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随机选择2008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实验组产妇孕28w前开展产前健康教育与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相结合。结果: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妇产程进展,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教育;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71-1
近年来因为心理因素造成孕妇无医学指征要求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广大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1]。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生产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根据反馈信息、人群知识以及需求不同,实行个性化互动式健康教育,取得预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确定均无合并症,无异常孕史等高危因素。从孕期开始,到产前、产时、产后的保健措施,及时进行宣教及行为指导。随机发放调查征询表5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90%。年龄:20~30岁353名(88.25%),31~35岁35名(8.75%),35岁以上l2名(3%);初产妇302名(75.5%),经产妇98名(24.5%);文化程度:大学本科26名(6.5%),大专58名(14.5%),高中174名(43.5%),初中136名(34%),其它6名(1.5%)。职业:干部52名(13%),工人128名(32%),农民56名(14%),其它164名(41%)。随机选择2008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
1.2实验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200例孕妇孕期未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实行一对一陪伴责任制分娩。由产妇宫口开≥2cm进入产房开始,陪伴者观察产程的同时向孕妇介绍分娩知识,每个产程应如何配合陪伴者及医生,如到宫缩时,如何作腹式深呼吸减少疼痛,第二产程怎样正确使用腹
1.2.2观察组200例孕妇孕期从早孕建册起除按要求定期产前检查外,还接受系统而有计划的产前健康教育并配合有VCD图片,效果逼真。授课人为职称高的专业助产士,学习内容包括:①妊娠的基本生理知识、心理卫生、自然分娩过程,三个产程中如何配合。②促使孕妇入院的原因。③训练深呼吸镇痛法。④指导坚持做孕妇早操。⑤说明精神因素、饮食、休息对分娩的影响。⑥产后护理、饮食,婴儿喂哺、护理,以上知识都提前到孕期心境平静时期进行学习,临产后进入活跃期陪伴助产士向孕妇再次介绍分娩知识,加强了孕妇的理解配合。
1.2.3观察指标[2]分别对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宫缩疼痛程度进行比较。根据产妇主诉和陪伴者观察宫缩痛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无痛,腰酸或稍感不适记0分,轻微腹痛或腰酸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睡眠不受影响记1分,中度明显腹痛或腰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睡眠稍受影响能忍受记2分,疼痛强难以忍受、不能睡眠记3分,极度疼痛不能忍受记4分。
1.2.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分娩时镇痛效果比较两组阵痛强度评分详见表1。经X2检验分析,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2.2两组引产效果和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产妇用药后至临产时间为(10.6±5.6)h,对照组产妇为(19.8±12.1)h,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临产时间较对照组短。分娩方式上,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分娩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存在许多不测和不适,很多待产妇会对分娩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与健康教育的能力,掌握更好的人文科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与方法,使沟通更有效,在整个围产期要及时有目的进行宣教及行为指导,重点放在孕产妇心理准备、专科知识宣教和配合训练上,注意尊重孕产妇的尊严、感受,注意保护隐私,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全方位的支持。本资料显示,给予产前健康宣教的观察组产妇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产前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与过程。陪伴分娩不仅有利于母婴安全,还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母亲的痛苦,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名妨,王晓辉,翁因茵,等.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6.
[2] 郭建荣,姜虹,崔健君.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M].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0(1):61.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教育;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71-1
近年来因为心理因素造成孕妇无医学指征要求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广大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1]。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生产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根据反馈信息、人群知识以及需求不同,实行个性化互动式健康教育,取得预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确定均无合并症,无异常孕史等高危因素。从孕期开始,到产前、产时、产后的保健措施,及时进行宣教及行为指导。随机发放调查征询表5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90%。年龄:20~30岁353名(88.25%),31~35岁35名(8.75%),35岁以上l2名(3%);初产妇302名(75.5%),经产妇98名(24.5%);文化程度:大学本科26名(6.5%),大专58名(14.5%),高中174名(43.5%),初中136名(34%),其它6名(1.5%)。职业:干部52名(13%),工人128名(32%),农民56名(14%),其它164名(41%)。随机选择2008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
1.2实验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200例孕妇孕期未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实行一对一陪伴责任制分娩。由产妇宫口开≥2cm进入产房开始,陪伴者观察产程的同时向孕妇介绍分娩知识,每个产程应如何配合陪伴者及医生,如到宫缩时,如何作腹式深呼吸减少疼痛,第二产程怎样正确使用腹
1.2.2观察组200例孕妇孕期从早孕建册起除按要求定期产前检查外,还接受系统而有计划的产前健康教育并配合有VCD图片,效果逼真。授课人为职称高的专业助产士,学习内容包括:①妊娠的基本生理知识、心理卫生、自然分娩过程,三个产程中如何配合。②促使孕妇入院的原因。③训练深呼吸镇痛法。④指导坚持做孕妇早操。⑤说明精神因素、饮食、休息对分娩的影响。⑥产后护理、饮食,婴儿喂哺、护理,以上知识都提前到孕期心境平静时期进行学习,临产后进入活跃期陪伴助产士向孕妇再次介绍分娩知识,加强了孕妇的理解配合。
1.2.3观察指标[2]分别对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宫缩疼痛程度进行比较。根据产妇主诉和陪伴者观察宫缩痛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无痛,腰酸或稍感不适记0分,轻微腹痛或腰酸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睡眠不受影响记1分,中度明显腹痛或腰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睡眠稍受影响能忍受记2分,疼痛强难以忍受、不能睡眠记3分,极度疼痛不能忍受记4分。
1.2.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分娩时镇痛效果比较两组阵痛强度评分详见表1。经X2检验分析,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2.2两组引产效果和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产妇用药后至临产时间为(10.6±5.6)h,对照组产妇为(19.8±12.1)h,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临产时间较对照组短。分娩方式上,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分娩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存在许多不测和不适,很多待产妇会对分娩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与健康教育的能力,掌握更好的人文科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与方法,使沟通更有效,在整个围产期要及时有目的进行宣教及行为指导,重点放在孕产妇心理准备、专科知识宣教和配合训练上,注意尊重孕产妇的尊严、感受,注意保护隐私,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全方位的支持。本资料显示,给予产前健康宣教的观察组产妇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
产前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与过程。陪伴分娩不仅有利于母婴安全,还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母亲的痛苦,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名妨,王晓辉,翁因茵,等.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6.
[2] 郭建荣,姜虹,崔健君.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M].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0(1):61.