学结合专班”,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院依托广泛而坚实的合作企业基础,每年为长三角地区输各产业精准输送千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将“校企双主题育人”的理念贯彻到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的生产、技术主管参与教研室主任定期沟通,参与制定“工学结合专班”的教学计划;企业的人事主管与辅导员老师、学生工作负责同志密切协作,协同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薪资待遇、食宿、安全、心理辅导等等方面的问题;企业的高级主管与院领导常态化沟通,从战略层面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得益于学院的“精耕细作”,每一位登云学子在校园之内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工学结合”的氛围,每一位来到登云的家长都能深刻得体会到现代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位走出登云的毕业生都能够感受到“登云模式”给他们积累的优势和信心。
三、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拓宽和提升中高职衔接的路径与层次
“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不同的运作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产教融合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要义,中高职衔接能否显现成效,关键取决于各个合作主体是否将产教融合这一理念加以贯彻和落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对中职与高职院校的角色加以定位,形成一套“校校企”多方参与,路径清晰,层次分明的发展模式。
登云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产业链乃至长三角经济社会需求,根据昆山地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现有专业28个,专业群11个,涵盖了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旅游、艺术设计传媒、公共事业7大专业类别,形成了专业结构相对合理、相互支撑、需求旺盛、相对稳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吻合度较高。通过资源的共享和课程标准的统一可以实现中高职衔接各参与主体在课程设置上的一体化、协同化以及合理化,科学配置资源,丰富中高职链接的内涵。
四、集聚“政行校企”各方力量共同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
中高职衔接涉及到多个合作主体的积极参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是巨大的,那么如何通过利益驱动和制度保障的方式来确保各方力量的主动性呢?
我院緊随国家职教改革步伐,抢抓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契机,成立两岸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平台,一是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毕业生的同时,帮助企业员工开展技能标准化培训与学历提升,提高企业人才的科技素质,实现“人才红利”;二是台湾和大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等一批研发机构可以辅导产业升级,有效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标准化认证与辅导”、“两岸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开发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合作”,以达成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赢,社会服务实现突破。
从自身层面上看,校企合作建立多个技术应用中心和产学研结合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校企共建“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以“优势互补、互融互利”为原则,发挥我院师资、设备、教学管理的优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组建教师与技术人员混编团队的机制;依托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引入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组建“校院企”三方联合的生产性校内实验室,开展人才培养、生产设计、技术服务等深度合作,共建完善“产学研合一”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实验室,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最终实现提高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
我院2015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建设和发展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将从本质上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学院发展理念的革新,构建更加完整更加健全的高职教育育人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
[2]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enku.baidu.com.
[3]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enku.baidu.com.
[4]陈强.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82-84.
[5]何郁冰.产学研协调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一、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任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教材、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存在脱节、断层等现象,职业教育问题重重,与“适应发展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去甚远。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服务转型升级、保障教育公平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职业教育任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教材、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存在脱节、断层等现象,与“适应发展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去甚远。《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必须要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努力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新近发布的《江苏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每万名劳动者中中高技能人才达到700人”。经济的转型升级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位劳动者的身上,而每一位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又将导致经济结构的转变。登云自建院以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内涵发展基础,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点和行业特征的特色办学之路。学院紧密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建“工学结合专班”,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院依托广泛而坚实的合作企业基础,每年为长三角地区输各产业精准输送千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将“校企双主题育人”的理念贯彻到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的生产、技术主管参与教研室主任定期沟通,参与制定“工学结合专班”的教学计划;企业的人事主管与辅导员老师、学生工作负责同志密切协作,协同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薪资待遇、食宿、安全、心理辅导等等方面的问题;企业的高级主管与院领导常态化沟通,从战略层面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得益于学院的“精耕细作”,每一位登云学子在校园之内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工学结合”的氛围,每一位来到登云的家长都能深刻得体会到现代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位走出登云的毕业生都能够感受到“登云模式”给他们积累的优势和信心。
三、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拓宽和提升中高职衔接的路径与层次
“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不同的运作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产教融合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要义,中高职衔接能否显现成效,关键取决于各个合作主体是否将产教融合这一理念加以贯彻和落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对中职与高职院校的角色加以定位,形成一套“校校企”多方参与,路径清晰,层次分明的发展模式。
登云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产业链乃至长三角经济社会需求,根据昆山地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现有专业28个,专业群11个,涵盖了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旅游、艺术设计传媒、公共事业7大专业类别,形成了专业结构相对合理、相互支撑、需求旺盛、相对稳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吻合度较高。通过资源的共享和课程标准的统一可以实现中高职衔接各参与主体在课程设置上的一体化、协同化以及合理化,科学配置资源,丰富中高职链接的内涵。
四、集聚“政行校企”各方力量共同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
中高职衔接涉及到多个合作主体的积极参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是巨大的,那么如何通过利益驱动和制度保障的方式来确保各方力量的主动性呢?
我院緊随国家职教改革步伐,抢抓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契机,成立两岸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平台,一是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毕业生的同时,帮助企业员工开展技能标准化培训与学历提升,提高企业人才的科技素质,实现“人才红利”;二是台湾和大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等一批研发机构可以辅导产业升级,有效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标准化认证与辅导”、“两岸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开发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合作”,以达成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赢,社会服务实现突破。
从自身层面上看,校企合作建立多个技术应用中心和产学研结合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校企共建“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以“优势互补、互融互利”为原则,发挥我院师资、设备、教学管理的优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组建教师与技术人员混编团队的机制;依托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引入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组建“校院企”三方联合的生产性校内实验室,开展人才培养、生产设计、技术服务等深度合作,共建完善“产学研合一”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实验室,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最终实现提高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
我院2015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建设和发展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将从本质上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学院发展理念的革新,构建更加完整更加健全的高职教育育人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
[2]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enku.baidu.com.
[3]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enku.baidu.com.
[4]陈强.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82-84.
[5]何郁冰.产学研协调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