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变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在继承毛泽东发展观的基础上,邓小平又继续创新,不断开拓,对“为什么要加速经济发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他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设计,就是中国的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就是邓小平最著名的经典性论断。这一时期,党将加快经济发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基本标志和最迫切任务,并且把经济发展目标调整到切实可行的程度上来。
  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呢?党将发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基本标志和最迫切任务。邓小平强调:“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怎样加快经济发展呢?这种发展理论主要表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方式等多个方面的认识上。在发展方式上,20世纪80~90年代上半期的城乡全面推进,农、轻、重、外(外向型)均衡发展,但总的来说,都没有摆脱粗放和外延发展的特点。在发展目标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实际调整了以往的高指标,于1979年12月6日首次提出了“小康”概念和20世纪末中国经济要达到的目标,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这个思想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明确的“三步走”战略。1980年10月,邓小平指出:“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中心和重点不要多考虑指标,而要把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放在优先的地位”。在发展的动力上,发展的动力就是改革。1978年以后,党总结了过去经济体制上管得过多、过死,束缚了人民和企业的手脚的弊病,将“放权让利”、“对内搞活”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放松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限制;在城市,允许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实行“放权让利”。同时,提出要对外开放。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并确立了利用外国资本和外国市场来加速自己发展的方针。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过去中国闭关锁国一个半世纪,落后了,吃了大亏。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包括资金,才能加速中国的建设。”在发展的具体问题上,改变了以为全国均衡发展的思路,提出要实行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发展的思路。1978年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由沿海地区发展逐步向内地推进的梯度发展政策。邓小平将其概括为“两个大局”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这个阶段,首先贯彻的是第一个大局观。
  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邓小平也意识到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问题。邓小平在1983年4月时说过:“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物质文明建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随着重点战略的推进,经济与社会均衡的问题就更凸显,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和环境脆弱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经过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资源不足和环境破坏问题更加严重,并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最突出因素。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发展理念,开始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整体。十六大报告中还阐述道:“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但与此同时,对经济发展基础地位的认识并未动摇,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从1997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使党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并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党对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发展观念、发展方式以及均衡发展上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和政策。
  在发展的观念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方式上,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又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战略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关于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提出要统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着我国的工业化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入第二个阶段,即由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梯度发展、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转入协调发展、开发西部的阶段。2003年,中共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初步形成了政府投资向西部和东北倾斜,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针对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在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政府加大了“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力度。   
  三
  
  经过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的探索和积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系统化思想,标志着党对科学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提供了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条件。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已经有条件、有能力解决以前尚未能解决了的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理论从提出到具体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03年,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10月14日,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更加完整地表述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点涵盖进去,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要努力满足13亿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要,实现和满足群众的愿望和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并及时根据群众愿望和利益的变化,适时调整这些政策、措施。
  其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再次,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认识发展观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经济发展观是不断变化的,每一次发展观和方针政策的变化,既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也与党认识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认识问题和制定政策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问题,也不可能全盘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既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也要看到认识问题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复双曲三角群是由3条复测地线上的复反射生成的,本文主要讨论复双曲理想三角群的离散性.通过复测地线相对应的极向量定义了角度参数,该角度不变量可以决定一个1 2 3(p,p,p)三角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广泛分布的重要河床结构,探究其形态和尺寸的规律对于认识山区河流稳定性及河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究影响阶梯-深潭结构消能率的因素为目的,通过
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消费需求不足、就业率下降与产能过剩。只有拉动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拉动经济增长,缓解产能过剩问题,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最终由于消费增
<正> 一、从恩格斯1890年在给奥托·伯尼克的信中谈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到1992年邓小平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其间已经历整整一个世纪之久。认真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史,不仅有助于提高对改革的认识,而且对于实际指导改革工作也是大有益处的。
广电网络一直以来只有有线网络,为了提升广电网络的竞争力,本文以江门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的建设项目为例,研究了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的网络架构和技术特点,介绍了项目在江门开
探讨了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安全系数、屈服准则和破坏标准等内容,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对水泥库边坡工程在不同破坏标准下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过程中,随着折减系数
<正>对李大钊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本文以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前的论著为对象,从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探讨.一李大钊从青年时代起,就满怀爱国热情.面对清末黑暗腐败的现实,忧国忧民之情思慨然而生.他日后的民主主义思想正是植根于这种对国家民族的深沉忧患意识.李大钊十八岁在河北省卢龙县永平府中学肄业后,投考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他日后述及这段往事时曾写道:
针对双铣头数控螺杆铣床刀具系统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刀杆尾端振动量过大、铣刀磨损严重、螺杆径向加工尺寸精度不高的问题,对刀具的刀杆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心套.基于PROE
本文应用Eshelby等效夹杂法研究了含多圆孔的无限大平面受均匀荷载时的弹性场分布.首先采用了二维圆形夹杂的Eshelby内部张量和外部张量对无限平面内含多圆形夹杂时的弹性场
以某型号侧吸油烟机为例,分析了叶轮涂油量对洗净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油烟机蒸水洗的主要控制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电机点动时间、脉动周期、水泵泵水时间、蒸汽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