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在今年2月中下旬对四川省119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深入分析,认为他们的现状是:意识上已经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但在日常教学和研究中却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技能基础;在如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还难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根据对上述现状的分析,作者建议从两个方面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基础教育;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8-0077-04
  一、背景介绍
  自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三五”规划颁布以来,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呈现出教育系统全力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1]。截止到2016年5月底,全国有87%的中小学接入了互联网, 80%的中小学配备拥有了多媒体教室[2]。“三通两平台”启动5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开启后至2015年年底的1年多时间内,有5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晒课300多万节,而在2016年又有更大发展,新晒课400多万节,晒课总数超过730万节[3]。“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700多万名教师、6万多名校长参加培训,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数字鸿沟越来越明显,表现为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等,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在硬件环境或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另外,虽然进行了多轮次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但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利用等并不容乐观。在西部地区,尤其是非城市学校,“两张皮”现象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实,无论是教师、学者还是教育管理者,都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应该也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革命性变革”的提法也出现国家的正式发文中。关于发展的路线规划,2012年之前的提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012年的《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概念。何克抗教授专门解读了“深度融合”的内涵和外延,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 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4]”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或变革,最终的执行者都是广大一线教师,那么教师对上述教育新理念理解得如何,教学变革执行得如何,融合深度达到了没有,为此,笔者做了一次四川三个市的调查研究。
  二、问卷调查
  今年年初,笔者和项目组成员设计了一份简单的问卷,是在去年问卷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轮问卷,本次的研究对象是中小学数学教师,调查范围是乐山市区和沙湾区,成都市以及眉山市。在样本的代表性选择方面,以学校为单位而言,有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可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最好的代表,有地级市区的普通中小学作为发展程度一般的代表,有農村学校作为发展落后的代表。在学科选择方面,本次选择数学学科,主要目的是对比第一轮的全学科问卷。在教师个体样本选择中,主要考虑了性别、年龄、教龄和学历层次等样本参数。
  在问卷内容结构中,主要涉及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方面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要求、对开放资源的态度、对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的态度、对先进教育理念的了解等。
  由于有的乡村学校网络使用不便,所以问卷统一采用纸质形式。乐山市的部分问卷是采用现场作答立即回收的形式,其余地区都是采用邮寄的形式来回收问卷。
  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21份,其中有效问卷119份。参与调查的10所学校(含9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小学1所,初中5所,9年一贯制学校4所;乐山市8所,成都市和眉山市各1所;城区和乡镇各5所。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Excel和SPSS配合使用的方式,对于一些简单计算如百分比等采用的是MS Excel2010,对于差异显著性检验等则采用SPSS17.0。
  1.样本基本信息
  在样本性别方面,男教师41人,约占1/3,女教师78人,约2/3。比对去年问卷数据,利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目的是想看看在教师性别构成方面,数学教师和教师总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经过交叉表卡方检验,期望值频数总和为1119,大于40,期望计数小于5大于1,因而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其中sig值0.203大于0.05。我们得出在95%的置信区间上认为数学学科教师在性别构成方面与教师总体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本次119个样本中,小学教师58人,初中教师60人,有1位教师同时兼任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课。在学历构成方面,本专科学历占有绝对的主体,中师和中专各1人,硕士2人,专科学历49人,本科学历66人。在年龄和教龄方面,数据如图1所示。
  教师们平均年龄超过42岁,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仅为17%。这说明教师年龄结构不太均衡,有老龄化趋势。理论上说,上述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应该大致上各占1/3。对于信息技术的接受意愿和速度来说,青年教师更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
  在教龄方面,由于跨度更大,就分为了四个阶段。他们的平均教龄接近22年,教龄超过20年的教师占到了58%。通过倒推可知大部分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接受的高等教育,当时的高校中除了计算机专业,鲜有开设计算机类课程的,就更别说进入计算机实验室操作练习了。由于缺乏职前的系统学习,这给他们职后的在职学习带来了较大难度。职后的短期培训,或线上或线下,或集中面授或校本研修,但无论何种形式,总是难以系统地进行学习。这样非系统化的弥补式培训,因为缺乏坚实的基础,他们学到的知识技能是零散的,难于自行拓展延伸。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子”,更需要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新的技术、新的设备设施、新的APP、软件版本不断升级换代,如果没有自我拓展深化的能力,那么必将疲于应付,甚至是形成更大的剪刀差。   2.信息技能方面
  这里主要关注了教师办公软件使用、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和数字化学习资源(DLOs)的开发和使用等几个细节问题。在两次问卷调查中,关于办公软件和DLOs的使用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对比了前后两次调研(2016年1月和2017年2月)的相关数据。
  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数学教师比其他科任教师Office使用得少。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数学学科更强调逻辑推理过程、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展示性的知识。数学教师还是喜欢利用黑板(或电子白板)推导公式、示范演算过程。他们认为如果使用Office软件来显示知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容易出现节奏太快、有时结论会提前被显示出来等问题,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思维定势,甚至影响学生的想象力。数学教师仅仅在学科专用工具(软件)方面有微弱优势。笔者认为数学教师所指的学科工具应该是几何画板,这应该是一个普及率、应用率都很高的数学软件,但是从问卷结果看出情况很不好,仅有2位数学教师选择了“会使用专门的软件”。总体来看,在PowerPoint和Word的应用方面表现不错,但在PowerPoint的高级功能和Excel的应用方面还缺乏必要的自信和技能。
  在DLOs的使用情况方面,在图3中显示了不同使用频率的教师比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使用还包含有自我开发和个性化修改DLOs两方面的内容。由图3可知,数学教师的使用频率总体低于其他科任教师。笔者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计算DLOs使用频率,它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用加总方式来计分,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5]。笔者在问卷中按照不同的使用频率分别赋值,F≤20%记为1分,20%  为了了解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具体困难,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如果你不开发或修改DLOs,或者很少开发和修改,那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A. 我认为DLOs对于教学没有作用
  B. 我没有时间开发或修改DLOs,因为这很花时间
  C. 对于开发DLOs,我没有兴趣
  E. 我缺乏必要的技术
  F. 我缺乏必要的软件工具
  G. 其他,请补
  在上述选项中,59%的教师认为“我缺乏必要的技术”,直接说明技术欠缺仍然是绝大多数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瓶颈。另有35%的教师认为他们缺乏必要的软件工具。目前相当比例的教育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对于需要付费的部分,不少学校或教育部门有专项经费。之所以这么多教师认为自己缺乏软件工具,主要原因不在经费,而是他们的基本信息技能水平,也就是对于信息的准确检索、信息的筛选、常用工具软件的了解等方面的技能还比较欠缺。还有两位教师在G选项中补充的是“乡村学校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和“我不会”,说明硬件环境不具备和缺乏技术。出乎我们所料的是选B的教师也不多,仅有13位(11%)。客观来说,开发或者修改DLOs都很花时间,但是教师们仍然在所不惜,这与仅有5位教师选择“没有兴趣”是相吻合的,说明教师在数字化资源开发或修改中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在被问及对公共教育资源的要求时,近2/3的教师希望这些资源“要列出详细的特征,如:适用年级、主题、参考资料等”,60%的教师希望这些资源是按照学科领域分类的,超过一半的教师希望“能按关键词搜索”。教师所勾选的这些选项说明他们对公共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提出的要求都涉及到了信息的检索和筛选问题,说明他们希望快速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这样印证了笔者在上段中的分析结论:他们的信息检索和筛选技能还比较欠缺。
  3.意识态度方面
  首先,对于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方面,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使教学更加轻松、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多媒体能更好的渲染氛围、创设情境,转微观为宏观[5]。同样,笔者采用李克特量表来计算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同程度。有“非常有意义”、“有意义”、“不一定”、“意义不大”、“无意义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经过计算可得结果为4.17,这说明他们对信息技术认同程度很高,超过了有意义的程度。
  对于教育资源的共享方面,只有1份问卷勾选的是“我不分享”。其中有40%的教师愿意和同行分享教育资源,有近1/3的教师愿意发布到网络空间与任意人共享,这样的开放态度对于国家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使用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方式方法部分,設计了5个问题,主要想获得教师对这些方法的了解和接纳情况,教师希望获得哪些帮助等。比如是否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有2/3的教师了解该理论,说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对于较新的理论、理念比较关注,有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意愿。当被问及研究型教学方法时,94%的教师都对该方法给予了正面评价,而且70%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型教学设计和开展研究型教学。教师在应用研究型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85%会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并不止步于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几乎所有的教师(96.6%)都有参加相关的研讨或者观摩等教学活动,以便于获得一些新方法、新理念的理论材料和实践案例。   四、结束语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基本信息技能的掌握方面并不容乐观,虽然教育部组织过两轮针对性培训,有集中培训、跟岗观摩和影子教师指导,有线上培训、线下研修和混合模式,有面对面的培训和基于网络的远程研修,等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在教师对信息技能的应用方面也是喜忧参半,虽然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很有热情,但是具体到如何应用、如何个性化地应用时,多数会有力不从心的表现。笔者认为,技能与应用的辩证关系是:技能是前提和基础,应用是目的和归宿。
  笔者结合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任教师的访谈,认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能素养培养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搞“散打”,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也不行。因设备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如果我们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话,那么教师则一直处于拼命追赶的状态,感觉被新出现的事物压得难于有喘息的间隙。教师信息技能培训要打好根基,系统学习相关知识。这对于一般的科任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取先培训“种子教师”——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让他们在所在的学校发挥“种子”的作用——对本校的同事组织小规模的校本培训。在实际运行中,宜采用校本研修的形式;在知识体系方面,需要先对知识进行模块化的划分,比如计算机硬件模块、新型教学媒体模块、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操作系统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程序语言模块等,每个模块选择好相应的知识载体,并以此进行研修;每一个模块选派高校或相关机构选派的专业人员深入到中小学校进行面授。
  应用才是最后的落脚点,教育部2013年就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6]。在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进程中,要重视教育理念的引领和教学模式的突破。由于信息、资源的易得性,使得探究型学习、合作型学习成为现实。教师需要知道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在线信息,模拟真实的环境和使用技术解决问题,协助学生审视和深度思考问题,教师要聚焦于认知方法的教育,而不能仅限于对已知知识的传授。教学资源的对称性使得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师需要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需要从课堂的主讲人逐渐演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微课、翻转课堂等就是把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延东. 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R].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5-11-19.
  [2]教技[2012]5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
  [3]陈琳,杨英,华璐璐.“十三五”开局之年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新发展——201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热点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7(2):69-75.
  [4]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術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5]教师厅[2014]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Z].
  [6]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
  (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市政规划先行,并融入生态设计的理念和策略,是节约能源、资源,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西北部某镇总规阶段的市政规划为例,阐述了生态设计理念和策略在交通规划、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日益壮大,人们对建筑工程美观,品质、安全、环境和便利的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可以看出,智能化融入于建筑之中已是当今现代化建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扭转了传统学科体系重"道"轻"术"的倾向,但很快又跳进重"术"轻"道"的另一个极端。探寻中职教育教学"道术融一"之径一直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作者在中职单片
针对某工业厂房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进行了结构实荷检验,检验了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施工质量和承载能力,为厂房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施工验收提供了依据。
受益于人民币升值长期利好的行业、央企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行业、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行业、节能环保等相关行业将在2008年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的题型逐渐增多,所以化学中出现了很多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题目,有的题目稍加思考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但也有些题目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